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20几岁会说话会处事的智慧
2670900000021

第21章 切中要害的简洁语言——干脆利落的处世妙方(2)

正当美方人员认为己方胜券在握,只等看日方人员出丑的时候,却没料到日本代表团团长的一句话差点把美方人员的鼻子气歪了。日方人员说的这句话就是:“我们没听懂!”老美在吃惊不小的同时,以为日方人员真的是没听懂,就把之前的情况又作了一遍展示,结果日方人员还说“没听懂”。这回美方人员终于明白了,日本人在装傻!但是,事已至此,他们也无可奈何了。因为几次折腾下来,己方的谈判意图已然被对方摸得一清二楚,失去了谈判中的主动权。结果,为了不使先前的谈判前功尽弃,美方人员只得将自己的谈判条件降了又降,打了很多折扣,才没有空手而归。

细算下来,日方人员仅用了三个字——“没听懂”,就赢得了一场谈判!

这个例子也说明:说话越复杂,漏洞就越多。谈判中,美方人员滔滔不绝地说了又说,却不敌日方人员轻巧的一句“听不懂”!

相反,如果把话说得简单一些,则会因为简单而少有破绽,让对方感到无懈可击,想找空子也很难。因为简单,你的话很容易产生效果,能够更多地影响对方——你已经牵住了他的舌头。即使他看到你的漏洞,也只能“望而止舌”了。当然,20几岁的女人有时候只要把正确的话说简单,才能做到“疏而不漏”。

再复杂的事情也有简单的说法。如果不能简单地表达,一是说明这事儿还没理解透,二是说明这事儿本身有问题。事情往往就是这样,越复杂越可能出纰漏,而且还可能被怀疑是绣花枕头——事情本身没什么意思,所以不得不靠复杂华丽的外表来吸引人。

君不见,拳术高手从来都不讲什么花架子,从来都是一招就把对手打趴下。这一招简单至极,可能就一个动作,动一根手指。点穴,一直以来被认为是极复杂极高深的武功,其实它的高深就在于找准关键穴位,然后“弹”一下,让你的“气”像杯子里的水一样颤动起来。能有这样动一个指头就被打倒的效果,也就是因为人的身体复杂的原因吧。

简单说话,很安全、很动人,而且效率高、收益大,所以,说话简单,能一句就让人笑,也能一句就让人跳。20几岁的女人,当你遇到可以用简单话表达自己的意思时,千万不要做费力不讨好的事。

让舌头“走在后面”

简单说话的第一个原则就是:让舌头走在脑子的后面,同时也让自己的舌头走在别人舌头的后面。舌头有时候喜欢“抢”——和自己的脑袋抢功,和别人的舌头抢话。

抢在脑袋前面的舌头是惹祸的舌头。它总是把话说得颠三倒四,言不对题,甚至当着矬子说出短话,让舌头的主人讨人嫌,惹人怨,在闹得大家都不愉快之后,舌头自己却躲在牙齿后面装作没事儿。和别人抢话的舌头是闯祸的舌头,它喜欢接别人的半句话,或者自作聪明地断章取义,或者摆出天下我说了算的劲头。这样的舌头四处树敌,满世界说自己的好,说别人的不是,生怕缺了自己,这个世界就会很寂寞。可是到头来,人人都对它畏而远之,怨而敌之。最后这个抢话的舌头没话可抢,甚至连发言的机会都没了,彻底安静了。

下面,我们就这两种情况分别举例分析,看看怎样才能让舌头走在后面。

正常来说,脑袋很少有“失灵”的时候,20几岁的女人在多数情况下观察不到足够的信息,造成大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脑袋“跑不起来”,自然让舌头抢在了前面。

在大学里,同一个寝室的学生都有按年龄“论资排辈儿”的传统。新生入学后,某大学的女生宿舍正在发扬这一传统。

某女生为了安慰比自己稍小几日的“小字辈儿”,便说道:“好啦,你排在最末,是咱们寝室的宝贝疙瘩,你又姓王,以后就叫你‘疙瘩王’啦。”没想到“宝贝疙瘩”并不领情,反而说大家含沙射影地欺负人。原来,她长了一脸的青春痘,常常以此为憾,此时被人说成“疙瘩”不算,还是“疙瘩”里的“王”,她怎么能不生气呢?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宝贝疙瘩”的不满让大家措手不及。其中一个女生心生一计,拿起镜子自怜自顾地说:“蜷在两腮分,依在耳翼间,迷人全在一点点。唉,老八,我这真是‘飞了麻雀,来了斑鸠’呀!”老八听了,不禁哑然失笑。

原来,她长了一脸的雀斑。

好心办了坏事儿,这是抚慰者始料不及的。其实,只要多看看,多想想,就能知道人家是忌讳“疙瘩”之类的词的。摆在脸上的忌讳都看不到,又怎么能把话说好呢?为了一句简单的错话,大家还得说点儿高级的复杂的话,把“受害者”的面子给找回来——但谁又能说,复杂的高级的话就保险呢?还是第一次就把话说简单、说对才好啊。

这是眼睛看不到,造成脑袋想不到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倘若脑袋要怪罪哪一个的话,也只能怪眼睛不尽职了。但有些时候,舌头是“名正言顺”地出脑袋的洋相的,因为,正是脑袋让它这么说的。

某农村村民对礼节极为挑剔。司仪在一婚宴上致辞:“各位老少爷们,各位娘家人婆家人,今儿赵老汉的独生子与李大叔的三闺女喜结良缘,赵老汉略备薄酒酬宾,大家吃好喝好。赵老汉办喜事也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如有不妥之处,娘家人、婆家客都担待担待,敬望谅解,下次一定改正……”言还未尽,女方的兄弟一拍桌子站了起来:“怎么着,打算把我妹妹休了再娶一个!”说罢欲起身离席。

