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汉藏两族联系密切,医学交流频繁,藏族人民在吸取汉族和印度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藏民族特色的藏医学体系。公元8世纪左右,著名的藏族医学家宇陀·元丹贡布编成的《四部医典》(藏名《居悉》)是藏医学的经典著作,奠定了藏医学的基础。《四部医典》在国内外都有很大影响,它传人蒙古族地区后,蒙古族人民结合本民族的经验,发展成蒙医学。唐以后,藏医学继续发展,17世纪出现了包罗藏医学全部内容的彩色挂图,这是中国医学史上的一大创举。藏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医药学经验,如用酥油止血和用青梨酒治疗外伤等。藏族人民有天葬的习俗,经常解剖尸体,对人体生理解剖学有着比汉族更为深刻的认识。藏药原料大部分来自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区,具有药力强、纯净、无污染的特点,是纯天然药物,藏药制造也具有很多独特的方法。藏医药研究人员经过多年的悉心研究,运用高新技术手段对传统藏药进行了深度开发和现代化剂型制造,找到了一条将传统炮制加工与现代化机械加工相结合的制药方法。
藏医是医学,更是一种文化,是在藏文化背景下发展形成的医学体系,是一种在世界传统医学中拥有独特位置的地域文化,是传统的、经验的、整体的生命科学文化和生存文化。我国政府一贯重视对包括藏医药在内的藏文化的保护与弘扬,制定了“挖掘、整理、总结、提高”的方针,积极发展藏医藏药事业。
农业
刀耕火种
原始社会的火耕是我国最早的农业耕作技术。这一耕作方式的发明,翻开了先民利用土地开展农业生产的崭新一页。
《淮南子·本经训》记载的“焚林而田”,以及人们常说的“刀耕火种”,即是火耕法。实行火耕,就是先用石斧等砍倒树木,待树木干枯后放火焚烧,这样便开辟出大片土地,而树木燃烧过的灰烬又成了增强土壤肥力的肥料。经过焚烧的土壤比较疏松,不用中耕,用尖木棒等工具即可掘地播种。不过,火耕的结果是使土壤肥力逐年下降,几年就要丢荒另辟新耕地。
以后,这种耕作技术逐步被锄耕或D5(古代的一种农具,形状像现在的锹)耕所代替。锄耕或D5耕翻地能疏松和改良土壤结构,扩大耕地面积,延长土地使用年限,提高农作物产量,又可以实行定期休耕,从而使人类的定居生活成为可能,推动了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家畜阉割术
阉割技术的发明对于动物的驯养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阉割,也称“去势”。家畜阉割术就是摘除或破坏动物卵巢或****的手术。夏商周时期,兽医学上的最大成就莫过于阉割术的出现。大概早期的家畜虽已驯化,但还保留了一些原始的野性,经过阉割之后,野性受到一定的限制,这对于家畜的圈养大有裨益。
汉代阉割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汉代以前去势用火骟法,就是用烧红的烙铁烙断血管,摘除辜九。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止血可靠,缺点是使组织形成烧伤性坏死,创口长期不易愈合,影响使役。汉代出现水骟法,水骟法则是按压精索,前后反复捻搓,一方面压迫止血,一方面使精索从最细处自行断裂。
一般说来,去势主要是针对雄性家畜而言,而目前在我国民间流行阉猪,还包括小母猪卵巢(俗称“桃花”)摘除。这种阉割术,手术简便,安全可靠,久已闻名于世,而据有关专家的研究,这种技术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中,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复种轮作
我国很早就开辟了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扩大耕地面积这样两条发展农业的途径,也就是今天所说的复种与轮作。
我国最早实行复种轮作是在战国时期。当时,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部分地区改变了一年一熟制,把冬麦和一些春种或夏种的作物搭配起来,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在一年或几年之内,增加种植和收获的次数。《管子·治国》记载,当时“嵩山(今河南登封)之东,河(黄河)汝(汝水)之间”,已经能够“四种而五获”(四年五熟)。《荀子·富国》记载,当时黄河流域有的地方,可以“一岁而再获之”(一年两熟)。
西汉时期,汉武帝以赵过为搜粟都尉推行“代田法”,改大片土地的休耕轮种为同一块土地中小块轮番耕种,从而改原始的粗耕农业为精耕农业,使土地单位面积产量大增。东汉年间,政府又在代田法的基础上,推行了“区田法”,该法缩小了代田法的经营范围,以高度集约的方法使大田种植园田化。
在此基础上,人们综合而又辩证地运用土、肥、水等因素,更进一步运用复种、轮作、间作、混作、套作等措施,使作物生产逐渐朝着人们所希望的方向发展,并形成了“一岁数熟”,从而开辟了以复种技术争取全年总产量增加的第三条途径。这是我国农业生产技术发展上的主要特色。
