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西方文化与教育史
2637300000023

第23章 基督教新教文化与教育(1)

基督教象契柯夫笔下的变色龙,它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改变着自己的阶级属性。基督教文化当然也随着基督教阶级属性的变化而变化了。当历史的车轮滚动到14世纪时,随着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随着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运动和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蓬勃开展,基督教文化伴随新教的出现而逐渐转变为新教文化。基督教新教文化是一个过渡性的文化。由于新教文化的过渡性,因而致使这时期教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第一节)新教文化及其特征

新教文化萌芽于14世纪,形成于16世纪,发展到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之前,它仍然属于宗教性质的文化,但它与原来的旧教文化有很大的不同,这主要表现在它所具有的六个特征上:人文主义、民族主义、殖民主义、理性主义、现实主义和重商主义。

一、新教文化的产生、形成和发展

以罗马教皇为首的罗马天主教会,随着西欧主要封建国家王权的增强而日趋衰落。它作为封建统治阶级的社会意识形态,由于主张神权高于王权,己不适应中央集权制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的需要。它急需变革和改造。就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公元14世纪后半期,英国的威克里夫宗教改革运动蓬勃兴起。威克里夫(公元1302—1384年)是位神学教授,他主张建立一个属于国王管理下的英国民族教会,摆脱罗马教徒对英国教会的控制;《圣经》是教义的唯一来源,人们与上帝直接沟通,无需以教皇为首的罗马夭主教会这个中间人;王权来自上帝,与教皇无关等。威克里夫的这些宗教思想,同罗马天主教会的神权思想是格格不人的,但却迎合了王权思想的需要。教皇格利哥里十一世(公元137—1378年)曾发出五道训谕,谴责威克里夫的宗教思想,曾几次想审判他。但威克里夫的宗教思想符合时代的需要,不仅未能阻止这种新教文化思想的传播,而且更有力地促进了人文主义文化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发展。

意大利是罗马教徒的所在地,没有赶上西欧统一民族国家形成的潮流,然而在局部范围内,各个王国和城市国家也出现了集权的趋势,政权与教权的矛盾更加尖锐和错综复杂。不过,罗马教徒由于掌握着天国钥匙,从天主教世界敛集大量的财富,在很大程度上维系着意大利的繁荣,许多意大利商人也借助汇兑罗马教廷的钱款而发家致富。为了不引起意大利的贫困化,不丧失西方世界的金融中心地位,因此,意大利的异端是纯粹精神上的异端,即采取复兴古典文化、从外部批判天主教会的所谓“文艺复兴”的形式。因而,没有酿成教会的分裂,也未引起任何脱离天主教会的民众性运动。

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它把人从神学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人文主义所提倡的个人主义得以迅速扩展。但文艺复兴运动也引出两个不良后果:一是由于个人主义的膨胀,造成社会道德的伦丧。旧道德已不为人尊重,而新道德又没建立起来。城邦主大都是通过变节背叛获得地位,靠无情的残酷手段来维持统治的。枢机主教应邀参加教皇加冕礼晏会时,他们唯恐酒中放毒,而自带酒和酒童。二是人文主义者复兴古典文化,在初期是生机勃勃和颇有创造性的,但后来变成了对古代进行盲目和空洞的模仿和照搬。人文主义沦为枯燥的“西塞罗主义。”可见,人文主义思想文化运动有待改进和深化。

正基于此点,当15世纪末人文主义思想传播到意大利北方各国时,文艺复兴运动便与宗教改革动动结合,人文主义思想运动由外部批判罗马天主教会,转人从内部变革罗马天主教会。

宗教改革的新高潮首先在德国掀起。宗教改革的首领是路德(公元1483—1546年),他希望通过宗教改革建立民族宗教的形式,来建立封建中央集权制,实现:德国的统一。1517年10月31日,他利用德国人民对教皇利奥十世出售赎罪卷的不满情绪,首先向罗马教会发难,在威登堡教堂大门口贴出讨伐罗马天主教会的檄文——《九十五条论纲》,点燃了德国民族解放运动的熊熊烈火。路德发动和领导的德国宗教改革运动,虽然没有最终完成统一德国的任务,但他创建了一个基督教的新教派即路德教。在公元1529年召开的斯拜尔帝国会议上路德教与罗马天主教会公开分裂,这是继基督教在1054年第一次分裂(分裂为东正教和罗马天主教)之后,又一次大分裂,从而形成东正教、罗马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三足鼎立的局面。路德教不仅为德国人民所接受,而且还越出国界,在1519年被丹麦和瑞典所接受,并确立为国教。挪威也紧随其后,子1539年建立了路德教。路德教的建立和传播,标志着新教文化的形成。

