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古代茶酒文化精典
2631000000059

第59章 酒的器具(3)

在上海市青浦县城东约4公里处,有一处著名的遗址——崧泽遗址。从1960年以来,上海的考古工作者先后在这里进行了多次发掘,发现了大量的珍贵文物。其中,遗址中层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最丰富,被命名为“崧泽文化”。经科学测定,其年代距今5900—5300年左右。

这件碗形豆即出土于崧泽遗址中层的一座墓葬中。器物由上部的碗形容器和下部的柄组成。碗形容器的唇部圆润,沿向外卷,腹向外鼓,下部有一周突棱;柄呈喇叭状,根部有一周圆突棱,便于捉握。口径17.4厘米,通高11厘米。整个器物外表遍饰色彩。碗外表饰白地红褐彩和黄彩,辱部和突棱处各绘一条红褐色条带,腹部是用红褐、黄两种颜色绘成的交错弧线纹。柄的下部涂满红色。崧泽文化的陶器绝大部分都是灰色的,有些器物的外表还附有黑衣。盛行的纹饰是编织纹、圆形和三角形的镂孔以及锯齿形堆纹。外表绘彩的陶器并不多见。就陶豆而言,绝大部分都是陶器的本色,即灰或黑色。此器外表色彩艳丽,是崧泽文化中少见的珍品。

豆是崧泽文化的主要器物之一,由于它上为容器,下附高柄,所以可能兼具食器和饮器两种功能。在崧泽文化的遗址中,豆的数量非常多,表明当时已被普遍使用。不过,日常生活中用作食器的豆大多是素面的,而崧泽遗址中这件刻意被装饰的豆可能更多的是被用作饮酒器。以珍器饮酒,反映出崧泽文化的居民已注重饮酒的情趣。

此器现由上海博物馆珍藏。

彩陶筒形杯

山高水急的长江三峡,以其险峻的地貌、秀丽的景色而名扬天下。我们的祖先在8000余年前就来到了这个地方,他们傍长江而居,在这里生产、生活,并把他们的创造物留在了长江两岸的土壤中。在瞿塘峡的东口、长江的南岸,有一个名叫大溪的地方,1959年,当时的四川省长江流域文物保护委员会文物考古队在这里进行了发掘,发现了74座墓葬和一批陶器和石器。这些史前遗存代表了一种新的文化面貌,被考古学家命名为“大溪文化”。后来的考古工作表明,这是一个分布于湖北中西部和四川东部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距今6000—5300年左右。

这件彩陶筒形杯即出土于大溪遗址的一座房子下面,高19.2厘米,口径6.8厘米;胎质为泥质红陶,外表用黑彩绘饰花纹,上下饰绞索状纹,中间饰条带纹,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大溪文化的陶器多为红陶,而且往往外表是红色,内壁为灰黑色。彩陶并不多见。这种彩陶筒形杯是大溪文化陶器中的精品之一,一般用细泥制成,外表为红色或橙黄色,整个造型近似竹筒。杯身一般在上、中、下三个部位用黑彩绘饰图案,上、下两层一般是绞索纹或交错波浪纹;中间的图案变幻较多,有平行条带中夹横人字形纹、菱形格纹、短条变形绞丝纹、变体回纹、变体漩涡纹、齿状纹等。在大溪文化的遗址中,这种筒形杯均有较多发现,表明这是使用较普遍的一种器物。

近年来的考古发现表明,长江中游也是我国稻作农业的起源地之一,至迟在距今8000年左右,这里的先民就已开始种植水稻。发展到大溪文化时期,稻作业已比较发达。大溪文化的居民当已掌握了用稻米酿酒的技术。由于大溪文化一般的饮食器具都是素面的,唯有这种筒形瓶装潢华丽,所以很有可能是当时专门的饮酒器。

