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中国古代用人故事大观
2677700000064

第64章 育才篇(11)

围绕着书、画,朱元璋还常对子女说:“步子急了,就会跌倒;琴弦急了,就会断掉;老百姓急了,就会动乱呀。”他给孩子们列举自己的亲身经历说,以前他在民间时,看见州县官吏盘剥百姓,贪财好色,饮酒废事,从内心里就憎恶他们,所以才揭竿而起。他要求子女绝不能贪图享受。他还命人专门把太子朱标带到农村,让他亲眼看看农民耕作和生活的情景。当朱标自农村返回时,朱元璋又专门教导他:“居住食用的东西,享用它们的时候,一定要想到农民的劳苦,取之有制,用之有节,不能让农民苦于饥寒劳苦。”

为了给子孙后代做出榜样,朱元璋自我要求也极为严格。他身为皇帝,按照惯例,所使用的车舆、器具、服用等物,都应当用真金装饰,但他下令以铜代替就好了。主管太监为此劝他,他说:“朕富有四海,岂是吝啬这点黄金!然而,我说要俭约,如果不自己率先垂范,怎么能够带动下面呢?,奢侈都是由小到大的。”在他的坚持下,他睡的床,金龙画得很淡。在他每日的早膳桌上,只有一盘蔬菜。宫苑内有块空地,他不让栽养花草,而是令太监种菜。曾经有人送给他一张镂金床,他严加斥责后命人当场将床打碎。

朱元璋曾经对中书省的官员说:“当初,尧住的是十分粗糙的茅草房子,却是历史上有名的圣君。后世的人竞相奢侈,宫殿里有无穷无尽的享乐,欲心一得到放纵,就不可遏止,于是祸乱丛生了。假如帝王节俭,臣下便不会奢侈。要知道珠玉不是真正的宝,真正的宝是节俭呀。”他为了使节俭这一“传家宝”代代相传,特别命令太监们为自己的子孙编织麻鞋、藤椅,还明确规定:儿子们如果出城稍远的话,就要骑马走十分之七的路程,十分之三的路程一定要走路。

在朱元璋的言传身教下,明朝的上层人物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着节俭的良好习惯。大明江山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此。用人点拨农民出身的朱元璋在得到皇位之后,还能时刻不断教育、培养后人节俭生活,其方法大致有三:一是自己身体力行,在宫室建设、生活用具等各方面做出节俭的榜样;二是加强直接教育,通过教诲等方式提醒孩子要节俭治国;三是让太子亲自去体验生活,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教育。

朱元璋的育人智慧和育人方法,对我们当今的领导者带动下属仍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现在我们的领导者培养人才也不能只是停留在教诲的阶段,领导者自己的身体力行非常重要,同时,领导者通过让人才亲身体验生活,加强教育也是一种培养人才的方式。

刘南垣教训弟子

明朝的时候有一个尚书刘南垣,有很多弟子在朝为官。他对这些弟子一直都很关心,总是对他们给予关怀与教育,引导他们走在正道上。

老尚书告老还乡,在家过着清静悠闲的日子,还经常与乡里缙绅谈论一些国家和地方发生的事情,尤其是对自己弟子的处境和行事非常挂念。

这一日,老尚书又与一些人谈论一些事情,谈论间就有人说出了当地的一个地方官叫做指使的人,在饮食上对下属极端苛责,饮食上稍有不顺心就发一通脾气,搞得整个郡县的官员百姓对害怕他对饮食的苛求和他的脾气。刘南垣尚书听说后非常不安,对众人说:“指使是我的门生,他这样做是不好的。我应当设法开导教育他一下。”老尚书就把这件事放在了心上,即刻吩咐家人去请指使到自己家里来,准备开导一下他。

等到指使来了,就要款待他。老尚书说:“我准备为你大摆酒宴,咱们师徒好好消遣一番,也好好聊聊世事人情,但是你现在有公务在身,我又怕妨碍了你的公务,所以就特别的留你在家只是吃一顿饭。但是老婆子还不在家,没有人准备饭菜,吃顿家常便饭凑合一下可以吗?”指使因为是老师的命令,不好意思也不敢推辞就答应了。从早晨直到下午,饭一直没有出来,指使已经饥肠辘辘了,早就盼望着好饭菜尽快上来好饱餐一顿了。终于等到饭菜上来了,可是只有米饭以及一些简单的蔬菜摆在餐桌上,根本就没有想像中的“美味佳肴”。指使根本无法下筷去吃这样的东西。但是这时老师还在那边殷勤地劝让,让他不必客气,尽管多吃。指使只好强忍着饥饿,回答说:“老师,我已经吃得非常饱了,再也不能吃下去了。”

