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成语故事
2638600000009

第9章

春秋的时候,齐国有一位叫做孟尝君的人,他在家里养了三千个客人,孟尝君把这些人分成上、中、下三种等级!上等的客人每天都可以吃到大鱼大肉、出门的时候还有车子可以坐;中等的客人每天只有吃到鱼和菜;下等的客人每天吃到的就只有蔬菜而已。有一天,孟尝君的朋友介绍一个叫做冯谖(音:宣)的人到孟尝君家,孟尝君问他的朋友:“这个叫冯谖的人有什么专长呀?”朋友想了很久说:“好像没什么专长耶!”孟尝君听了之后,就不怎么理会冯谖,家里的佣人看到孟尝君不理冯谖,以为主人瞧不起冯谖,通通把冯谖当下等的客人招待。冯谖心里很不高兴,天天发牢骚:“既然大家都瞧不起我,我干脆离开算了!”孟尝君知道以后,就把冯谖由下等的客人升为上等的客人,还送给冯谖的妈妈吃的和用的东西,冯谖心想:“孟尝君对我这么好,我一定要找机会报答他!”有一次,孟尝君派冯谖到薛地去讨债,冯谖就假装是孟尝君下的命令,叫所有欠孟尝君钱的人不用还钱,替孟尝君买了个“义”的好名声!后来孟尝君被齐王国君解除了相国的官位,回到薛地去住的时候,薛地的人民都热烈地欢迎孟尝君呢!过了不久,冯谖又对孟尝君说:“一只兔子要有三个洞藏身,才能免除被猎人猎杀的危险。您现在住在薛地,就好像兔子只有一个洞,是很危险的!万一齐国的国君对您不满意要杀您,您连其他躲的地方都没有呢!所以,您现在还不能把枕头垫高,安心地睡觉!”孟尝君一听:“那我该怎么办呢?”冯谖:“这件事就交给我去办!我会让您象狡兔一样,有三个安全的洞藏身!”于是,冯谖就跑去找梁国的国君梁惠王,告诉梁惠王孟尝君非常能干,梁惠王听了之后立刻派人带着一千斤黄金、一百辆马车去请孟尝君到梁国做相国。这个消息传到了齐国,齐国的国君马上慌张起来,赶快用隆重的礼节请孟尝君回去齐国做相国。同时,冯谖又叫孟尝君在薛地建立宗庙,用来保证薛地的安全。等到薛地的宗庙建好以后,冯谖就对孟尝君说:“现在三个洞都已经挖好了,从今天起,您就可以把枕头垫高,安心地睡觉了!”后来,人们就用“高枕无忧”来形容做任何事情准备周全,感觉很安心、不用害怕的意思。

各得其所

出处:《易·系辞下》交易而退,各得其所。释义:表示每个人或每件事都得到了适当的安排大家都满意。故事:汉武帝妹妹隆虑公主的儿子昭平君,是汉武帝的外甥,隆虑公主知道昭平君倚仗权势,经常为非作歹,难免要惹出大事。她担心自己死后,昭平君会犯死罪无人救他,便在病重时对武帝说:“陛下,我愿以一千斤黄金和一千万钱,为昭平君预赎死罪。”这种事没有先例,但汉武帝见她病生得很重,为了安慰她,也就点头应允了。隆虑公主死后,昭平君因没有人管束他,日益骄横。一次他酒后杀人,被捕入狱。武帝非常难过,叹息道:“我妹妹很晚才生这个儿子,死前把他托付给了我,现在要判他死罪,我实在不忍心呀!”左右的大臣们都说:“公主早已替他赎了死罪,陛下就赦免他一次吧!”武帝摇摇头说:“法令是先帝制定的,必须遵守。如果因为我的亲属而破坏法令,岂不失信于民?”最后,武帝狠了狠心,还是下诏处死了昭平君。处死了昭平君,武帝心里很难过。但是,太中大夫东方朔却向武帝祝酒说:“赏功不避仇敌,罚罪不考虑骨肉,这两点陛下都做到了。四海之内的百姓就会各如其所愿。”

改过自新

【出处】

《史记》。

汉朝初期,临淄有一位名叫淳于意的人,他自幼就喜欢钻研医术,曾向名医公乘阳庆学习。公乘阳庆那时已七十多岁,没有儿子,就把自己珍藏多年的秘方和黄帝、扁鹊的医书都传给了淳于意。

