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姓氏大探源
2630000000005

第5章 刘--源流复杂,多为帝尧之后

刘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四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5.38%。

刘姓大探源

刘姓家族,源流较为复杂。据考证,他们的来源有以下五种:尧帝的后裔、王季(周文王之父)的后裔、由娄氏改姓而来、由项氏改姓而来及由匈奴姓氏改姓而来。

另外,在黄帝的其他子孙之中,根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的记载,还有一支以刘为姓的。该书指出:"周大夫食采于刘亦为刘氏,康公、献公,其后也",而这项文献中所谓的"周大夫",经过历来许多学者的考证,已知为周文王之父周太王的后裔,在周成王的时候,被封于刘邑,也就是现在河南省偃师县西南的地方,其后代即以其封邑为姓。

繁衍之迹

河北唐县是刘姓的祖居之地,而刘姓的发源之地从探源来看亦当在今河南省境内。战国时期,有陕西刘氏播迁到河南及江苏地区,到了刘邦建立西汉王朝后,大封同姓诸侯,刘姓显贵无比。纵观刘姓繁衍情况,可划分为三大时期:第一时期为汉代,江苏刘姓族人刘邦建立西汉,随着"同姓封侯",刘姓人遍布彭城、沛国、弘农、中山、南阳、东平、天水等地,成为当时全国第一大姓氏。汉末群雄争霸之际,中原刘姓为避战祸四方迁徙,从此分散全国各地。第二时期为魏晋南北朝时期,除刘姓人大举南迁外,许多少数民族在汉化的过程中,取刘姓代替自己原有姓氏。与此同时,刘裕代晋称帝,建立宋,其族在江南最为显赫,被封王侯的刘姓遍布江南。第三时期为唐至五代。这一时期,刘姓支脉遍布大江南北。宋元至明清时期,刘姓族人已遍布全国各地。

刘姓名人

1.西汉开国皇帝刘邦

刘邦(公元前256~前195年)是西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字季,秦朝泗水郡沛县(今江苏沛县)人,谥号高皇帝。刘邦出身农家,早年当过亭长,为人豁达大度,但却不事生产;秦时因释放刑徒而被流放到亡芒、砀山中;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九月,刘邦在沛县聚众响应陈胜、吴广起义,称沛公,不久投奔项梁;公元前206年十月进抵霸上。秦王子婴投降,秦灭亡。刘邦废秦苛法,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因此受到人民的欢迎。项羽击溃秦军主力后,也引兵入关。

听说刘邦已定关中,项羽大怒,进驻鸿门,欲攻刘邦。刘邦因兵力不敌,听从张良的意见,亲至鸿门,卑辞言好。项羽封刘邦为汉王,统治巴蜀地及汉中一带。刘邦不甘心亡秦的胜利果实被项羽独占,率军东出,发动了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战争前期,刘邦处于劣势,屡屡败北。但他知人善任,注意纳谏,能充分发挥部下的才能,又注意联合各地反对项羽的力量,终于反败为胜。汉王五年冬,刘邦命韩信、彭越等人率军合围楚军于垓下。项羽率部突围,至乌江自刎。当年二月(按西汉前期以十月为岁首,同年二月在十月之后),刘邦即帝位,初建都洛阳,不久迁至长安,史称西汉。

2.汉武帝刘彻

汉武帝时期的西汉帝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在中国历史上,也是比较强盛的时期。

在历代王朝的历史上,有"汉唐盛世"之说。这里的"汉",主要是指汉武帝时期。人们又常常把汉武帝和秦始皇相提并论,因为我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是秦始皇创立,由汉武帝巩固下来的。他在位54年,实行了许多新的措施,使西汉王朝出现了空前未有的繁荣景象。

刘彻是汉景帝的儿子,汉高祖的曾孙,公元前156年生于猗立殿,他7岁时被立为太子,16岁时即皇帝位。

尽管汉武帝即位时还很年轻,可是他很有一套治国的办法。他即位不久,就下了一道诏书,让丞相、御史、郡守、诸侯王等人推荐贤良方正。诏令一下,各地推举了不少读书人,有100多人被选送到中央政府。汉武帝亲自询问他们的治国安邦之道。其中有一个叫董仲舒的,提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这种主张恰好符合汉武帝统一天下的愿望,因此,汉武帝大为称赞。丞相卫绾也向汉武帝上了一个奏章,指出各地派来的贤良方正,有的是法家一派的,有的是纵横家一派的,还有其他各派的,这些人不但不能治理好国家,而且各立一说,会把朝廷扰乱,应当一律不用。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和卫绾的建议,只把公孙弘等几个儒家学派的留下,其余的人一律不加任用。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家作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对整个封建社会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汉武帝在解决整个社会问题上,也很敏锐和果断。他懂得要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首先要发展生产,增强经济能力。他一方面稳定个体小农经济,宣布"重本轻末"的政策;另一方面则对地主的兼并和不法行为加以限制。同时他还注意兴修水利,先后修了引渭入河、引汾入河、引斜入渭等渠道,这样既可通航,又可灌溉田地。在他即位后的20年里,又实施了新财政政策与新经济政策;整理币制,将货币的铸造和发行,直接控制起来;废销各种杂劣铜钱,统一推行"五铢钱";实行盐铁官营,设立盐官和铁官;控制与经济命脉有关的大手工业和大商业。这些政策的实行,充裕了汉王朝的财政。

