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老狐狸经(全集)
2650400000002

第2章 做人篇(1)

不开车的,也要把好方向盘

勤劳的农民知道在春天播种,成功的人则知道在春天拟订计划,为自己找寻成功的动机。

有些人不喜欢做计划,因为他们觉得大多数的计划常常还来不及完成就中途夭折了,不如走一步算一步,反正船到桥头自然直。这种人大都是“光有想法,没有做法”。

有些人可不这么认为。他们相信做了计划之后,才有明确的目标,方向才不会走偏,万一中途有变卦,计划可以再修改,即使最后没有百分之百到达目的地,但至少完成了大半。“如此,你知道你的距离还有多远,总比站在原地好!”一位成功的企业家如是说。这种人,坚持“先要有做法,尔后,想法就会逐一实现”。

的确,盲目而没有焦点。很容易让人走上岔路、白费力气。

你不妨观察农民施肥的方法:他们在什么地方施肥,什么地方的农作物就会生长得特别茂盛。如果他们将肥料乱撒一通,结果就是该撒到的地方没撒到,不该撒到的地方(譬如杂草区)却特别肥沃。

行为学专家魏特利博士就曾经指出,一个人想要成功,通常必须具备下列三个条件:第一,先要拥有梦想,并把梦想写成明确的目标与计划;第二,融入知识,放进技术、经验与知识;第三,全力以赴,不要犹豫,立即行动。

魏特利博士观察到:缺乏明确目标和动机的人,由于背后没有强大的信念支撑,每当困境来临的时候很容易就被瓦解。

计划是一种积极的行动力,它可以让你集中心力专注于目标上,避免受外力打扰。

譬如,有些人非常容易见异思迁,很多不相干的事都想凑一脚,结果却忘了自己原先设定的目标。当你心有旁骛的时候,赶紧把你的“计划”拿出来,贴在最醒目的地方,这样就可以提醒你立刻回到轨道上,把那些无关的杂事一律抛开。

记住,心不在焉绝对无法完成你的任务。所以,一定要保持专心,不让注意力分散到其他的事上。

每年开春,张先生总是不忘在记事本上为自己定出一年内要达成的目标。通常。他的计划包含三大项:(1)财务,今年预期的收入;(2)事业,包括晋升、专业训练与进修;(3)健康与家庭。

张先生从小就很懂得替自己做计划。他的家境很穷,父亲是个连字都不认识的仓库管理员。但是靠着自食其力,张先生不仅顺利念完了大学、研究所,而且一口气拿到七八张和会计、保险、管理相关的专业执照。

隔了两年,另一家公司来挖墙角,待遇足足是他原来的两倍,张先生却不为所动,坚持留在原地。不久,他的老板知道了这件事,注意到这个年轻人的潜力,而公司正好面临改组,便将他晋升为亚太区财务主管。那年,张先生不过才26岁。

之后,张先生由财务一直做到副总经理。观看张先生事业发展的曲线图,便不难发现他充分发挥了会计人“精打细算”的特色。“我对人生每个阶段都有很周密的计划,算得很精确,但是绝对不夸张。”他满足地说道。

从小到大,张先生始终谨记着一句座右铭:“绝对不要浪费任何一分钟在无价值的事情上面。”他非常清楚自己的目标,知道何时该选择“要”与“不要”。

他说,每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需求都不一样,有些在别人看来认为很有价值的事,对自己却可能是一文不值。譬如,在他们这个行业挖墙角、跳槽的风气很盛,很多人看到的只是一时的利益,忘记了长远的目标,虽然赚到了钱,却失掉了方向感。对他而言,这种没有目标的人生,不是他要的人生。

农民耕耘田地需要力气,你的人生目标当然也需要你努力去灌溉,给予充足的养分,才可能结出果实。很多人在果树的种子才刚刚埋下去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计算自己可以有多少收成,忘记在栽培的过程中需要定期除草、施肥。重点是:计划拟订之后绝不可偷懒,否则最后还是一事无成。

俗话说:播种的季节就是努力行动的时候。虽然这是句老话,但永远是不灭的真理——想怎么收获,就怎么栽吧!

一口气吃成胖子

你可能刚走出或即将走出校门,此时此刻你首先是要找到合意的工作。不喜欢的工作,你不要它;喜欢的工作,它不要你。你不断地寄履历表、推荐函,参加面试,就这样来来回回折腾了老半天,好不容易有一天,你终于在信箱里看到录取通知,搞定了!

谁知这正是苦难的开始。正式上班后,你经常被上司交付做一些无关痛痒的事,让你感觉自己可有可无、不被重视。虽然你在校成绩表现优异,但办公室里的那些“老鸟”可不在乎你学业得了几分。连续几个月下来,你觉得非常不舒服,所有的事情你都不满意,觉得自尊受到很大的伤害,你甚至怀疑:“我是不是还要继续干下去?”

