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西方文化与教育史
2637300000027

第27章 基督教新教文化与教育(5)

路德特别重视中等和大学教育。这两类教育是为统治阶级子弟服务的,主要是培养教会的牧师、国家的官吏和学校的师资。为了更好培养这方面的人才,路德主张,一方面要改造天主教会遗留下来的大学和中学;另一方面要创办新的大学和中学。

路德的教育思想,在他的弟子们的协助下都得以贯彻和实施。

<2>斯图谟的预科学校教育:

斯图谟(1507—1587年)是路德的得意门生和助手。在路德教育思想的指引下,他于1537年创办了具有浓厚人文主义色彩的斯特拉堡预科学校。预科学校的学生是王公和国王的儿子,新兴资产阶级的子弟和各大学派来的人。

斯图谟制定了十年级学校计划,经市政当局的批准而实施。学校每一年级都有相应的教师。学生在五岁或六岁入学,十五岁或十六岁毕业。然后,在人文主义的学院或大学中继续受五年以上的教育。

宗教、希腊文。拉丁文和逻辑是基础学科。拉丁语是学习的核心。斯图谟特别强调在学校中使用拉丁语来读和说。

由于学校实行分级教学制度,所以每个年级都按固定的教科书进行教学。斯图谟亲自为每一个年级编写祥细的教学大纲,对每天的教学内容和适应内容的方法都做了具体规定。他不允许教师违背大纲而自行决定。他还亲自为一些年级编写教科书。

学校的条例都围绕着斯图谟的思想和方法来制定,他的人文主义思想渗进了新教教育中。他创办的这所预科学校影响很大,各国有志青年都踊跃前来学习。在校学生最多曾超过三千名。其中包括贵族、伯爵、男爵和王子。他所培养的学生在整个欧洲纷纷建立预科学校,并在国家和教会中取得显赫的地位。德国的新教教育已越出德国边界,在西欧新教国家开花结果。

(3)新教教育广泛推行:

宗教改革使新教诸侯国和城市没收了原属天主教会的建筑物和可观的财富,并按照新教领导人路德的意见,把这些财富都提供给教育事业。新教学校都由国家控制,禁止私人办学。国家除提供原教会财产之外,还在可能的范围内对教育提供资助。学校对学生一般不收费用,只有很少一部分学校收取少量的学费。学校公办,这是新教的一大功绩,也是民族主义的直接结果。

因为新教改革的基础是宗教,因此宗教成为学校中主要的科目。拉丁文或希腊文的《圣经》是新教学校课程的一部分。新教教育的宗教性质是十分明显的。

在高等教育方面,原有大学都具有人文主义和新教主义的特色,学术空气十分浓厚。新教在国家的支持下建立了一些新大学。例如,1527年按照梅兰克森的计划建立了马堡大学,到16世纪末,柯利格斯堡、耶拿和赫尔蒙特德等大学也相继建立,并成为德国学术的中心。由于这些学校是新教所创办的,因此,在它们的课程中宗教占有很大比重。学校不收异教徒,因为学校的办学宗旨是培养新教牧师和领导人。新教教育大大促进了新教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2.英国新教教育

英国的宗教改革不象德国那样激烈,但它对英国的教育的影响是巨大的。教区唱班诗学校,修道院学校和主教学校都被关闭。从修道院和大小教堂没收的基金也被用来支持文法学校、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人文主义的教育在学校中发展起来。

国家负责管理教会和学校,要求所有的学位申请人和教育机构的所有人员都要宣誓忠于国王,并自觉地接受国家的监督和管理。不过与其他新教国家相比,英国政府和英国国教对教育是不很热心的。学校的设置不是由国家和教会来负责,而是由私人团体、慈善团体来负责的。正由于此点,英国小学教育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其他新教国家。一个比较进步的方面是英语成为小学的教学用语。英国的中学是文法学校,原来由天主教会主办。宗教改革后,有二百所左右的文法学校进行了改组和新建,它们大部分靠私人团体和慈善团体的资助来维持,捐助最多的是城市资产阶级。在这些文法学校中,有一部分是公学。公学的教学内容以拉丁文和希腊文为主。伊顿、哈罗等九所公学最为有名。

