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经典历史故事(上册)
2632900000036

第36章 苏格拉底之死

雅典有一位哲人,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都有一大批狂热的崇拜者和激烈的反对者。他一生没有留下任何着作,但他的影响却是巨大的。他就是对西方哲学产生极大影响的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

苏格拉低于公元前469年生于雅典。他的父亲是石匠和雕刻匠,母亲是接生婆。他小时迷上了雕刻,向有名的雕塑家学习雕刻手艺。长大成人后他想,雕刻是塑造人的外表美,而人的真正美是在于内心。于是,他转向塑造人的内心美,向人们宣传道德修养。古希腊是一个造神的国度,各种神学思想百花齐放。苏格拉底向他的学生们说,神是世界上最高的主宰,它有目的地安排了世上的一切。

青少年时期,苏格拉底曾跟父亲学过手艺,熟读荷马史诗及其他着名诗人的作品,靠自学成了一名很有学问的人。他以传授知识为生。

与其他学者不同的是,苏格拉底不着书立说,不写文章,而是专靠口头说教。他到处讲演,因此,练就了一副好口才。每到一地,他都引证各种神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他反对贪欲和攻杀,极力倡导“善”。他认为“善”是永恒的,是道德修养的根本。

苏格拉底的讲演极富逻辑性,几句话就能把人吸引住。他往往先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们提问,然后加以解答,加以论辩。这就是欧洲哲学史上最早使用的“辩证法”。在欧洲思想史上具有巨大的意义。

苏格拉底的学说赢得了许多青年的崇拜,许多好学青年纷纷投到他的门下向他学习,使他成为继古希腊七贤之后最有影响的哲人。

苏格拉底主张专家治国论,他认为各行各业,乃至国家政权都应该让经过训练,有知识才干的人来管理,而反对以抽签选举法实行的民主。他说:管理者不是那些握有权柄、以势欺人的人,不是那些由民众选举的人,而应该是那些懂得怎样管理的人。比方,一条船,应由熟悉航海的人驾驶;纺羊毛时,妇女应管理男子,因为她们精于此道,而男子则不懂。他还说,最优秀的人是能够胜任自己工作的人。精通农耕便是一个好农夫;精通医术的便是一个良医;精通政治的便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公元前404年,雅典在伯罗奔尼撒在战争中失败,“三十僭主的统治取代了民主整体。”三十僭主的头目克利提阿斯是苏格拉底的学生。据说,一次克利提阿斯把苏格拉底中去,命令他带领四个人去逮捕一个富人,要霸占他的财产。苏格拉底拒不从命,拂袖而去。他不但敢于抵制克利提阿斯的非法命令,而且公开谴责其暴行。克利提阿斯恼怒地把他叫去,不准他再接近青年,警告他说:“你小心点,不要叫我们不得不再减少羊群中的一只羊。”苏格拉底对他根本就不予理睬,依旧我行我素。

后来,“三十僭主”的统治被推翻了,民主派重掌政权。有人控告他与克利提阿斯关系密切,反对民主政治,用邪说毒害青年。苏格拉底因此被捕入狱。按照雅典的法律,在法庭对被告叛决以前,被告有权提出一种不同于原告所要求的刑罚,以便法庭二者选其一。苏格拉底借此机会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说,他自称无罪,认为自己的言行不仅无罪可言,而且是有利于社会进步的。结果,他被叛了死刑。在监狱关押期间,他的朋友们拚命劝他逃走,并买通了狱卒,制定了越狱计划,但他宁可死,也不肯违背自己的信仰。

公元前399年6月的一个傍晚,年届70岁的苏格拉底面容镇定自若地等待最后一刻的到来。他与亲友们侃侃而谈,直到狱卒端了一杯毒酒进来,他才停止交流思想。当苏格拉底行刑喝下毒酒时,周围的人都失声痛哭。苏格拉底却镇定自若地说:“你们哭什么?我认为男子汉应该在平静中死去。”

就这样,古希腊的最有名望的哲人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千百年来,人们围绕着苏格拉底为什么被判处死刑展开了讨论。但由于苏格拉底没有留下任何着作,原告的状子也早已失传,虽有他的学生色诺芬和柏拉图为其辩护的着作流传下来,但有意在维护先师的嫌疑,难称一手材料。所以,苏格拉底之死,至今真相不明。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他的讲学活动吸引了大量的青年,远远超过了政界要人的影响,因此得罪了统治阶级。

苏格拉底的影响是巨大的。哲学史家往往把他作为古希腊哲学发展史的分水岭,将他之前的哲学为苏格拉底哲学。我们应该记住这位博学谦虚的伟大哲人常说的一句话:“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