由于中央集权大大加强,国家的经济实力空前雄厚,为了维护北方边境地区的生产和人民的生活,汉武帝决定改变汉初以来对匈奴的和新政策,进行一场反击匈奴的战争,并于公元前127年、121年、119年对匈奴发动了3次大规模的战役。这3次战役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给匈奴贵族以致命的打击,基本上解决了匈奴的威胁,保障了边境地区人民的安居生产。但这些战争消耗了国家的财富,使广大人民增加了徭役之苦,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他为了联合西域,共抗匈奴,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沟通了同西域的联系,开辟了"丝绸之路",开创了中原和西域各地文化、物产交流的新纪元。不但促进了亚洲各地经济和生产的发展,也促进了欧亚之间的联系。

公元前88年,汉武帝70岁时,开始考虑自己的后事。他叫画公画了一张"周公背成王朝诸侯图"送给霍光,意思是让霍光辅佐他的小儿子刘弗陵做皇帝。为了防止太后专权,汉武帝又杀死了刘弗陵的母亲钩弋夫人。汉武帝安排好后事以后,不久就死去了。

3.一代诗豪刘禹锡

刘禹锡,字梦得,生于公元772年,卒于公元842年。他是匈奴人的后裔。其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刘禹锡耳闻目染,加上天资聪颖,敏而好学,从小就才学过人,气度非凡。他19岁游学长安,21岁时与柳宗元同榜考中进士,同年又考中了博学宏词科,后来被贬为朗州司马。但他没有自甘沉沦,而是以积极乐观的精神进行创作,他向民歌学习,创作了《采菱行》等仿民歌体诗歌。一度奉诏还京后,刘禹锡又因诗句"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载"触怒权贵被贬为连州刺史。后被任命为江州刺史,在那里创作了大量的《竹枝词》。名句很多,广为传诵。

后来,刘禹锡被派往苏州担任刺史。当时苏州发生水灾,哀鸿遍野。他上任以后开仓赈饥,免赋减役,很快使人民从灾害中走出,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苏州人民爱戴他,感激他,就把曾在苏州担任过刺史的韦应物、白居易和他合称为"三杰",建立了三贤堂。皇帝也对他的政绩予以褒奖,赐给他紫金鱼袋。

刘禹锡晚年回到洛阳,任太子宾客,与朋友交游赋诗,生活闲适。死后被追赠为户部尚书。

4.明朝开国元勋刘伯温

刘伯温(1311~1375年),名刘基,字伯温。刘伯温自幼聪颖异常,天赋极高。在家庭的熏陶下,他从小就好学深思,喜欢读书,对儒家经典、诸子百家之书,都非常熟悉。尤其对天文、地理、兵法、术数之类更是潜心研究,颇有心得。他的记忆力非常好,读书一目十行,过目成诵,而且文笔精彩,所写文章非同凡俗。他14岁时入处州郡学读《春秋》,17岁师从处州名士郑复初学习理学,同时积极准备科举考试。天生的禀赋和后天的努力,使年轻的刘伯温很快脱颖而出,成为江浙一带的大才子、大名士,开始受到世人的瞩目。他的老师郑复初就曾对刘伯温祖父说:"他日这个孩子必定会光大你家门楣,振兴刘氏家族!"西蜀名士赵天泽在品评江左人物时,将刘伯温列为第一,将他与诸葛孔明相比,说刘伯温他日一定会成为济时大器。

1360年,义军统帅朱元璋两次向隐居青田的刘伯温发出邀请,刘伯温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终于决定出山辅助朱元璋,希望通过助朱氏打江山来实现自己治国平天下的宏伟大志。与当年诸葛亮"隆中对"相似,刘伯温初次与朱氏相见,就提出了"时务十八策"。朱元璋一见刘伯温之后,更是大喜不已,从此将刘伯温视为自己的心腹和军师。

刘伯温出山之后,忠心耿耿地为朱氏政权效力,积极为朱元璋出谋划策。他为朱氏制订了"先灭陈友谅,再灭张士诚,然后北向中原,一统天下"的战略方针。而朱元璋得到刘伯温的辅助,正是如虎添翼。他基本上按照刘伯温为他定下的战略、战术行事,先用诱敌之计大败陈友谅,挫其锐气,再于1363年在鄱阳湖与陈氏决战,将其彻底消灭。第二年,又依计将张士诚的势力消灭。然后,朱元璋派部队北上攻打元朝首都北京,同时准备在南方称帝。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登基称帝,正式建立大明皇朝,改元"洪武"。为朱氏最后平定天下、开创朱明皇朝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刘伯温,作为开国元勋之一,被任命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为了表彰刘伯温的特殊贡献和巨大功勋,朱元璋还下诏免加刘伯温家乡青田县的租税,这是处州地区惟一不加税的一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