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中国古代教育家思想解读
2631300000028

第28章 二程(程颢、程颐):

教人“复天理”与读经

程颢、程颐是中国北宋哲学家、教育家。他们是亲兄弟,合称“二程”。二程十五六岁时同受业于北宋理学创始人、湖南道县籍思想家周敦颐,又受过佛教思想影响,是理学奠基人,宋神宗赵顼时建立起自己的理学体系。

其家历代仕宦,曾祖父程希振任尚书虞部员外郎,祖父程遹赠开府仪同三司吏部尚书,父程珦官至太中大夫。二程自幼深受家学熏陶,在政治思想上尤受父程珦影响,以非王安石新法著称。

二程所生活的北宋时代,封建统治危机十分严重。地主阶级政论家,各从不同的政治集团利益和学术观点出发,探究治国的策略,借以巩固北宋的统治。以王安石为首的改革派,同以司马光为首的守旧派,是当时对立的两大政治派别,而二程则是以守旧派理论家的姿态出现于这场斗争之中。

一、程颢简介

程颢(1032-1085年):字伯淳,后人称明道先生。于26岁中进士,历任京兆府都县主簿、江宁府上元县主簿、泽州晋城令,神宗初任御史。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不受重用,遂潜心于学术。《宋史》本传称:“慨然有求道之志。泛滥于诸家,出入于老、释者几十年,返求诸‘六经’而后得之。”40岁以后退居洛阳,讲学授徒,直至54岁去世。与弟程颐开创“洛学”,奠定了理学基础。在教育上,先后在嵩阳、扶沟等地设学庠,并潜心教育研究,论著颇巨,形成一套教育思想体系。

程颢曾说过:“吾学虽有所受,‘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贴出来。”“理”因此成为二程哲学的核心,宋明理学也就从此得名。二程兄弟所谓的“理”,既是指自然的普遍法则,也是指人类社会的当然原则,它适用于自然、社会和一切具体事物。这就把儒家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用“天人一理”的形式表达了出来。中国上古哲学中“天”所具有的本体地位,现在开始用“理”来代替了,这是二程对中国哲学的一大贡献。

程颢提出,教育的目的乃在于培养圣人,“君子之学,必至圣人而后已。不至圣人而自已者,皆弃也”。“孝者所当孝,悌者所当悌,自是而推之,是亦圣人而已矣”。即认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要使受教育者循天理,仁民而爱物,谨守封建伦常。学《论语》、《孟子》则为“知道”,“读《论语》、《孟子》而不知道,所谓虽多亦奚以为?”《大学》、《中庸》亦不可不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此理也”。而《中庸》“天理也,不极天理之高明,不足以道中庸”。总之,教育必以儒家经典为教材,以儒家伦理为教育之基本内容。

程颢还提出,读书以期“讲明义理”,注重读书方法,“读书将以穷理,将以致用也”,不可“滞心于章句之末”,为此者乃“学者之大患”。

程颢比程颐更注重个人内心的体验。有的学者认为,程颢的思想是后来陆九渊“心学”的源头,程颐的思想则是后来朱熹“理学”的源头。

同其理学思想一样,二程的教育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后人为求学统渊源,于其讲学之处立祠或书院以为纪念。宋仁宗嘉祐元年(公元1056年)于京师讲《易》处(今河南开封繁塔之左)即立二程祠。明成化二十年(公元1489年),河南巡抚李衍就二程祠建大梁书院,祀二程于讲堂。嵩阳书院亦为纪念二程所立。《嵩阳书院志·序》称:“嵩阳书院,宋藏经处,两程夫子置散投闲与群弟子讲学地也。”另外,全国各地也有很多纪念他们的书院,意在追踪继轨,以示其思想绵长。

二、程颐简介

程颐(1033-1107年):字正叔,后人称伊川先生,为程颢之胞弟。幼承家学熏陶,其政治思想颇受父亲的影响,推举其父反对王安石新法乃“独公一人”,又说其兄程颢对荆公(王安石)之说,“意多不合,事出必论列”,极加称许。与其兄程颢不但学术思想相同,而且教育思想基本一致。二程共创“洛学”,为理学奠定了基础。

太学出身,长居京师洛阳,24岁时开始授徒讲学,后历官汝州团练推官、西京国子监教授,从事学术和教育活动。宋神宗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偕兄于嵩阳讲学。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知扶沟县,“设庠序,聚邑人子以教之。”元丰五年,文彦博将其鸣皋镇(今河南洛阳伊川县境)之庄园赠给程氏,乃自建伊皋书院,讲学其中几达20年。元祐元年(公元1086年)53岁除秘书省校书郎,授崇政殿说书,为宋哲宗讲授经学。60岁以后,两度主管西京国子监。由于“元祐党案”,晚年两次遭到贬逐。

同程颢一样,程颐主张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圣人,“圣人之志,只欲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圣人以天地为心,“一切涵容复载,但处之有道”,因此,教育必须以培养圣人为职志。在教育内容上,他主张以伦理道德为其根本,“学者须先识仁。仁者蔼然与物同体,义、智、信,皆仁也。”《宋史》称他“学本于诚,以《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为指南,而达于‘六经’”。

教育以德育为重,强调自我修养,其途径为致知、格物、穷理。“致知则智识当自渐明”,致知乃在穷理,即尽天理。致知的办法是“格物”。“格者,至也”,“格”是内感于物而识其理。“耳目能视听而不能远者,气有限耳,心则无远近也”,因此认识事物的关键乃在“心”。心“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非在外也”,故致知重“内感”而不重外面事物。在学习方法上,强调求其意,“凡看文字,先须晓其文义,然后可求其意,未有文义不晓而见意者也”。另外,程颐还主张读书要思考,“不深思则不能造其学”。或曰:“学者亦有无思而得其乎?”

