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王朝总结了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在儒家思想的指导下,完成了文化教育政策上的大转变,推动了学校教育的发展,并为中国封建教育制度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至汉武帝时,董仲舒为适应武帝时期政治上统一的需要,把战国以来的各家学说以及儒家各派,在《春秋》公羊学的名义下融会起来,建立了一套“天人感应”的唯心主义思想体系,为汉王朝的文化教育政策奠定了理论基础。班固说:“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材孝廉,皆自仲舒发之”。
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提出的文化教育政策建议,并加以实施。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下令置儒家五经博士,罢免其他诸子、传记博士,定儒术为一尊。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经丞相公孙弘再次奏请,为五经博士置弟子员。此为太学之始。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令郡国举孝廉,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令州郡举茂材、异等。
经学教育和学校制度汉初承袭战国遗风,诸侯王多招客养士,被招养之士不限于儒家。自汉武帝始,采董仲舒之议,崇尚儒经,“以经术饰吏事”,儒经便与仕途结合。国家设太学养士,以经术取士,士人亦“以经术进”自勉,社会上遂有“遗子黄金满籯,不如一经”之说。经学的昌盛,推动了学校教育的发展。至东汉,班固在《东都赋》中以“学校如林,庠序盈门”赞其盛况。
西汉末,出现古文经与今文经之争。今文经以当时通行的隶书书写,古文经晚出,以战国时古文字书写。同时,经文的字句、篇章及解说,也有差异。今文经得到政府的支持,太学所准立的皆今文经博士。古文经只在民间私学中传授。两汉时期,书籍甚少,学者难得,训诂句读皆赖口授,故博士讲经重视传授关系,形成师法和家法。某一经的大师,如得到朝廷尊信被立为博士,这个经师的经说便成为师法。弟子相传,便成家法,故一经有数家。两汉朝廷规定,太学博士只能依师法家法传授,违背师法、家法者则罢用。
两汉今文经学,重在“微言大义”,意在“通经致用”。东汉时,今文经学与谶纬迷信糅合,解说章句烦琐。当时就有人批评这种教育说:“幼童而守一艺,白首而后能言”,“学者罢老且不能究其一艺”。
东汉的郑玄,是著名的经学家,通“京氏易、公羊春秋、三统历、九章算术”,他也是当时著名的教育家,门生子弟遍天下。
而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充,则尖锐批判经学中的那些糟粕。
三国后期的杰出数学家刘徽,则从数学角度探讨了一些教育理论与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