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说话演讲好口才
2650100000019

第19章 当出色的演说家(4)

有些演讲者因为曾经失败而不敢再次登上讲坛。当你对自己说:“我没有搞演讲的素质”时,你是否想到了登上讲坛本身就是一笔很大的财富呢?须知,孔夫子当年为宣传他的思想而周游列国,还曾被不理解他的人围攻过呢,他不是也以宣讲自己的见解而成为儒学鼻祖了吗?

如何克服演说常见的缺陷

演说中总会不可避免出现一些失误或缺陷,克服这些缺陷,将会使你的演说更“出彩”。

1.千万不要冷场

(1)上台前,千方百计使自己处于放松的愉快状态。比如说开开玩笑、说说笑话,找一处安静的地方。诵读名篇名句,听一段音乐,看看画册,完全不想马上要登台演讲的事。这样做的目的是转移思想上的兴奋点,以调节心绪。

(2)即将登台,情绪仍要放松。方法是,缓缓地吸一口气,使两肋张开,憋气数秒,再慢慢地把“让你心神不定的气”吐出来、吐干净,如此多做几次。注意:在做深呼吸时,什么也不去想,尽量让自己处于无意识状态。

(3)运用“精神胜利法”作心理暗示。想自己曾经获得过的成功,想自己的优势所在。好好地“自我肯定、自我欣赏”一番以后,稳住“我比你们强”的心理定势。在即将上台时,暂时藐视一下台下的听众,将他们看做是“一无所知”、只有“听我慢慢道来”,他们才能有所收获。

(4)步上讲台的那一时刻,切莫期待什么“轰动效应”。想到的是:大局已定,只有“万念俱空”、全身心地投入演讲才有成功的希望。

(5)一开口,语调可以高一些。响亮有力的开场白一出口,既稳住了现场,也稳住了自己。讲的时候,要做到“思路先行”,以在登台前已经“定格”在脑子里的信号系统为依据,把握整体,大胆地、毫不犹豫地讲下去。当演讲进入良性循环的运转系统,演讲的成功已见曙光。

2.不要说得太过

有的人总喜欢好大喜功。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来说,假定有一位汽车推销员,他每月销售业绩是三十部汽车,但本月份他只销售了十部汽车。如果,事先他已向上司报告说:“这个月由于其他车厂推出新型车,因此预测自己本月份只能卖出四五部汽车”,如今卖出了十部汽车的这一事实,看起来就不再是一项缺憾而是一项突破了。但若他事先向上司表示“虽然这个月份车厂推出了新型车,但我至少可以卖出十四五部汽车”,则售出十部汽车的这项事实,就会被认为是一项“失败”!

3.带上几个专业词

有时,当我们坐在车上或咖啡厅里,听到旁边有人说外国话或专业名词时,我们的目光往往会不由自主地去注视他们。这种现象就是记忆心理学上所谓的“凝离效果”。例如:我们若将一个特殊符号放在一大堆数学当中,则这个特别符号一定会特别醒目,这就是所谓的“凝离效果”。

当你追求女朋友的时候,如果常在谈话中加入一些外语,则对方往往会觉得你有学问。一旦感觉某人有学问,对于这个人谈话的内容就会格外注意。反过来说,若常用这种方法,则不但凝离效果会越来越淡,并且反倒会使对方感觉谈话的人肤浅!如此不但达不到表现自己有学问的目的,反而会让对方留下坏印象!得适可而止。

4.不要轻易否定别人

有时我们想否定一件事,往往会由于某些因素,使我们无法很干脆地否定,因为一不小心就可能又树立了另一个敌人!此时我们必须找借口来否定了。但若所找的借口又与自己有密切的关系时,虽然对方因此接受了我们的否定。但另一方面他同时也会感觉到直接被人否定的愤怒。

