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姓氏大探源
2630000000054

第54章 杜--出自陕西

杜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五十三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4%。

杜姓大探源

据考证,杜姓的起源主要有三大支:

第一支出自祁姓。商朝后期,丹朱后裔刘累的后裔封为豕韦国君。西周初期改为唐公。周成王时,唐公迁于杜,降公爵为伯爵,遂称唐杜氏。后来,周宣王杀死无辜的杜伯,杜伯的子孙出逃。杜国灭,杜姓自此问世。

第二支出自外姓和外族的改姓。由于民族之间的不断交流,互有基因流动。南北朝时,北魏鲜卑族独孤浑氏族改为杜氏;北宋金国女真族徒单氏族改为杜氏;清朝满洲八旗都善氏、图克坦氏等氏族均集体改为杜氏。

第三支则是上古时善酿酒的杜康之后。

繁衍之迹

杜姓人的居地或迁徙地在陕西甚多,而且比较兴旺,如长安县的杜陵、杜曲,西安市的杜城、杜村,咸阳市的杜邮等。

先秦时期,杜氏播迁繁衍于今山西、山东、湖北、四川等省。汉代到南北朝时期,杜氏在今河南境内分布较为普遍,安徽庐江霍山,浙江杭州,湖北襄阳,江苏高邮,河北临漳、正定,山东潍坊、章丘等地,也都有杜氏的聚居点。

杜氏经数千年的生息繁衍,遍布大江南北,但尤以京兆(今陕西西安东北)、汉阳(今湖北长江以北地区)、南阳(今河南南阳)之地的杜姓家族最为繁盛。

杜姓名人

1.贤相杜如晦

杜如晦,字克明,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东南)人。他年轻时才能出众,性格豪爽,好读书,以风流儒雅自诩,有临难不苟的气节,能当机立断。高祖李渊平定京城后,杜如晦被李世民引为秦王府属官。

杜如晦为相时,和房玄龄共掌朝政,典章制度皆两人所定。每次在太宗的处所商议政事,房玄龄必定说:"非如晦来不能筹划。"等如晦来到,又尽都采用房玄龄的计谋,时称如晦长于断,玄龄善于谋,"房谋杜断"这个成语即出于此,两人配合默契,同心辅佐太宗。当时人们谈到良相,必定房、杜并称。

2."诗圣"杜甫

杜甫,字子美,祖籍襄阳;自幼好学,知识渊博,颇有政治抱负;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第一次是南游吴越,江浙的山水人物,引发他无限想象;第二次到燕赵平原,过了四五年"裘马轻狂"的"快意"生活,这个时期他留下里头大量优秀诗篇,《望岳》结尾两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流传千古的名句,流露了诗人少年时代不平凡的抱负。

天宝三载(公元744年),杜甫同李白同游梁、宋,会见了诗人高适。杜甫一生引为"快意"的读书游历时期,到34岁时就结束了。后寓居长安将近10年,未能有所施展,反而饱尝饥寒疾病之折磨,这使他认清了以皇帝为首的封建统治集团的腐败面目,对广大劳动人民的苦难,对国运的危机,也有了越来越深刻的感受和认识。至德二载(公元757年)四月,杜甫靠献赋得官,任左拾遗,后贬为华州司功参军。由于看出肃宗小朝廷已经无法容纳正言德论,纲纪已乱,杜甫不久即弃官往秦州、同谷。

后杜甫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荐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晚年他携带家小出蜀,在湘江舟中病死。

杜甫善于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题材,反映出当时政治的腐败,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的愿望。著有《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三吏》、《三别》等,被称为"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