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心灵修行记
26232600000155

第155章 158章:自媒体人在意的粉丝数量,极有可能是一个被精心打造的骗局?

【自媒体人在意的粉丝数量,极有可能是一个被精心打造的骗局?明星也不例外】

自媒体,已不是什么新鲜的字眼,笔者有幸,每次网上有点风吹草动,我都乐意去尝试,从以前的玩唱吧,到后来的写小说,还有如今的自媒体写作,甚至是短视频制作,笔者都有参与,老实说,笔者在自媒体的红利期,确确实实得到一些收益,虽然不多,但在早两年,比我曾在公司上班的工资收入还要可观。

那时的自己,心情大好,趁红利还未过期,把写小说搁在一旁,能做视频的赶紧发,能写短篇的趁早写,唯一遗憾的是,那时我没有设立团队,尽管在早前,笔者也向自媒体人提出这方面的倡导,如今看来,我依然没有那样做,因为笔者在一段时期的观察中,从心理学的角度,发现自媒体人选对平台很重要,特别是你想长期保持一定收益的创作者。

现在的自媒体红利趋于饱和,高流量和高收益已大大折扣,大不如以前,有些平台在壮大之前,得益于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思想,换来累累硕果,但壮大之后却一脚踢开早前一些创作者,道理很好解释,壮大之后的平台,名人参与其中,他们自带的光环效应为平台增色不少,带动了整个平台的名气,可以说,是草根成就了平台,但草根和名人始终还是有所差异,多一个草根少一个草根,对壮大后的平台,可有可无,已经失去该有的价值,因为草根太多了,有些平台,可能早已忘了自己也是草根出身吧?

不得不说,一个平台和一个人的个性还是有相似之处,多少有些缺陷,说难听点,就是势利,他们不喜欢草根们说三道四,却还要高举正能量的招牌,其实,一再出尔反尔的正是他们自己,扩大规模,招商引资,融资才是他们的真实意图。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一小撮无良平台不说也罢,自媒体人应该看清当前一个现状,你的粉丝不是很多吗?如果很多,为何你没什么流量?

还有一种情况,粉丝寥寥数个,流量却高的离谱,一个小视频,一篇文章上百万的都有,这不是瞎胡闹吗?把粉丝当开玩笑吗?

笔者曾在一个小平台,发表书法视频,历时一个多月,粉丝突然大涨,短短两天,粉丝数量破万,以为自己还真像那么一回事,不觉生喜,甚是安慰,然而,没过多久,我只是没更新五六天,突然涨的那些粉丝,不见人影一个,只有那些一如既往支持我的老铁,笔者怀疑,这是一个很明显的暗箱操作套路,你有更新、保证内容质量的发文能力,平台有意“栽培”,送你粉丝,你若停止更新,对不起,这里不欢迎你!

小平台尚有这种送粉丝的能力,一些大平台自然不在话下,换种说法,只要你的内容符合平台的发展方向,送个几百万粉丝,那又算得了什么。

所以个人觉得,粉丝数量的多少,在某种程度上,不能直接说明你很受众或者说你的创作水平很低,而是平台器重你或是有意把你当作实验,作为平台的一个发展方向,一旦出现了晕轮效应,对平台而言,极其有利,这应该也是一种策略手段吧!

如若违背他们的发展方向,他们则会采取一定的限流。

再说,自媒体背后的推荐系统,是真没那个准,除了敏感词,它是无法真正分辨创作者作品的质量好坏,绝大部分还是根据读者们的兴趣与否,推荐给读者。

接下来,我们谈谈明星,譬如说,谢娜的粉丝都已经破亿了,可真正点赞评论的,却相差甚远,和她的粉丝数量完全不在一个调上,一百万点赞的都很难看到,一百万评论的几乎没有,别说一个亿了,来个一千万也好。

相比张国立,他倒是自信满满,虽然粉丝只有一百多万,但都是活粉。

笔者觉得,自己有必要发出一种声音,有些事情的真实性,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个样子,眼见也不一定为实,若说众人都不爱跟风,也就谈不上什么大众化吧?

当然,有些平台还是蛮人性化的,比如说百度、微博,他们都在极力完善自己的不足之处,公司壮大了,也不忘老创作者们曾经努力的点点滴滴,只要你的作品是原创的,它不会随意封杀你的账号,不会凭白无故的限流,若有不服,你尽可反馈,他们都会第一时间处理,这一点,难能可贵。

原创:心灵修行记

笔名:青灯禅

《心灵修行记》一直致力于心理破译、心理学、心灵鸡汤、草根传志原创语录、心理免疫学、行业内幕预测、未来科技猜想,以真实故事为主导,也包括极少部分小说的成分,意在开悟生活,提升精神境界,但所有的篇章仅供参考,旗下有《奇缘传》、长篇小说《凡人悟道斗恶魔记》等作品,欢迎关注这三部作品更新情况,谢谢。

笔者已委托维权为我的文章进行维权行动,未经作者同意,请勿私自下载、转载作品,翻版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