根据心理研究人员指出,这是多数社会新鲜人普遍共有的现象——适应不良,尤其是从一个被保护的环境跳人另一个竞争性的环境,最容易发作。因而,在这个阶段,社会新鲜人所受到的心理冲击也最大。

美国著名的心理咨询师歇尔女士作了一个比喻:这就好像过去所有针对你需求的体贴都结束了,你将进入一个完全不是为了容纳你而设计的竞技场,在工作世界中,尽管你仍如稚龄幼儿般,但椅子已是成人尺寸,你被期望要尽早适应,“孩子”或“学生”的身份已不复存在。

在这个阶段,很多社会新鲜人脱离不了惶恐,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不是选对了工作?进错了公司?还是自己能力不足,无法承担大任?而这才只是第一关,你就感觉自己快要败下阵来了!

其实,若是把整个生涯拉开来看,你未来的路还长得很,一口气吃不成大胖子,何必在刚起步的时候自己吓自己呢?除非是极少数的人,否则,现在已很少有人会在一个工作里待一辈子,多数人在一生中总会换过好几个工作。那么,现阶段这些不愉快的经验,只不过是你整个生涯里的一小段插曲罢了!

小吴是某大学的学生,对一个大学生来说,小吴的生活的确够忙了。

早上八点,小吴固定到学校上课,一直到傍晚六点离开学校,转往一家补习班担任夜间导师,晚上十点下班回家,则开始研究当天的股市行情,并把相关资料输入电脑,一直要忙到深夜一两点才上床睡觉。周末假日,小吴也没闲着,几乎都是到建筑工地充当临时油漆工。小吴一个月所赚的钱,加起来大约在4万元上下,算是很不错的收人。

和其他同学大都以打麻将、玩乐为重相比,小吴显得很拼命,也比较“社会化”。事实上,他的家境不错,足以供养他。不过,小吴坚持要自己赚学费、生活费。他说:“年轻要不要留白,完全看自己,至少我不喜欢浑浑噩噩过日子。”

虽然,一般人都说学生的“职志”就是专心把书念好,小吴可不这么想:“我认为应该利用学生生涯提早规划自己未来的蓝图,否则,等到毕业或当完兵之后再来决定,都嫌太慢了。”

根据小吴的观察,平均有百分之六七十的大学生,对未来几乎都没什么想法,一到毕业的关口就变得很彷徨:到底是念研究生、就业还是出国?即使就业也不知道该走哪一行。总而言之,简直不知该何去何从。“所以,我很早就打定主意,要利用四年大学生涯多方体验人生,帮助自己找出兴趣和所长。”

严格说来,小吴还算是一个用功的学生,他并没有为了赚钱而荒废功课,成绩一直维持在中上程度。另外,他同时拥有珠算和心算初段的资格。不过,他强调自己绝非是为了分数而念书,而是完全依照自己的兴趣作选择。在学校里,他最喜欢听一些创业成功的企业人士演讲,认为“听一堂这种课,比听其他三堂课还管用”。

学企管的小吴认为,在学校里念了一大堆理论,但是课本上的东西都是死的,必须靠自己去活用。他举自己投资股票为例:“譬如,投资学上讲了很多种投资组合,如果我不实际去操作,怎么能够明白其中的奥妙呢?”

经过这些体验,小吴说,他已经很笃定自己以后要做什么,他有信心将来在起跑点上能交出一张漂亮的成绩单。

即使工作不如预期顺利,也别绝望,你只要顺着心中所想,迟早有一天会找到你的最爱。或许,有些人会在你的耳边不断叮咛:“你该这样!你该那样!”也有一些人警告你:“你不可以这样!不可以那样!”别管他们,任何值得你去做的,尽管去做,你只要确定一件事:你为什么待在这里?你是为了学习,而不是为了讨好别人。

万一是不合适的工作,也不妨试试看,只有在尝试错误中,你才能认清自己到底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不论是合适的或不合适的工作,目的只有一个——让你更了解自己。渐渐地你会发现,每次学到的东西,都是在累积你的筹码。

因此,不论做任何工作,你都要想到是“为自己而做”。歇尔女士提出的建议就很值得参考:让自己接近任何能引起你兴趣的事,就像植物生长一样,终将朝向有阳光、有滋养的一面继续成长。不必着急,生命会催促你向前。若干年后,当你回首这段经历,心里将充满喜悦:“多好,我年轻的时候没有留白!”

不妨做个双赢人

有时候,你是不是觉得自己活得简直像个“双面人”?心里面总是有两种声音在不停地吵架,一种声音说:“我看算了吧!没什么好争的,不如回家算了!”另一种声音却说:“不行,我努力打拼了这么久,我一定要让全天下的人都知道我究竟做了什么!”

