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姓氏大探源
2630000000017

第17章 林--比干后裔,武王赐姓

林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十六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1.71%。

林姓大探源

三千一百多年前殷商的暴君纣王,在其宠妃妲己的蛊惑之下,曾经把忠心耿耿、进谏三日而不离去的叔父比干加以惨不忍睹的剖心之刑,这一来,纣王不但失去了一位最忠诚的大臣,而且他杀死自己长辈的罔顾人伦暴行,引起天人共愤,终于加速了殷商的覆亡。而根据后世学者的考证,这位被纣王剖心而死的千秋忠义之臣比干,正是后来千千万万林姓人的始祖。

比干是商帝太丁的儿子,与纣王之父太乙为兄弟,论起辈份应该是纣王的叔父。纣王嗜杀成性,荒淫无道,比干冒死劝其改过,三天三夜不离宫廷,纣王怒而杀之,并挖出了他的心。噩耗传到家中后,他的儿子就逃难到长林之山,不久以后周武王灭纣,就赐他姓林。

繁衍之迹

林姓最初发祥于河南省境内。自周武王赐名林坚,林坚食邑博陵(今河北安平)后,子孙世袭其爵。春秋时期,林姓由于官职调迁与避乱隐居,散居于周(今陕西、河南一带)、鲁、齐、卫等地。战国时期,赵宰相林皋,始居九门(今河北藁城县西北),生有九子,分别为文、成、宣、化、德、修、明、勉、昭,父子均十分贤德,被称之为"九龙之父","十德之门"。后来因为赵王妒其才能欲加害,所以迫使林姓举家迁至西河(即榆林河,流经陕西榆林,注入永定河)避难。汉朝时,林姓子孙历任少府、太子太傅等官职,从而在济南地区使林姓成为名门望族。后由于再次遭受政治迫害,中原林姓在东汉末、三国时期大批南迁,迁入江浙一带。至西晋末年,中原林姓开始进入福建。林坚八十一代孙林颖之长子林懋曾任下邳太守,分出了下邳林姓;次子林禄曾任晋安(今属福建)太守、晋安郡王,死后葬于惠安县涂岭九龙岗,成为海内林姓拜谒圣地,为林姓在福建开基始祖。其苗裔散居侯官、福唐、长乐、惠安、龙溪、漳浦等地,称"闽林晋安世系",成为林姓最大、最著名一支。晋安林姓又派生许多支派,最盛的有两支:一为侯官世系(今福建福州),民族英雄林则徐即属此支后裔;一为莆田世系,此支自林禄之孙林绥始,林绥的十三世孙林披生九子,俱官刺史,号"九牧林家"。晋安世系分支较著名的还有琼州世系与睢阳世系,分别在唐朝与南宋时迁入海南,并且部分由于战争在明朝时散居于河南、甘肃等地。林姓在唐朝时最早入台,在明清之际,闽粤沿海地区的林姓开始移居台湾,繁衍发展。林姓在福建、广东、台湾三省分布较多、约占全国林姓60%,为我国典型的南方姓氏,如今已遍布全国各地,而且还远播到港澳与国外。

林姓名人

1.民族英雄林则徐

林则徐是鸦片战争时期主张严禁鸦片、抵抗侵略的爱国政治家。史学界称他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林则徐为官廉正,极有远见,提倡经世之学,主张对现实政治进行改革。道光年间,英美等国的鸦片贸易越来越猖獗,清廷白银大量外流,吸食者骨瘦如柴,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危害。林则徐上书朝廷,力陈鸦片之害,坚决主张禁烟。道光皇帝于是封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林则徐到广东后,与总督邓廷桢、水师提督关天培制定了严厉的禁烟法令,并命英美烟贩限期交出鸦片。英国在华商务监督义律用重金贿赂林则徐,被林严词拒绝。此次禁烟共收缴鸦片168万余公斤,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沉重地打击了可耻的英国鸦片贸易,标志着中国人民反殖民统治、反侵略斗争的开始。虎门销烟过后,英国武装侵略东南沿海,挑起了第一次鸦片战争。软弱的清廷面对英国的武装挑衅,将林则徐罢官充军,可怜这位禁烟的民族英雄面对外辱内患,却只能是报国无门。

2.文化名人林语堂

林语堂(1895~1976年)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他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学习,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

1944年,林语堂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