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古代茶酒文化精典
2631000000031

第31章 现代名茶(10)

蒙山甘露成品茶的特色:条索紧卷多毫,叶嫩芽壮纯整;色泽浅绿油润;汤微黄碧,清流明亮;香馨高爽,味醇甘鲜。蒙山甘露不仅外形秀美,内质也极佳,是蒙山传统名茶中色、香、味、形的统一典型,是名绿茶中之珍品。

58.韶山韶峰

韶山韶峰,产于湖南湘潭韶山市毛泽东的故乡——韶山乡茶厂(今名已改为“湖南省韶山市茶厂”),是于1968年创制的独具风味的地方名茶。其采制工艺,日臻完善。其制法分杀青、揉捻、初烘、初炒、复炒、复烘等工艺精制而成。

韶山韶峰,其成品茶外形条索紧圆壮直,锋苗挺秀,银毫显露;色泽翠绿光润;内质香气清香芳郁;汤色清澈,滋味鲜爽;叶底嫩匀,芽叶成朵。

热情好客的韶山人民,用自己辛勤栽培、精心研制的韶山香茗招待来自国内外瞻仰毛泽东旧居的客人,杯杯芳茶敬嘉宾,以表达自己的深情厚谊——请您尝尝这杯韶山茶吧!尝尝这茶有多鲜醇,尝尝毛泽东故乡的水有多甜美,人民的情谊有多纯真。

韶峰茶面市以来,深受人们的喜爱与好评:机制炒青绿茶、手工制作炒青绿茶于1990年获省优质茶称号;1991年被评为湖南省名茶;同年在“中国杭州国际茶文化节”上获一等奖;并相继获农业部全面质量管理杯奖;省人民政府新技术、新产品创新金杯奖;省农业厅名茶金杯奖。

59.碧螺春

碧螺春,又名洞庭碧螺春,为绿茶中珍品。产于江苏省吴县洞庭东、西山。关于该茶名之来历,清代陈康棋《郎潜纪闻》卷五云:“洞庭东山碧螺峰石壁,岁产野茶数株,土人称日‘吓杀人香’。康熙己卯(康熙三十八年,1699),车驾幸太湖,抚臣宋荦购此茶以进。上以其名不雅驯,题之曰:‘碧螺春’。自是地方有司,岁必采办矣。”关于茶名来历除康熙皇帝巡幸太湖时钦赐之外,亦有传说在明代时已有碧螺春茶名了。又一妙解是取其色泽碧绿,卷曲似螺,春时采制,又得自碧螺峰等特点,定名为碧螺春。该茶历史悠久,清代康熙年间,即已为成宫廷贡茶了。

碧螺春,茶产区洞庭东、西山在吴县西南,万顷碧波的太湖东南部水域,东山为半岛连接陆地;西山则是屹立于太湖之中的岛屿。气候温和,年均气温在15.5℃~16.5℃,降水量在1200~1500毫米,太湖上空,云蒸雾蔚,空气清新湿润,土壤呈酸性或微酸性,土质疏松肥沃,实乃天然的宜茶之地。主产区分布于洞庭东山的杨湾、前山的涧桥、俞坞、湖湾与后山的尚绵、屯湾等四个乡的18个村。东山乡尚绵村尚保留一株古茶树,围径36厘米,树幅3米余,高4.5米,树令约300余年。吴县东山镇与西山镇的茶农,具有丰富的培育茶树经验,把茶树与枇杷、杨梅、柑橘等20余种果树相间种植,生态环境协调,桃、李、梅、白果、石榴等果树,既可为茶树挡风蔽雪,掩映骄阳;又能使茶果树根脉相通,枝叶相袭,茶吸果香,花窨茶味——这也许是碧螺春茶独具天然花香果味优异品质的奥妙所在。

采制工艺与茶质:每年三月下旬至四月中旬,茶芽长至1—2厘米时,采摘嫩梢初展一芽一叶(俗称一旗一枪),叶的背面密生茸毛,长约500—700微米,肉眼可见。所采的鲜叶越幼嫩,制成干茶后白毫越多,品质越佳。嫩叶经拣剔、杀青、揉捻、搓团、干燥等工序,全部由手工操作。一斤干茶约有6万余片嫩叶,分4锅焙炒,每锅约用45分钟。经各道工序精心制作的碧螺春茶,成品外形紧密,条索纤细,嫩绿隐翠,清香幽雅,鲜爽生津,汤色碧绿清澈,叶底柔匀,饮后回甘。冲泡时应注意先注沸水于杯,稍后再投茶叶于杯,让其徐徐下沉,或用80%的开水冲泡,茗饮者可在瞬息之间,领略杯中那种雪花飞舞,芽叶舒展,春满晶宫,清香袭人的奇观神韵,那真是赏心悦目,妙不可言!