蛋壳彩陶碗

出土于湖北省京山县屈家岭遗址。碗高7.2厘米,口径10.3厘米,厚仅有0.1厘米;系用细泥制成,内、外均披陶衣。内壁饰红色陶衣,外表上部饰红陶衣,下饰黑陶衣,色彩艳丽,造型美观精致,薄如蛋壳,是屈家岭文化陶器中代表性的精品。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在中国的史前文化中,能制造出薄如蛋壳的精美陶器的,唯有山东龙山文化和屈家岭文化。前者的黑陶高柄杯不仅器薄,而且造型也别致,是当时最高级的酒器;而屈家岭文化的居民却在碗这类造型简单的器物上精益求精,不仅刻意追求器壁的薄,而且还特别善于使用对比鲜明的红、黑彩,将碗的内外都装潢得美观华丽,造成类似于漆器的效果。这种碗在屈家岭文化的遗址中发现较多,表明这是当时使用较广泛的饮酒器。

过去一般认为,屈家岭文化是长江中游地区继大溪文化之后的又一个新石器时代文化,其后期约距今5000—4600年。近年来的考古发现则表明,屈家岭文化的中后期可能已具有更高级的社会经济形态。考古工作者已在湖北、湖南等地先后发现了数座屈家岭文化的城址,有些已具有相当的规模。例如,湖南省澧县城头山,是一处屈家岭文化中期的城址,平面近乎圆形,面积约7.65万平方米。当年的夯土城墙现仍保留3米多的高度,城墙外有护城河,并发现了东、西、北三个城门;在城内的西南角,还发现了一处较大的夯土台基,可能是当时的建筑基址。城市的出现,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标志着史前时代的结束、文明社会的到来。屈家岭文化的居民既已筑城而居,表明至少他们已跨到了文明社会的门槛上。在国家的产生过程中,战争和各种礼仪制度是必不可缺的东西,而所有这些事件都与酒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考古发现表明,中国早期的夏商王朝中最精美的青铜礼器几乎都是酒器。由此可以推测,屈家岭文化中的首领也会特别注重酒器的制作。作为饮酒器的蛋壳彩陶碗,不仅在屈家岭文化中是陶器精品,而且在同时期的各文化中也是少见的珍品。碗形虽简单,而制作和装潢却精美绝伦,显示出屈家岭文化先民饮酒的豪放,在畅饮的同时又追求美的享受!

禽鸟纹宽鋬黑陶壶

在良渚文化的器物群中,宽鋬黑陶壶是最常见的器类之一。在日常生活中,当时人可能主要把它用作斟灌器,既用它装水倒水,也用它斟酒。由于利用率高,使用范围广,所以大多数器类的造型都注重实用,外表多素面无纹,不加任何装饰。

但是,1983年考古学家在上海市青浦县福泉山良渚文化的一座大墓中,发现了一件极其精美的宽鋬壶。这件壶的胎质为泥质灰陶,外挂黑陶衣。口部有一上翘的宽流,腹部外鼓,宽把上饰篦纹,并有两个穿绳用的小孔。口径7.4厘米、通高15厘米。器身上下用细线遍刻曲折纹和禽鸟纹,口沿的外壁有五条平行的弦纹。器壁薄,造型精巧、美观,黑色的陶衣使器物的外表具有金属般的光泽,是良渚文化的陶器中罕见的精品。

这件陶器出土的墓葬是福泉山良渚文化墓地中的大墓之一,墓室建造考究,在墓底铺有一层青赭泥,并可能有带彩绘的棺槨。随葬品相当丰富,共有石器、玉器和陶器126件,仅玉器就有玉杖、玉琮、玉璧、玉斧、锥形器、玉管、玉珠等多种精美的器类,陶器也大多是精致的器物。以如此丰富的礼仪用器作随葬品,表明墓主人具有相当高的身份。

