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走出窑洞
26295500000052

第52章 羊毛毡进城

“如果你有一乡的眼光,你可以做一乡的生意;如果你有一县的眼光,你可以做一县的生意;如果你有天下的眼光,你可能做天下的生意。有志啊!你听说过这几句话吗?”有志躺在炕上想着老掌柜曾经问过他的话,月光从麻纸上轻轻泄进来,志远一翻身,露出了清晰可见的脊梁骨,“去市里”有志更坚定了自己把毡子卖进城市的信念。

“爹,这两天你带花儿拿上咱的花毡样毡去周围给咱送羊毛的村里,看看能不能动员起来大家伙绣花毡,工钱和俺姑村咱村的一样。”“中”老曾用一个最简单的字肯定了儿子的提议。“然后从宋家村和枣树凹瞧瞧大伙儿愿意不愿意来擀毡子,这俩村离得最近,咱跟大伙儿打交道多,我觉得应该能行,如果合适咱俩院子里同时开四个工,爹,你觉得咋样?”

“啥?炕毡也添人?”老曾倍感意外,“爹,咱现在无论是炕毡还是花毡彩毡,刚刚够县里和镇上,如果打通市里,咱现在的规模和速度远远不够。”“可一下子生产那么多,卖不了咋办?”老曾很是担忧。

“爹,没有东西咱拿啥去找人家?毡子又不是馍,今儿卖不了明儿就长毛,我就发愁咱加工的慢呢,没胆儿是不行的,还有,我已经交代了金旺叔和有贵叔把县城往西和往南的村子里都打好招呼,收羊毛,暴村家俊家管代收羊毛,这样金旺叔和有贵叔从县城往回返时拉上羊毛回来,县城往南的羊毛集中在四东村大春儿(从青石村嫁出去的姑娘)”姐家,这些我都谈妥了。”

“这一下铺这么大摊子,我这心里咋这么不踏实呢?”没见过大场面的老曾还无法突然适应过来。“爹,怕啥呀?咱的毡子好能做出来咱就不怕。俺已经定了,明儿早早点动身,俺准备带几张毡子带上他仨去,回来时买回马车和马来。”有志拿定的主意,就是老曾也更改不了。“中,我这就带花儿出去。”“爹,告诉枣树凹的大伙儿,他们只用上上午工,这样他们不用搭黑回村,就不怕遇狼了。”“咱村的多上晚夕的工,宋家村回村不费劲,大伙咋合适咋来。”

“中。”老曾应着,准备带上花儿出门,“爹,记得留上一斤煤油。”“中。”老曾带上花儿拿上样毡出门儿了。

有志把铜梁俊明和刚子找来,“都准备好了吗?”“没问题了。”“二虎家的活儿呢?”“哥,知道你惦记,俺们下来前能干的都干了。”“好,还有一个任务。”“任务?”“对。”

“娘,好了没?”有志朝正在板凳上坐着缀扣子的娘问,“好了,这就好了。”有志娘咬断线再检查检查衣裳,然后来到窑里,从炕上拿出三身新衣裳,“娃儿们,来试试。”“啥?这是干啥?”三个小伙子不知所措。

“人靠衣裳马靠鞍,咱要出去卖咱的毡子,咱不能让城里人小瞧了咱的精气神,对不?”有志说着,把衣裳分给大伙儿,“娃儿们,快试试合适不合适。”有志娘盼着看见孩子们穿上她亲手做的衣裳。

“这多精神哪!”有志看见小伙伴们穿上细部衣裳的精神气打心眼里高兴,“行,明儿就穿上出门儿。”说完四个小伙子开始挑毡样儿,收拾要出远门的行李。

“爹,俺明儿就能跟有志哥去市里了。”兴奋不已的铜梁激动地和金旺说,“哥,有志哥咋不带俺呢?”铁柱也盼望着能跟哥哥们去县里上市里,“你还小呢,你跟上去你哥他们还得给你操心呢!”金旺一说,铁柱一嘟嘴不高兴了,“志哥不是说了吗?你再大点儿就带你去。”铜梁安慰铁柱。

第二天天还没亮,有志给白马饮了半桶水,给白马梳理了马鬃,这是他出门前必做的工作。“再带上草料。”有志和三个小伙伴穿着崭新的衣裳出门了,在黎明到来之前,他们远离了还在睡梦中的青石村,在窑洞的注视下越走越远。

“哥,市里比县里还大吗?”“嗯!有好几个县城大,”“哥,市里能要咱的毡子吗?”“为啥不要?只要睡觉那都得要,只要有睡觉的人,咱就能卖出毡子。”有志边笑边说,“哈哈,睡觉就离不开毡子?”伙伴们在马车上笑的前仰后合。