那么如何才能既不伤害感情又达到否定的目的呢?通常,若要真正地做到两全其美,是相当困难的。这里有一个比较理想的方法,你不妨试一试,那就是翻一翻历史,找一找历史名人们说过的话,是否有适合自己目前处境的名言。若有,则我们可借该名人的话,向对方表达自己表示的意思。例如我们可以用“孔子曾说……”的方式,来表达(暗示)自己目前的心境。这样一来,对方的感受往往也不会再那么强烈,而我们想要否定的目的就达到了。

5.结尾不要拖拉

(1)结尾应该简洁,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切忌画蛇添足、节外生枝,生怕听众听不明白。

(2)有的演讲者,在结束演讲时不考虑如何给听众完整的印象,不考虑结构的完整性,不考虑演讲的后果,而匆匆收尾,突兀生硬,让听众摸不着头脑。

(3)结尾是为主题服务的,离开了主题,结尾也就失去了意义。有些演讲者一味地追求新奇,设计自认为十分得意的结尾,殊不知这种结尾已远离主题。如有些演讲者喜欢引用名言警句作结尾,如果引用得准确,对主题有服务作用,如果引用的名言警句与主题不符,就会游离主题。

(4)有些演讲者在结束演讲时喜欢套用例行的客套话,以示自己的谦虚。其实,讲得好与坏、优与劣,听众心中自有评论,何必再说谦虚的话呢?

如何做好即席发言

在许多社交场合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即席发言的机会。

如果你是一位善辞令、善言谈的“老手”,是不成问题的,但如果你是一位缺乏辞令、害怕在众人面前讲话的“新手”,那也不必紧张、回避,要敢于拿出你的全部热情和胆量来,针对不同场合、对象说出能完全传达你的思想、意见或真情实感的精彩语言来。

通常的情况下,有如下几种即席发言。

1.被人发问时的即席发言

被人发问时的即席发言,通常是在会议上、法庭上或学术性的讨论、答辩会上,它大多是被动式的发言。这种发言受发问内容或发问主题的限定。因此,就发言范围来讲是容易把握的。这种答复式的发言,应问一答一,问二答二,将所需回答的问题,做条理清楚、内容完整而又是非曲直分明的阐述就可以了。如果是被人质疑,那就对“疑点”所在,做出符合事实和理由充分的回答。如果是法庭上的答辩,就将所涉及问题的时间、地点、在场人、事实的经过等加以阐明,或陈述你的申辩理由。如是学术上的答辩或解释,那你就将你的观点或研究成果,用科学的方法加以论述或阐明,倘若遇到深奥艰涩难懂的问题,可用浅显易懂的形象性的语言加以说明……这样,你便能将你所答的问题说得明明白白了。

2.必须加以说明的即席发言

这种即席发言,通常是一个问题、一件事情被人误解、曲解,群众或听众不甚明白或不明真相时的一种解释性发言,这种即席发言既可以是指出、纠正问题的事实真相,以达到澄清事实的目的。也可以是为自己或世人作辩白,一是和盘托出事实,以明真相,用事实来说明问题;二是要在道理上充分地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抓住伺题或事实的实质,切忌使用“描绘”、“夸张”之类发挥性言词,否则会适得其反,把本该容易说明的问题,搞得复杂化了,致使听众反感。

3.“灵感”勃发时的即席发言

什么是“灵感勃发”呢?就是指触景生情、由二连三或见鸟思鸽的联想、遐想。这种情况,常在讨论会、酒席间、聚会上碰到。由一位讲演者或谈话者的一席话或一句话而发生联想、勾起情思,或见到一位老同学、老同事、老部下或老上级时所勾起的回忆;或是因酒兴奋、情思奔流、话语的闸门开启等情况下而发等等。这种“灵感”涌流式的讲话,通常要视场合、情景而定,以幽默、有趣、欢乐的内容、语调和气氛为宜。要把握简洁、得体、高雅、有趣这样四个要素。切忌酒后失言,不要讲那种扫兴话或长篇大论的废话、赘话。