复种轮作的耕作技术,在后世的农业生产中不断得到发展和提高,汉代的《异物志》、东汉著名的经学家郑玄注释的《周礼》中都有记载。北魏的《齐民要术》对复种轮作的认识已经比较深刻。
复种轮作的推广,对促进我国古代农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而欧洲,直到18世纪30年代,才在英国出现轮作制。
《管子·地员》
我国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代有关土壤知识的记载非常丰富。大约在两千多年前的《尚书·禹贡篇》一书中记载了当时有关土壤的生产性质、地理分布和土壤等级的知识,可以说是世界上有关土壤地理的最早文献。我国其他古书如《周礼》、《汜胜之书》、《齐民要术》等,也都有关于土壤地理知识的记载和总结。《管子·地员》是我国最早的土壤分类文献,它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土壤知识的丰富和提高。书中记述了有关的植物学知识和土壤分类方面的知识,对于土壤种类描写得很详细,根据土色、质地、结构、孔隙、有机质、盐碱性和肥力等各方面的性质,并结合地形、水文、植被等自然条件,把九州土壤划为上、中、下3等,18个类型,每类又分5种,即所谓“九州之土凡九十物”,并叙述了它们的性状、生产情况等。
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积累的这些宝贵经验,为我国和世界的农业科学、土壤科学和地理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三腿耧车
我国两千多年前发明的三腿耧车是最早的先进播种机具,是西方人直到1600年才发明的播种机的始祖。
三腿耧车是一种畜力播种工具。据东汉崔寔《政论》记载,耧车由三只耧脚组成,即三脚耧。三脚楼,下有三个开沟器,播种时,用一头牛拉着耧车,耧脚在平整好的土地上开沟播种,同时进行覆盖和镇压,一举数得,省时省力,故其效率可以达到“日种一顷”。
据史书记载,耧车是汉武帝时主管农业生产的搜粟都尉赵过发明的。赵过发明的耧车是由种子箱、排种箱、输种管、开沟器、机架和牵引装置组成的。它的中央有一个盛放种子的耧斗,耧斗下有三条中空的耧腿,下面装着开沟用的小铁铧。播种时,一人在前牵引架着耧辕的牲畜前进,另一人在后控制耧柄高低来调节耧腿入土的深浅,同时摇动耧柄,使种子均匀地从耧腿下方播人所开的沟内。耧车后面用两条绳子横向拖拉着一根方形木头,能在耧车前进时把犁出的土刮入沟内,使种子及时得到覆盖。这种耧车将开沟下种、覆盖三道工序结合在一起完成,大大提高了播种效率和质量。西汉比较发达的农业和较强的国力与三腿耧车的普遍使用是分不开的。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贾思勰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农业科学家,他编撰的《齐民要术》是一部内容丰富、规模巨大的农业生产技术著作,是我国古代“四大农书”之一,受到国内外专家的广泛重视和高度评价。
贾思勰,益都(今属山东)人,出生在一个世代务农的书香门第,其祖上就很喜欢读书、学习,尤其重视农业生产技术知识的学习和研究,这对贾思勰的一生有很大影响。他的家境虽然不是很富裕,但却拥有大量藏书,使他从小就有机会博览群书,从中汲取各方面的知识,为他以后编撰《齐民要术》打下了基础。成年以后,他走上仕途,并到过山东、河北、河南等许多地方。他每到一地,都非常重视农业生产,认真考察和研究当地的农业生产技术,向一些具有丰富经验的老农请教,获得了不少农业方面的生产知识。中年以后,他又回到自己的故乡,开始经营农牧业,亲自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和放牧活动,对农业生产有了亲身体验,掌握了多种农业生产技术。大约在北魏永熙二年(533年)到东魏武定二年(554年)期间,他将自己积累的许多古书上的农业技术资料、询问老农获得的丰富经验,以及他自己的亲身实践,加以分析、整理、总结,写成农业科学技术巨著《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是现今完整保存下来的最古老的农书。《齐民要术》分为10卷,共92篇,11万字,其中正文约7万字,注释约4万字。另外,书前还有“自序”、“杂说”各一篇,其中的“序”广泛摘引圣君贤相、有识之士等注重农业的事例,以及由于注重农业而取得的显著成效。书中内容相当丰富,涉及面极广。书中对生产工具、天时地宜、土壤性质、耕田、施肥、选种、育种、种植五谷、耕作制度、防旱保墒、管理方法等,对各种农作物的栽培,各种经济林木的生产,以及各种野生植物的利用等等都做了详细的介绍。仅《种谷篇》中列举的粟类就多达四大类86种。同时,书中还详细介绍了蔬菜种植、果树嫁接、竹木栽培、各种家禽家畜、鱼、蚕等的饲养和疾病防治方法;甚至连制醋、造酱、做豆鼓、肉类保存、煮胶、制笔墨、染纸、保护书籍、修理房屋、农副产品加工、食品加工、文具和日用品生产等形形色色与民生日用有关的生产经验和技能都囊括在内。