老尚书知道时机已经到了,放下手中的筷子,严肃而又意味深长地笑着对自己的弟子说:“可见饮食的东西原本是不分什么精粮粗粮的,饥饿的时候不管是什么粗精的东西都能够很轻易地吃下去,可是肚子饱了的时候吃什么东西都没有味道呀。这也是时势使然呀。”

指使这时候才知道老师今天的良苦用心,顿时汗流浃背了,这样的教育对他来说太及时了。从此以后,他时刻记着老师的这顿特别的“粗茶淡饭”,以后再也不敢因为饮食上的问题责怪人了。用人点拨当人们处在一定的位置上时,由于环境以及身份的变化,往往会不知不觉间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这时候有好的也有坏的生活方式,需要及时有人提醒走上正路,否则就有可能因为生活上小节的不注意而误国误家,断送自己的前程,辜负人们的期望。

这时候敲警钟的人的出现就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领导干部就要做好敲警钟的人,关注下属的思想动态和行为,时刻准备着敲一下警钟,把他拉回到正确的道路上来。当然敲警钟也有技巧,单纯的苦口婆心不如创造形式,让下属切身体会到自己行为的过错,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戚景通严以育子

明代登州卫指挥戚景通,是朱元璋的开国功臣戚详的后人,他文武双全,品学兼优,身为武将而被举为孝廉。他56岁得一子,钟爱异常,并对儿子寄托着殷切期望,盼他能继承和光大自己的事业,因此特别取名“戚继光”。

戚景通对戚继光虽然视为掌上明珠,但对他从不娇惯。他亲自教儿子读书、写字、练武,还经常给他讲些为人处世的道理。一旦发现他的缺点、错误,就严厉批评,及时纠正。

当时,明朝官场弥漫着贪污贿赂的恶浊空气。戚景通不愿同流合污,“”为由告老还乡了,并潜心研究对付鞑靼入侵的方策。此时,戚家祖居的房屋已近二百多年,甚为弊旧。他就决定对房屋进行修缮,命令工匠安设了四扇镂花门户。工匠们向戚继光表示:“公子您家是将门,镂花门户可以安十二扇。”年仅十二岁的戚继光听后,即向父亲提出增加门户的建议。戚景通闻言大怒,当即对他加以斥责,而后又耐心规劝他:“你将来长大成人,能够世世代代守住我们的家业,我也就心满意足了。千万不可贪图虚荣,不然的话,连这点家业也会保不住的!”

有一次,戚继光的外婆送给他一双考究的丝履,戚继光非常喜爱,连忙穿给父亲看。戚景通一见,不仅没有称赞,反而怒斥道:“你小小的年龄,就穿这么好的鞋子,长大后哪能不贪图吃穿享乐!你的父亲清白一世,不会满足你的要求。如果你当了军官,哪能不侵吞军饷来满足自己的愿望!”说着,就把丝履毁了。

为了进一步了解儿子,从而有的放矢地教育儿子,戚景通有时也带着儿子玩耍。有一次,父子玩得尽兴之后,戚景通问他:“你的志向是什么?”戚继光回答说:“我喜欢读书。”戚景通十分高兴,进而教诲他说:“读书的目的在于弄清‘忠孝廉节’四字,不然,读书也没有用处。”随即,戚景通命人把“忠孝廉节”四个大字书写在新刷的墙壁上,以便儿子时时省览。

戚继光在父亲的教育、影响下,很快地成熟起来。他每日看着墙上刷写的“忠孝廉节”,想着父亲白发苍苍还关心国事,苦心研究边境防御的方案,心情格外激动。他决心以父亲为榜样,一面刻苦学武,一面发奋读书。几年后,戚继光就学业大进,在家乡一带小有名气了。

戚继光17岁那年,戚景通身得重病,自己知道将要不行了。他将多年潜心写成的边境防御的方案取出来,交给戚继光进京上奏朝廷。临别时,又紧紧握住戚继光的手,谆谆嘱咐道:“这是你父亲留给你的遗产,希望你多珍重,千万不要轻易用它。”戚继光肃然回答:“一定遵循父亲的教诲!”