曙光初现,通往城市里的路越来越宽,小伙伴们东张希望的眼神让有志想起了第一次和他去镇上的二虎,“二虎,你知道我们在往市里的路上吗?”“志哥,去吧!带大家伙儿过上好日子。”二虎微笑着看着有志。有志用力的眨了几下眼睛,他知道,他的好兄弟在地下也盼望着他能带大伙赚上钱让大伙儿吃饱穿暖。

“瞧:四个轮子。”刚子惊叫道,“那是汽车,部队的吉普车。”有志回答道。三个伙伴的脑袋随着吉普车驶过的方向齐刷刷的往一边儿侧转,直到只能看见车轮卷起的灰尘。有志忍不住想起了龙龙和栓柱捏的汽车,四个轮子,上面却是平车的模样。

“出来看看是不一样!”“那是”......小伙伴们你一言我一语。“不早了,咱得歇会儿。”有志把白马拉住,给白马喂上草料,四个伙伴找了个阴凉处,从车上拿了把干草垫在地上,拿出水壶和干粮吃了起来。

“志哥,咱走的是往市中间吗?”铜梁问道,在他眼里,冬梅家的窑顶是青石村的正中间,平常热闹的事儿都在那一块儿,那市里的正中间也应该是市里最热闹的地方。“咱现在走的不是往市中心的,现在是往市里的最东,前面没多远儿就要到了,叫白马好好歇歇。”“为啥咱不去市中心?”俊明也很好奇。

“市里大了,做买卖的不光市中心有,而且市里的大店比较多,尤其的批发的店往往都在宽敞交通方便的地方,所以咱这趟要从东往西再往南,再从南返回到咱北边来,争取把大店跑到。”有志不紧不慢,说完继续喝水。“还是志哥想得周到。”俊明跟着说。

市区的东部都是房子,有好几条街,他们一条一条的转,一个铺子一个铺子的进,“先放下些货,卖完以后再说!”“咱这边主要卖寿衣花圈啥的不卖毡子”“毡子?不卖不卖”......“有志哥,这可咋办啊?”俊明紧张的问。“不能让好东西到喜欢它的人手里,那就太可惜了。”老掌柜的话如雷贯耳,“没事,慢慢找,慢慢来。”有志不急不躁的说。

“原来卖毡子这么不容易啊!”俊明悄悄的问刚子,“你以为呢?你没见过人家难为有志哥的时候,有志哥难着呢!”刚子悄悄地对俊明说。又来到一家杂货铺,杂货铺挺大,里面不仅有手电,头巾帽子还有日常用品,食品,更关键的是也卖布,有志拿了两张花毡,一张是上山虎,一张是富贵花开,拿给掌柜的看。

“掌柜的,这是俺村加工的花毡,外面有炕毡,您瞧瞧。”有志对掌柜的说,“花毡?”掌柜的拿起老花镜反复看花毡,“再带我瞧瞧炕毡”,“毡子是真不赖,毡子,花毡都是啥价啊?”掌柜的问,有志一五一十的把炕毡,大小花毡,彩毡的价格给掌柜的报了上去,特别强调,“掌柜的,俺这毡子有一条就是现货现结,俺们村离得远,来回要账啥的不方便,再说小本买卖也抵垫不起,请您理解。”

“离得远?那送货能保证吗?”掌柜的用置疑的眼光看着有志,“掌柜的,送货这块儿,只要咱定下来数量,只要不是特殊的天气,俺就能给您保证保质保量送到。”“价格还能再商量吗?”“掌柜的,俺这价格已经是最低的了。俺有一说一。”“这样,今天一样给我放下三张,卖得好你再给我送吧!”掌柜的话一出,四个小伙子满心激动,“掌柜的,一样儿各三张,这样,最迟三天后,只要天好,俺们准时送到,如何?”“好吧!”

从杂货铺出来小伙子们好不激动,“有志哥,买卖来了,买卖来了。”俊明第一次见见这场面,表现的异常激动,市里的东面不算太大,很快也转遍了了,东面的成果是三家,再往西。

在西边转啊转,进铺子,出铺子,有志总觉得西边的大路比东边的大路要多,敏锐的直觉让他感觉到西边一定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究竟是什么呢?怎么看,除了路宽别的实在想不上来。“哥,走吧!这西边已经转遍了,就这两家。”铜梁说道,“哥,就是,咱还得赶路呢!”刚子也催道。

“也只能先走了,可西边是哪儿不对劲儿呢?”坐在马车上边走边百思不得其解,他再回头看,有辆马车拉着满满一车货从一个大院儿里往西边大路上走了,他突然就想到了县里来自河南河北的客户。有志拉住白马停下了车,“哥,咋了?咋不走了?”铜梁纳闷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