“双面人”最大的苦恼,就是“工作”和“生活”永远誓不两立。既想在工作上做出一番令人刮目相看的成就,又想过着自在惬意的生活。可是,结果总是两头不讨好,往往得到了这个,就得失去了那个。

你发现,白天的工作已经把你变成一只好勇斗狠的“斗鱼”,看到别人猛力冲撞,你不甘示弱地奋起直追。可是,一旦转过身去,摘下“斗鱼”面具的你,其实又累又倦,你只想好好地睡一觉,到海边钓鱼,或者什么事都不做,只是愣愣地对着窗口发呆。

西洋有一句俗话:“工作可以使一个人高贵,但也可能把他变成禽兽。”你是不是觉得这句话真是说中了你的心事?意气风发的时候,你觉得自己仿佛可以征服天下;沮丧、疲惫的时候,你看你自己可能连一只小蚂蚁都不如。

同样一个人,为什么会如此纠葛不清呢?原因很可能出在把“工作”与“生活”混为一谈。其实,工作就是工作,生活就是生活,如果错把谋生的工具当成人生的目标,而且太把它当成一回事,就会把自己弄得一团乱。

“工作”与“生活”是两码事,应该用两种不同的态度来看待。工作上,不管你是医生、律师、会计、出纳、司机,你演的只是“职务”的角色;而回到真实生活里,你要演的才是“自己”。

电视剧中常常把广告人的生活形容得既精彩又浪漫。吴小姐在广告公司做了四年的文案,不仅丝毫没有感受到广告人的那般无拘无束,反倒认为广告很容易把人变成工作狂。

在广告圈,吴小姐的笔下功夫颇受注目,作品经常得奖,被认为是具有潜力的新秀。不过,虽然赢得美誉,她有时却也不免感叹,工作与生活两头交战,无休无止的加班、开会、讨论、提案……让她备受煎熬。有时候,她觉得自己简直活得像部机器。

很多人都是一方面渴望自由自在,一方面又追求成就感,吴小姐也不例外。可是,好像总是顾得了这头,就顾不了那头。以前,她常听人说“两权相害取其轻”,但吴小姐觉得这根本是错误的观念。她认为:“如果真的两权相害,应该是一个不取,否则,就想办法把它变成两权相利。”

她曾经在一本书上看过一句话:“如果你明天就会死,你究竟是要玩到死呢?还是要工作到死?”这引发她相当大的震撼,她不断地警示自己:“我绝对不容许自己虚度光阴!”

当年,吴小姐曾经梦想当一名剧作家,广告不过是第二志愿。有一天,无意间听到同事的一段对话:“我们这些人充其量不过是二流的广告人,我们原本应该是一流的漫画家、小说家、设计家,都是为了讨生计才不得不跑到这个行业来!”吴小姐当下回应:“你说得不错。不过,即使是做广告,我还是要做第一流的!”

现在,吴小姐经常用这件事来提醒自己:“工作既然是我自己要的,就要尽力做好。生活也是如此,必须要靠自己努力去经营,光是抱怨没有用。唯有演什么像什么,最后才不会两头落空。”

她说:面对工作,自己仍保持一百分的热情;面对生活,则努力活出自己。因为,她不要做“双面人”,她要做“双赢人”!

万一真的做不了不喜欢的事,而你又不愿辞职不干,怎么办?只有一个办法,下了班之后,记得把自己拉回来!除了工作之外,你应该还有其他人生的目标,一些希望完成的事。譬如,你想在阳台上种番茄,想到海边钓鱼,不要迟疑,赶紧动手吧!除了工作之外,生活本来就是你的,不要忘了为自己的快乐奋斗!

“双面人”也可以是“双赢人”、工作中是赢家,生活中也是赢家。不管你有过多少丰功伟业,不管你是不是受人注目,回到生活里就把它忘掉吧!其实,世上大多数人的人生目标都很简单:平安地活着,有个知心的伴侣,生个一儿半女,做一点让自己开心的事就足够了!

抓住了关键环节

打蛇打七寸,这句古话浅显易懂地道出了抓住关键环节的重要性。做事情总有轻重缓急之分,把握住关键环节就好比扼住了一件事物的咽喉,将其牢牢地控制在手中,可以更加迅速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

2003年的福布斯中国富豪排行榜,刚刚30出头的小伙子丁磊以70亿元的身价荣登榜首。从1997年创办网易到成为中国首富,丁磊数次把握了互联网发展的关键,数次腾飞。

1993年大学毕业后,丁磊被分配到宁波电信局工作,负责程控交换机的维护,工作轻松,而且还能够天天使用电脑、免费打电话。在两年的工作中,丁磊学会了使用Unix、NT。为了仔细研究Unix,他几乎天天夜里12点以后才离开单位。一个很偶然的机会,他在杂志上看到北京开了一个BBS。当时他还不知道该怎么上,拨号上去一看,里面的内容很少。不过,对电脑和通信一向敏感的丁磊立刻就意识到:这个就是以后信息发展的方向。

1997年5月,丁磊在离开电信局之后决定自己创业,正是这个决定使得网易公司诞生。网易初期注册的时候只有50万元,除了以前工作的存款之外就是替别人写计费软件赚来的,还有一些是向朋友借的。用这些钱办一家公司实在是太少了,买几台服务器,搞一些装修就所剩无几了。公司刚成立的时候,丁磊他们只有三个人,挤在一间7平方米的小屋里写软件。正是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下,初期的网易开创了许多的中国互联网第一——率先赠送免费的个人主页、最早开发出免费电子邮件系统等。做技术出身的丁磊,充分利用了技术上的优势。如今,中国至少有100万名以上的网民都在使用着丁磊开发出来的免费电子邮件系统。这个软件给他带来的丰厚利润也远远大于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