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走出窑洞
26295500000123

第123章 除夕

一行人到了家,把美珍娘安顿在厨房窑里,花儿和母亲忙着做饭,有志奶奶坐上土炕和美珍娘聊天,有志连忙去找已经迁移下来住在后面的杜医生。

窑洞里顿时热闹了起来,美珍娘也显得有了精神。

“先让老太太吃饱饭。”杜医生看过美珍娘的情况交代有志。

“吃饱?”美珍显得很难为。

“花儿,快点,先给婶子弄饭”有志以为美珍觉得不是自己家而难为情。

美珍看看有志:“有志哥,不是。”

“什么不是?”有志看着美珍诧异的问道。

“我娘她吃不了多少饭。”

“那不中,吃不下饭麻药劲儿一过她身体顶不住。”杜医生皱起眉头说道。

“美珍,哄着婶子吃,一口一口喂。”

“对,必须吃上,她这个情况要尽快埋线,不能再耽搁了,都是长时间不思饭食引起的胃病,已经这么虚弱,再拖下去怕不好。还有,有志,这窑里的光线已经不行了。”

“那行,俺拿手电。”

“最好两个手电从两个方向给我照着。”杜医生去做手术前的准备了。

“娟儿,快去有贵叔借手电来。”有志吩咐娟儿,“嗯!”娟儿应声跑了出去。

有志娘拿起醋往花儿做好的肉汤里倒了一点,带着肉香和葱花香味的汤做好了,小龙龙闻着饭香努力的往火台边凑,花儿悄悄地拧了龙一把:“快出去玩儿去”小龙龙知趣的跑了出去。

“大妹子,杜医生这手可厉害了,俺们可是见识过被他治好的人,你就咬牙能吃多少吃多少,听杜医生的没错。”有志娘用小勺反复的给美珍娘倒晾碗里的饭。

“大娘说得对,娘,你用力吃点。”美珍一勺一勺的喂给了母亲。

有志往窗台放了个小板凳,上面点了煤油灯,花儿和美珍用两个手电筒帮杜医生照明,简陋的手术室里一个小手术就这么做上了。

彪叔在院里担心的踱来踱去,看看麻纸透出的光,彪叔忍不住把有志拉到一边:“有志,真的能行吗?俺老嫂子的体质可是太弱了。”

“只能说试试,看杜医生的了。”有志无奈的说道,美珍娘今天的样子远不如他当初救回来的任杰,任杰好歹胃不疼的时候还能行走自如呢。

十多分钟的工夫杜医生出来了,“身上就一把骨头了,不知麻药过去能不能顶住,把药按时煎上,这药得服上六天,半夜留心看看有没有别的情况。身子实在是太虚弱了,只要能熬过三天时间,没准就无大碍了,如果......”

“大爷俺知道了,今晚你就住俺家,要有个啥特殊情况也能救急不是?”杜医生的话让有志不由自主的紧张起来,他赶紧留杜医生住自家窑里。

“应该的,反正咱晚上守岁呢,我回去也不放心哪!”杜医生如是说道。

守岁是农村的老规矩,在大年三十的晚上成年人几乎都是不睡觉的,一直会熬到第二天晚上睡觉的时候。

远处山上干活的男人和出去打猎的男人们都陆陆续续走在回家的路上,孩子们在村子里手拿高粱杆和红纸做的小风筝成群结队的跑,这个时候他们是最快乐的,他们显然还不知道今年的除夕是吃不上他们已经心焦了很久的饺子的。

女人们在窑洞里给男人们烧着热水煮着饭,有的女人还在给娃娃们没完工的衣裳缀着自编的扣子,这样特殊的除夕在青石村这算得上是头一次了。

不用上课的孩子们看见打猎的队伍回来,“哗”的都围了过去,摸着长辈们肩头扛着的猎物,高兴的大喊大叫,“三虎,来,背上。”铜梁把一只大野兔交给三虎,他知道孩子们更喜欢这收获的感觉。

“俺也要背。”“俺也要背。”于是穿着大棉袄大棉裤的孩子们把野鸡,有野兔......都扛在了肩上。

开心的孩子们大摇大摆的扛着猎物边高兴的说唱边接受从家门口出来的村民的称赞,后面队伍里大人们还抬了一只壮实的野猪,这更增添了过年的喜庆。

猎物在九叔家院子里集合在一起,“明儿过年,咱明儿支仨大锅,两个锅炖野猪,一个锅煮饸饹,咱村热热闹闹的吃顿饭,如何?”九叔看着老老少少们说道。

“好”“好”孩子们欢呼雀跃起来,他们喜欢吃肉,更喜欢老老少少在一起吃大锅饭的热闹。

“那俺们明儿中午回来吃。”二坚代表采石头的队伍发言。

“明儿过年就休息一天吧!”九叔希望已经劳累了一阵子的采石队伍和打猎队伍都能休息一天。因为村里最在乎过年的这天家家团聚,即使你是除夕深夜回来,大年初一是一定要家家满员的。

