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首相丘吉尔和中华民国总统蒋介石夫妇早已在机场上等候了很久。罗斯福和丘吉尔拥抱后,又和蒋介石亲切握手,长时间地拥抱。然后,他们一起陪同罗斯福总统向汽车走去。罗斯福对蒋介石说:“听说您在开罗已等候我27小时了……”宋美龄马上说:“敬爱的总统先生,不是27小时,是等了6年了。自从和日本交战以来,我们一直希望面晤总统先生!”罗斯福和丘吉尔都高兴地笑起来,蒋介石因为不懂英语因此不知他们笑什么,只跟着赔笑。今天,他的兴致很大,因为这是他应罗斯福总统的邀请,第一次以一个大国首脑的身份,来开罗参加代号为“六分仪”的三国首脑会议,他的心中充满了对罗斯福的无限感激之情。
其实,罗斯福对蒋介石及其政府并没有什么好印象。很久以前罗斯福就知道,中国比美国落后几百年,既贫困,又愚昧,大部分的人是文盲。普通中国人饭食中没有牛奶也没有肉,家里没有卫生设备,没有自来水,没有不容侵犯的私人生活,更是没有选举权。90%的工业是落后的手工业。而且罗斯福也了解国民党政府贪污腐败,军队混乱,战斗力不强,许多官员投机倒把,弄得通货膨胀,民不聊生。罗斯福也知道蒋介石是个独裁者,是一个和民主体制格格不入的玩弄阴谋和权术的老手。罗斯福甚至一度想搞掉蒋介石,但罗斯福总统最终没有这样做,是因为有情报告诉罗斯福:蒋介石是抗战和战后惟一能使中国人民团结的人。罗斯福无可奈何地对儿子说:“尽管蒋氏夫妇有很多的缺点,我们还得依靠他们。”
二战初期德、意、日三国签约,承认日本在建立东亚“新秩序”的领导作用之后,日军开始疯狂南下,对英国的殖民地新加坡采取很强的军事行为,逼近了美国军队保护下的菲律宾,美、英政府认识到,对中国的抗日战争决不能隔岸观火了。“如果日军能在1942年打败蒋介石,那么,中国沦陷后……至少可以抽出15个,也可能抽出20个日军师来对付我们。”罗斯福对儿子埃利奥特说:“你想想看,如果中国屈服,会有多少日本军队脱身出来。那些部队会干什么呢?会占领澳大利亚,占领印度,会像摘熟梅子一样轻而易举地占领那些地方。然后长驱直入,直捣中东……那将是日本和纳粹的大规模钳形攻势,在近东某处会合,完全切断俄国同外界的联系从而打败俄国,瓜分埃及,切断经过地中海的所有交通线。”
罗斯福不仅说服了儿子,而且说服了国会,1940年美国国会批准了向中国贷款1亿美元的方案。
罗斯福在军事上也对中国抗战加以援助,批准了第十四航空队赴华支援中国抗战。
1941年“珍珠港海战”之后,罗斯福积极支持了蒋介石政府提出的建立以美国为领导的军事同盟的建议。
不久,罗斯福又提议,盟军设中国战区,由蒋介石任总司令,指挥在中国、越南、泰国的盟军作战。
1943年10月19日,美、英、苏三国外长在莫斯科举行会议,研讨和处理战后问题。会前,罗斯福决心以美、英、苏、中四大强国外长会议发表宣言。苏联外长莫洛托夫憋了好几天,在美外长强硬的态度下,他才同意了在没有中国参加的外长会议上,由中国驻苏联大使签字,并且发表了四强宣言,为战后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奠定了基础。
罗斯福为什么在各方面都大力支持蒋介石政府呢?这不仅仅是由于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需要,而且还考虑到战后的需要。中国是亚洲最大的国家,在战时可以牵制上百万日军;更重要的是战后,如果中国有一个亲美的政府,可以填补日本留下的真空,成为抵御苏联在亚洲扩张的缓冲地带。在美、苏对抗中,国民党统治的中国必然会站在美国一边。罗斯福援华可达到一箭双雕的目的。蒋介石这支箭能够射日本,也能够射苏联,援华符合美国的长远利益,尤其是战后的利益。
戴高乐将军先声夺人
法国总统戴高乐在二战之初力量单薄且不被美英国家承认,戴高乐是怎样步步为营用智慧击败对手的?他是怎样体现出用脑的绝技的呢?
