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姓氏大探源
2630000000026

第26章 韩--韩国被灭,子孙以"韩"为姓

韩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二十五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68%。

韩姓大探源

韩姓的始祖,正是三千年前周室诸侯之一的韩国。当时的位置,就是现在陕西的东部,以及河南的西北部。

据史料记载,韩姓本来是姬姓。春秋时代,周文王有一位住在晋国的后裔,因功被晋献公封于韩原,后来他的子孙也按照当时的习惯,以地为氏,就此姓了韩。当时他们的封地韩原,就是现在陕西省韩城县南边的地方。

韩姓,自始至终就是一个多彩多姿,十分有名望姓氏。最早在历史上享有盛名的,就是"九流十家"中,法家的创始祖韩非,他所著的《韩非子》50余篇,迄今仍为治法者的必攻经典。

繁衍之迹

韩姓最早活动在春秋时的晋国,韩虔建立韩国并建都平阳(今山西临汾),又两次迁都,一阳翟(今河南禹州),一新郑(今河南新郑)。通过两次迁都,使韩姓得以迅速繁衍,也使得韩姓在河南打下坚实基础。秦亡后,韩国宗室韩王信起初被封为颍川王,而后又改封太原,其后裔韩骞为避王莽之乱南迁南阳,这支韩姓在东汉得到很大发展。东汉末年,农民起义,西晋末年,八王之乱;南北朝时,五胡乱华,中原人为避连年战乱,大举南迁。韩姓则有迁往西北、东北、西南、江南者,颍川和南阳的韩姓不少人迁居江南。唐宋时期,著名文学家韩愈曾贬潮州刺史,为韩姓最早入广东者。南宋时,居于北方和中原的韩姓人迁往江、浙、粤、闽一带。元明清时期,韩姓发展的主要特点是江浙一带的韩姓人较大规模的播迁于南方各省,有的迁居台湾,甚至漂泊海外,到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定居。现今韩姓主要分布于我国北方的河南、陕西、山西、甘肃、河北、辽宁等省,南方则以江苏、安徽、浙江、湖北、福建等省为主。

韩姓名人

1.法家之集大成者韩非子

韩非(约公元前280~前233年),出身于韩国贵族。《史记》记载,韩非精于"刑名法术之学",与秦相李斯都是儒学大师荀子的学生。韩非不擅言语,但文章出众,连李斯也自叹不如。

韩非目睹战国后期的韩国积贫积弱,多次上书韩王,希望改变当时治国不务法制,养非所用、用非所养的情况,但其主张始终得不到采纳。韩非认为这是"廉直不容于邪枉之臣。"便退而着书,写出了《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等着作,洋洋十万余言。

韩非的书流传到秦国,为秦王嬴政所赏识,秦王以派兵攻打韩国相威胁,迫使韩王让韩非到秦国为其效力。韩非在秦国备受重用,引起了师兄李斯的妒忌,李斯在秦王面前诬陷韩非,将其投入监狱,最后逼其自杀。

韩非虽死,但他的思想却在秦王嬴政和李斯手上得到了实施。韩非的著作吸收了儒墨道诸家的一些观点,以法治思想为中心。他总结了前期法家的经验,形成了以法为中心的法、术、势相结合的政治思想体系,被称为法家之集大成者。

2.一代名将韩信

韩信,汉初军事家,淮阴(今属江苏)人;自幼熟读兵书,怀安邦定国之抱负;但因家境贫寒,常食不果腹;曾受乡间流氓欺凌而受胯下之辱。陈胜、吴广起义后,韩信始投项梁,继随楚霸王项羽,但不受项羽重用,后又投奔汉王刘邦。起初刘邦也看不起貌不惊人,曾受胯下之辱的韩信,经丞相萧何力荐,才始拜韩信为大将。

韩信拜将不久,即率军沿南郑故道东出陈仓,一举拿下了关中地区,使刘邦得以平定三秦;第二年,出函谷关,将兵锋逼至西楚都城彭城。

公元前202年春,楚汉两军在垓下(今安徽灵璧南)展开决战,韩信独当中军,他先令两翼部队对楚军实行侧击,再令中军推进,很快完成了合围。入夜,韩信令汉军四面唱起楚歌,终使楚军丧失斗志,被汉军一举聚歼于垓下。项羽眼见大势已去,自刎于乌江边。楚汉战争以汉王刘邦夺得天下而告终。

刘邦虽用韩信而心存疑忌,故在统一天下后,即夺其兵权,徙为楚王,继又黜为淮阴侯,软禁于自己身边。在这一段落魄的日子里,韩信与张良一起整理了先秦以来的兵书,共得182家,这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兵书整理,为我国军事学术研究奠定了科学的基础。公元前196年,吕后诱韩信至长乐宫的钟室,以谋反罪名杀之。一代名将,死非其所,实堪哀伤。

3."唐宗八大家"之首韩愈

韩愈(公元768~824年),唐代文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韩愈在政治上力主加强统一,反对藩镇割据;思想上尊儒排佛,以孔孟道统的继承者自居。他反对六朝以来的形式主义的骈偶文风,大力提倡古文,和柳宗元共同领导了中唐古文运动。韩愈是唐代著名散文家,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

韩愈写文章主张"文以载道",他写文章是为了行道明道。韩愈还主张儒家的"兼济天下"的思想,主张国家统一,重视先拔人才,他还关心社会现实,反对佛道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