淳于意有名师指点,医术越来越高明。三年后,他为人治病,手到病除,许多人都慕名前来求医。

但淳于意却不尽心尽力地为人治病,他喜欢在达官贵人中间周旋,经常不在家,病人想找他也找不到,有时找到他,他也不愿为人治病,所以许多病人都对他不满。

后来,淳于意被人告发了。官府把他抓了起来,押到长安。他的五个女儿见父亲被抓,就跟在后面号啕大哭。

淳于意又急又恼,骂道:“我只有女儿,没有儿子,现在遇到急事,也没有人能解救我。”

淳于意的小女儿缇萦听到父亲的话非常伤心,决心去救父亲。她一直跟着父亲来到长安,写了封奏书给汉文帝,信中说:“我的父亲做官的时候,当地人都称赞他为人正直、公正廉洁。现在他犯了法要受刑,我痛苦地感到,一个人死了再也不能复活,因受刑而伤残的身体也再不可能复原,虽然有改过自新的愿望,也无济于事了。为了使父亲有改过自新的机会,我宁愿进官府当奴婢,替父亲赎罪。”

汉文帝读了缇萦的书信,为她的一片孝心所感动,就下令赦免了淳于意。

注释

自新:使自己重新做人。

释义

改正错误,重新做人。

高山流水

【出处】

《列子》。

传说,有一对好朋友,一位叫伯牙,一位叫钟子期。伯牙弹得一手好琴,他能把心里所想的事物,用琴声完美地表达出来。钟子期是个樵夫,但却是个懂音乐的行家,无论伯牙用琴声表达什么内容,他都能听的懂。

一次,两人在一起弹琴娱乐。伯牙手抚琴弦,轻轻拨动,先弹了首抒情的曲子,接着又弹了一首欢快的曲子。弹着弹着,伯牙一抬头,看见了南窗外远处的一座高山,不由想起了曾和钟子期登山的情景,心里一走神,指尖弹出的乐曲突然变得雄壮高峻。钟子期微闭着双眼,正沉浸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忽听得琴声突然变得高昂激越,不由得睁开双眼,高声喝彩道:“好啊,高峻得像泰山一样!”

伯牙见钟子期一下子就听出了自己的琴声表达的意思,会心一笑,故意又变了个调子,琴声一下子变得宏大壮阔,好像是江水一泻千里。钟子期又喝彩道:“好啊,浩荡得像江河一样!”

伯牙又连续变了几个曲调,钟子期都能准确无误地听出来。

后来,两人又携琴同游泰山,走到泰山的北面时,突然遇到了暴雨。两人赶快躲到岩石下面避雨。狂风夹裹着雨点抽打着山石、劲松,泰山的一切都隐没在雨幕中,耳边只听见暴雨的喧嚣声。伯牙被这大自然的伟力所震撼,情不自禁地拿出琴,弹了起来。他先弹了大雨倾盆的曲子,接着,又演奏了山崩的音乐。他刚弹完,钟子期就开玩笑说:“我们的处境很危险啊!不仅有狂风暴雨,还有山崩地裂呢!”

伯牙不由得放下琴,叹息道:“好啊!好啊!您听音的功夫实在太高明了。您想像的意思正是我心里想的、琴上表达的,我的琴声怎能逃过你的耳朵,您真是我的知音啊!”

成语“高山流水”就是从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而来的。

释义

比喻遇到知音或知己。

孤注一掷

【出处】

《元史》。

宋末元初,元兵中有一员大将名叫伯颜。他善于用兵,率领元军攻克了宋朝许多城池,一直打到汉口附近。

当时,宋将夏贵率领万余艘战舰据守在长江南岸的各个要害处,又拥有长江天堑之利,元军无法渡江。伯颜接受了部将的建议,打算避开汉口,经沙芜入江。他先派部队围住驻守在汉阳的宋军,声称要攻下汉阳,由汉口渡江。夏贵果然中计,派兵增援汉阳。见宋军上当,伯颜立刻派兵占领沙芜口,同时派人挖开汉口大坝,元军的船队浩浩荡荡从沦河经沙芜口进入长江,直逼军事要塞阳罗堡。伯颜派人到阳罗堡去招降宋军,阳罗堡的宋军将士们对元军使者说:“我们受大宋厚恩,应当拼死保卫大宋江山,怎么能当叛徒投降呢?我们已准备好了,要和你们决一死战。大宋的天下,究竟属于谁,就看今日了。就像赌博把全部赌注都押上,输赢就看这最后一回了。”