程颢、程颐兄弟,思想体系同中有异。二程(但更多的是来自程颐)将易学的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伊川易传》为义理易学诠释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程氏易传》是伊川易学的精华,它继承了王弼义理派易学传统,将儒家解《易》推阐发挥到极致,可以说是集义理派著作之大成,并对朱熹易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如果说王弼易学是魏晋玄学、易学兴起的重要标志。

三、二程的教育思想

二程的哲学观点和教育思想大同而小异。由于他们都是河南洛阳人,历史上称他们的学派为“洛学”。二程的著作和言论,后人编为《二程全书》(程颢个人没有专门的学术著作),此外还有《河南程氏遗书》、《河南程氏外书》、《明道先生文集》、《伊川先生文集》、《二程粹言》等,程颐另著有《周易传》、《经说》。二程的学说后来由南宋朱熹等理学家继承发展,成为“程朱”学派。

二程皆以“理”或“道”作为学说的基础,认为“理”是先于万物的“天理”,“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万事皆出于理”,“有理则有气”。现行社会的秩序就是天理,遵循就是合天理,否则就是逆天理。他们强调人性本善,“性即理也”,由于气禀不同,因而人性有善有恶。所以浊气和恶性,其实都是人欲。人欲蒙蔽了心,便会损害天理。“无人欲即皆天理”。因此教人“存天理、灭人欲”。要“存天理”,必须先“明天理”。而要“明天理”,便要即物穷理,认识事物的本质。主张“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的修养方法。

他们认为,治国之本在于让君主和臣民都能“明道”,“明道”就是“复天理”。程颢把“复天理”归结为“识仁”,认为仁是一种天地万物与我“浑然一体”、“无物我”之分的“大公”的精神境界。“识仁”就是对这种精神境界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体现,实际就是要求人们放弃一己私利。

程颐认为的“天理”是主要指封建道德标准。他说:“父子君臣,常理不易。”“复天理”就是要明白这个与每个人等级身份相适应的行为准则,并身体力行。

二程认为,“饥食渴饮、冬裘夏葛”是人的不可缺少的基本生活需要,他们称之为“天职”。但是,如果一个人的追求超越了人的社会等级身份的规定,则“天职”便转化为“人欲”。“人欲”的实质是利,是天下纷争的根源。如果要摒弃它,那么只有运用教育,教人“复天理”,“安得天分,不有私心”,达到圣人的境界。

二程赞同只要学习就可以成为圣人,并承袭张载“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的观点,试图用理论解释。程颐认为“性即理”,人性是“天理”的体现,先天地含有仁、义、礼、智、信等封建道德意识,是善的。人之所以有恶的意识和行为,缘由有二:一是才的不同,“才禀于气”,气禀有清浊,所以人有贤愚;二是受物质的引诱,善心被诱。但通过学习,气质能够转变,善心能够求得,倘若一直坚持下去,就会成为圣人。因此,学习的首要问题是确立学做圣人的志向。

二程认为,学做圣人,既要进行“格物穷理”的“致知”工作,又要做“存心养性”的“涵养”功夫,这叫“敬义夹持”。程颐认为,“格物穷理”包括读书、评论古今人物、应接处事等多种途径,而最重要的是读经,因为经是“载道”的。

在儒家的经典中,二程推《论语》、《小戴礼记》中的《大学》、《中庸》和《孟子》4部书。他们给学生规定的读经顺序是:先《大学》,而后《论语》、《孟子》,再后及《春秋》以及其他各经。

在读的方法上,二程认为既不能止于“章句训诂”,蹈“买椟还珠”的错误;也不能“记诵博识”、“玩物丧志”,应坚持“由经以求道”,贵在“自得”。即,教师主要是告诉学生怎么读书,至于如何参透其中道理,则应由学习者自己去反复考。故二程提倡勤于思,在思考过程中发展思想。

程颢注重“涵养”,主张“以诚敬存之”。要实实在在以“义理养心”,不能过于追求,也不能太着急了,要顺其自然。

二程宣扬封建伦理道德,提倡在家庭内形成像君臣之间的关系。程颐还反对妇女改嫁,宣称“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流毒颇深。

