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温州人和你想的不一样
2648500000006

第6章 温州人和你不一样的眼光(5)

温州人毛振闯的发展与罗云远的成功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毛振闯以前一直在贵州参与煤矿开采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毛振闯结识了南京工业大学的几名教授,在与他们的交谈中得知,将玉米进行精深加工后,不仅可以生产出乙醇,还可以由乙醇再生产出乙烯。而乙烯则是石油化工的基本有机原料,目前约有75%的石油化工产品是由乙烯生产出来的,但石油是种不可再生产的能源,玉米却是可以进行再生产的,因此用玉米替代石油生产出市场紧缺的化工原料,可以缓解资源紧张的局式势必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精明的毛振闯立刻嗅到了其中的商机。

经过一番调查,他发现吉林省是我国的玉米大省,资源丰富,生产却相对过剩。于是,他立刻前往吉林考察。对市场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后,毛振闯决定将民营企业引入生化领域。

不久,毛振闯与南京工业大学签订技术开发合同,他决定与另外两名温籍企业家一起在吉林市投资创办生化企业。

温州人说,在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在几百个大大小小的城市里,不知流淌着数以万计还是数以十万计、数以百万计的信息。在网络里,在媒体上,在市场里,在饭桌旁,甚至在街头巷尾,都有对某个人有用的信息,就看你能不能抓住。许多温州人正是在饭桌上交流经商的经验和心得的,他们善于分析市场,知道哪些钱好赚,哪些钱不好赚,哪些钱能赚哪些钱不能赚。他们甚至把这种赚钱的秘诀概括为:大型不如小型,重工不如轻工,用品不如食品,男人不如女人,大人不如孩子,综合不如专业,新建不如租赁等等。

可见,要把眼睛睁得大大的,把耳朵伸得长长的,在生活中处处做个有心人,随时留心身边的各种信息,再注意仔细用鼻子嗅一下那些信息,就能抓住最适合自己的有用信息。

当然,信息千差万别,关键是要学会识别有效信息:

一是在面对信息时代的时候,要懂得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是有价值的,关键是要善于发现对自己有价值的信息。

二是要善于分析信息,找到信息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并分析信息与目标市场的联系。

三是要根据信息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为商业决策提供支持和引导。

温州人语录:

做大的过程并不简单,最重要的是抓住先机,赢得发展。

——温州平阳雨田集团董事长章烈成

10.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致富思维:

穷人:产品一定要保持自己的个性。

温州人:特色确实很重要,但是不同的市场会有不同的需求。最简单的商机就是从当地消费者的习惯出发,寻找他们需要并且喜欢的东西,努力为他们提供产品和服务。

产品要有自己的特色,这是经商的一条原则。但是,同样地,产品也要适合市场的需求,这也是经商的一条原则。

在一般情况下,保持自己的特色固然重要,但是,对于一些消费者固有的习惯和偏好,如果商家能够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努力迎合他们的需求,并对此作为一定的变化,那么,你立即就会获得消费者的好感。

温州市驻京办主任林俊说:“温州人的适应能力是超出常人的。”

在商业社会中,精明的温州人已经养成了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习惯。他们善于不断调整自己,适应他人。这样的例子数不胜举。

一个温州人到北京卖馄饨,但是他却发现北京人更喜欢吃油条,于是馄饨摊很快就变成了油条摊。

温州有一家电器厂主要生产电烤箱,这种电烤箱是为烤制温州特产烤鹅而设计的。

当产品推销到上海的时候,厂家发现上海人不爱吃烤鹅,而喜欢吃烤鸡。于是,厂家马上推出了上海人喜欢吃的大烤鸡,当然大烤鸡一下子就赢得了上海人的欢迎。

同时,厂家对专门烤鹅的电烤箱进行了改进,设计出了专门用来烤鸡的电烤箱,结果,电烤箱的销量也不断攀升。

后来,当产品推销到其他地区的时候,厂家主要去迎合市场的需求,烤鸭子、烤兔子、烤牛肉……他们紧紧地抓住了当地市场的需求,他们甚至在新疆推出了烤羊肉。因此,电烤箱的销量一直居高不下。

“适应人家的要求,我们才能生存、才能赚钱。”浙江温州商城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林如是说。他在杭州边上的富阳农民城里建了一座温州商城。从设计施工到产业规划,“每天都想怎么才能适合杭州人、富阳人的要求,适应当地经济的特点和发展方向”。

还有一个温州人到上海浦东开了一家上海市圣火实业公司,他们发现上海人生活很节俭,于是,利用上海人的性格特点公司门口就张贴了这样一张告示:“凡在本公司购买的装饰建材,用剩下的可以原价退还。”

结果,由于能够退回剩下的建材精明的上海人纷纷到这位温州人的店里来购买装饰建材,温州人也就坐收利润。有人不禁要问,到底是上海人精明,还是温州人精明?

确实,精明的温州人深谙这个道理:适应当地市场的需求,市场就会主动来找你,财富自然也会主动滚入你的腰包。

温州人语录:

适应人家的要求,我们才能生存、才能赚钱。

——浙江温州商城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林

11.市场不仅仅存在于富裕的地区

致富思维:

穷人:经商就是为了赚钱,因此一定要在富裕的地方经营,这样才能赚到更多的钱。

温州人:如果大家都一窝蜂在一个地方经营,市场就被瓜分了。如果你反其道而行之,到落后的地方去经营当地最需要的东西,市场就全部是你的,还怕赚不来钱吗?

