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姓氏大探源
2630000000020

第20章 马--名将赵奢后裔

马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十九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1%,是全国回族十三大姓之一。

马姓大探源

马姓在历史上一直是一个出人头地的著名姓氏,尤其是中华民族中回族的大姓。

关于马姓的姓源,史料上是样记载的:马姓原属嬴姓,是上古时代贤者伯益的后代。春秋战国时期,赵王子赵奢被封为马服君,其子孙便以其封号为姓。

由此看来,马氏固然是颛顼之后的嬴姓后裔,而使他们得以"马"为姓的,则是2000多年以前战国时代赵国的王子赵奢,所以,如果以赵奢为后世马氏的始祖,也是理所当然的。

繁衍之迹

马姓最初发祥于河北省邯郸市一带。在战国末期,马姓子孙就已有一些迁居陕西咸阳,在此后的时期内,马姓不断得以发展,并且有许多成为当朝高官。家族逐渐得以兴旺,并且最终使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成为马氏的发展繁衍中心。在西汉时,马姓中又增添了由马矢姓改姓马而来的一支,也逐渐得到壮大。两汉至南北朝时期,马姓除在扶风茂陵成为望族外,还分布于今河南、河北、山东、湖北、四川、甘肃、江苏、浙江等省的一些地方,同时汉代时期,马姓宗族大举西迁到西北地区,后来再度东迁到黄淮地区。唐朝末年,王潮、王审知入闽,有河南马姓人随同前住,在福建安家落户,后发展成为大族。闽、粤地区马姓逐渐增多,到了明代,马姓族人得以进一步发展,遍布于福建。至清代,马姓开始有些移居于台湾,进而又远徙东南亚及欧美。当今,马姓为中国第十九位大姓,拥有人口占汉族人口的1%以上,主要生活在北方,特别是西北地区。

马姓名人

1.伏波将军马援

马援,扶风茂陵(今陕西省光平东北)人,东汉名将;建武十七年(41年)被任为伏波将军,后历任太守,发展了相马法;年六十余仍征战沙场,尝谓宾客曰:"丈夫立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又言:"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

马援是东汉初年的一个了不起的人。有人曾认为他和东汉光武帝是君臣相交的典范:

马援是西北军事力量派往洛阳的使臣,刘秀是东部集权的领袖。马问,为什么护卫这么少?难道不怕我是刺客(马在个人武技上很有心得,也许得益于常年与羌人的争斗吧)?刘答,你是说客不是刺客。刘问,作为当代纵横家你见过不少的君君臣臣了吧,有什么看法?马答,当世之人不但君择臣,臣也择君。刘说,见到你真让我感到惭愧。马说,看到您使我想起了高祖皇帝。

2."元曲四大家"之一马致远

马致远,大都(现在北京)人,名不详,字"致远",取"非宁静无以致远"之意,号曰"东篱",亦见效法陶渊明之意。

马致远早年曾热衷于功名,但并未得志。他在《金字经》一曲中曾慨叹道:"夜来西风里,九天雕鹗飞,困煞中原一布衣。悲!故人知不知,登楼意,恨无上天梯。"他经历二十多年的漂泊,才当上江浙省务提举。元蒙贵族集团推行的民族歧视政策使他对仕途感到绝望。他不满现实,又接受了道教思想的影响,在50岁左右离开官场隐居。

马致远的杂剧和散曲创作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后人把他和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并提,称为"元曲四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