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梦幻人生
2653200000023

第23章 慈母病逝(1)

在梅子的记忆中,生她养她的兰田古镇一直处于多事之秋。国民政府繁杂的田赋征收和军粮征讨,还有多如牛毛的苛捐杂税,迫使乡邻们只得靠蕨根、树皮、野菜充饥;国民党的抽丁抓兵,使多少人离乡背井,远死他乡,家破人亡;根深蒂固的封建传统礼数的束缚,逼得很多女人悬梁上吊,投井跳河……尤其是一九四八年十月,解放战争接近胜利的前夕,前方战事更为吃紧,时局极不稳定。被中国共产党打得溃不成军的国民党残兵败将狗急跳墙,垂死挣扎,所到之处,官匪勾结,大量掠夺民脂民膏,欺压百姓。地处边远、偏僻、落后的大后方的兰田小镇也难逃此劫,轰隆隆的飞机隔三岔五地在雾蒙蒙的天空来回盘旋,一队又一队的残兵败将践踏着这片原本宁静的土地,和当地土豪劣绅、匪首恶霸勾结一起,残害地下党和进步人士,让人胆战心惊,昼夜不得安宁。本就穷得叮当响的小镇再加上外来官匪的抢劫掠夺,当地官僚资本家倒买倒卖,囤积居奇,致使物价暴涨,货币贬值,老百姓的日子更是雪上加霜,苦不堪言。

父亲辛苦半辈子挣来的血汗钱,在一瞬间分文不值,变成一堆废纸,气得他两三天吃不下饭。但此时的他还没彻底绝望,一九四九年初夏,临山县农村的大片土地,到处盛开着红、黄、紫、白的绚丽烟花。父亲和所有乡民的心情一样,犹如五彩缤纷的罂粟花,笑逐颜开,把全部发财的希望寄托在这季鸦片的收获上。母亲拖着病恹恹的身子仍照样忙个不停。鸦片确实丰收了,但却耽误了主粮春播的大好季节。多数人家在这年的秋收大忙季节居然闲着没事干,颗粒无收。鸦片毕竟不能当饭吃,他们只能烧着空锅无米下,眼睁睁地饿肚子。地主老财和粮商乘机加价出售囤积多年的成粮烂谷,把穷苦百姓的血汗钱和鸦片烟搜刮得一干二净。小镇人民过着饥寒交迫、水深火热的苦日子。

由于父亲的精明能干,吃苦耐劳,长期务农兼经商,加上母亲的勤劳俭朴,精打细算,雪梅家不但没有断炊,而且在钱粮方面还略有积余。看到那些饿得面黄肌瘦、皮包骨头的老少乡亲来到门口,母亲总要送给他们一些油、盐、米、粮,为此,父亲就要说母亲:“你这样大手大脚的不晓得为自己考虑,时局这样混乱,生意又做不走,等把这个家倾光,我看有谁来可怜你……”虽如此,背着父亲时,母亲还是照样周济这些人,用她的话说:“人是三节草,三穷三富不到老。人生在世,谁没有个落难的日子,谁没有个求人的时候。再说,都是乡里乡亲,低头不见抬头见,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别人饿死。宁肯自己节俭一点也要帮帮这些人,这是修阴功、积德性,为儿孙积福。”