福泉山是良渚文化的一处重要的高台墓地,在墓地的顶部发现了成组的大墓,并有大规模的燎祭祭坛。在这些大墓中不仅发现了丰富的玉、陶礼器,而且还发现了殉人的现象。这些殉人多被反缚着埋在大墓旁边或墓主人身侧,表明其生前的地位可能是奴隶。大墓的墓主人生前地位显赫,死后也要将珍玉美器甚至奴仆带在身边,以供在另一世界中享用。这件装饰繁缛的黑陶壶是墓主人生前喜爱的斟酒器,它是主人地位和权势的象征物之一,主人死后当然要用它随葬。这种现象反映出,良渚文化的高级酒器已不仅仅是饮酒的器具,而已具有标志身份的酒礼器的功能了。此器现由上海博物馆珍藏。

漏斗形流滤酒器

良渚文化的酿酒器具,出土于浙江省余杭县吴家埠遗址。黑皮陶,器身外表有朱红色彩绘,由于剥落较甚,现已看不清图案的形状。器型由冲天的漏斗状流和圈足钵状过滤器组成。流口外敞,外表有三周瓦楞形的凸棱,下端与钵形容器相通。高8厘米,口径7厘米。

这件器物是一座墓葬的随葬品,出土的时候,流的上部套有一件过滤钵,钵上还有一个子母扣的半球形器盖。过滤钵底部有一个小孔,高2.5厘米,口径6.2厘米,正好套在流嘴内。整个器物高16.8厘米。类似的器物不仅在吴家埠遗址既出土较多,而且在附近的良渚庙前、海宁县的达泽庙等许多遗址中均有发现,成为浙江北部良渚文化的富有特征的器物之一,表明当时已被广泛使用。

从其组合的情况推测,应为一种滤酒器。良渚文化的居民将已酿制好但汁渣混合的原酿拿来,将酒液倒入冲天流上部的过滤钵中,让液体通过滤钵流进入下侧的器身,渣滓则留在过滤钵内。在吴家埠出土的另外一件过滤钵的底部,竟有19个排列规则的小孔,类似现在的漏勺底。为了确保酒液的纯净,有些器物的下部容器内还有一个低于沿部的横档,酒液从嘴部进入容器后首先流入档前面的空间,将未滤尽的酒渣再次沉淀,然后纯净的酒液才流入档后面的空间。这种造型别具匠心,反映出良渚文化的居民已相当重视酒的后期制作。由于这种器物相当实用,因此受到了当时人的普遍喜爱,人们生前用它加工酒,死后也要把它带入墓中,即便不忍将正用着的埋入土中,也要仿照实用器造一套明器随葬在身边。吴家埠遗址出土了许多实用的滤酒器,也在墓葬中发现了一些形似但不实用的明器。

此器现藏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蛋壳高柄杯

在今黄海之滨的山东省日照市,有一处紧靠大海的史前遗址——东海峪遗址。1973年和1975年,山东省博物馆在这里进行了三次发掘,不仅为当时的学术界提供了研究从大汶口文化向龙山文化过渡的珍贵材料,而且出土了一批精美的陶器,其中以这件蛋壳黑陶高柄杯最著名,被公认为是山东龙山文化罕见的精品。全器通高26.5厘米,由杯身、高柄和底座三部分组成,由一根细管将这三部分上下连接起来,中部的柄腹被透雕中空。陶质非常细腻,通体漆黑,光亮。器壁极薄,尤以杯口沿部分最薄。考古学家形象地称之为“蛋壳高柄杯”,以赞叹其造型之精工、技艺之高超!

这种蛋壳高柄杯是大汶口文化晚期和龙山文化的代表性器物之一,也是当时最高级的一种饮酒器。制造这种杯子,对原料和工序技术都有相当严格的要求。已发现的蛋壳陶杯,平均厚度不足0.5毫米,最薄的仅有0.3毫米,有的全器重量只有40克左右,还不到一两!据测定,这种蛋壳陶杯的平均吸水率只有万分之四十三。如此精美的陶器,竟出自于四千多年前的东夷人手中,让现代人叹为观止!自从1930年在山东省历城城子崖首次发现蛋壳陶以来,科学工作者为探讨它的制作工艺,曾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但由于烧制它的陶窑迄今没有发现,当时的东夷人是如何制作、烧制这种陶器的,仍是一个谜。