于南方而言,北方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一些,但是北方却也是温州人云集的地方。因为,在温州人眼里,北方是一块还未开垦的处女地因此高机无眼。

1980年,年仅20岁的温州人郑月球离开家乡乐清,辗转来到了拉萨。

20多天的旅途,郑月球换了无数趟汽车,好不容易到了拉萨,他却出现了高原反应,这使他好几天都起不了床。

适应了当地的生活后,郑月球就开始找工作了。

当时的拉萨到处都是土房,房屋非常落后。

“和温州比,这里简直落后了几十年,”郑月球笑着说,“不过,也幸亏这里穷,我们才有机会发展。”

郑月球没有什么创业资本,只是凭借自己的手艺创造财富。

“我刚来时也是做木匠,吃住都在藏民家里,而且一做就是5年。”后来,郑月球创办了电器经销部。

后来,郑月球看到西藏的农牧民点的都是酥油灯和蜡烛,根本用不上电,这是因为这里的施工环境恶劣,海拔高、温度低、工程短,在这里施工的工人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2000年,他成立了西藏华东水电设备成套有限公司,专门为小水电站提供设备和安装。

郑月球说,建设水电站工程往往要跑很远的路,车在雪地里行驶常常翻车,有时连掉进冰窟窿里也是常有的事。

2002年的时候,郑月球去藏北验收水电站。当时,同去的有8辆车,郑月球在最后一辆车上。在一个冰面上,其他车都过的去,唯独郑月球的车掉进了冰窟窿。当时的天气冷得让人受不了,但他的车子却陷在冰窟窿中无法动弹。大家使劲地推了一个多小时也推不上去,后来,幸亏来了一辆大货车的帮忙,他们才得救。

多数温州商人都深有感触地说:“很多次,我们都和鬼门关擦肩而过。尤其是冬天,漫山遍野都是雪,车子在冰雪上滑行,经过狭窄而倾斜的山路时,身边往往就是悬崖绝壁,我们透过车窗,甚至可以看见许多因为发生事故而掉下山的残骸。”

但是,尽管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郑月球却一直非常有诚信。他安装的水电站设备在5年内实行包修、包换、包退,5年后还保证免费年检一次,在接到用户抢修的要求时,他保证在48小时内派人前往处理,风雨无阻,不解决问题就不停止工作。

温州人认为,如果大家都一窝蜂似的在一个地方经营的话,市场就被瓜分了。如果你反其道而为之,到落后的地方去经营当地最需要的东西,市场就全部是你的,还怕赚不来钱吗?正如西藏华建水电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郑晓飞所说:“这里比较落后,信息闭塞,资源又缺乏,所以只要我们能找到当地需要的东西,就没有卖不掉的。”

现在,郑月球已经是西藏华东水电设备成套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了,他被西藏农牧民誉为“光明使者”。

一般人认为,做生意就要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经营,这样才能赚到更多的钱。而温州人的想法却不一样,许多温州人非常钟情于落后贫穷的地方,他们偏偏喜欢到那样的地方去做生意。温州人就是喜欢在市场上寻找空隙,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温州人;哪里没有市场,哪里就有温州人去开拓”。

1995年5月,温州商人吴建海只带着几只皮箱和一本叫《绝处逢生术》的书,独自踏上了前往非洲的道路。

这之前,吴建海一直在欧洲经商,事业相当成功。

但是,吴建海却毅然放下了经营多年的欧洲市场,开始了他的非洲之行。

“经常听说喀麦隆是非洲一颗灿烂的明珠。到了那儿才发现,在喀麦隆杜阿拉市居然还没有中国商店,但中国货却很受当地人欢迎。”于是,吴建海果断地成立了海兰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专门经销中国商品。

正如温州商人丁振兴所说:“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越是封闭的地方,越适合温州人发展。封闭的地方往往没有一个成熟的商业环境,但是却存在着巨大的卖方市场。”

凭着温州人吃苦耐劳的韧劲,吴建海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在喀麦隆站稳了脚跟。

1997年开始,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到来喀麦隆经商,但由于语言限制、店面难找以及治安等问题,但他们大多都半途而废,悻悻而归。“当时,一个大胆的想法在我脑中一直酝酿——办中国商城,将中国商人汇聚一堂,形成经营规模,使中国的商品走进非洲的千家万户。”吴建海萌发了办中国商城的念头。

1999年底,吴建海独资创办的“中国商城”开张了。中国商城有25家店面,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专门经营中国商品。于是,温州的眼镜、皮鞋、服装等小商品都进驻了中国商城。吴建海还经常带非洲客户来温州考察,把非洲人的市场眼光转移到了闻名中外的温州。

目前,中国商城每年从中国进口商品100多个集装箱,进口额超过1000万美元。吴建海也成为了喀麦隆华侨华人工商总会的副会长。2005年,吴建海应邀出席了第六届世界华商大会,还被《国际商报》誉为“在非创业的中国人的楷模”。

基于他为中非友谊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朱镕基在访问喀麦隆时亲自接见了这位敢为人先的温州企业家。

“但凡温州商人云集的地区绝对具备两个基本元素——早期商业市场不太规范和绝对消费基数庞大。”昆明理工大学的姜老师如是说。这两个基本元素正适合草根温州商人的生存和发展。

有记者曾问山西太原华北服装城总经理苏德生:“你认为在山西做买卖前景怎样?你自己以后是回南方发展还是继续在北方发展?”

苏德生说:“从目前看,我认为在北方做生意的前景还是比较好,因为机会多一些,有空白需要人填补,就有机会。再有一点是,对手的思想观念落后一点,竞争就弱一些。这是实话。”

这就是温州人的眼光。正是有了这种眼光,许多温州人才甘愿离开经济发达的地方,而到经济落后的地方去开辟属于自己的天地。

温州人语录:

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越是封闭的地方越适合温州人发展。

——温州商人丁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