司仪一看自己尽顾着“拽词儿”把话给说错了,连忙端起酒杯走过去,“来来,大兄弟,别介意,我不小心说错了话,我自罚一杯。我先干了。”

“不行,你得把这话说明白了,我妹妹还没进门呢,你们就打算离婚啊!你喝酒也没用,不行,不行……”

幸亏司仪见多识广,喝了口酒,眨了眨眼睛,说:“我是说下一次小两口儿的大胖儿子满月,请大家吃饭的时候再改正。”旁边的人一听赶紧给打圆场:“兄弟,司仪说的是吃孩子满月的‘喜儿’,没说下次结婚。都是亲戚了,来来来,喝酒,喝酒……”

女方的兄弟一听也不好说什么了,总不能说不可能没外甥啊!只好作罢。

一场风波,因为说话复杂而起,因为说话简单而平息。俗话说“言多必失”,更何况不仅多说,还故意“拽词儿”,脑袋光想着怎么哗众取宠了,连最简单的逻辑和常识都忘记了,说话岂能不出错?

当然,在比较隆重的场合,不宜把话说得过于简单,否则就有“摆谱”的嫌疑。正因为不能说得过于简单,我们就更要注意把握简单的分寸,这个分寸就是你要明确这话是说给谁听的。虽然事理上是要人人平等,但说话的时候就得“看人下菜碟”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把事理说得简明、简洁、简短、稳妥,容易让人接受——目的一旦明确了,哪些话是多余的就清楚了,自然就不会因为说多了而出错了。

与别的舌头抢话,这也是容易把话说复杂的原因之一。我们可以想象两个大胖子抢着过一道窄门会是什么样子,两座“肉山”撞得“砰砰”直响,把门框挤掉了也过不去。但倘若两个人相互礼让,鱼贯而行就过去了。说话也是如此,有些话说得热热闹闹,但内容却“冷冷清清”,不断有人抢话就是原因之一。

之所以这么说,有个大多数人都可以想到的道理。如果在别人说了一半的时候插嘴,非把对方的舌头“绊”一个跟头不可;自己把话抢过来了也说不明白——突然插嘴往往是想到哪说到哪,有上句没下句,最后还得让人家说。但对方可能早就忘了要说什么了!这个时候,说话的主题就没了,对话变成了唱对台戏,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到头来唾沫浪费了不少,实事儿一个也没涉及。

有个孩子因为娇生惯养,养成了爱抢话的毛病。有一天,邻居家的两口子打架,吵得不可开交,把电视机都扔出来了,直到警察来了小两口才偃旗息鼓。邻居家出了这么个事儿,自然成了家里饭桌上的话题。当时这孩子的爸爸上班不在家,所以“讲故事”的人理所当然地就是当时在家的孩子和妈妈了。

妈妈和爸爸说起了这个事情,孩子在旁边一边听一边不停地插话,但是爸爸妈妈都不理她。孩子不干了,用很大的声音说:“我来说,我来说,我来说……”

“小公主”要说话,父母只好同意由她说。可是,孩子尽顾着抢话了,当她想把事情经过说出来的时候,突然发现什么也说不出来了,脑袋里一片空白,什么都不记得了,懵懵懂懂地转身问爸爸:“刚才楼下怎么了来着?”

爸爸:“不是你要和我说吗?”

孩子只好很“大度”地说:“哦,妈妈你说吧。”

妈妈说:“……说到哪了?我都忘了……算了,吃饭,吃饭吧。”

20几岁的女人在说话时,与其和别人抢,还不如等人家把话说完了自己再说,这样不仅能更完整地理解谈话的内容,在说话时能有的放矢,不至于把话说成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的程度,还可以显示自己的礼让和尊敬。让舌头走在别人的舌头后面,是原则,也是技巧。它可以使我们把话说得简单、明确、稳妥、对题,这样的话谁不爱听呢?

抢话的人往往是急脾气,想什么就说什么,但这就使他们分不清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紧急的,在如何安排两者之间的顺序上就容易胡涂了。如果在这两件事情上犯胡涂,那就不仅仅是能否把话说简单的问题了,还可能因此而耽误大事。其实,再往深了想一想,脾气好的人也不见得都能在说话的时候把紧急的和重要的搞清楚啊!那么在说话的时候,该怎样处理重要和紧急关系呢?有个原则,那就是“重要的大于紧急的”。

20几岁的女人,在你说话的时候,一定要让你的舌头走在你的头脑后边,否则,口不择言,到处得罪人不说,还给别人留下了个坏印象。

“驴子和学者走在中间”

无须多言,看到这个标题,许多20几岁的女人就会知道,这话肯定是拿破仑说的。抠字眼儿的“秀才们”可能会对此大为“感冒”——蠢驴和学者岂能相提并论!如果有好事者对其解释:这是出于对学者的爱护,“秀才”们就会跳起来:爱一个人干吗要像爱驴子那样!如果有非常好事者,就会对其解释更多:拿破仑兵败莫斯科,在寒冬里撤退。为了保护学者,拿破仑决定把他们编入辎重队伍——对于军队来说,在寒冷的冬季行军,没有什么比辎重更重要了,从士兵到军官都会本能地保护它。但拿破仑不会那么“好事儿”,只是简单地说:“驴子和学者走在中间。”再要多问,就让你和大炮走在一起,如果遇到袭击,让你第一个挨枪子儿。“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不是说不清,而是没有时间说清楚——战场上,一秒钟约等于一条人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