1943年1月,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卡萨布兰卡举行了一次会晤。“我们把吉罗叫做新郎,”罗斯福以戏弄的傲慢态度对丘吉尔说道,“我把吉罗从阿尔及尔弄来,你把戴高乐从伦敦接来,我们来强迫新娘戴高乐嫁给吉罗。”
原来,盟军在北非登陆后,罗斯福扶植亨利?吉罗担任北非高级专员和在那里的法军总司令,同远在伦敦领导自由法国的戴高乐遥相对立。如今,罗斯福出于战略的需要,想伙同丘吉尔强迫两派联合,使戴高乐服从美国庇护的吉罗的领导,从而更加符合美国的利益。
戴高乐一到卡萨布兰卡,吉罗诽谤他丝毫不反对通敌的维希政府,并主张让维希政府在北非的总督诺盖、佩卢东、布瓦松和贝尔热雷官拜原职。丘吉尔和罗斯福企图把他们制定的“和解”方案强加给戴高乐:成立包括佩卢东等人的执行委员会,由戴高乐和吉罗共同担任主席,吉罗还兼任最高军事长官。戴高乐的回答是,这种安排只能使美军的人称心如意。第二天,吉罗在拜访戴高乐时提出了类似的建议,有趣的是他还声称把戴高乐提升为陆军上将。戴高乐把这一计划驳得体无完肤,认为吉罗想在罗斯福庇护下独揽大权。
结果没有谈成,戴高乐返回了伦敦,在那里遥控着向吉罗夺权的斗争。但美英两国不断向他施加压力,要他接受吉罗的领导,团结在吉罗的周围。
由于戴高乐采取了维护法国独立和主权的政治战略,坚决要求同维希分子划清界线,在北非得到了越来越大的支持,法国国内的抵抗运动委员会也站到了他这一边。戴高乐的力量日益加强,吉罗的抵抗开始崩溃。5月17日,吉罗终于邀请戴高乐前往阿尔及尔,以便共同组成一个法国中央权力机关。5月30日,戴高乐一行从伦敦飞抵阿尔及尔。当时,吉罗在北非无所不有:军队、警察、行政机构、经费、报纸、电台、电讯设施,还有盟军作后盾。与吉罗相比,戴高乐却一无所有,没有军队,没有宪兵,没有官员,没有银行存款,也没有宣传工具。但他对战胜吉罗充满了信心。
6月1日,戴高乐召见新闻记者,宣布他到北非来的目的是建立一个有效的法国权力机关,以领导民族力量进行作战,维护法国的主权,但要把某些代表其他方面的人排除在外。
消息报道后,身为阿尔及利亚总督的佩卢东心慌意乱,为了争取主动,他在当晚向戴高乐和吉罗各写了一封信。在给戴高乐的信中,佩卢东表示愿意放弃他的职位。他给吉罗写了大意相同、措词略有出入的信,但决定第二天早晨送出。
戴高乐当晚接到信后,认为这是他的一个重要胜利,这是一场权力之争,不是讲究礼仪细节的时候。他立即复信佩卢东,接受了他的辞职。戴高乐在信中说,“在祖国正经受危险考验的时候,我相信法国人一定都和我一样,重视你这种大公无私的行为的价值”,并宣布批准佩卢东入伍。
这样,戴高乐抢先一步,取得了一个重大的政治胜利。吉罗被弄得像个傻瓜,全世界都知道佩卢东这位维希政权的阿尔及利亚总督首先向戴高乐提出辞职,表示了对他的顺从。戴高乐的领袖地位开始确立了起来,不久就从各个方面彻底击败了吉罗。
基辛格的金蝉脱壳
1971年4月下旬,美国政府通过巴基斯坦转递的一封不署名信件中获悉,中国“愿意在北京接待美国总统的特使或美国国务卿,甚至美国总统本人”。
5月17日,尼克松总统通过巴基斯坦复函周恩来,表示他准备接受邀请并访问中国,并建议由基辛格同周恩来总理或另一位适当的中国高级官员举行“绝对保密”的初步会谈。
这就产生了1971年7月9日基辛格秘密访华的安排。为了保密,他开始了掩人耳目的环球旅行。7月1日,基辛格在华盛顿的安德鲁斯空军基地登上总统座机,两天后飞抵越南西贡,7月4日到达泰国的曼谷,7月6日来到印度首都新德里,7月8日又飞往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按照事先宣布的环球旅行计划,下一站将是巴黎。这一期间,基辛格一天有6次活动,日复一日。当到达西贡时,那里有无数记者紧紧盯着他的一举一动,但他始终守口如瓶。记者们大热天恭候他的大驾,只见他每到一个地方,总是进去出来,出去进来,却一句话也没有,记者对他的兴趣便迅速下降。在曼谷和新德里,采访他的记者越来越少。当基辛格抵达伊斯兰堡时,采访记者只剩下3名了。这是基辛格在舆论方面的一个大成功。
然而,正当记者们对基辛格的环球旅行已不再关注时,现代外交史上一幕金蝉脱壳的好戏已上演了。这一天,基辛格对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作了礼节性拜会。事后,忽然传出消息,说是基辛格长途跋涉,过分劳累,预定为他举行的宴会不得不取消--局外人当然不知道这一宴会本来就是为了临时取消而虚设的。
