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古代茶酒文化精典
2631000000042

第42章 现代名茶(21)

七子饼茶生产历史悠久,公元1000年以前即见证载,历来用为馈赠礼品。其外,形结紧端正,松紧适度,洒面匀整,冲泡后水浸出物近40%,汤色红黄明亮,香气浓郁持久,滋味醇厚爽口。该茶于1983年7月与1987年9月先后两次被商业部评为优质产品;1983年12月获省优产品称号;1988年1月获省优质食品奖;1988年11月荣获全国优质保健食品“金鹤杯”奖;1988年12月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银奖。1970年开始出口港澳地区。

2.云南沱茶

云南沱茶,系云南省下关茶厂独家创制的紧茶上品,原用“中茶牌”注册商标,1993年1月起,改用“松鹤牌”注册商标。

云南沱茶,是中国茶苑里一株绚丽的奇葩,它植根于中华大地,始创于云南下关,从面世至今已有九十多年的历史。早在1902年,下关“复春和”等制茶商号就开始在一种称之为“团茶”的基础上进行沱茶的研制,1917年成功定型,其造型独特,状如碗臼。由于滇人习惯把块状物体称为“坨”,因此初始取名“坨茶”。当年下关茶厂生产的这种“坨茶”销往四川“叙府”(即今宜宾地区),用当地沱江水泡饮,其味甚佳。沱江水、下关茶,这一名茶佳水的完美结合,使“坨茶”声誉倍增,久而久之,“坨茶”也就逐渐演变成“沱茶”了。

云南沱茶,是选用云南大叶种优质茶为原料,经科学方法精制而成的紧压茶,分内销与外销两个品种。由于选料、处理方法不同,在成茶的色泽、香型、汤色、滋味和效益方面,都有明显的区别。

云南沱茶(内销),外形紧结端正,色泽乌润,白毫显露,汤色澄黄明亮,香气清正高洁,滋味醇爽回甘,叶底嫩匀,经久耐泡,畅销于全国23个省市,1991年开始批量出口,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

云南省下关茶厂生产的云南沱茶(甲级),于1979年、1984年、1987年三次获云南省优质产品称号;1981年、1985年、1990年三次荣获国家银质奖;1989年评为全国名茶。

云南沱茶(外销,曾用名“普洱沱茶”),其外形呈碗臼状,紧结端正,色泽褐红,汤色红浓明亮,陈香馥郁,滋味醇厚和平,水浸出物在40%以上。该茶不同于红茶,又有别绿茶,是一种温性茶,产品主要出口港澳及欧美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云南沱茶,不仅是茶中天然上乘饮品,而且还具有独特的医疗效能。据香港《成报》载:法国国立健康和医学研究所临床试验证明,常饮沱茶有促进人体脂肪新陈代谢、平衡和节制胆固醇的作用,血液脂肪过多的人每天喝三碗云南沱茶,一个月后患者的血液脂肪几乎减少四分之一;与之相比而饮用同样数量、其他茶品的患者的血液脂肪则无变化。由于该茶的独特品质和医疗效果,深受国际市场的欢迎,在国际优质食品博览评比中,屡获殊荣:于1986年、1987年、1993年三次荣膺“世界食品金冠奖”;1980年获云南省优质产品称号;1987年获商业部优质产品称号,1988年获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金奖。

3.云南边销茶

云南边销茶,属紧压茶类,因其主要供应边疆少数民族饮用而得名。产于云南省大理、昆明、景谷、勐海、盐津等市、县,系以滇南茶区大叶种晒青毛茶或滇东北茶区小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筛拣、蒸压等工序加工而成。成品外形紧结端正,汤色橙黄,滋味醇和,香气持久,适于冲泡及烹饮,且运输方便,耐长期保存。

边销茶的主要花色品种有:传统带把心脏形紧茶、圆饼形饼茶、正方形方茶、长方砖块形青砖茶、康砖茶。边销茶生产历史悠久,据《普洱府志》载,早在唐宋时即有生产,适于高原地区少数民族需要,有助于在多肉乳、少蔬菜的饮食中助消化,解油腻,从中摄取人体所需要的一些维生素,增强人体对高原低压的适应能力,已成为高原地区少数民族每日用餐的生活必需品。云南边销茶,主销西藏和本省西北部少数民族地区。1984年下关茶厂生产的中茶牌云南紧茶,获云南省优秀民族用品称号。