伯颜见宋军守将坚决不肯认输,就下令向阳罗堡进攻,可连攻三日,一点进展也没有。伯颜就与部下密谋说:“宋人以为我们一定要攻克阳罗堡才能渡江,可此堡很坚固,强攻是徒劳的,你带三千铁骑乘船往上游渡江,从南岸抄宋军的后路。”

次日,伯颜领兵继续进攻阳罗堡,而部将阿术趁机率军溯流而上四十里,趁着夜色,登上了南岸。宋军没料到元军会突然从背后冒出来,虽然将士们英勇善战,顽强抵抗,终经不住元军大兵前后夹击、猛烈进攻,被打得大败,将士们死伤无数,守将夏贵乘乱逃走。元军终于越过了长江天堑,为统一江南扫清了道路。

注释

注:赌注。孤注:把所有的钱并作一注。掷:赌钱时掷骰子。

释义

赌钱人输急了,把全部赌本都押上去,以决最后输赢。比喻在危急时用尽所有力量做最后一次冒险。

刮目相看

【出处】

《三国志》。

三国时,东吴大将吕蒙屡立战功,三十一岁就升为中郎将。

他识字不多,孙权希望他能做到文武双全,因此他努力读书。

两年后,东吴都督鲁肃来到吕蒙防地,两人谈起国家大事。吕蒙分析军事形势时,引经据典,很有见地。

鲁肃惊讶地说:“你不再是原来的吕蒙了!”吕蒙笑道:“士别三日,就该刮目相看,这变化你知道得已有些迟了!”

吕蒙再上战场,如虎添翼。后来,他率军击败了蜀国名将关羽。

注释

刮目:擦亮眼睛,指去掉旧的看法。

释义

比喻不要用老眼光看人,要充分看到别人的进步。

瓜田李下

【出处】

《乐府诗集·君子行》。

南北朝时期,北齐的尚书郎袁聿修就是一位受人爱戴的清官,百姓曾为他立碑颂扬他品德高尚,称他为“清郎”。

有一次,袁聿修到外地考察地方官吏,经过克州时,与在那里做刺史的朋友邢邵相聚,畅叙友情。分别后,邢邵送给袁聿修一匹白绸子做纪念。袁聿修没有收,并写了一封信解释原因。“这次我到你这儿是办公事,瓜田李下,容易让人起疑心,越是这样的时候,越应遵从古训小心为妙。防止别人说闲话,就像防止河流决口一样不能马虎。愿你能理解我,你的心意我领了,东西退回,以免为别人留下话柄。”

其中瓜田李下,出自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中的《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问。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诗的大意是说:品德高尚的君子,也要远离容易产生是非的地方。走在瓜田里即使鞋带开了也不要弯腰去系,在李子树下,即使帽子被碰歪了也不要举手扶正。以免别人怀疑你偷瓜或者摘李子。

袁聿修用“瓜田李下”表明自己爱惜名誉,小心谨慎,以保持自己的清名的良苦用心。

释义

瓜田李下成语的意思是指容易引起别人怀疑的场合。

邯郸学步

【出处】

《庄子》。

战国时期,燕国寿陵的一个少年听说赵国邯郸的人走路姿势特别好看,便决定去邯郸学走路。他备足了干粮,跋山涉水,步行了好几天,终于来到了邯郸。

这个寿陵少年每天都站在邯郸繁华的街头看人走路。但邯郸人走路虽好看,却也各有各的特点:小孩子蹦蹦跳跳,姑娘轻盈飘逸,小伙子矫健,老大爷稳重。即使同样是少年人,走路的姿势也不尽相同:富家子弟昂首阔步,白面书生斯文持重,店里的伙计急急匆匆。寿陵少年一会儿观察这个人的走路姿势,跟在后面走几步;一会儿又琢磨那个人的走路特点,跟在后面走几步。学来学去,一个也没学好。

寿陵少年急了,干脆丢掉原来的步法,从头学习走路。从此,他每走一步都很吃力,既要想着手脚如何摆动,又要想着腰腿如何配合,还得想着每一步的距离……弄得手足无措。

他一连学了几个月,不但没有学会邯郸人的步法,而且把自己原来的步法也忘掉了。人们都说他“邯郸学步,越学越差劲”。后来,他的钱已经花光,不得不返回寿陵。可这时他已经不会走路了,只好爬了回去。

