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悬疑惊悚现代玄幻:万法归宗之血玲珑(全本)
265500000016

第十六章 摄魂铃

第十六章 摄魂铃

回到宾馆,张百川打开箱子,从里边拿出一样东西,大家凑上前观看,那是一个小小的铃铛,材质是铜的,上面铸着古朴

的花纹和一些篆字,看起来年代很久远,不知是那朝那代的东西。张百川把铃铛翻过来,大家这才看清里面没有芯,是空

的。

刘清心想:“师父所说的大事肯定和这个小铃铛有关。”

师姐周倩心直口快,没等师父开口,张嘴就问:“师父,你拿这个破铃铛干吗?”

“破铃铛?你们真的不知这是干什么的?”

见徒弟们都摇头,张百川道:“这怨我平时没有给你们说过,这曾是我万法门的至宝,摄魂铃。本来是一对,现在只残留

下来这半只。”

“师父,这到底是咋回事?”

“要说这摄魂铃,得从祖师爷说起。当年袁天罡创立万法门后,摄魂铃一直是掌门信物,铃铛一阴一阳,阴铃外为铜质,

芯为银质,发叮叮声。阳铃外为银质,芯为铜质,发当当声。

说它们是至宝,是因为能摄取魂魄,不论是人鬼妖魔,只要是有魂魄的,都难逃一劫。我们知道三魂七魄也分阴阳,摄魂

铃阴铃吸阳魂,阳铃吸阴魂,使魂魄分散,永不聚合。”

“那既然这么厉害的法宝怎么只剩下半只?”

“这法宝虽然威力无比,却有一样弊端,它有反嚼之力。施法之人必须功力深厚,方不为它所侵,所以历来都是由掌门收

藏。

元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逐鹿中原。适逢乱世,瘟疫横生,妖魔鬼怪也乘机为害人间,人民苦不聊生。那一代的

掌门人是郑易初,他率领门下弟子斩妖除魔,用药物化解瘟疫,救民于水火之中。

当时华山出现个千年蛇妖,当地人深受其害,郑易初和几个弟子赶到华山,和蛇妖展开决战。谁知那蛇妖法力高强,直

斗了两天两夜不分胜负,郑易初渐渐体力不支,蛇妖却越战越勇。

无奈之下,郑易初祭起摄魂铃,念动咒语,把蛇妖的魂魄吸入铃内,那蛇妖也真了得,魂分两处,仍能反抗,眼见摄魂铃在

空中上下翻飞,来回抖动叮当响个不停,似乎蛇妖的魂魄就要破铃而出。

郑易初见大事不妙,拚出全部功力引动天雷决,他只想借天雷之力击毁蛇妖。只见一道闪电从天而降,紧接着一声惊天

动地的巨响,摄魂铃连同蛇妖的魂魄化作银光万道,消散在华山上,只残留下这半只铃铛。

郑易初也因功力不支,吐血而亡。临终之时留下一句话:‘辛酉端午,法宝重现。’

十年后,辛酉年端午节,下任掌门刘基带门下众人来华山寻取摄魂铃,寻几日不见法宝踪影,方悟出师父临终走的匆忙,

来不及说明是那个辛酉年,下一个辛酉还要等六十年,只得怅然下山。

以后每逢辛酉端午,我门下弟子都要齐聚华山,准备恭迎法宝。谁知每次都是乘兴而去,败兴而归。这一等就是六百六

十年。

今年又是辛酉,我有预感,法宝就要重现人间了。后天就是端午节,我已定好房间,我们今晚在西安住一宿,明天就去华

山。”

三个徒弟听张百川讲完,不禁面面相觑,想不到这破铃铛还有这么一段惊心动魂的故事。周倩迟疑了一下,小心翼翼的

问张百川:“师父,你说这会不会只是一个传说,要不为何一等就是六百多年?”

“不会的,这件事在华山上有记载。当年刘基怅然下山,走到苍龙岭,见此地形极象十年前蛇妖的原形。想起师父惨死

,不禁悲从中来,愤恨之下以指做笔,在石壁上刻下四个圆圈。

因为古代书写顺序是自上而下,从右到左。右边上下两个有圆周圆心,就像是祭在空中的摄魂铃,代表摄魂铃以前的

样子。左边两个只有圆周没有圆心,上一个是说摄魂铃只剩下外壳,没有了芯。下一个圆代表空空如也,空手而归。

他刻下这几个圆,目的是为了让后人继续找寻摄魂铃,又不想为外人所知,所以就像是字谜。这也成了华山第一迷,几百年来,各种猜测都有,其中最普遍的认为谜底是代表‘二月二龙抬头’。我去华山看过,这石刻至今还在。”

21:00 200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