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丹青山
26223000000109

第109章 闫震其人

可能由于今年雨水过多的缘故,雪下的反而少了,直到冬至秀水才下了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大雪,至此丹青山才被盖住,没了人的踪迹。

但就在大雪封山的前几天,一群人不顾天寒地冻进了村,此后每天都往丹青山跑,下雪之后这群人才离开。

他们一直借住在顾宪生家里,对于他们的目的文山知道。

他们是来勘探丹青山红宝石储量的,关于这点文山笑着对顾宪生说:“骗人的,或许他们不是想骗人,只是想骗自己。”

“没懂”,顾宪生摇了摇头。

“宝石矿藏用仪器是探测不出来的”,文山说。

“你是说他们那一堆横的、竖的仪器都是烧火棍?但我看他们每次回来都计算一些数据,好像很专业的样子。”

“所以说他们是骗自己,要是计算土石方还靠点谱。”

顾宪生还是没懂,他又摇了摇头,之后问文山:“你不想挖?”

“不想,因为我猜根本就不会有多少。”

“这又是怎么说?”顾宪生问。

“如果丹青山多,河道里不会这么少。”

好像有道理,但顾宪生还是提醒文山:“但我看他们走的时候很兴奋,告诉我过完年还会来。”

“谁说的?”

“姓吴的那个。”

姓吴的是这群人的头,但也只是个技术人员,至于他们的老板,虽然他们没说然而文山也能猜出一二。

秀水比较封闭,采挖河道的事宣扬出去的概率不大,最有可能的是因为那颗红宝。

经徐柏松手卖出去的那颗红宝或许买家不是搞收藏的,更有可能的是珠宝商,见到这么漂亮的一颗红宝他会问此物的来源,然后断定原生矿也一定有很高的开采价值,所以才会让技术人员前来勘探,如此而已。

是不是这么一回事问下徐柏松就能知道,但文山打了几次电话,文管所的人说他还没上班。

只是有一点文山不明白,做珠宝买卖的难道不知道宝石矿是勘探不出来的?这让他很费解。

解开这个谜团的时候已经过了春节,就在文山打算和走了一个多月又回家过年的文青一起去深圳时,徐柏松来了。

不止徐柏松来了,还有一个文山更意想不到的人——姜亚梅。

所以文山没顾上问徐柏松那个问题,他更感兴趣的是徐柏松与姜亚梅的关系。

“没什么关系”,姜亚梅红着脸说。

这不是瞪眼说瞎话么,没有关系俩人一起来,三个月前他俩还互不认识,现在看样子却熟得很。

“他在追你?”文山轻声问道。

姜亚梅点点头,之后连忙把话题岔开,说:“这次是他要我陪他来的。”

“为了山的事吧?”文山说。

姜亚梅惊讶的瞪大了眼睛,反问道:“你怎么知道?”

道理很简单,文家对丹青山的承包期限还没到,矿藏是属于国家的,但没有文家的同意私人是开采不了的,即使国家开采也会给文家合理的补偿,顾宪生懂,徐柏松身后的雇主也不会不懂。

但姜亚梅不懂,所以她很惊讶,若不是来的时候徐柏松有交代,她会认为文山能掐会算,聪明过头了。

所谓聪明人,就是能从杂乱的头绪中看到主线,从互相交织的因果中找到最重要的因素,从普遍的人性中探知人性的真与美,善与恶,跳出束缚自己的枷锁,进入更高的境界。

第一种叫聪明,第二种叫谋略,第三种叫智慧,第四种叫悟道。

无论哪一种,都与自身的修养密不可分,这个修养来源于知识,来源于经历,来源于思考,来源于天赋……

这个世界聪明人很多,会使阴谋阳谋的也不少,但有智慧的已是凤毛麟角,至于悟道的,数千年来可能就那么几人,所以他们永远被人铭记。

文山没达到那样的境界,所以他只算个聪明人而已,并且这个聪明人,有时也有看不透的东西,更有时,会迷失自己。

但这个事过于简单,文山不会看不懂,所以他这样回答姜亚梅:“我不但知道是为了山的事,还知道徐柏松和你交代好了,由你来和我说,是不是?”