4.中茶牌花砖茶

中茶牌花砖茶,湖南省安化白沙溪茶厂生产。系由花卷茶(又称千两茶)演变而来。花卷茶长166厘米,直径18厘米,重达36公斤,为圆柱形,纯用手工制作,工艺复杂,劳动强度大,产量低,运输、销售不便。1958年起,改制成长35厘米、宽18.5厘米、厚3.5厘米、重2公斤的长方形茶砖。安化地处雪峰山麓,森林密布,河流纵横,年均气温16.2℃,年降水量1686.2毫米,无霜期274天,最长达320天,年相对湿度80%,全年雾日多,起雾早,收雾迟,土壤绝大部分为红壤和红黄壤,腐殖层深厚,土壤肥沃。安化种茶历史已逾千年。黑砖茶生产的历史已有400年。

制作工艺与茶砖品格:中茶牌花砖全部采用安化产二、三级黑毛茶,经科学方法处理精制而成。对毛茶要求:色泽乌黑油润,成泥鳅条,汤色橙黄,有松烟香味。精制按春夏茶配比,淘除劣异、蒸汽软化、高压定型、缓慢干燥等工序。成品平整光滑,棱角分明,色泽黑褐,香气醇正,滋味纯和尚浓,汤色红黄尚明,叶底黑褐较硬。1983年、1987年两次获商业部优质产品证书及湖南省优质产品称号。主销西北各省区。

5.重庆沱茶

重庆沱茶,四川省重庆茶厂于1953年开始生产,以川东、川南地区14个产茶区的优质茶叶为原料,经精制加工而成,属上乘紧压茶。曾先后荣获国际金奖和国家银奖。

优质原料与精工制作:沱茶原料产区气候湿润,年均气温14~18℃,冬季暖和,少见霜雪,年降水量大都在1000~1200毫米,年均相对湿度70%以上。茶田多为酸性黄壤、棕壤,种植外形各异的大、中、小叶品种,其内质各具特色。制作时选用中上等晒青、烘青和炒青毛茶,运用传统工艺和现代化生产手段,对原料进行搭配、筛分、整形,再进行大拼堆、称料、蒸制、揉袋压形。烘焙发酵采用人工控温法,通过低温慢烘(温度为46℃~55℃;时间为48小时左右),既排除水分(含水量降至9%以下)又促进茶叶内含物质的发酵、转化。

重庆沱茶品质特性:其成品茶形似碗臼,色泽乌黑油润,汤色澄黄明亮,叶底较嫩匀,滋味醇厚甘和,香气馥郁陈香。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咖啡碱、茶多酚、矿物质等多种元素,具有提神益脑,生津止渴,醒酒利尿,去腻消食,防止血管硬化和胆固醇增高之功效。沱茶每个净重100毫克,分筒装、六角形和组合形精包装三种,畅销国内。1980年起出口日本、意大利、香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1983年8月在罗马举行的第22届世界食品评选会上,经大会常务组织委员会评定:“峨眉牌沱茶,经实验室分析测验及独立评判委员会对产品有机生化、工艺过程、外观和产品商品的审定证明,本品完全符合有关规定”,被授予金质奖章。1985年12月荣获国家优质产品银质奖。

黑茶

黑茶,在鲜叶选料、工艺流程和对其色泽、品质的要求上,都具有其独特的标准与风味,形成了同绿茶、红茶、白茶、黄茶、花茶等独占一个“黑”字的茶类。

绿色的鲜茶叶,是经过何种制作工序变成黑茶的呢?最早的黑茶是由四川生产的,由绿毛茶经蒸压而成的边销茶。四川的茶叶要运输到西北地区,由于交通不便,运输困难,必须减少体积,蒸压成团块。在加工成团块的过程中,要经过二十多天的湿坯堆积,所以毛茶的色由绿逐渐变黑。成品团块茶叶的色泽为黑褐色,并形成了茶品的独特风味,这即是黑茶之由来。

黑茶的采摘标准多为一芽五至六叶,叶粗梗长。其制作基本工艺流程是高湿杀青、揉捻、堆积做色、干燥。由于黑茶一般原料较粗老,加之制造过程中往往堆积发酵时间较长(在通常情况下,春季12~18小时,夏、秋季8~12小时),因而叶色油黑或黑褐,故称黑茶。黑茶主要供边疆少数民族饮用,所以又称边销茶。黑毛茶又是压制各种紧压茶的主要原料,各种黑茶的紧茶是藏族、蒙古族和维吾尔族等兄弟民族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有“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之说。黑茶因产区和工艺上的差别,有湖南黑茶、湖北老青茶、四川边茶和滇桂黑茶之分。而其中云南黑茶是用滇青毛茶经潮水沤堆发酵后干燥而成,统称其为普洱茶。普洱散茶是黑茶品类中,独具浓醇陈香的品种。黑茶以边销为主,部分内销,少量侨销。

1.六堡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