生意越做越亏,父亲心急如焚。为了保住这份来之不易的家业,他考虑再三,向母亲提出要举家搬回老家旮旯湾,早点离开兰田镇这个是非之地。母亲虽然心里不愿意,但为了让父亲高兴和一家人的和睦还是答应了。永强坚决反对,说父亲眼光短浅,只看得见眼前的一小点利益,看不到光明,看不到未来。他还说目前的困难都是暂时的,这叫黎明前的黑暗。等共产党打过来,解放战争胜利了,就会重见光明,小镇上的人们就会过上好日子。父亲说:“你老是和我作对,我脸朝黄土背朝天,经过多少磨难,含辛茹苦为你挣下了这份产业,难道就这样拱手让给别人吗?”哥哥说:“共产党是打富济贫的政党,他们要你的产业干啥?你这是胡思乱想,没一点觉悟!”父亲说:“老子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吃的盐比你吃的饭还要多,我什么世景没看过?我回我的老家勤耕苦种,凭劳力吃饭,去过我与世无争的安稳日子,这有什么不好呢?”哥哥说:“你要去你一个人去,我是坚决不去,反正我迟早是要离开这个家的。我妈的身体不好,她也不能去那个鬼地方跟着你受苦受罪,你看着办吧……”母亲平静地说:“强儿,少说两句吧。你爸爸决定的事没人能改变的,就听他的好了。我知道我是有命不久的人了,这把骨头往哪儿埋都一样,就别再争了。”在这个家最没有发言权,生性也不爱说话的雪梅突然开口说道:“爸爸,你的安排我们不敢反对,也许你说的都是对的,但旮旯湾那个地方条件太差,房屋破旧不说,主要是气候太寒冷。妈妈的身体的确不适合住在那里。你实在坚持要去,你就先去一段时间,我和嫂子白天可以轮流去给你煮饭,晚上回来照顾妈妈,等妈妈的病好了,我们再全部搬过去,你看行吗?”父亲激动地说:“你们看,你们看!一个还不满十四岁,一天学堂也没进过的丫头说的话就这么得体,这么中听,真是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我就听这丫头的,暂时先搬过去,等过段时间后,再全家一起过去吧。”哥哥不服气地哼了一声走开了。

就这样,父亲把铺面关了,把存货盘点和处理后,请了一些帮手把牛、马、猪、狗、鸡、鸭、鹅等畜禽及大部分财物全往旮旯湾搬运。此后,他几乎晚上都住在那里,白天隔三岔五又回镇上来过问一下母亲的病情。雪梅和蓉蓉轮流到旮旯湾去帮助父亲干活或做饭。没多久,永荣大哥和永明三哥也搬了过去,留下大妈和那一大帮失去母亲的孤儿。雪梅家镇上的这一大栋房子从此变得冷冷清清。

前方内战越打越激烈,兰田镇的局势也乱成一锅粥。原来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土豪劣绅极度恐慌,东躲西藏。

外面乱,家里也乱。哥哥和嫂子的关系越来越恶劣,哥哥经常外出不归,嫂子成天歇斯底里地又哭又闹。让人难以理解的是在大吵大闹的过程中,嫂子居然又怀孕了,肚子一天天大起来。母亲既担忧外出不归的儿子的安全,又要照顾、安慰身怀有孕的儿媳。内忧外患,使积劳成疾的母亲整日水米不进,整夜呻吟和咳嗽。可她病得越厉害,对女儿的要求和管教就越严格,她恨不得把她最后的时间一天当一年来用,恨不得在一夜之间就把她所知道的一切,所懂得的道理,所具有的本事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她最疼、最爱、最割舍不下的女儿。事隔几十年后,梅子还依稀记得母亲在病入膏肓之际还在气喘吁吁地教她背诵古书古训。

母亲渴望把自己的爱女培养成一个端庄稳重、善良贤淑、勤劳俭朴、能文能武的完美女性。母亲除悔恨自己没能力说服丈夫让女儿进两年学堂外,还后悔自己在健康时没抓紧时间把她在针线上的拿手绝活传授给女儿,现在想教也力不从心了。为在生命弥留之际有所弥补,她把蓉蓉的三妹——她的三侄女慧慧接来家中教雪梅刺绣的手艺。雪梅从内心理解母亲,体贴母亲,知道母亲全是为她好,所以她真正下了一番工夫,虚心向表姐学习。半个月下来,她不仅把表姐的全部刺绣手艺学到手,而且还比表姐略胜一筹。母亲为心灵手巧的女儿有所成就而感到欣慰。