考古发现的蛋壳高柄杯,一般都出于大、中型墓葬中。墓葬的形制一般有棺梆,并同时随葬其他大量精美的陶器、玉器和猪骨等。大汶口文化晚期,这种高柄杯往往成组地被随葬,并被摆放在墓主人的身上。同时随葬的陶器还有鬻、大口尊等较高级的温酒和酿酒器具。龙山文化时期,相当一部分蛋壳陶杯在墓内也都是单独放置的,如放在墓主人的手边或脚下,而且也同时随葬大量精美的陶鬶、陶罍和玉器等。这些现象表明,能够享用如此高级的饮酒器具的人,已非一般的氏族成员,而是具有一定身份的人了。有些专家指出,蛋壳高柄杯已是一种专门的酒礼器。龙山时代的人已不再是纯粹地为娱乐而饮酒,而已经创造出了一套酒礼,饮酒已变成与政治有关的重要活动之一。

此器现藏山东省博物馆。

彩陶单柄杯

甘肃省武威地区永昌县,是河西走廊中的一个小县城。在县城东北20公里处,有一个地方叫鸳鸯池。名虽称“池”,其实不过是一个无水的低凹地。此处北临龙首山,南靠阴山,东侧便是黄河的支流金川河。祖祖辈辈居住在这儿的人们,谁也没有觉得这个鸳鸯池有什么独特之处。但1973年5月,考古学家却在这儿发现了四千多年前的艺术宝藏。为了配合基建工程,甘肃省博物馆文物队与武威地区文物普查队联合在鸳鸯池南面的台地上进行了考古发掘,在600多平方米的范围内,清理了151座墓葬,发现了大量的史前遗物,其中尤以前所未见的精美彩陶最吸引人,使鸳鸯池由此而变得名扬天下。

这件彩陶杯即出土于鸳鸯池的一座墓葬中。杯的口小底大,腹较深,高13.5厘米。胎质特别细腻,外表呈橙黄色,并经过精细磨光,烧成的火候非常高。杯口的内沿用黑彩绘出水波状的纹样,外表也用黑彩绘饰图案。杯口以每三条平行线为一组,斜向交错组成正、倒三角纹;颈部绘三周条带纹;腹部饰竖向条带纹和曲折纹。颈部与唇沿之间有一把手,顶端有一微上翘的突纽,便于扣握和提拿。这是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的一件造型美观、装饰华丽的饮酒器。

马家窑文化是分布于甘、青东部地区的一个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距今5800—4000年左右。在近两千年的历程中,先后发展出了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等类型,其中马厂类型的年代距今4400—4000年左右。彩陶艺术特别发达,是马家窑文化最主要的特色。生活在河西走廊内的马家窑文化的居民,特别善于在陶器上创造艺术。在罐、瓮、杯等器类的有限的外表上,他们淋漓尽致地发挥着自己的绘画才能,将由黑彩、白彩、红彩组成的点、线和各种象生的、拟象的动物图案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绘出一幅幅迷人的图案。这些图案或繁缛、或简练,但都流畅、自然,具有淳朴的美。马家窑文化的彩陶艺术不仅是中国史前彩陶艺术的顶峰,而且具有后世任何陶器艺术所难以企及的魅力!

艺术造就如此之高的居民,自然会刻意装饰他们的酒器。无论是作为酿酒器具的瓮,还是作为饮酒器的杯,外表都用色彩绘出各种赏心悦目的图案。这些器物往往成组出土,器型也富于变化。鸳鸯池出土的彩陶单柄杯就有大、中、小三种,除这件器物外,有的在腹的另一侧下部还带一圆钮,形似人头,正面雕刻出人的眼、鼻、口等部位,堪称马家窑文化罕见的精品。

此器现藏甘肃省博物馆。

鸮形陶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