书城现实雾锁人生
26821300000122

第122章 变故

BJ人说来就来了。

张田园四十来岁,中等身材,皮肤白净光洁,脸上额头没有一丝皱纹。他说起话来水平极高,不用稿子就可以滔滔不绝地讲上好久,令人瞠目。

听了他对公司前景的描述规划令人兴奋。他带来了中国农科院的年轻专家在县政府礼堂讲课。听到那专家的名字,张红觉得耳熟,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大学的师哥,毕业后考取了研究生,又出国留学,据说在专业领域取得了领先水平。张红想人真是没法比,更觉自己的渺小来。

张红静观这热闹的场面,她有一种预感,觉得BJ人的承包不会长久。但这感觉只是一闪念,如飘忽的游丝抓不住。

在地方政府的干预下,张田园承包公司的计划得已实施,同局里签订了合同,自任懂事长,还是让杨锋当经理,管理人员基本不变。

在这个时候,钟时准不告而别,也没有办理手续就走了,他出去之后,向人夸口说,他在这段主持配料的过程中从公司里捞了XX万。还真不是吹牛,他在郊区买了一处闲置的厂房,购进机械设备,办了一个饲料加工厂,自己经营起来。

杨锋让张红把钟时准留下的一些原料清理出来,以便在有关方面继续使用。张红同保管员一起逐项清点,发现许多原料购入量很大,张红很惊讶,这么贵的东西,有些放久了会失效的,为什么一下子这么多?

保管员说:这不是明摆着的事吗?采购东西是有回扣的,买的多回扣的钱越多嘛,没听说供销员富,领导肥,工人都是贼吗?

这天,张红到杨锋的办公室汇报事情,见他脸色阴沉像要下雨的天,她讲完话就走了出去,杨锋脸色灰暗地望着窗外。

张田园要建立一个养牛基地,推广牛饲料,当地养牛都是传统养法,并不注重配合饲料,以前也有人试图推广牛饲料张,但都推不开。张田园认为那是没有科技含量造成的,他的想法听起来很不错:建立一个养牛试验基地,用饲料对牛进行催肥,让农民看到试验场的牛生长速度确实快,然后农民就会信服了这样就可以大范围的推广饲料,生产基地的牛又可以作为优质牛肉供应BJ市场,一举两得。

张田园听了那位年轻专家的成果很是兴奋,决定购买他的核心料配制牛饲料,让张红具体实施。他对时间抓得很紧,要杨经理派车派人去BJ购买那种预混料,钟时准走了,张红是专业人员,理所当然的担任这一任务。让梅英当助手同去。派司机小严开了车,三人驱车数千里去BJ这是张红有生以来第一次去伟大的首都BJ他们是傍晚抵达BJ的。由于一路颠簸加上晕车,张红难受极了,他呕吐反胃,什么也吃不下,在宾馆门口买了几个苹果,让小严和梅英两人去吃饭,自己在房间里休息。

为了节省开支,小严住了一间没有卫生间的房间,张红和梅英两人的房间带有卫生间。两人洗完澡,小严也借用这儿的卫生间洗澡,他开玩笑说:怎么样,我在这儿脱光衣服了啊?张红正坐在床上梳着湿淋淋的头发,她抬头说:你别忘了,我可是兽医啊。

梅英坐在对面喝茶,她笑得一口水都喷了出来。

小严笑笑说:“真看不出来,张场长平时不露声色,说出话来这么有意味,不过,没听水响倒叫鳖咬一口。”

“嗬,把自己的同类说成是鳖,那你自己是什么啊?”

在BJ家里等待的张田园得知他们来了,要他们第二天一早开车到农科院去。他们首先把要买的预混料买好,这是他们此行的主要目的,然后张田园要带他们去见几个教授和专家。

第一个教授是从事遗传育种工作的,正在搞胚胎移植方面的研究,张田园听了她的介绍,兴奋不已。张红想专家进行的是尖端的研究与他们目前的生产似乎关系不大。

他们见的第二个教授是高动物营养方面的,教授讲了一些专业方面的知识,他们都认真的听着。

从专家教授家里出来,几个人上了张田园的轿车,小严开车。

张田园问张红说:“张红啊,你以后也要多多学习,争取成为专家。”

张红故意说,我才不愿意成为专家呢。

他问为什么?张红答道:“刚才这两位都是专家教授,你没注意到吗?他们的住房条件多差啊?住得那么拥挤。如果是当个什么长的人家,绝对是另一番情景。”

“哦,不愿当专家教授,愿意当官,当官也不容易啊。”张田园感叹道。

张红笑说:“也不是愿意当官,我也没本事当。”

公事办完后,几个人当然要游玩一下。天安门,故宫,必须要去的。

从BJ回来之后,张红就根据预混料的说明和推荐的配方配制生产牛饲料。

杨锋按张田园的要求选取了处闲置的养牛场,买了几十头牛,作为试验基地,按照张红成小册子上面的方法进行饲养。一段时间之后,张田园便带些了几个人来公司里坐镇指挥。他给公司制定了一系列生产经营管理办法,他的想法是好的,他用管理大型企业的办法来管理这个小企业,许多东西不便操作,不切实际,加上他又不懂饲料和养殖业的情况,原来的管理层不仅不配合还就等看他的笑话,甚至拆台,他每天都占用大量时间召集销售人员开会,每次开会都像做政府工作报告一样发表长篇大论,但解决不了实际销售问题,没有多少实质性的增加销售的办法。

以前,由于竞争激烈,为了占领市场,采取赊销的办法,但问题凸显出来,就是货款难以回收,造成了许多呆坏账,要不回来,给公司造成了极大损失。这当然是极大的弊端。

张田园转变销售政策,要求现产品金销售,初衷是好的,但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和买方市场的条件下,直接影响到销量,本来的市场极度萎缩,生产和销售迅速下降,加上一些人员采取消极旁观的态度,很少有人积极配合出谋划策的,就看他一个人在玩,他带来的人也无计可施,没有什么得力的措施扭转局面。

生产管理上长期以来弊端重重,漏洞百出,偷盗成风禁而不止,一些人员把贵重的原料偷出去低价卖掉,使得成品配比改变,质量下降,严重影响了效果,因此信誉下降客户流失。最后生产难以为继,几乎出于停产的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张田园再也待不下去了,不告而别,灰溜溜的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