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古代茶酒文化精典
2631000000011

第11章 茶业科技(2)

1950年,安徽省祁门茶业改良场改名为“祁门茶叶实验改良场”,场址设在祁门平里,以试验、示范为宗旨,属中国茶叶公司皖南分公司领导。1952年划归安徽省农业厅领导,场部迁到县内城区,重新规划,添置图书,增加设备,逐步开展了研究工作。1955年又改名为“祁门茶叶试验场”,成为专业茶业科研机构,贯彻以科研为主,科研与生产示范相结合的方针。1951年2月四川省农业厅灌县茶叶改良场改为“四川省灌县茶叶试验场”。同时,云南省成立“云南省农业厅佛海茶叶试验场”,1953年又改名“云南思茅专署茶叶科学研究所”。1952年湖南省将原“湖南茶事试验场高桥分场”定名为“湖南省农林厅高桥分场”,至1955年又改名为“湖南省农林厅高桥茶叶试验站”。1952年7月福建省安茶叶改良场改建为“福建省福安茶叶试验站”。1953年,贵州省将湄潭实验茶场改建为“贵州省茶叶试验站”,归属省农业厅领导。同年,江西省成立了“修水茶叶试验站”。在1956年前后,不少产茶区也成立茶叶试验场,如浙江余杭茶叶试验场,江西省婺源县茶叶实验场,浙江三界茶叶试验场,四川省雅安茶叶试验站等等。这些研究机构的恢复和新建,促进了中国茶业科技事业:使中国有了一批茶叶科研机构,建立了一支科技骨干队伍;开展了科学实验,取得了一批成果;编纂出版了《中国茶讯》、《茶叶导报》等刊物和小册子,宣传和推广了技术;培训了一批基层技术力量,为中国的茶业科技发展打下了基础。

2.现代茶业科技的起步

1957年,经国家批准,由蒋芸生、李联标、庄晚芳等人筹建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1958年10月6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正式成立。新中国第一个全国性茶叶研究机构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茶业科学发展到一个新时期,使中国茶叶科技进入有组织、有计划的发展阶段。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与各省茶研所及有关研究茶叶的单位一起,共同迎接现代化时代的挑战。

1959年4月,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首次在杭州召开了全国茶叶科学研究工作会议。会议提出了“高产、优质、机械化”为茶叶科学的研究重点,同时明确了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与各省所(站)的业务指导关系。1960年3月,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根据国家长远规划,召开了第二次全国茶叶科学工作会议,会同各省所(站)制订了全国茶叶科学研究十所发展规划,进一步制订了茶叶科技方针,规定把改造老茶园,有计划建立新茶园,扩大面积,提高品质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作为茶叶科学研究重点。1962年又召开了第三次全国茶叶科学研究工作会议,主要研究讨论茶叶科学的长远发展规划。中国茶叶科学研究走上扎扎实实的发展道路。

随着全国性茶叶研究所的建立,各产茶省加强了对茶叶科技工作的领导,对茶业科技机构又进一步作了调整和充实。1959年广东省成立了“广东省英德茶叶试验场”;1960年“安徽省祁门茶叶试验站”改为“安徽省祁门茶叶科学研究所”,1962年又改为“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祁门茶叶研究所”;1962年四川省灌县茶叶试验站迁址川东永川,改名为“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试验站”,同时,贵州省茶叶试验站改名为“湄潭茶场茶叶研究所”;1963年云南省将“云南省思茅专署茶叶科学研究所”改名为“云南省勐海茶叶试验站”,从而形成了全国茶业研究机构网络,开始实行有计划、有组织的茶叶科研工作。不少研究单位还开展了应用基础研究,将我国茶叶科学研究的深度大大推进一步。由于科技人员坚持面向生产、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方针,取得了一大批成果,有力地促进了茶叶生产。

此外,随着茶叶科学的发展,学术空气的高涨,各省有关茶叶的科研、教学、生产、贸易部门纷纷联合起来,还建立了全国及地方性的群众学术团体——茶叶学会,开展学术交流。

3.现代茶业科技的发展与成就

进入70年代以后,中国的茶业科技又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首先,湖南、四川、云南等省茶叶研究机构都改为茶叶研究所,统属省级农业科学院领导。此外,江西省成立了“江西省农科院蚕茶研究所”(1976年),湖北省成立了“湖北省农科院果茶研究所”,广西也成立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茶叶研究所”。1978年全国供销合作社在浙江省杭州市成立“杭州茶叶蚕茧加工研究所”,1982年改为“商业部杭州茶叶加工研究所”。1989年10月,中国茶叶进出口公司在杭州成立“中国茶叶进出口公司茶叶研究所”,形成了中国茶叶科研的新体制。