二程对“复天理”和“敬”的见解各不相同或,但应在教学作风上也迥然有异:程颢和气,程颐严肃。故前者有“如坐春风”之誉,后者有“程门立雪”之典。

四、程颢的教育思想

程颢的一生既是理学家也是教育家。他长期在洛阳教学,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思想和教学实践经验。他阐明了教育的重要性,在教育内容和方法方面有所创新,其教育思想在中国教育史上产生了比较深远的影响。

1教育作用

程颢对于教育作用的认识是“变化气质”,他主张通过教育来改变导致人为恶的气质之性来实现“灭人欲而存天理”。程颢认为人的气质之性,犹如污水一般,必须使用教育的力量,才能让其清。因为气质之性为外物引诱,必须运用教育才能改之。程颢反对有“生而知之”的说法,主张“学而知之”。他也不承认有不可改变的“上愚与下愚”,此乃符合提出的“学至气质变方是有功”的观点,充分肯定了教育的重要作用。

2教育目的

程颢认为教育目的在于学为圣人,得圣人之道,“圣人循天理而欲万物同之”。

3教育内容

程颢继承了孔子的思想,发展成为尊师重教、读经明理、教之从德和奖励优秀四大方面。

(1)尊师重教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力,所以程颢非常重视学校教师的选择。程颢在《请修学校尊师儒取士札子》中提出选择教师的两个标准,即道德标准和学问标准,以道德标准为先。这也是从古至今一个合格的教师应该具备的两个基本素质。

(2)读经明理

程颢教育学生教育学生以向学生灌输儒家的思想和观点为主要,即四书五经为主。程颢“慨然有求道之志,泛滥于诸家,出入于老释者几十年,返求诸六经而后得之……教人自致知至于知止,诚意至于平天下,洒扫应对至于穷理尽性,循循有序。”由此可见,是以“四书”、“五经”为教育的主要内容。而在二程以前,没有“四书”这一称谓,正是二程最先倡导以《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部书作为基础教材的。

(3)教之以德

程颢在《改正大学》中提出“德者本也”的思想,可见他把道德作为一个人修养的根本。作为培养人才的学校,理所当然要“教之以德”,只有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和道德培养,使他们打下良好的基础,将来才能从事各项社会工作。

(4)奖励优秀

程颢认为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对象,如果没有学生,学校就不存在了,如果学生的智慧不高,也就不能成为国家栋梁。他说:“择士之愿学,民之俊秀者入学,皆优其廪给而蠲其身役。凡其有父母骨肉之养者,亦通其优游往来,以察其行。”这是他选学生的标准,即让愿意学习和人聪慧的人入学,给他们提供吃住,但对那些不愿意服从教育的学生则免去这些优惠的条件。

4教育方法

有了教育内容就要有教育方法。程颢曾引用孟子的话说:“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是亦教诲之而已矣。”他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使用了一些教育方法。

(1)从小教育

程颢说:“古人自幼学,耳目游处,所见皆善,至长而不见异物,故易以成就。今人自少所见皆不善,才能言,便习秽恶,日月销铄,更有甚天理?”,即认为重视教育的人,从怀胎时就应该开始。在早期教育问题上,程颢的见解较彻底。他认为如果不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就会让他染上坏的习气,如果染上了坏习气,就不好纠正了。

(2)因材施教

这是对孔子教育方法的继承和发展,这就是说,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来施教,才能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具体的措施有:发挥他们有点,修正他们的缺点,智力不同教法不同,年龄不同教法也不同,性格不同教法各异。

(3)愤启悱发

二程主张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自主钻研的精神,反对学生死学和教师教死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愤是心求通而为得,悱是口欲言而未说出的样子。即不到他想求明白而求之不得的时候,不到他想说而说不明白的时候,不去教育他们,被人们称之为启发式的教育方法。程颢继承了孔子的这种方法,不仅强调这种方法的重要,同时强调了深思和自得。

5程颢教育思想的影响

但是程颢的思想也有被否定的部分。程颢认为教育主要使学生懂得“圣人之道”,其教育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明人伦”、“穷天理”、“做圣人”,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防止人民生出反叛之心。因此他们的思想有许多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糟粕,对现代的教育没有任何的意义。但是二程思想的精华还是大于其糟粕:

(1)重视素质教育

我国现在的教育体制正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应试教育培养的学生,几乎以升学、求职、谋位、当官等为目标,学生的素质却被忽略了。程颢所提出的“变化气质”,实质上是现代教育所致力的通过教育来改善和提高人的素质的同义语。在“学而优则仕”盛行的时代,程颢提出的修德的教育宗旨是难能可贵的,他就是让我们努力学习的时候要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此外,他还认为学生要从小抓起,这对现代的教育十分有意义。

(2重视学习方法

在学校教育中,让学生学习是必需的,但是让学生懂得自我学习和如何获取知识是重要的。程颢所说的循序渐进、立志于学等思想就是这个道理。足额生不仅要学习,还要学会自己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和手段。而教师不能再教学过程中国一味的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重视因材施教,提倡独立思考

程颢在教育中是很重视学生的因材施教,而且他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目的是在于使学生“自得”,形成自己的见解。

(4)重视学以致用

程颢提出过“穷经致用”,认为学以致用才是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