永强对母亲说,听说临山县很快就要解放了,他要和永明一道,到县城探探虚实,然后找份职业,安定下来后再给家里来信。母亲着急地说:“你这孩子怎么这样不懂事,你媳妇很快就要生产了,你不待在家里照顾她,还想着往外面疯跑干啥?”永强说:“她生孩子关我什么事?那是她想生,我总不能因为她就误了我一生的前途吧。”母亲怕这话让媳妇听见又要大吵大闹,就赶忙向儿子使眼神让他说话小声点。母亲说:“现在外边的谣言太多,出门很不安全,这样大的事我一个人做不了主,还是等你爸来镇上,征求他的意见再做决定。”永强赶忙说:“妈,你真糊涂!爸爸那么专横武断,让他知道了,我还走得脱吗?你想,我的退学、婚姻哪一件不是他逼着办的?他还害得我不够惨吗?这次我要再走不出去,真的这辈子就完了,你忍心让你儿子倒霉一辈子吗?”母亲心软了,哽咽地说:“别说了,我同意你去还不行吗?你爸若怪罪下来,就由我担待好了。但你必须听我的,出门是为自己的前途着想,找一个正当职业,千万不要去沾上赌博,也不能在外面拈花惹草,要记住自己是有家有室的人,不能做对不起蓉儿的事。走之前,你还要做通她的工作,好好跟她谈一谈,让她理解你、支持你,这样日子才会好过,你在外面才会安心。要是外边的世道没什么改变,又一时找不到职业,就和明明赶快回来。常言说得好,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你和明明都太年轻,你们这一走,我和你大妈都会很担心的。”

永强真有本事,不知他使了什么绝招,居然使蓉蓉不阻止他出门,而且还心平气和、欢天喜地地为他准备换洗衣服。母亲一边流泪,一边拿出一些银元和铜币交给永强,并再三叮嘱他要计划开销,千万要把吃住安排好,不要亏了自己。有了职业安定下来,就要写信或找人带个口信回来,以免一家老小牵挂。

永强出门的第五天,父亲从旮旯湾回来,母亲把永强和永明到县城去找事做的情况告诉了他,父亲不但不像过去那样大发雷霆,开口就责怪母亲,反而非常冷静地说:“唉,让他去吧!硬把他拴在这个家里,留住他的人,留不住他的心,迟早他还是要离开这里的。他已是十七岁的人了,就让他出去闯闯世界,酸甜苦辣自己尝吧!这就叫天要下雨,娘要嫁,大儿大女留不下,你就放宽心好好养病,只要媳妇不吵不闹,不反对他出去就再好不过了。”

十多天后,永强和永明托人带来了一封家书,信中说就在他俩到达县城的第四天,中国人民解放军浩浩荡荡进入了临山县城,解放区建立了人民自己当家做主的各级地方政权机构,山城人民已经获得彻底解放。他和永明已参加了工作。永明被安排在邮政部门负责投递工作,永强被分配到临山县公安局任秘书。信中说,他们兄弟俩正商量准备向领导要求同意他们参加兰田镇的工作队,这样他们就可以回家看看。信中还特别强调说,他们现在吃、穿、住都是公家包下来,不用自己掏钱,而且每月政府还要发几文理发、洗澡等的零花钱,所以他们带去的钱基本上还剩着,没什么花处,所以叫干妈和母亲不要为他俩担心。

母亲和干妈听完识字不多的梅子磕磕巴巴地把信念完后,一颗悬着的心总算放下来了,赶忙叫雪梅把信送到旮旯湾给父亲和永荣大哥看看,省得叔侄二人担心。

第三天,原兰田区公所驻地的兰田古镇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大变化,国民党区公所及其下属机构的所有招牌通通被砸个稀烂,挂上了焕然一新的兰田区人民政府、中国共产党兰田区委员会、中国人民解放军兰田区人民武装部及区粮管所等牌子。

“儿行千里母担忧”,外表看似十分坚强的母亲,内心深处却十分脆弱,思儿盼儿的眼泪顺着她的面颊无止境地流淌着。母亲告诉蓉蓉和雪梅,她和大妈约好了,趁明天天气还好,她俩要进城去看永明和永强这一夜,母亲几乎没有睡觉,又是包粽子,又是炒板栗、花生、糖苞谷花,还要赶制盐茶鸡蛋和一些卤味食品。一切准备停当,时至五更,刚一合眼,天就大亮了。母亲和大妈出门时反复交代,她俩尽早赶回来,叫媳妇和女儿没事尽量少出门,不要轻易和陌生人说话,晚上早点把房门关上,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