3.加尔文教的教育

加尔文在日内瓦建立了一个政教合一的神权共和国。上帝是最高统治者,加尔文是日内瓦的教皇。教会是上帝在地球上的代表,国家是它的工具。基于这种宗教理论,加尔文认为,教育应由教会负责,国家执行教育法令。

加尔文主张对儿童实施普及的义务的初等教育,对贫苦儿童实行免费。教学内容与路德小学相彷佛,即读、写、算和宗教四个学科,并强调国语教育。

在中学方面,要求宗教教义与人文学科结合。但加尔文把自然学科放在比较重要的地位。他还提出开设法语的主张。

加尔文还设立了一个新教学院,由十位教授在这里执一教。所开课程有希腊文、希伯来文、数学、物理、伦理、逻辑、修辞、演说和诗歌。这所学院在西欧影响很大,有来自西欧各地的青年学生在此学习。这些学生学成之后,把加尔文的宗教思想传播到西欧各地。荷兰的雷顿大学、苏格兰的爱丁堡大学,剑桥大学的爱玛尔学院、北美的哈佛大学等,都是以加尔文这所学院为模式建立起来的。新教文化通过新教学校向四面八方传播。

4.荷兰的新教学校

加尔文教是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建国后,加尔文教给予学校事业以巨大支持。尼德兰教会与国家地方政权密切合作,比较顺利地接管了原有的城市学校,以新教精神加以改造。

荷兰人在城市推行小学普及义务教育。女子小学在这里出现,甚至建立了男女同堂的小学。本民族语成为教学语言。教学内容是渎、写、算和宗教知识。算术受到较多的重视,有时小学算术还增授簿记。中学的设置也比较普遍。中学课程仍以拉丁文、希腊文为主。但有些中学已开始教授法文、数学和哲学。16至17世纪,荷兰还建立了一些大学,总数达十四所,这些大学都是学术思想比较自由和简跃的学术园地,它们代表了当时欧洲最先进的文化水平。荷兰成为欧洲各国具有新教倾向的学者和学生的汇集之地。仅雷顿大学,在17世纪就曾接纳了两千多名英国留学生。

三、殖民主义与教育

自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后,西方殖民主义者都争先恐后地涌进这块新大陆。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给土著居民印第安人带来灭顶之灾。西方殖民主义者摧毁了印第安人经营几千年的古老文化,把西方文化带到这里来。西方教育也随西方文化而传人这个新大陆。

1.西班牙的殖民教育

西班牙人是美洲最早的殖民者,他们占领了南美、中美、美国西南部的广大地区。在殖民统治的几百年里,西班牙殖民者把欧洲的风俗、思想和文化带到这里。由于西班牙是天主教国家,是罗马教廷的最可靠的支柱,所以,西班牙所属殖民地就必然是天主教的天下。天主教会是西班牙殖民主义者推行殖民政策的最忠实的盟友和最得力的工具、当征服者残酷地对待和剥削印第安人时,天主教会的传教机关。特别是方济各会。则力争给当地人讲授西班牙语、一基督教福音和欧洲的文明艺术。当发现印第安人很喜欢唱歌时,传教士们就把重点放在训练当地人参加教会组织的音乐会。传教士们从西班牙输人乐器,训练歌唱队,并开办学校。音乐是学校的主要课程。这是底底道道的殖民教育。然而,正是通过这种形式的殖民教育,使印第安人开始接受西方文化。

随着殖民主义者来到这块殖民地的人,还有西班牙和其他西欧国家的下层劳动群众。他们来这里的原因不外乎两个,一是摆脱经济困境,到这里寻找一块乐土;二是受宗教迫害而被迫跨洋过海来这里寻找一块立足之地。他们后代的文化知识问题只能主要靠学校教育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