书中记述的农业生产已经相当精细,具有很高的水平,反映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农业上的辉煌成就。它比世界上其他先进民族关于这方面的记载至少要早三四百年。《齐民要术》达到了当时世界农业科学的最高水平,对后世农业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农政全书》
《农政全书》是明末杰出的科学家徐光启集古代农业科学之大成的著作。徐光启的科学成就是多方面的,但他一生用力最勤、收集最广、影响最深远的还要数农业与水利方面的研究。
《农政全书》分为12目,共60卷,50余万字。包括:农本3卷;田制2卷;农事6卷;水利9卷;农器4卷;树艺6卷;蚕桑4卷;蚕桑广类2卷;种植4卷;牧养1卷;制造1卷;荒政18卷。该书选辑了我国历代的和当代的农业文献,包括他自己翻译的《秦西水法》,并对这些文献做了选择、整理、批判和补充;记载了当时当地老农的生产经验和技术;记录了徐光启关于农业方面的专门论述。
《农政全书》的重点在开垦、水利和荒政等几项,篇幅占全书一半以上。这几项农政在过去农书中都没有系统叙述过。其中“水利”门共9卷,既有徐光启自己系统总结的关于农田水利的理论,也有选编前人的关于苏淞、浙江、黄河流域以及云南等地水利问题的具体论述。而尤以他提出的用水五法最为重要,即:用水之源,就是泉之利用;用水之流,就是怎样利用河、塘、浦、径、浜的各种水流;用水之潴,就是利用湖泊等积聚的水;用水之委,就是利用大海的潮汐以及岛屿、沙洲之水;所谓作原作潴以用水,就是凿井、挖塘、作水库等办法。
《农政全书》既不厚古薄今,也不重外轻中;既重视民族遗产,又不排斥外来经验,基本上囊括了古代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其中又贯穿着徐光启的治国治民的“农政”思想,这是前代农书所鲜见的。
可以说,《农政全书》是徐光启把中国历代农书的精华、广大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欧洲的先进科学知识以及自己长期研究的成果融合起来的一部农业科学巨著。后人把它同《汜胜之书》、《齐民要术》、《陈旉农书》和《王祯农书》并列在一起,称为我国古代五大农书。300多年来,《农政全书》不但在国内一再印行,而且还传到国外,获得好评。直到今天,这部书对我国的农业生产发展仍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元亨疗马集》
《元亨疗马集》,清代至今俗称《牛马经》,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兽医著作。
畜牧兽医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甲骨文中就包含了不少这方面的知识,以后的兽医书籍大都失传,直到《元亨疗马集》的出现才改变了这种局面。《元亨疗马集》收录了明以前的农书和主要畜牧兽医著作,包括《齐民要术》、《四时纂要》、《痊骥通玄论》、《司牧安骥集》的主要内容。这部总结性的兽医经典著作,奠定了中国传统兽医学的基础。明清以后,它被多次翻刻,广为传播。
《元亨疗马集》原名《疗马集》,原系明朝直隶庐州府六安州喻仁(字本元)、喻杰(字本亨)两人所著,后来又加进了《疗牛集》和《驼经》,称为《元亨疗马牛驼经集》或《元亨马牛驼经大全》。《元亨疗马集》分春、夏、秋、冬4卷。有图112幅,赋3篇,歌150首,药方300余个。《元亨疗马牛驼经集》由马经6卷,牛经2卷,驼经三卷组成。随后不久,六安州著名兽医郭怀酉对《元亨疗马集》进行了全面的改编和注解。经安徽省畜牧兽医研究所发现并收集成套出版,名为《新刻注释马牛驼经大全集》。郭怀西“细检先贤故籍。要语秘诀,奇针治法,奥义良方,一一注明。其间有未备者详之,颠倒者顺之,残缺者补之,讹谬者正之,失次者序之”(郭自序)。20世纪60年代,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主编校正出版了《元亨疗马牛驼经全集》,现已重印10多次,20多万册,是最流行的版本。
《元亨疗马集》是中国传统兽医学成熟的标志。中兽医与中医是相伴发展的。《周礼》中就将食医、疾医、疡医、兽医相提并论。但是,中医在汉代就有了严谨的理论体系和一整套的诊治方法,而中兽医一直处于零乱状态,直到《元亨疗马集》才形成自己相对独立的体系。《元亨疗马集》理、法、方、药俱全,不仅奠定了中兽医学的基础,也体现了中兽医学发展的最高水平。
据目前已知,《元亨疗马集》的版本已达60多种。现全国高等、中等农业院校的中兽医教材基本上沿用了该书的理、法、方、药体系。日本、朝鲜等国早就有该书的选译本刊行。《元亨疗马集》是不朽的古代中国科技名著之一,其作者喻本元、喻本亨因此名垂青史。
养蚕技术
商周时代,我国的蚕桑生产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中国古代的养蚕技术主要包括:浴种、暖种、收蚁、给桑、分箔、上蔟等几个重要的技术环节。
蚕种孵化前,古人对蚕种都加以浴种处理。最初只是将蚕种放在河流中浸洗,以清除卵面的污垢;明清时代,嘉湖一带蚕农改用稀的食盐水溶液,或用石灰水,或用桑枝灰、稻草灰淋汁浴种,用这些水溶液浴种,起着微弱的卵面消毒作用。古代又有一种天浴,选择寒冬腊月时,取蚕种放置于笼中,悬挂在桑树上,任凭霜露雨雪飘冻,通过天浴,以低温淘汰病弱的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