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姓氏大探源
2630000000013

第13章 孙--渊流辉煌,名人辈出

孙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十二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1.5%。

孙姓大探源

孙姓的渊源主要有三个

一种说法是源于周文王的后代惠孙,其孙为纪念惠孙而取其名中的"孙"字为姓;另一种说法是说孙姓源于孙敖后人;第三种说法也是最重要的说法,就是孙姓源自田完后裔。田完由陈国逃到齐国,由于他品德高尚,齐桓公欲立他为卿,但他不慕高位,只是请求当个管理百工的小官吏。田完的后代在齐国屡立战功,齐景公赐姓孙氏。以上三个孙姓起源,以齐景公赐田完后代"孙"姓一说影响最大。

历来对于孙氏姓源的考据,既然是如此的众说纷纭,现在孙姓之人想要追溯血缘上的正确出处,也就较为费事了。

在历史上不计其数的孙姓名人中,孙阳可能要算是最早在史书上出现的一位。孙阳这个名称,大家也许比较陌生,但是如果提起"伯乐",大家一定熟悉万分了。孙阳是春秋秦穆公时的人,伯乐是他的字,以善于相马闻名,后世也就以"伯乐"两个字来表示一个人的知人之明了。

其次,便是鼎鼎大名,被全世界军事学家奉为军学泰斗的孙武了,他所著的《兵法十三篇》,一直到今天,都被奉为军事上的最高法则。孙武的后代,也出了一位以兵法见长的著名人物--孙膑。

孙姓名人虽然辈出于各代,却没有一位是可以比得上孙中山先生的,他对国家民族的贡献,每一个中国人都深铭五内。孙姓人的杰出与卓越,在他的身上是登峰造极了。

繁衍之迹

孙姓的发源地主要有两支,一为河南濮阳,二为山东博兴。春秋战国时期,河南濮阳孙姓后裔孙嘉迁到汲郡(今河南卫辉市西南),使得汲郡也成为孙姓繁衍的一个重要支源。这一时期,山东孙姓播迁频繁,齐国内乱,致使孙武子孙迁至江苏、浙江一带居住。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局动荡,导致孙姓大举南迁,加上富春孙姓建立了孙吴政权,使得孙姓在南方分布渐广,河南、河北、山东、山西、浙江、江苏、湖南、福建、陕西及东北等地遍布孙姓。隋唐时期,孙姓的迁徙仍以南方为主,唐代固始人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漳及唐僖宗时王潮、王审知入闽都有孙姓族人参加。宋元时期由于金人南侵及蒙古军队的南下,使孙姓族人进一步涌入福建、广东等地居住。明清时期,有福建孙姓迁入广东紫金县者,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即为此支后裔,这一时期,孙姓人已是遍布全国,且以东部和江南地区较为集中。今日孙姓以山东、河南、安徽、黑龙江、河北和吉林等省分布最多,上述几省的孙姓人数约占全国孙姓总人数的58%。

孙姓名人

1."兵家之祖"孙武

孙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人(即今惠民县人),是齐国名将孙书(即田书)的孙子。他自幼好学,尤工兵法,因避齐乱而奔吴为将,帮助吴王阖闾西破强楚,北压齐晋,屡立战功。

鲁昭公二十九年、吴王阖闾三年(公元前512年),伍子胥把孙武推荐给吴王。吴王读了孙武著的兵法,和孙武谈论了当时的政治形势和军事问题,非常赞赏,并当面试验了孙武练兵、作战的才能,知道他确实善于用兵,于是用孙武以客卿身份为将。孙武与伍子胥一同协助吴王阖闾伐楚,五战五捷,攻占楚国,又攻破越国。

孙武曾总结历代战争胜负的经验教训及各方面的因素,着"兵法"多篇。流传至今的《孙子兵法十三篇》,被誉为"兵学圣典",在世界上亦具有很大影响。因之,后世人尊之为"兵家之祖"。

2.忍辱偷生报大仇的孙膑

孙膑,战国时期齐国人,孙武后裔,是著名的军事理论家、军事指挥家,著有《孙膑兵法》。

孙膑曾拜古代著名的兵家大师鬼谷子为师,与魏国大将庞涓为同窗好友。但庞涓妒贤嫉能,将他诳骗到魏国并施以膑刑,欲使孙膑不能领兵打仗。后来,孙膑千方百计逃到齐国,做了田忌的门客。他运用博弈原理帮助田忌在贵族赛马中获胜,其才能令田忌佩服不已。田忌将孙膑举荐给齐威王,被拜为军师。后来,孙膑两次采用"围魏救赵"的战法使庞涓所带领的魏军元气大伤。在马陵之战之时,孙膑假装撤退,添兵减灶,待齐军退到道路狭窄、地势险隘的马陵时,孙膑挑选万名弓箭手埋伏于此。孙膑计算魏军行程,判断魏军日落后就到,就在路边一棵大树上写了"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八个大字。日暮时分,庞涓果然率军追到这里,看了八个大字后才发现中计,但已来不及撤退。很快魏军溃败,庞涓中箭,最后羞愧自尽。孙膑在马陵之战大获全胜,也报了膑刑之仇。

经过马陵之战,孙膑名扬天下。

2."药王"孙思邈

孙思邈,京兆东原人(今陕西省耀县孙家塬)人,出生于隋开皇元年,卒于唐永淳元年,活了102岁(也有说他活了141岁)。他是我国乃至世界历史上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历史上,被人们尊其为"药王"。

孙思邈是古今医德医术堪称一流的名家,尤其对医德的强调,为后世的习医、业医者传为佳话。他在名著《千金方》中,把"大医精诚"的医德规范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上来专门立题,重点讨论。而他本人,也是以德养性、以德养身、德艺双馨的代表人物之一,成为历代医家和百姓尊崇备至的伟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