于是,一支由摩托车护送,插着美、巴两国国旗的汽车队从伊斯兰堡招摇过市,在众目睽睽之下驶向山区,头一辆汽车上赫然坐着美国驻巴基斯坦大使约瑟夫?法兰和巴基斯坦外交部秘书苏尔坦?穆罕默德。
第二天,巴基斯坦政府宣布,基辛格稍感不适,不得不在纳蒂亚加利多住几天。一位巴基斯坦医生被接到那里去为基辛格治病。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国防部长以及20来位政府其他官员接连不断地从首都乘车赶往纳蒂亚加利探望身体“不适”的贵宾,但都没有成功。
其实,基辛格根本没有到。那里的确有人患了“德里痢疾”,那个巴基斯坦医生也的确为他治了病,并且相信他就是基辛格。实际上是一个美国特工人员。
那么基辛格到哪里去了呢?他是如何隐身遁迹、金蝉脱壳的呢?原来,基辛格同叶海亚总统会晤后,便下榻于总统宾馆,休息去了。凌晨,苏尔坦?穆罕默德悄然来到宾馆,陪同基辛格乘车向伊斯兰堡国际机场急驰而去。3点刚过,这一行人就来到不显眼的机场跑道尽头,那里有巴基斯坦国际航空公司的波音707飞机在等候着。而基辛格原来的座机,则停在机场上显眼的地方,好让人们相信他还在山区别墅里休息。当基辛格一行人登上那架巴基斯坦飞机时,他的一名卫士看见飞机里已经坐着4位中国人,吓了一大跳。7月9日凌晨3点多,巴航专机载着基辛格一行从机场腾空而起,越过喜马拉雅山,直航北京。不久,当基辛格秘密访华的消息公布时,整个世界都震动了,一个新的世界格局就这样开始了。
成功用脑的伟人,改写了世界的历史,人们走向新时代的时候,是否也应当学习别人是怎样思维的呢?
智抓小偷的华盛顿
如何用脑,似乎并没有年龄的限制,因为幼年时代的华盛顿就是一个成功用脑的例子。
美国的第一任总统华盛顿,向来是美国人民的骄傲。他从小就天资过人,少年时在家乡的一些事被人们广泛地传颂着,有口皆碑。
有一次,华盛顿的邻居遭偷,损失了一些衣服和粮食。村长召集村民开会,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讨论了好久也想不出一个破案的办法。华盛顿把村长拉到一旁,悄悄对村长说:“从偷窃东西的时间来看,小偷一定不出本村。”
村长惊奇地问:“你有什么办法破案吗?”
华盛顿说:“有。您只要如此这般就行了。”
晚上,召集村民们到麦场上,说是听华盛顿讲故事。那晚,月光皎洁,星星明亮。华盛顿开讲道:“黄蜂是上帝的特使,它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能够辨别人间的真伪、善恶,乘着朦胧的月光飞向人间……”华盛顿忽然停一下,猛然大声喊道,“我找到小偷了,小偷就是他,就是他!他偷了普斯特大叔的东西,黄蜂正在他帽子上兜转转,要落下来了,落下来了!”
人们互相观望着,互相去看对方的头。那个做贼心虚的小偷不知是计,慌忙地伸出手想把帽子上的黄蜂挥开……其实,哪有什么黄蜂?!华盛顿大喝一声:“小偷就是他!”小偷想抵赖也抵赖不了,只得在众人面前认罪。
这件事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使华盛顿成了当地的小名人。人们相互称赞这个聪明的小孩。
不久,村里有匹马给偷走了。失主找遍了整个村庄,便来向华盛顿求助。
华盛顿十分热心,便同失主一齐赶到集市上。果然,在牲口市场上很快认出了那匹白马。失主赶前去抓小偷的衣襟,并拉住缰绳去找警察评理。可是小偷嘴巴很硬,反而说失主是诬赖好人,说这牲畜自家已喂养多年了。
华盛顿突然用小手将马眼捂起来,向小偷问道:“你说这马不是你偷的,是你自家的,那你说说,马的哪只眼睛有毛病?”
小偷被问得愣住了,可他很快改变了窘态,回答道:“左眼!”
华盛顿把手挪开一点,白马的左眼亮闪闪,蛮好,一点毛病也没有。
小偷连忙改口说:“我记错了,是右眼!”
华盛顿将手全部挪开,白马的右眼也是亮闪闪的,蛮好,一点毛病也没有。
小偷脸色灰白无话可说,警察把他打发到法庭上去了。
华盛顿的例子表明活到老就用脑到老,这是一个不变的真理,只要勤于用脑就可以努力做到很多靠常人的方法和态度无法实现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