“这样,明儿下午统一休息,后天全体出工,咋样?”有贵提出了折中的办法。

夜幕降临,村子里传来了孩子们把鞭炮偷拆成小炮的稀稀疏疏的“噼啪”声,孩子们显然意犹未尽,等不到零点再放鞭炮,还好大人们总是会藏起来一部分鞭炮,零点和早晨的鞭是必须要放的。

月亮已经爬上来,收工回来的老曾显的很疲惫,拖着沉重的步伐往家回,本来腿就疼,一受冷腿就更疼,老曾硬生生的和年轻人一样在山上干着抡大锤的活儿。

有志娘搬了一张椅子来院子里,恭恭敬敬的借着月光烧香,磕头,嘴里碎碎叨叨的念叨了些什么,但娟儿显然听到了最后一句是母亲为炕上婶子的祈祷。

有志拿出胖子给自己捎的高粱白叫上父亲以及彪叔和专家教授们给他们倒上酒,除了龙龙和娟儿大家都没睡。

美珍娘睡得很香,煤油灯下看不清她的脸色,但显然呼吸很均匀,杜医生隔一会儿就过来看看,花儿和美珍一直守在美珍娘的身旁。

“哎!真是羡慕你们哪!”任杰忍不住的感叹。

有志知道几位教授专家此时此刻是想念远方的家和家人了,“等过完年俺专门去城里给你们往家里寄信。”有志对几位专家教授说道。

任杰他们并没有说话,只是默默的喝起了闷酒。

“教授,说说种地种菜的事儿吧!等咱通上水了也好好跟你学学。”老曾转移着大伙。

“说起种地种菜,我看着青石村的土倒是怪有意思呢......”一提农业任杰立马来了精神,不胜酒量的他滔滔不绝的和大伙儿聊了起来,剩下的几位很快进入了议题......

“美珍美珍”美珍娘喊了起来。

“娘?”“婶子?”美珍娘的炕上乱了起来,有志和杜医生都跑过来,只见美珍娘满头大汗喊了两句便翻起了白眼。

“让开,快让开。”杜医生掐人中掐虎口,“快,拿热水泡湿毛巾来。”杜医生继续指挥大家,窑洞里顿时紧张起来,喝酒的也顾不上喝了,进不去窑里的在窑洞外紧张的走来走去。

有志娘在中窑的观音菩萨像前点燃了香,嘴里不停的祷告。彪叔在窑洞窗户外听着窑洞里的动静急的满头是汗。

缓过气来的美珍娘还是直翻白眼,“给她冲两颗鸡蛋来。”

“鸡蛋?没有鸡蛋啊!”有志急的瞪大了眼睛。

“快去俺家问你大娘要,快去啊!”杜医生吼道,原来杜医生迁移前把他家那几只鸡也一并带了下来,有志一听拿起手电拔腿就跑。

顾不上深更半夜狼的危险了,有志此刻奔跑的速度比狼还要迅猛,好在大家家家都扫干净了门前的雪,村里的土街上没有冰,有志来到杜医生家借住的院子前喊。

“有志?咋了这是?”前来开门的居然是国栋,原来村里的七八个年轻人都在这儿玩纸牌呢,有志顾不上回答直接往九叔家窑洞里跑。

“大娘,借俺俩鸡蛋,救人”有志上气不接下气的向杜医生的老婆喊道。

老太太知道这是大事儿,赶紧踩着小脚去窑后面的笸箩里拿出几个鸡蛋放进一个帽子里递给有志,“大娘,俩就够了。”

“都拿上,救人要紧。”老太太知道半夜三更来请求鸡蛋的志远定是老杜救人急用。

拿上鸡蛋的有志拔腿就跑,左手是手电,右手小心翼翼的抓着放了鸡蛋的帽子,看着有志慌慌张张的样子,国栋跟着有志向下面跑。

“国栋呢?”耍纸牌的小伙子们纳闷着国栋的去向。

“鸡蛋来了。”有志从帽子里掏出鸡蛋。

“快,冲上两颗,放点白糖。”杜医生继续指挥道,有志家像碗一样大的薄皮小铝锅在有志去拿鸡蛋的功夫已经熬好了水,花儿鸡蛋迅速的冲鸡蛋。

美珍抱着母亲已经是泪眼婆娑,却一直没哭出声音,美珍绝望的脸让窑洞里外的人们看着格外揪心。

“快,换毛巾,按脚心。”杜医生仍有条不紊的指挥着,花儿和志高志远各拿着一只碗搅动着冲好的鸡蛋,每个碗里只有一点,很快不烫嘴了,花儿喂美珍娘喝。

老太太的嘴根本不张,只有脸上的汗不停的往下流。

“不行,必须想办法喂进去。”杜医生看见老太太的情况如此危急急忙说道。

“花儿,你替我抱着娘。”美珍说道。

“我来”不等花儿过来,有志已经上炕从美珍怀里接过了美珍娘。

只见美珍一抹眼泪:“娘,您好歹喝点,俺来喂你”

美珍跪在母亲面前用嘴一口一口的喂起了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