路德教建立之后,宗教改革运动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在西欧其他地区和国家进行着。英国在16世纪三十年代,国王享利八世以自上而下的形式进行宗教改革,建立了英国的民族宗教,与罗马天主教会断绝关系,国王成为教会首脑。

加尔文(公元1509—1564年)几乎在英国宗教改革的同时,也在瑞士的日内瓦进行宗教改革活动。他不仅建立了一个基督教新教派即加尔文教,而且还建立了一个政教合一的神权共和国。由于加尔文的宗教思想比较适合资产阶级的口味,所以,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比较早和发展比较快的尼德兰和英国迅速地传播开来。后来,加尔文教成为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这说明,新教文化到了这个时代,已进入了全面发展的阶段。

从14世纪到法国启蒙运动前夕,西方文化的基本特色依然是宗教性质的。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虽然无情地批判了罗马天主教会,但他们并未全盘否定宗教。马基雅维里认为教会是必要的,因为哪里有教会,哪里就易于确立军事纪律,易于维持秩序。人文主义者本人也未叛教,而且都是虔诚的基督教徒。例如著名人文主义者罗伦佐·瓦拉,他坚决反对教皇权威,在1439年公开揭露《君士坦丁赠赐》是伪造品。然而,他并不否定宗教神学,甚至强调神学高于哲学。他还忠心耿耿地为教皇尼古拉五世服务,充任教皇秘书。

宗教改革家们所创立的新教,在宗教性质上与旧教没有本质区别,他们都强调信仰在个人,上帝和圣经是唯一权威,反对教会专制,主张国家至上。宗教改革的三个目标是:“第一,整顿由于有人滥用罗马会议,由于许多僧侣生活放荡而遭到破坏的教律。第二,按照先前遭到镇压的某些运动的方针改革教义,并返回原始的质朴状态。第三,放松教义控制,准许个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自由地根据圣经作出自己的判断。”新教在迫害自由思想人士方面并不亚于罗马天主教的异端法庭。加尔文教在西欧各国家实行封建的神权统治,反对一切异端思想,并设立宗教裁判所屠杀科学家和异教徒。例如,塞尔维特正要发现血液循环过程的时候,加尔文便烧死了他,而且还活活地把他烤了两个钟头。

既然新教如此残酷无情,那么,尼德兰和英国资产阶级为什么还把加尔文教作为反封建专制的革命旗帜呢?其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当时一切领域仍处在神学的支配下,广大群众都沉浸在宗教意识之中,在这种社会背景之下,组织和发动任何形式的革命群众运动,都必须打着宗教的旗帜,让群众的切身利益披上宗教的外衣。二是资产阶级还不十分强大。尼德兰和英国资产阶级在进行革命斗争时,资本主义生产仍处在工场手工业阶段,经济实力还不雄厚。在思想意识上还未形成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和人权等等的完善理论。在这种情况下,资产阶级只能借用适合自己口味的新教思想。

17世纪是科学开始起飞的时代。这时期,科学不仅挣脱了神学的束缚,获得独立发展的权利,而且在大多数新教国家,都得到政府的保护和支持。尽管如此,由于当时整个社会仍处在宗教的氛围之中,科学未能彻底消除神学的影响,不可避免地打上了宗教神秘主义的烙印。例如,刻卜勒(公元1571—1630年)把太阳看成神父,把恒星看成圣子,把居于其间的以太看成圣灵。甚至最著名的科学家牛顿也神秘地提出,“行星起初是靠神的手抛出去的。但当神做罢这事,又宣布了万有引力定律,一切就自己进行,不需要神明再插手”

从14世纪到法国启蒙运动前夕,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在西欧各国政治、经济大发展的基础上,基督教的性质也发生相应的变革,逐渐由封建阶段的宗教演变为资产阶级的宗教。新教文化也伴随着基督教的阶级属性的演变而逐渐过渡为资产阶级的文化。

二、新教文化的特征

1.人文主义(Humanism)