其次,中国茶叶学会和各产茶省学会相继恢复。1978年,中国茶叶学会在山西太原中国农学会学术讨论会上宣布复会,同年10月在云南昆明召开了中国茶叶学会学术讨论会,进行学术讨论和换届改选。福建、浙江、湖南等省茶叶学会也恢复活动。1978年期间,四川、贵州、广东、广西、江苏、湖南等省成立了茶叶学会,1979年河南成立蚕茶学会,1983年上海市成立茶叶学会,1980年北京市成立茶叶学会。至1989年,全国已有15个省级茶叶学会。据统计,中国茶叶学会已成为拥有3800余名个人、40余个团体会员的大型学会。

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科研机构和学术团体的发展,而科研机构和学术团体的发展也促进了科学研究的进步。据不完全统计,自1978年至1989年期间,全国茶叶科研获得200余项成果,目前有高级科研人员100余名、中初级科技人员400余名活跃在茶叶科研、推广战线上,有力地促进了茶叶生产,繁荣了茶叶科技,取得了一大批成果,主要的有:

第一,建立了种质资源库,选育了一批茶树良种。开展了对云南、海南、湖北神农架以及有关省茶树资源考察,收集了大量材料,为此,国家在西南边陲的勐海和华东沿海的杭州分别建成二个茶树种质资源库,活体保存材料达660份,输入数据库的数据近20000个。在1981—1984年,农业部委托中国农业科学院和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联合组织茶树资源考察队,在云南省发现了17个新种和1个变种。在被收集的材料中,经过农艺性状、加工品质、生化特性、形态特征、细胞结构诸方面的研究和鉴定,将对品种亲缘关系,种的起源和演化,以及资源的利用等提供科学依据。目前,全国各省登记在编的农家品种、育成品种、单株、野生茶树、引入品种、近缘植物等有1238份,还将有一大批材料要登记编人名录。目前,我国经认定和审定的茶树良种已达52个,正在全国区域试验圃中的参试良种达40余个。

第二,提供了一批适用技术。茶树采摘从一把捋改为分批、多次、及时按标准采,从稀植改为条栽适度密植,从不施肥到科学施肥,从不修剪到修剪,以及土、水、保、垦等综合治理,初步改变了我国茶园的面貌。使茶叶产量提高,品质改善。在诸项适用技术中,肥料和种植密度在提高茶叶产量中起主要作用。茶园从不施肥进入到施有机肥,从施有机肥进入结合施化肥(追肥),跨了一大步。目前,我国茶园已开始进入施用茶园专用复合肥阶段。不少茶叶专家认为,“这是中国茶园的第三代肥料”。随着复合肥的施用,测土施肥,加强微量元素的补充等措施也相继采用。我国50年代以前种植的茶园,多系丛式茶园,单位面积株数少,提倡条栽后,密度提高。贵州湄潭茶叶研究所、浙江农业大学等提出的多条栽密植法,有利于早开园、早高产和早收效益。实践证明,在我国管理水平不高的条件下,大面积茶园适度密植,是实现长短期结合的高产、稳产的途径之一。茶园灌溉在我国是50年代末才开始的,它对改善茶园生态环境,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特别是对提高夏、秋茶的产量和品质有着明显的作用。

在茶树植保研究上,初步探明了我国茶树病虫害的种类与分布,提出了中国茶树害虫种群演替规律,明确了主要害虫和病害的生活史,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而短、中期的茶树病虫害预测预报,较有效地控制了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在化学防治上,已提出近20种农药的安全使用间隔期。农药降解、稀释规律的研究,将对及时、简化、有效地筛选新农药提供依据。新一代农药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使用,使农药使用量大为降低。防治技术上,超低量吹雾法的应用,大大降低了农药用水量,节省了防治成本。与此同时,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研究也取得成果,农抗101、苏云杆菌、白僵菌防治鳞翅目害虫效果良好,核型多角体病毒和颗粒病毒也已大面积推广使用。为了识别真假和伪劣农药,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还研制成农药速测器,保证了植保工作顺利进行。

制茶工艺进行了工艺改革,大宗茶类已采用机械加工,红碎茶、速溶茶等工艺也已基本探明,极大地丰富了制茶学。恢复和挖掘历史名茶,开发地方名茶,繁荣了茶类花色。与工艺相匹配的制茶机械发展更快。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制成功萎凋槽,大大节省了厂房,降低了劳动强度,保证了红茶品质。绿茶初精制成套机械的研制成功,使得我国绿茶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而且我国的绿茶机械还漂洋过海,远销国外。红碎茶机具研究速度更快,从盘式揉切到卧式转子再到锤击式茶机,经历了三代,消除了我国轧制红碎茶的落后状况。采、剪、刈及耕作机械已研制成功。特别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由浙江嵊州和浙江农业大学共同发明的珠茶炒干机实用有效,荣获国家发明奖。全国45万台茶机在茶叶加工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目前,计算机被应用在茶机上的试验也获成功,使我国的茶机跨上一个新台阶。

