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走出窑洞
26295500000143

第143章 咱当兵的人

志高要开学了,有志把咸菜坛子里的老咸菜给志高和银贵带了一罐子,又把榆皮面和高粱以及玉米面做的干馒头片给哥俩带了半兜子。

“去了学校该吃吃,回头哥去镇上河里捞鱼给你俩送点鱼干补补。”有志边给志高装发黑的干馒头片边说,他知道正在长身体的志高和银贵靠这点东西是难以填饱肚子的,学校的食堂里也难让这些正窜个头的半大小伙不忍饥挨饿。

“哥,知道了,你不用去捞鱼,俺们能吃上这些就已经让同学们羡慕死了,河里水还太冷。”志高心疼有志,每次看见比自己越来越矮的哥哥给自己收拾行李志高心里说不出的心疼。

“志高,听话,好好学,学上就是本事。念书苦,哥知道。”

“哥,不苦,你们在家才苦。”

“咱苦过这阵子,等水引下来就不苦了。走吧!”有志把干粮和杂物的包横搭在前梁上,志高背起被花儿拆洗过的松软的被褥抱起咸菜坛子,上到窑顶,忍不住往西院的学校看看,院子里空无一人,倒是朗朗读书声从窑洞里飘上来,跳上哥哥的大飞鸽志高和银贵一道上路了。

后山上正是晨雾缭绕时分,太阳从山后冉冉升起,依稀看得见人影婆娑,志高看着自己的家自己的村远远落在身后,曾经自己和家人乡亲挥汗如雨在地头山间,这样的日子家人和乡亲们还在继续着,心里依然复杂如乱麻。

有了现成的石头,人们更加干劲十足了,年轻的后生们成了搬运石头的主力军,年长的男人们则继续石匠的工作让尖锐的石头变平整起来。女人们则拎起了镢头开始给水渠准备通道,初春的寒意渐渐被乡亲们的汗水淹没的踪影全无。

国栋今天没有跟着大伙去后山,而是留在村子里挨家挨户帮大家用红烧土拌碎麦秸杆和泥修补炸石窝在院子里震落黄土的猪窝兔子窝,明天就要回部队了,他要在今天能干的活尽量都干了,作为一名军人,一年能回家只有这些短暂的日子,从小串东家睡西家的长大,他留恋青石村的窑洞更留恋村里的人。

麻利的和泥巴,上墙,院子里老人们用接泥板递给国栋,一个院一个院的修补,有了老人们的帮助,修补的速度快的很,来到郭大娘的院子里,国栋除了修补毛糙的震落黄土的地方,还给大娘换了震破的麻纸。

“娃啊!一会儿从前头返回来过来一趟。”郭大娘笑眯眯的对国栋说。

“大娘,俺不是几岁的娃了,别老给俺带吃的。”

“咋?带些吃的部队上还管哪?”

“中,带,带,俺一会儿返回来就带”国栋不得已再次接受了这幸福的无奈,作为一个常年在外的兵,他成了村里老人们的宠儿,一身的军绿让村里的老少都格外稀罕他,越是这样他越明白自己得多为乡亲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收成好的时候,每次他回家,这家请吃午饭,那家请吃晚饭,一村都要吃遍,他不能不去吃,因为这是乡亲们的情意。乡亲们往往要拿家里最好的饭菜来招待他。

临走,这家大娘给写炒豆子,那家嫂子给奇炒,总之人们要把自己亲手做的或晾晒的宝贝给他带上,每次回部队他都能和战友们分享一番。所以每次干活他都恨不得给每家每户把农活都做完。

当活做到学校院子里时,正逢孩子们下课的时间,“国栋哥?”三虎高兴的跑了过来,跳到了国栋的背上,“国栋哥”“国栋哥”宝生,犇儿他们都跑过来,活捉了让他们羡慕不已的冰哥哥,春娃站在墙角眼巴巴的看着这热闹的情景。

国栋被孩子们围倒在地上,“国栋哥,教教俺们倒立上墙呗!”犇儿摸着脑袋求国栋。

“就是,就是,国栋哥,教教俺们呗!”孩子们纷纷嚷道。

“中,都过来。”

阳光正好时,国栋看着朝气蓬勃的弟弟妹妹们,不忍拒绝他们热情的天真,索性脱下外套,来到被太阳晒的暖乎乎的墙根儿,“看好了啊!先靠着墙来练倒立,要练到手有足够的力气撑起整个身体,然后再试着慢慢离墙倒,试着平衡身体,要小心一点,不然会摔的很痛的.倒立是一只脚上去后,立刻,马上,要快的速度另一只脚也跟上去才不会掉下来。”

国栋边教自己人已经靠墙倒立了,孩子们顿时掌声四起,春娃试着挤进被同学们围严实的圈里,可旁边的宝生一把把春娃推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