人文主义是指一种思想态度,它认为人和人的价值具有首要意义,通常认为这种思想态度是文艺复兴文化的主题。

人文主义是在中世纪神本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我们知道,神本主义是以神为本的,人在神面前一个大钱也不值。随着中世纪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先进的知识分子和思想家们(即人文主义者)视野扩大,他们采取各种方式,努力摆脱基督教神学的束缚,面向社会,面向人生,用人的眼光而不是用神的眼光观察、体验、研究现实和灿烂的古典文化。他们在人与神的关系中,主张以人为中心,强调人的独立性和价值。他们颂扬人,而蔑视神,赞美人性而贬抑神性,提倡人权而否定神权。例如,人文主义者曼内蒂约在1451一1452年写了《论人的尊严与杰出》一文,严厉斥责了中世纪神学贬低人的价值的观点,并大声疾呼道,人在整个世界秩序中是老爷、国王和皇帝,绝不是无权享有这些尊荣的平庸之物。这样,人就从神的统治下解放出来,在人与神的对立中,人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于是,神木主义就转化为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还包含了希腊文化中的人本主义成分。我们知道,希腊文化的人本主义是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人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人是大自然的主人,人喜欢大自然,重视大自然,重视人与大自然的统一。人文主义续承了这一思想。正是从这点出发,人文主义者猛烈攻击基督教扼杀人性,贬斥自然的做法。人文主义者还坚决反对基督教的来世主义和禁欲主义。他们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人应当追求知识,探索自然,欣赏艺术,享受友谊和欢乐,为了来世而牺牲今生是错误的。人文主义者薄伽丘和瓦拉认为,现世的纵情享乐就是幸福;拉伯雷认为追求财富和个性自由就是幸福。

人文主义的理论基础是自然主义的人性论。在人文主义者看来,宗教的不合理性在于它为了神而牺牲了人,扼杀了人的自然木性,把人从现实生活中引向来世的幻想,从而磨灭了人的生机,因此,人文主义者在批判基督教时,宣扬人应当按人的本性生活。人的本性是什么呢?人文主义者认为,物有物的自然,人有人的自然,都是自然的存在。这里所说的自然,指的是非人造的,也不是神造的,而是事物本身所具有的本性。人在过去的黄金时代,并没有人造的法律,只是按自然的法律生活。这是人类真正而合理的生活。按自然生活,这是人文主义的人生哲学的一个基本观点。在他们看来,人的自然或人的天性,就是过世俗的生活,就是享受自然的快乐,就是对现实的物质和精神的要求。人不是一块石头,而是活生生的血肉之躯,是有感情和欲望的人。因此,人的自然的欲望和感情不仅不是逆天背理的而且是自然而然的。人实现自然的要求是听从自然的指引,服从自然的召唤,这种自然的要求是无法压制的。

人文主义者从自然主义的人性论出发,批判基督教的禁钦主义,具有一定的社会进步性。但他们这种超阶级的人性论是抽象的和不实际的。在阶级存在的社会里,人性都是具体的和阶级的。实际上,他们所宣扬的自然主义人性是资产阶级人性。

人文主义的思想核心是个人主义。在封建制度下,个人是“一定的狭隘人群的附属物”,没有独立性。随着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个人逐步摆脱了封建的依附关系,成了新生产关系中的独立的个人,资本阶级思想家即人文主义者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理想化,同时也把个人主义理想化。所以,人文主义者强调个人发展,个人价值,个人幸福,个人作用和个性解放。

由于宗教改革是人文主义思想进一步深化的结果,所以在宗教改革家的思想中,个人的信仰价值被突出出来。路德特别强调《圣经》是信仰的唯一权威,信徒必须直接阅读《圣经》,对圣经的的含义和解释,应完全以个人的理解和判断为基础。每个人有权信仰他自己从《圣经》中所理解的东西,其他人都无权把自己对”《圣经》的信仰和解释强加给别人。人们对《圣经》和宗教的信仰是自主的,自由的。这样,路德就把从教会和教皇那里剥夺下来的权威放在了个人身上,宣扬以个人为本位的宗教信仰,并体现了资产阶级以个人为中心的思想自由和信仰自由的强烈愿望。

同样,加尔文在自己的宗教思想中,也特别突出个人主义。他认为,《圣经》是最高权威,宗教信仰应以个人阅读《圣经》为基础,每个人都能通过阅读和信仰《圣经》直接与上帝相通,不需要那些神职人员作为上帝和人相联系的中间人。宗教应以个人的主观努力为本位,只要个人积极努力从事社会活动,各尽其职,勤劳努力,就是实现了上帝的愿望。

当然,宗教改革家们所宣扬的个人主义、是在热爱上帝,信仰《圣经》的前提下的有限制的个人主义,它把信仰与社会实践,个人价值与社会道德密切地结合起来,这不仅没有引发个人主义的恶性膨胀,更没有造成社会道德的沦丧,而且还提高了人们的民族整体意识和促进了新教道德的发展和完善。

2.民族主义(Nationalism)

民族主义是指阶级和个人对民族国家所怀有的高度忠诚的心理状态。

西欧中世纪后期,民族主义主要表现在民族国家的形成、巩固和发展上。

民族国家的形成是通过圣权的加强和封建中央集权制的建立来实现的。法国和英国是其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