注释

邯郸:战国时期赵国的都城。步:走路。

释义

学邯郸人走路。讽刺那些一味模仿别人,不但学不成,反而把自己原来会的东西也忘了的人。

汗马功劳

【出处】

《韩非子》。

刘邦说过,“治理国家,安抚百姓,给前方运用军粮,我不及萧何”,可见萧何在刘邦心目中的地位的轻重。

汉朝建立以后,刘邦封萧何为赞侯,许多将领都不服气,他们争辩说:“我们出生入死,百战沙场,而萧何未有汗马之劳,不过是动动嘴,耍耍笔杆子,论功行赏,他怎么反而在我们之上,这是什么道理?”

刘邦见众口一词,却并不慌张,他问大家:“你们知道怎样打猎吧?”众人答道:“知道。”刘邦说:“打猎时,猎狗去追杀野兽,而驱使猎狗追杀的却是人。你们在战争中起的作用是有功的猎狗的作用,而萧何要知道野兽的去处,要让猎狗去追杀,难道这不是大功劳吗?还有,你们一般都是和同族二三人随我打天下,可是萧何让全家族几十个男子都参加了我的队伍,齐心协力打江山,他的功劳,我怎么能忘记呢?”

众大臣见刘邦说得有道理,就不再争辩了。

释义

汗马功劳原为“汗马之劳”指从事征战运输的劳苦,后世多作“汗马功劳”。比喻在工作、创业中取得的工作成绩。

汗牛充栋

【出处】

《陆文通先生基表》。

唐朝的学者陆质,以毕生大部分精力研究孔子的《春秋》,先后编着了《春秋集传纂例》等多种书,研究成果卓着。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曾师从陆质,学习《春秋》,对老师的研究成果十分敬仰。陆质去世后,柳宗元写了《陆文通先生墓表》,介绍先生毕生的研究。在悼文的开始部分,柳宗元概述了学界研究《春秋》的情况,柳宗元写道:“孔子一千五百年前写了《春秋》,以自己的姓氏为《春秋》作解说的有五家,其中三家最为流行,即《左传》、《公羊传》和《毅梁传》,古往今来,有多少人捧着这些书,苦思冥想地为它作注释,写评论。由于大家各持己见,对同一事件有不同解释,研究者之间就互相攻击、讽刺,因此又写了更多的书。如果把这些书堆放在屋子里,可以从地面一直顶到房顶,如果用车来搬运,就会使牛马累得出汗。由此可见,圣人的书是多么深奥难以理解呵。”

成语“汗牛充栋”就是由此而来的。

释义

汗牛充栋现在的含义是形容书籍极多。

后生可畏

【出处】

《论语·子罕》。

孔子乘车周游列国时,一回他在路上碰到三个孩子,其中两个孩子又追又跑,玩得很开心,另一个却站在旁边观看。孔子下车,走到孩子身边问他:“你怎么不跟他们一起玩呢?”那个孩子说:“打打闹闹太激烈了,会伤害人生命的;拉拉扯扯一不小心,就会损坏人的身体。再小心,也有可能撕破衣服,所以我不想和他们一起玩。你觉得奇怪吗?”

孔子觉得这个孩子很有意思,就站在那里看了一会。这个孩子自己动手用泥土修了一个城堡,修好以后就坐在里面不出来了。孔子准备坐车走了,那个孩子也不让路。孔子又问他:“我的车要过去,你怎么坐在里面不让路呢?”那孩子答道:“我只听说过车要绕着城走,没听说过城堡要给车子让路的。”孔子觉得这个孩子应变能力很强,很喜欢他,夸奖说:“你这孩子,年纪这么小,懂得这么多道理,真不简单啊!”

那孩子却说:“人们说鱼生下来三天就会游泳;兔子生下来三天就可以到处跑了;而马生下来三天就跟着母马行走;这都是顺其自然的,和年纪大小有什么关系呢?”孔子由衷地感叹道:“一个少年能够明白这么多道理,让人敬畏。将来一定是一个人才。”

释义

后生可畏字面意思是青少年令人敬畏。指青少年是新生力量,朝气蓬勃,很容易超过前辈。赞扬青少年聪明努力,有光明的前途。

囫囵吞枣

【出处】

《湛渊静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