待戚继光从朝廷返回,戚景通已经病逝了。戚继光悲痛异常,跪在亡父墓前放声痛哭,并发誓努力,实现父亲生前对自己的热望。用人点拨将门世家的戚景通对儿子的培养很可以供我们参考。我们发现,虽然是将门世家,但是戚景通对戚继光的培养主要放在了教育儿子如何做人上,放在了培养儿子的生活习惯以及思想品德上,而对“家传”的培养主要是通过无声无息的“示范”进行的。这样,戚继光才成为著名的将领。

其实反观我们现在个别的领导者对下属的培养,往往是注重业务,注重工作成绩等方面,而对最重要的如何做人的教育却关注的远远不够。“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对人才的业务素质的培养固然重要,但决不能忽略,而是要贯彻始终地进行对人才的思想素质的培养。

康熙开设博学鸿词科

公元1661年,康熙登上皇位,1662年改年号为康熙元年。康熙皇帝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二个皇帝,也是中国封建帝王中富有传奇性的人物之一。康熙名玄烨,生于1654年3月,卒于1722年11月,享年69岁。

康熙亲政后,清朝政权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康熙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远见卓识的封建君主,他深深懂得知识分子对于维持和巩固政权的重要作用,同时他也明确地知道当时的知识分子对于刚刚入关的清廷的不满情绪。为了加强自己的统治,广泛的笼络、培育人才,巩固政权,康熙开始调整以前的文化政策,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

他极力的举贤纳士,唯才是求,主张把具有真才实学的汉族文人提拔和吸收到自己的智囊库中。为此,他特意开展了开科取士、开馆修书、奖励文学、崇如重道等有利于文化发展的各项措施。特别是1679年,为了延揽培育人才,康熙紧急决定开设“博学鸿词”特科,广泛选取汉族知识分子中的学问渊博的人。此前,康熙还颁布了求贤诏令。开设博学鸿词科,先由内外大臣荐举,不管是已经当官还是没有当官,定期的在殿廷考试,录取的人就授予翰林的职衔。

求贤诏令和博学鸿词科公布后,一时间朝野内外、上下官员纷纷举荐自己所发现的人才,。开设博学鸿词科不久,在京三品以上的官员以及翰林、在外的总督、巡抚、市、按察使等共举荐各种优秀人才189人。康熙皇帝把被举荐者汇集京师,谕令户部发给他们俸禄,以优厚的礼遇对待他们。

1679年3月1日,博学鸿词科考试开始,考场就设在宫中的体仁阁。鸿胪寺卿先带着考生在太和殿向皇帝行三叩九跪之礼后,依次再进入考场。康熙皇帝亲自到考场拟题两道,一为“旋玑玉衡赋”,一为“省耕二十韵诗”。考试从清晨开始,中午的时候,康熙传旨赐宴,下午继续答题。考试一直进行到午夜,吏部收了试卷,由翰林院总封后,康熙亲自批卷审阅。结果选中多人,对其中已经入仕者授予侍读、侍讲、翰林院编修更职务,还没有入仕的人一律授予编修、检讨职衔,都以翰林的规格使用,《明史》。

在开展博学鸿词科考试时,康熙帝唯恐遗漏人才,因此在录取时尤其宽大。被录取的考生中,有的诗律并不和韵,有的文句滞涩,有的试题还没有做完,还有的字句之间带有犯上之意。,康熙考虑到考生都是当代的鸿儒才俊,对他们不以为嫌,因此全部都统统录取。

经过博学鸿词科的选择和培养人才,一大批学识德业、理学政治、文学词翰、品行都优秀的知识分子进入朝廷,为巩固清朝的统治起了重大的作用。用人点拨康熙帝的高明之处在于“润物细无声”,开设博学鸿词科一方面可以吸引人才,广泛搜罗人才为自己的统治服务;另一方面就是给更多的人才以希望和进仕的途径,让他们有所追求,在追求中发展自身,客观上起到了培育更多人才的作用。

现在的领导者可以从康熙帝身上学到的智慧就是要尽可能地发现、使用、培养各种人才,不要让人才“游走”在自己的控制之外,否则他们可能变成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同时,吸收不同的人才,给更多的人才以希望,充实自己的群体队伍,排除不安定因素。

康熙自举贤才

张伯行,字孝先,是河南仪封人。康熙二十四年中的进士,经过康熙面试后,被授予内阁中书的职务,不久即被调到中书科任中书。康熙四十二年,因为张伯行很得康熙帝赏识,就任命他为山东济宁道的行政长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