姜亚梅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你是诸葛亮?”

“扮演过,但没那么玄。”文山笑着摆了摆手,然后说:“什么条件,你说吧。”

按照俩人商量好的,确实这事由姜亚梅主说,但故意拉开一段距离与文青聊天的徐柏松似乎也有些紧张,文青也预感到这边好像有什么事,所以俩人都不聊了,往这边看来。

看了一眼徐柏松,姜亚梅咬了咬嘴唇说:“给你五万”,紧跟着用只有他们俩人才能听见的含糊不清的声音补充道:“是十万,他想得五万。”

这就是徐柏松让姜亚梅来说的目的,文山哈哈大笑,心道要说聪明这徐柏松也算一个,但他这聪明都是小聪明,上不得台面。

文山笑得姜亚梅心里发毛,她问文山:“你倒是同意还是不同意?”

“我一分钱不要,但我也不会同意让他们挖山。”

徐柏松憋不住了,他以为文山嫌少,赶紧走过来说道:“价钱还可以商量,要不你说个数,六万还是七万?”

“咱先不说钱的事,我想听听这事怎么来的。”文山说。

事情的前因后果和文山料想的差不多,但也有他想不到的。

一是徐柏松受托之人不是珠宝商,而是一个企业家,还是搞矿山的企业家,并且这个企业家文山听说过,叫闫震。

盛东矿藏丰富,尤以镁、滑石最为著名,铁、煤、硼、铜、锌、钼等储藏量居全国前列,另外还有石油、天然气、金刚石、金、玉石、玛瑙等多种资源,改革开放这几年,民营经济逐渐搞活,少数的一部分嗅觉灵敏的人,或者是胆大的人,首先富裕了起来,成为了企业家。

闫震就是其中一个。

但这不是文山知道他的原因,文山之所以知道有这么一号人物,除了闫震是黎阳人,还有他富裕起来的背景。

闫震是黎阳市人,初中毕业就赶上了上山下乡,因为家里有一定背景所以他没有去北大荒,而是去了黎阳辖区内和万山相邻一个县的农村,赶巧,和他一同去的还有与他类似的那么几个小青年,这几个小青年聚在一起并没有遵循老人家的谆谆教导,而是什么都干。

先是偷张家的鸡,撵王家的狗,之后是打架欺负寡妇,再之后发展到横行乡里、恶霸一方,谁也不敢惹,等闫震他们回城时,已经是县里赫赫有名的地痞无赖。

这还不算完,回城后这帮人把无赖事业越做越大,闫震是大哥,手下纠集了不少打手,有四大金刚,八部罗汉等,文青小的时候哭闹,葛琴都会把闫震搬出来吓唬她,说“阎王”来了,于是文青不再哭闹。

凡事都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也有一个积攒的过程,要不怎么有句话叫“恶贯满盈终有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终于有一天闫震这帮人闹出了人命官司,虽然他最终没事,但手下人跑的跑,坐牢的坐牢,这时闫震也明白过来了,世道要变了。

思想一变行为做事也跟着改变,闫震不再寻求那种天老大我老二的霸气,而是琢磨起如何利用自己的优势赚钱,于是他想到了当初下乡的那个村子,那个村子有着丰富的镁石资源。

本来村里的镁石矿已经被一个村民承包了,但闫震的余威还在,他分文未花就霸占了镁石矿,积累了第一笔财富。

随着财富越聚越多,闫震游走于半黑半白之间,这让他在黎阳的名声越来越大,称呼除了企业家、总经理之外,还有人大代表的头衔,而且号称是黎阳的首富。

这是一个文山没想到的,还有一个是徐柏松并不认识闫震,那颗红宝被闫震买走完全是巧合,或许是他合该有这么一劫。

运数是无常的,没人知道啥时候来啥时候走,但运又是躲不掉的,所以我们常常把它误会成“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