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心灵修行记
26232600000114

第114章 117章:媒体业的新规则和转型,文学创作是不是已死?

近几年,媒体领域已不是传统媒体的特有专利,自媒体铺天盖地,席卷网络,传统媒体都不得不投入新阵地分得一杯羹,想想也是,也许我们已经好几年没看过什么电视节目了,至少我是,家里的电视如同摆设,一机在手,简单而又便捷,随时随地我们都能在手机上看到五花八门的内容,而我们也都能成为内容创作者,不得不感叹,这是人人创作的最好时代。  如今不同往日,自媒体的出现,创作者们再也不用担心推荐量的问题,文字内容也不再是单一的创作模式,视频更受众、更具吸引力。

只不过,智能机器的算法推荐,还无法真正判断作品的好坏,多元化的内容让我们眼花缭乱,不少简单粗暴、离经叛道的内容,流量超高,相比你规规矩矩的创作,没有几个流量,怎不叫人心寒。

在2010年之前,创作者们写小说,稍微还有那么一点文学味,现在的作者们离这条路越来越远,快餐文学都谈不上,更别提什么严肃文学,求量不求精,求热点简单洗稿草草了事,已经和机器人没啥什么两样,而不断涌现的视频,文学创作基本上已沉落谷底,也许这也是如今我们为何很难再见到优秀影视作品的原因吧?

除了小说,优秀的诗歌作品也正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美名其曰是在搞创作,其实是为了蹭流量,当前不少媒体平台为了拉动粉丝经济,实现更大的效益,创作者们急功近利不可避免,文学创作是否还有意义,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在这么一个大背景下,或许,存在即为合理,从快餐文学、快餐媒体,以及现如今的快餐自媒体,多数读者或是观众的心理更愿意接受一份轻松而又简单的“快餐文化”,而为了追求大流量的创作者,费心费力地搞文学创作,显然不大适宜。

文学创作本身与自媒体并无直接的关联,但它的出现,为提升个人品牌是一个很好的契机,笔者认为,未来的文学会像传统书法一样成为稀缺品,其艺术价值、人文价值,终将是以思想里的深邃体现生动的社会风貌,兴许,是浮躁的一颗心挡住了我们仰望思想的高度,它才成为遥不可及的星辰。

原创:心灵修行记

笔名:青灯禅

笔者已委托维权为我的文章进行维权行动,未经作者同意,请勿私自下载、转载作品,翻版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