4.被邀请时的即席发言

被人邀请的发言,一是应该谦逊;二是应该讲出与众有益的话来;三是应该充分估计听众的客观要求,说出受人欢迎的话来;四是要简短、干练。

“谦逊”,就是对主人(单位、团体)说些适当的谦卑语言。如感谢主人的热情好客,赞扬主人的成绩、善举、为人风格和精神品德等。

“说出于听众有益的话来”,就是讲话的内容能使听众获得思想上的启蒙和知识上的启迪;要注意讲话者的自我形象和美的感染力,不仅要以理服人,还要以情感人。以“楷模”出现在讲坛上。

“充分估计听众的客观要求”,就是说,听众需要面包,你就不要去描绘天堂如何美好;听众需要安抚,你就不要去激怒听众;面对需要“疏导”的一帮青年人,你就不要去“堵塞”或横加干涉。

“要简洁,不要空饶舌”,就是大凡一句话能讲完的就不要用两句话、三句话甚至喋喋不休地空话、大话和废话。做到了上述四点,如果再能艺术地发挥_下讲演技巧,那你的激情发言是会成功的。

举止优雅

你演说的时候,最先给听众们印象深刻,使听众的脑海中留着一个值得赞美的好印象,自然能够吸引住听众了。所以你应在礼貌上,加以注意,这礼貌也是代表你的品性表现,倘若粗暴无礼,使听众有不良的成见先人于脑海中时,多少将影响你的说话的效能。服装整洁是礼貌中的一部分,服装不宜过于奢华,因为奢华是可以使人存着不良的念头,头发梳得整齐,面部要清洁,这样才能使听众一见你,就觉得你是个庄严朴实的人。

有许多演说者,常在演说开始时频频地咳嗽和摇头摆体,这种姿态表现,不是因为故意做作,便是由于预备的不充分,使自己感到不自在,面掩饰自己的一种行动。可是这种行动,只会引人憎厌、使人难堪。有些人说两句话,便唾沫四溅、任意吐唾,这种令人恶心的习惯应当克服、革除。又如在演说开始之时,说一大套道歉客气的虚文是可笑的、幼稚的。听众既然是在听你的演说,那么你说一大套的废话,只是浪费宝贵的时间。倘若你真因没有预备而要求大家原谅,那更是空想的,所以你开始就得说到正文,而且一定是可以抓住听众的。

在演说的时候,演说人常常犯有一些不良习惯,这些不良习惯,不但是分散听众的注意力,而且引起他们的厌倦:

(1)无论四周发生什么事情,演说人切勿举头回顾,或把眼光去注意那里。

(2)不要常看钟表。

(3)有人进场,也匆中途停止。

(4)听众中途退场时,你必须依旧保持原状。

(5)遇到观众鼓掌时,应暂停;待掌声停止时再继续下去。

(6)勿因听众的鼓噪或讥讽,而加以驳斥。或表示懦怯。

当演说完毕时,你的态度从容、镇静是必要的,无论有没有听众表示欢迎的掌声,你都应该面带微笑,表示愉快。

最使听众觉得烦闷的,就是你的演说词枯燥和乏味,最使演说者觉得苦恼的,就是辞不达意。当然,辞不达意的原因,多是由于演说者少练习,和词汇不丰富,但不懂得怎样说话的方法,也是缺点之一,每一篇演说都离不开下列四个要点:

(1)说明事理。

(2)说服人家而使人感动。

(3)得到行动的反应。

(4)使听众发生兴趣。把握自己演说的要点,知道怎样去实现目的,那么,成功便有把握,许多演说者没有成功而惨遭失败,便是没有把握住这些要点。

许多人常认为把事理说明清楚是一个容易而且并不怎么重要的工作,一般演说者的失败,常由于这种观念所造成。

英国大物理学家罗滋博士说:我有四十年演说的经验了,最主要的问题,我们应该注意充分的准备及努力说得清楚,请记住用比喻来帮助是十分必要的,用比喻来说明事理,不但使听众容易明白,而且也可以引起听众的趣味。