碧螺春茶,于1982、1986、1990年商业部分别在长沙、广州与河南信阳市召开的三届全国名茶评比会上,连续三次被评为全国优质名茶。目前国内销于华北、东北、西北等地共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并出口美国、日本、德国、新加坡及港澳等国家和地区。

60.武夷岩茶

年年春自东南来,

建溪先暖冰微开。

溪边奇茗冠天下,

武夷仙人自古栽。

宋·范仲淹

武夷山有“奇秀甲于东南”之誉。三弯九曲溪蜿蜒贯穿山中,三十六峰七十二岩,峰岩交错,怪石嶙峋。在这溪坑岩壑之间,点缀着丛丛茶树、片片茶园,竟然是有岩皆茶,非岩不茶,此茶故称武夷岩茶。这突兀的武夷奇岩,萦回的九曲清溪,满山的青翠茶树,交相辉映,构成了武夷山的天然美景。

“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品具岩骨花香之胜。”武夷山平均海拔650米,群峰相连,峡谷纵横,溪流萦回,气候温和,冬暖夏凉,优越的自然条件孕育的武夷岩茶,具有一种独特的“岩韵”。岩茶外形肥壮匀称,紧结卷曲,色泽绿褐鲜润;香气馥郁隽永,其味浓而愈醇,鲜滑回甘,汤色橙黄,清澈艳丽;叶底软亮,叶缘朱红,叶中央则淡绿带黄,称为“红镶绿玉片”。更有一种岩茶树与梅花、木瓜相邻,染得梅花之香、木瓜之味,独具“花香”之胜。清代文学家袁枚在《随园食单》中对武夷岩茶的知赏有一段精到的描述:

余向不喜武夷荼,嫌其浓苦如饮药。然丙午秋(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余游武夷,到曼亭峰天游寺诸处,僧道争以茶献,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橼,每斛无一两,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果然清芬扑鼻,舌有余甘。不杯之后,再试一二杯,令人释躁平矜怡情悦性,始觉龙井虽清,而味薄矣;阳羡虽佳,而韵逊矣。颇有玉与水晶,品格不同之故。武夷享天下盛名,真乃不忝,且可以瀹至三次,而其味犹未尽。

随园老人是钱塘<今杭州)人,喝惯了水清茶绿的雀舌、旗枪,平素不喜武夷茶,然一旦上口,竟体贴入微,心领神会,与之结缘,可见武夷岩茶之“岩韵”不凡。

武夷岩茶因其茶树所植地点的不同,分正岩茶、半岩茶和洲茶。正岩茶是岩茶中品质最好的,产于慧苑坑、牛栏坑和大坑口;这“三大坑”范围之外所产的叫半岩茶;武夷山平地茶园和沿溪两岸所产的叫洲茶。

岩茶品种繁多,品质各有特色。采自正岩制成的,称“正岩奇种”或“奇种”;在正岸中选择优良茶树单独采制的,称为“单枞”,品质在“奇种”之上;各岩又专选一二株品质特优的茶树单独采制,称为“名松”,如“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等,称为“四大名枞”。此外,或以茶树生长环境命名的,如长在山阴之下不易见到太阳处生长的叫“不见天”,长在两块巨大岩缝之间,茶树根又与两岩相连的,叫“金锁匙”等;或以茶树形状命名的,如“醉海棠”、“钩金龟”等;或以茶树叶形命名的,如“瓜子金”、“金榔条”等;或以茶树发芽迟早命名的,如“迎春柳”、“不知春”等;或以成茶香型命名的,如“白瑞香”、“石乳香”等;还有以传说之栽植年代命名的,如“正唐树”、“宋王树”等。这些“名枞茶叶”产量极少,成品外形、内质各有特点,加上动人的传说乃成为珍品。此外,用无性繁殖优良茶树品种制成的岩茶,如“水仙”、“毛蟹”等,则分别以该茶树品种名称作为茶名,其品质每每独树一帜,各具特色。目前,武夷岩茶主要分为武夷水仙和武夷奇种两大类。

武夷水仙的品质特点为:外形条索肥壮紧结匀整,叶端折皱扭曲,如蜻蜓头,色泽青褐黄绿,油润有光,具有“三节色”特征;内质香气浓郁清长,“岩韵”显著;汤色金黄、深而鲜艳,滋味浓厚而醇,具有爽口回甘的特征,叶底肥嫩明亮,红边绿叶。