茶树的综合利用进展迅速。从70年代开始至今,短短十余年中,已初显威力。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的茶籽油的利用研究,茶叶饼渣的利用研究,在世界上占有一定的地位。茶皂素TS-80乳化剂应用在纤维板行业上效果显著,荣获国家发明奖。从茶叶中提取抗氧化剂已获成功,茶叶抗氧化剂成为1989年度国家级新产品,并在四川成都举办的全国专利展览会上被评为金奖。茶叶抗氧化剂的应用,目前在世界占领先地位。浙江、云南、湖南等省研究成功的茶叶汽水、茶可乐等开创了茶叶制品的新用途。

第三,基础性研究工作取得一大批成果。50年代中期,各大专院校或科研单位开展了一些茶叶基础性的研究工作。在茶树生物化学、茶树生理学等方面的研究,使人们认识了茶叶中的生化成分,特别是茶多酚合成与分解、茶叶生长过程和茶叶加工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规律。茶树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机制的研究,以及营养物质的吸收与运转的研究,为茶树产高优质提供了理论基础。茶树育种研究法、茶树田间试验方法、茶树生理生化研究方法、茶叶成分分析法等一批试验方法的提出,深化了茶叶科学。生物工程的应用,产生了组织培养的幼苗,并长成茶树。福建农学院的花药培养成功的世界第一株幼苗,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培养的未成熟胚幼苗,湖南农学院培养成功的子叶幼苗,为今后实现良种工厂化生产,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经验。茶树细胞悬浮培养成功,为研究茶树细胞次生物质代谢提供了方法。总之,许多先导性的研究,将把茶叶科学引向深入。

第四,宏观战略的研究为生产发展提供决策依据。近几年来,还对茶叶科学的宏观战略进行了研究,“2000年中国农作物科学技术和生产发展预测”、“茶叶科学技术和生产发展预测研究”等,获得了有关部门的重视,并得到了嘉奖。《发展茶业科技的战略思想》、《国际茶叶市场现状、趋势和标准化研究》、《中国茶叶科学的战略》等论文的发表,为发展茶叶科学的决策,提供了依据。茶叶科技情报研究也取得了不少成果。

我国现代茶叶科学的发展归纳起来,有如下几个主要特点:

第一,科学技术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50年代初期,针对我国生产实际,研究总结了老茶园改造技术,对当时中国茶叶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科学实验和调查总结的基础上,70年代又提出改变园相、深耕翻土、增施肥料、选用良种为中心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对茶叶的增产有明显效果。而茶树良种的选育和推广,对改善我国茶叶品质、提高茶叶产量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至于加工技术的改革、初精制机械的研制与推广,大大节约了劳动力,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对促进茶叶生产起了很大作用。

第二,茶叶科学向广度和深度发展。茶叶科学在广度和深度上随着科学的发展有着明显的变化,其主要特点是:由实用性技术向实用与应用基础相结合的研究发展,由措施性向机理性研究发展,由单项性措施向综合性研究发展,由局限于种植业和传统加工业的研究延伸至宏观战略、产前产后研究。

50年代初,萎缩的茶叶科学在恢复中开始起步,但研究工作局限于栽培、加工两个方面,研究方法也较简单。现在的茶叶科学研究领域已扩大到遗传育种、生理、土壤农化、品种资源、病理、昆虫、农药、生化、制茶工艺、加工和管理机械、计算机、综合利用、茶药、市场信息、包装贮藏以及宏观发展战略等十余个专业,研究方法和手段大有改进,采取现代精密大型设备进行气相、扫描、液相等分析已屡见不鲜。计算统计手段变化也很大,统计方法及计算机技术已开始普及,计算数据速度和精确度大大提高。从深度而言,许多内容已深入到机理、本质的范畴,不仅具有定性意义,而且具有定量的性质。如栽培和茶叶加工的研究,已从产量的记载和感官的评价,深入到生理特性和内质成分的变化上;茶树病虫防治已从单纯的化学防治,发展到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相结合的综合治理。茶叶也不仅仅是利用鲜叶原料进行各种茶类的简单加工,而已深入到提取其有效成分,应用于工业如食品业、饮料业、医药业。茶叶机械研究也不限于单机的研制,而且开始进行连续化或自动化的研究,涉及到物理学、材料学、计算机控制等领域。

第三,茶叶科学与多学科的结合和渗透。茶叶科学的发展与其他学科的发展紧密相关,其他学科的发展也促进了茶叶科学的发展。60年代茶叶生物化学的发展,70年代在理化审评和茶叶品质化学方面的进展,以及80年代茶叶中有效成分的综合利用和茶药学方面的进展,都是由于化学和茶叶科学相结合的结果。茶树品种资源的收集和利用,在80年代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对它们的农艺性状、生化特性、形态学特征有了深刻的了解,这是由于运用了生物化学、形态学、组织化学、细胞学、解剖学等学科的技术成果。茶树病虫防治从70年代以来,已经和生态学、生态化学紧密结合。茶叶和茶籽综合利用的发展,也是由于医学、食品化学、化学工程学等学科交叉渗透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