一般听众的文化水准是参差不齐的,有的高,有的低,你在演说中,必须竭力避免专门名词,倘若你是一个医生或工程师,更当注意你的演说中,避免专门名词,就是普通名词,也必须加以解释。许多学问渊博的学者,他们的演说常常不受人们欢迎,就是因为他们的术语太多,名词过于难懂,使听者不明白。

一位有经验的演说家说:你如果能在听众中,选一位知识程度较低的,而使他对你的演说觉得很有兴趣,这说明你的演说很成功,要达到让一个无知识的人对你的演说感到兴趣,那只有用清楚的字句,来讲明事实,并用极浅显的词句解释意义,才能收效。更好的办法,就是你把你的谈话,集中在小学生身上,小学生们能了解,并能复述,说明你的演讲能取得成效和成功。

谁都知道,亲眼所见的事物,总比耳朵所听到的印象来得深,从科学上的证明得出结论:刺激眼睛而引起注意的事物,比刺激耳朵所引起的注意,要超过二十五倍之多。所以你要使听众懂得更多、了解得更深切,你应该把要点生动地描绘出来、形容出来,使人家明白。因此,一个人只靠说话的方法去使人了解,还不如用戏剧的表演方法更加有效。最好的方式是,要利用图表来帮助,因为图表能使人印象深刻。

拿破仑说:你有了一种思想或学识,只要你自己明白,别人未必能摸得着头脑。因为一种新观念的理解,是需要一段时问的,更是需要集中整个注意力的。所以为使人们彻底了解,必须反复加以复述4复述可以增强记忆,也可以将印象加深,但是必须注意不能使用同样的言语,以免使听众觉得厌倦。倘若你能换用各种方法重复申述你重要的意见,那么听众的了解一定可以比你只说明一次来得多。

如果要使听众明白你说的要点,可以多加解释,不论用比喻或是用图表。但是无论怎样总不要忘记:在短时间中,不要多说要点。多说要点,则丝毫不能使听众了解,在听众的脑海中没有一点印象会遗留下来。好像一个向导,在半小时中把巴黎完全介绍给旅行者,又像一个人用十分钟,把美国所有自然历史博物馆完全讲一遍,结果不但认识不清,而且是毫无乐趣。

在演说时,意见不在多,而在于把一点意见能使听众了解得非常确切,并且深感趣味,否则绝不能使听众得到一个清楚的印象,而且自己也觉得杂乱无章,即使你的记忆很好,也不过给听众介绍了一个大纲,不能称为动人的演说。

在戏剧中有句俗语:上场和下场的表演,就可以判定演员的全副本领。这句话应用到演说方面来,更是来得恰当。无论做什么事,开头和结尾,都是不容易做得好的,而尤其是演说,最重要的、最精彩的还是在结尾的时候。因为最后的字句,虽然已经停止,但仍在听众的耳朵旋转,使人记忆得最久。可是,初学的人,最不容易注意到这一点,往往一篇演说,在开始时,总是打起了精神,努力表现着自己的本领,可是说到后面,以为演说将完,听众不大注意了,于是常常失之于平淡,或不能尽意。

演说开始,可以吸引听众、抓住听众,但在结束时却是留给听众永久的印象,这印象将长久留在他们的脑子里、引起他们的回忆。

这里有一个很好的例子,是威尔斯亲王在加拿大帝国俱乐部演说的结尾:“各位,恐怕我说得太远了,并且关于我自己的讲话,也说得太多了,但是我今天能和各位说出了我自己的地位和责任,真是十分荣幸,我可以向各位担保,我一定尽我的力量去完成重大的责任,不负各位的重托。”这样一说,大家都知道演说已经完了,而结尾也不会使听众觉得飘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