武夷岩茶的许多名品,都有一个美好的故事和传说。那生长在慧苑坑天心岩的九龙窠峭壁上的“大红袍”,曾是向封建朝廷进贡的上品。据传,古代某皇帝御驾武夷山游览,突然患病,天心寺僧献上山茗,皇帝喝了几次,竟病痛不药而除,便命人披大红袍于茶树上,以示褒奖。美好的传说,给这两棵茶树抹上了瑰丽的色彩。其实,“大红袍”得名的真正缘由还是茶树生态上的特点。早春时节,茶树幼芽勃发,嫩芽呈红色,满树艳红似火袍。大红袍品质优异,只可惜仅有两棵,千百年来,人们面对这“武夷岩茶之冠”,无法繁殖,只好“望茶兴叹”。在此应当感谢原崇安县茶叶研究所的科研人员,是他们致力于培植“大红袍”名种,经多年努力,终于繁殖成功,如今“大红袍”有了“亲子女”。

武夷山产茶在唐代已闻名。唐才子徐寅在《谢尚书惠腊面茶》诗中,已对武夷茶作了生动的描述,诗云:

武夷春暖月初圆,

采摘新芽献地仙。

飞鹊印成香腊片,

啼猿溪走木兰船。

金槽和碾沉香末。

冰碗轻函翠缕烟。

分赠恩深知最异,

晚铛宜煮北山泉。

宋代以降,武夷茶日趋兴盛,列为贡品,品类有龙团、粟粒、铁罗汉等。“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曾说:“到了宋朝,武夷茶似已走上了新兴之路,假定唐代是武夷茶晨曦微露的时候,在宋代应该是朝霞初放了。”元承宋制,在武夷设御茶园,创官焙局,临制贡茶。据说,当年这里有个“喊山台”,每年惊蛰这一天,都要举行隆重的仪式,有司率众于台上致祭后,一面呜金击鼓,一面高喊“茶发芽”。这里原还有一口水井,每当喊山仪式完毕,清澈甘洌的泉水旋即盈满井口,因此,名为“喊来泉”。如今遗迹尚存。

至明初,武夷罢贡龙团,改制为散茶,茶名有探春、先春、次春、紫笋等。明末,武夷岩茶已开始少量运销欧洲。清初,夷武茶渐多从厦门运销国外,以致荷兰、英国等西方国家的饮茶习俗,也多仿效武夷茶的品饮。武夷茶在西方国家风行后,还引起了科学界的兴趣,世界首创植物命名方法的瑞典植物学家林奈,于公元1762年再版《植物种类》一书时,把“武夷变种”作为中国茶树代表。公元1840年前后,西欧科学家还把从茶叶中分析出来的没食子酸混合物,称为“武夷酸”。可见武夷岩茶在世界茶叶史上的地位和深远影响。

武夷岩茶还是乌龙茶的始祖。明末清初诗人阮文锡,后来在武夷山当和尚,释名超全。他作有一首《武夷茶歌》,对武夷岩茶的加工过程和工艺特点有准确的描述:“……种茶辛苦甚种田,耘锄采摘与烘焙。谷雨届期处处忙,两旬昼夜眠餐废。凡茶之候视天时,最喜天晴北风吹。若遭阴雨南风来,色香顿减淡无味……如梅斯馥兰斯馨,大抵焙时候香气。鼎中笼上炉火温,心闲手敏工夫细。”这是300年前诗人对武夷岩茶采制工艺的形象纪实,和现在乌龙茶产区老茶农的所谓“天、地、人”的经验,一脉相承。可以推断,这武夷岩茶的制法就是现代乌龙茶制法的前身。到公元1717年,王草堂的《茶说》对武夷岩茶的制焙方法有详细记述:“武夷茶自谷雨采至立夏,茶采后,以竹筐匀铺,架于风日中,名日晒青。俟其青色渐收,然后再加炒焙。阳羡片,只蒸不炒,火焙以成;松萝龙井,皆炒而不焙,故其色纯。独武夷炒焙兼施,烹出之时,半青半红,青者乃炒色,红者乃焙色也。茶采而摊,摊而捷(振动意),香气发越即炒,过时不及皆不可。既炒既焙,复拣去其中老叶枝蒂,使之一色。”这武夷岩茶的制法,实已属于现代的乌龙茶制法。武夷山应为乌龙茶的发祥地。

61.蒙顶茶

扬子江心水,

蒙山顶上茶。

清·刘献廷

以擅长墨竹名世的北宋画家文同(字与可),在四川邛州任上时,得友人寄奉蒙顶新茶。画家以千里之外的无锡惠山泉水烹饮,他“一啜咽云津”,顿觉身心清爽,“羽翼要腾身”了,欣喜之余作《谢人寄蒙顶茶》,诗云:

蜀土茶称圣,

蒙山味独珍。

灵根托高顶,

胜地发先春。

几树惊初暖,

群篮竞摘新。

苍条寻暗粒,

紫萼落轻鳞。

的砾香琼碎,

蓬松绿趸均。

漫烘防炽炭,

重碾敌轻尘。

惠锡泉来蜀,

乾崤盏自秦。

十分调雪粉,

一啜咽云津。

沃睡迷无鬼,

清吟健有神。

冰霜凝入骨,

羽翼要腾身。

落人真贤宰,

堂堂作主人。

玉川喉吻涩,

莫厌寄来频。

“蜀土茶称圣。”古代巴蜀,是我国早期茶事孕育地之一。四川的茶叶生产,其源可追溯到巴蜀建国的初期,即战国时期。四川产名茶,不但起源早,而且种类多,声誉高。历史上多称蜀茶为“上品”、“极品”、“仙品”等。直到初唐,“贡茶亦以蜀为重”(《岁时广记》)。历代诗人文士都争相称颂蜀茶,白居易有诗云:

蜀茶寄到但惊新,

渭水煎来始觉珍。

满瓯似乳堪持玩,

况是春深酒渴人。诗人在春深酒渴时,适逢新蜀茶寄到,即呼童汲来渭水烹煎,其欣喜之状,跃然纸上。

“郊寒岛瘦”的苦吟派诗人孟郊,独嗜蜀茶,当他身边“蒙茗玉花尽,越瓯荷叶空”时,急如星火地向在朝廷当官的朋友呈诗“乞茶”:“锦水有鲜色,蜀山饶芳丛”,“幸为乞寄来,救此病劣躬”。

蜀茶的珍品出自蒙山,故有“蒙山味独珍”之谓。白居易爱蜀茶,最爱的亦是蒙山茶:“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琴与茶是白居易晚年“穷通行止长相伴”的心爱之物。弹琴他最爱听《渌水》一曲,饮茶则把蒙山茶当作老朋友般喜爱。孟郊乞讨的“蒙茗玉花”,也就是蒙山茶。宋文彦博在《赞蒙顶茶》中说:“旧谱最称蒙顶味,露芽云液胜醍醐”,誉蒙顶茶如云之脂膏,赛过醍醐。宋吴中复《谢人惠茶诗》有“吾闻蒙山之岭多秀山,恶草不生生淑茗”之句。李肇在《唐国史补》卷下说:“茶之名品益众,剑南有蒙顶石花,或小方,或散芽,号为第一。”

可是,陆羽在《茶经》中未列蒙山茶。诗人黎阳王对陆羽未能品尝到这绝品茶,感到十分惋惜,吟有《蒙山白云岩茶》云:

闻道蒙山风味佳,

洞天深处饱烟霞。

冰绡剪碎先春叶,

石髓香粘绝品花。

蟹眼不须煎活水,

酪奴何敢问新芽。

若教陆羽持公论,

应是人间第一茶。自唐后,“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一直被人们视为难得的珍品,盛传不衰。

蒙顶茶产于四川蒙山。蒙山跨名山、雅安两县,山势巍峨,峰峦挺秀,绝壑飞瀑,重云积雾,景色与峨眉山、青城山齐名。古人说这里“仰则天风高畅,万象萧瑟;俯则羌水环流,众山罗绕,茶畦杉径,异石奇花,足称名胜”。蒙山有上清、菱角、毗罗、井泉、甘露等五顶,亦称五峰。相传2000多年前,僧人甘露普慧禅师吴理真,“携灵茗之种,植于五峰之中”。蒙山五顶,中顶上清峰最高。吴理真在上清峰栽了七株茶树。这茶树“高不盈尺,不生不灭,迥异寻常”,“味甘而清,色黄而碧,酌杯中,香云罩覆,久凝不散”,久饮此茶,有益脾胃,能延年益寿,故有“仙茶”之誉。

古时采制蒙顶茶极为隆重而神秘。每逢春至茶芽萌发,地方官即选择吉日,一般在“火前”,即清明节之前,焚香淋浴,穿起朝服,鸣锣击鼓,燃放鞭炮,率领僚属并全县寺院和尚,朝拜“仙茶”。礼拜后,“官亲督而摘之”。贡茶采摘由于只限于七株,数量甚微,最初采六百叶,后为三百叶、三百五十叶,最后以农历一年三百六十日定数,每年采三百六十叶,由寺僧中精制茶者炒制。炒茶时寺僧围绕诵经,制成后贮人两银瓶内,再盛以木箱,用黄缣丹印封之。临发启运时,地方官又得卜择吉日,朝服叩阙。所经过的州县都要谨慎护送,至京城供皇帝祭祀之用,此谓“正贡”茶。在正贡茶之后采制的,是供宫廷成员饮用的,制法亦精,有雷鸣、雾钟、雀舌、白毫、鸟嘴等品目。

如今,蒙顶茶是四川蒙山各类名茶的总称,有传统名茶,也有新创制的,其中品质最佳的有“蒙顶甘露”、“蒙顶黄芽”等。今日这些“凡茶”,其实早已胜过昔日的“正贡”仙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