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幻情凄美绝恋之纳兰容若
26515900000033

第33章 匈奴使者被杀害 茜茜公主挑事端

匈奴单于精心挑选了手下三个最擅长于外交辞令的说客,带领十几个精明强悍的骑兵连夜前往李广利将军的连营。

这些人刚刚出了匈奴单于的帅帐,就被人暗中跟踪上了,这位身法矫捷灵敏远胜过猿猴,穿着一身黑色的夜行衣,一头乌黑的青丝披散在圆润的肩头。

当然这位就是茜茜公主,骑着一匹驰骋千里快捷如风的汗血宝马。她心里暗中一笑,从小路飞奔而至汉军的连营,拉满了强弓,一箭射进汉军的辕门之内。

几个汉军的哨兵,发现之后,见到箭头上绑着一小片丝帛,上面写着八个字“匈奴内奸,即将到来。”

哨兵拿着箭矢一溜小跑迅速地前往中军帅帐禀报。李广利将军正在帅帐中生闷气。当朝皇帝刘彻本是自己的妹夫,却是好无情意。

这不,又接到皇帝的圣旨,必须要破坏匈奴和楼兰的联盟。如果完不成使命,就不要再回玉门关了,只能埋葬在塞外的茫茫黄沙了。

这时,哨兵跑进来跪倒叩头,道:“启禀大帅,收到一支箭,上面有字,请将军过目。”

李广利看完了那八个字,冷冷一笑,当即就问道:“这信上说,匈奴要来几个内奸,你们相信吗?”

一位将军站出来,回答道:“大帅,我们宁可信其有,不可其无,咱们就坐在这里等等,不就明白了吗?”

李广利点点头,说道:“现在,楼兰王的态度左右摇摆,匈奴很有可能要探测我们的虚实,他们想要寻找机会打击我们,给楼兰王一个下马威,这是很有可能的。立即命令各营盘严加防范,不得放进一个陌生人。”

众将听了之后都点点头,说道:“大帅,分析的很有道理。那我们就守株待兔,看看有没有匈奴的内奸前来。”

大家正在七嘴八舌地议论着,就见一位传令兵跑进大帐,单腿跪地,大声说道:“启禀大帅,外面来了三位匈奴使者,要求见大帅。”

众将军相视一笑,李广利向一位将军使了个眼色。这位将军走了出去。他换上了士兵的军衣,在暗中仔细观察那十几个匈奴骑兵的动作。就见到那些骑兵贼眉鼠眼地向四周扫视。

这位将军举起号令旗帜,一声令下“杀!”几百名汉军一拥而上,把刚刚要走进帅帐的匈奴使者及其侍卫团团围住,那位匈奴的使者被吓得面如土色,大喊道:“两国交战,不斩来使!你们想要干什么?”

那位将军冷笑一声,说道:“干什么?宰了你们!老子个把月不杀人了!手还真他妈痒痒!少废话!给我上!”

这位手起刀落,一个匈奴使者的脑袋就搬家了,在地上骨碌碌打着滚。其他的匈奴骑兵,就往前冲。

汉军一看这形势,都上来劲儿了,呼吼一声,转眼之间,这些可怜的骑兵就被斩杀干净了。

李广利将军为了炫耀自己的威风,把这些匈奴人的头颅挂在辕门之外。很快匈奴单于就得到消息,自己精心挑选出来的使者竟然无辜被杀了,还把人头挂了出来。

单于被气得火冒三丈,恨不得立刻就发兵攻打李广利,但是被军师拦住了,“咣当!”一声,直气得他把帅案掀翻了。

他破口大骂:“李广利!你个不讲信义的家伙!你让要和我讲和的!却杀掉我的使者!看我将来怎么收拾你!”

军师皱着眉头,一脸疑惑,说道:“这事有点蹊跷哇!他杀我们几个使者,这有什么意义吗?却把我们得罪了。”

单于也觉得其中有什么隐情,立即派人追查前几天那个前来求和的汉军使者,结果已经是踪迹不见。单于意识到自己上当了。

所有的这一切的反应都在茜茜公主的监视之下,她心里想:要是不来点厉害的,看来根本挑不起汉匈之间的矛盾,而没有他们之间的争斗就没有楼兰国的安宁。

想到这里,她奔袭数百里返回汉军军营,当时天色已经暗淡下来,茜茜公主看准了帅帐之外哨兵巡查的规律。趁着他们换更的时间,潜入大帐。

以最快的手法偷了李广利的三支箭,飞身出了大帐,连夜返回到匈奴单于的军帐。此时已经是深夜时分,单于正躺在床上酣睡,鼾声如雷。

茜茜公主也真的有点累了,手腕运足力气,一只利箭“嗖”的一声插进单于的咽喉。单于拼力挣扎着要坐起来,“嗖”的一声,又一只利箭刺入脖子的大动脉,顿时鲜血迸溅。

这一切都发生在短短的几秒之内,大帐之内的数名护卫,马上围住茜茜公主,她一甩手,寒星闪过之处就见几个人几乎同时倒地身亡。

而同时,帐外的护卫亲兵还在巡查着,对于里面所发生的一切没有丝毫的察觉。就只是感觉头顶上呼的一声就吹过了一阵风。

一直到了第二天天色大亮,军帐里面依然还是静悄悄的。外面的护卫军兵一下子就闯了。

惊人的一幕展现在他们面前:英明伟大的大单于,鲜血几乎流干了,早死多时了。他就算是死都不知道到底是谁杀死的自己。

匈奴单于的死顿时就引起了轩然大波,匈奴的左右贤王迅速赶来,一看到定在单于脖子和咽喉的两只箭,上面镌刻着一个“李”字。

他们拔下箭矢,咬牙切齿地骂道:“李广利!李广利!......我和你势不两立!我一定要杀了你!”

说完之后,放声痛哭,整个匈奴的连营,哭声一大片,其状甚悲。当然,人家匈奴人死了之后,绝对不是办丧事,只是把死者的尸体运到草原的山上,任凭风吹日晒,野狼啃咬。

左右贤王亲自扛着单于的尸首,后面跟随着无数的送葬的骑兵,全体的人员,并没有哭哭泣泣,而是庄严肃穆。所有的人都是神色凝重,因为这是对逝者的最大的敬意。

看着一轮西沉的鲜红的落日,匈奴送葬的队伍喊出了洪亮的丧歌,绝不是悲悲切切,相反,却是雄浑壮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