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主虽颠沛险难而信义愈明,势逼事危而言不失道。追景升之顾,则情感三军;恋赴义之士,则甘与同败。观其所以结物情者,岂徒投醪抚寒含蓼问疾而已哉!其终济大业,不亦宜乎!
也有人讥议刘备的仁义行为是假的。我们认为封建时代的仁义自有其虚假的一面,但有时也具有积极的一面。刘备此举,表现出他干大事以人为本的思想,这在当时的群雄中确实是不多见的。刘备与诸葛亮、徐庶等人商定,让关羽乘数百艘船,率军从水路先至江陵,其余众人继续从陆路南下,赶往江陵与关羽会合。这样做有一个好处,就是弥补了刘备进军缓慢可能造成的损失,让一部分部队快速先期到达江陵,控制住局面。刘备没有想到,曹操正在用比他快十倍的速度迅猛追击,当曹操骑军猝然而至时,刘备的分进策略立即显出缺陷来了。
当阳分兵后,刘备一行刚走到长坂(今湖北荆门西南),便被曹兵追上了。如果单从《三国志·先主传》记载看,“先主弃妻子,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骑走,曹公大获其人众辎重”,似乎没有什么抵抗。其实,刘备集团与曹兵进行交锋了。张飞率二十骑与曹兵边打边退,掩护刘备等人后撤。在退到一条河边时,张飞命人把桥拆掉,据守河边,怒目圆睁,紧握长矛,大声喝道:“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这种拼命架式,竟吓得曹兵无人敢近前。尽管进行了交锋,刘备却败得很惨,十余万众,土崩瓦解,军民奔逃,各奔东西。诸葛亮的好友徐庶,本来欲随刘备南下江陵,但长坂之役,母亲被曹操虏去,便也无心南下了。他指着心对刘备说:“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于事,请从此别。”说完,便辞别刘备,与石韬一起北投曹操去了。
对于刘备在长坂的惨败,人们历来有各种不同的评论。唐代文学家王勃把刘备之败归咎为不抵抗。他说,刘备至当阳时,众十余万。曹操以五千之卒,及长坂纵兵大击,刘备军廓然雾散,刘备脱身逃走。他分析说:“向令帏幄有谋,军容宿练,包左车之计,用田单之奇,操悬军数千,夜行三百,辎重不相继,声援不相闻,可不一战而擒也?坐以十万之众,而无一矢之备,何异驱犬羊之群,饵豹虎之口?”按照王勃的分析,似乎刘备军若预先谋画进行抵抗,还有一战而擒曹操的可能。
这完全是诗人的浪漫想象。
刘备的长坂之战,是一次在错误战略、错误战术指导下的战斗,因而其失败是必然的。首先,进军江陵的战略方向就有很大问题。固然,江陵是军事重镇,且城防坚固,储备充足,占领它可获得军事上的主动。然而也恰恰由于这些,江陵又成为曹操占领荆州的必争之地。《孙子兵法》说:“争地则无攻。”意思是说,对于兵家必争之地,不要等待对方占领后再去攻打,要抢先占领。曹操之所以丢弃辎重,轻骑猛追,正是刘备进军江陵刺激的结果。与其说曹操在追击刘备,不如说曹操要急占江陵。刘备进军江陵,势必与曹操要有一争,而从当时双方的力量对比看,刘备显然处于劣势。第二,刘备在当阳分兵,正是在进军江陵战略方针指导下进行的。分出关羽精甲万人从水路进发,其目的是为了快一些到达江陵,而分兵所造成的一个消极后果,就是使本来战斗力不是很强的部队雪上加霜。在曹操五千精骑的冲击下,刘备军的分崩离析是必然的。
好在刘备、诸葛亮等人及时认识到了上述错误。长坂失败后,刘备改变了战略进军的方向,折向东南汉水方向疾行。他们要在汉水边上截住沿汉水南下的关羽,然后与之合势,一起往江夏会合刘表的长子刘琦。这是一次正确的战略改变。因为江夏远处荆州东南,其地位远不如江陵重要,曹操不会急于来争,这样就获得了休整的机会。其次,江夏太守刘琦与诸葛亮的关系甚密,刘琦至江夏就是诸葛亮的主意。因此,他会与诸葛亮合作,从而壮大刘备的力量。还有,江夏东与孙吴相邻,便于和孙吴联系,以执行诸葛亮联吴抗曹的方针。
说到刘备改变战略进军方向,还有必要提一下孙吴的鲁肃。自从接受孙权的委托后,鲁肃就以吊唁为名,匆匆进入荆州执行联合刘氏兄弟及刘备抗曹的使命。他刚到夏口(今湖北武汉),就听说曹操已经向荆州进军了。他日夜兼程,想赶到曹操前面见到刘琮,但刚到南郡(治今湖北江陵),就听到刘琮已经投降曹操及刘备离开襄阳南下的消息了。鲁肃是个极有战略眼光的人,他根据骤然变化的形势,清醒地作出判断:荆州中可与之联合抗曹的力量唯有刘备了。当时,他还不知道刘备南下的真正意图,只是隐隐感到刘备南下似乎是个不祥之兆。鲁肃想,刘备南下要到什么地方呢?他要越过长江,南下交州,与之联合抗曹的打算不就泡汤了吗?一定要阻止他南下,让他转向东南,与东吴联合。想到这里,鲁肃便匆匆北上迎堵刘备去了。在当阳长坂,鲁肃迎上了刚刚被曹操打败的刘备。刘备见到鲁肃,感到非常意外,又听说他专为见自己而来,心中更为疑惑不解。他想:鲁肃找我干什么?是不是知道我东进的意图前来阻拦呢?得防备着点他。
鲁肃问:“刘豫州现在打算到哪里去呢?”刘备见鲁肃这样问,便说:“我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想投到他那里去。”苍梧郡治,在今天广西梧州市,刘备根本没打算到那里去。自从隆中见到诸葛亮,听了他对天下大势的分析后,刘备更加感到荆州对他事业的重要。他绝不离开荆州,哪怕再艰难困苦他也要在荆州寻求立足之地。他当时对鲁肃的回答,是在试探他,如果他不想让自己东进,必然对此大力赞成,如果他想让自己与之联合,必然对此不以为然。
鲁肃对刘备的话却信以为真了。他庆幸多亏迎上了刘备,有机会劝说他改变主意。于是便说:“刘豫州为何不试试与我主孙讨虏相联合呢?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江东英豪,全归附他,如今已据有江东六郡之地,兵精粮多,足以立事。依我看,您不如派心腹之人自结于东,崇连合之好,共同完成抗曹大业。现在你却想投奔吴巨,吴巨不过是个凡庸之人,其地又处在边远地区,早晚要被别人吞并,怎能以那里作为托身之地呢?”刘备听了哈哈大笑,说:“先生之言,甚合吾意,刚才之言,不过戏说而已。讨虏将军英名,我早心慕久之。”他又指了指身边的诸葛亮,说:“诸葛先生早就建议我与讨虏将军联合了。”
坐在一旁的诸葛亮对这位年长于自己的孙吴使者油然升起一种敬意,他敬重鲁肃的赤诚,更敬重他的见识。在当今形势下,能对孙刘联合的重要性有这样清醒认识的人,毕竟不多。为了促成联合,从柴桑跑到江夏,从江夏转到南郡,从南郡迎到长坂,怀有这种热情的人更是少见。鲁肃与诸葛亮也是初次见面,不过他与诸葛谨已是至交,从诸葛瑾身上,他领略了诸葛家族的风范。当他听说诸葛亮早就提出与江东联合,又见这位青年人形貌奇伟,才思敏捷,不禁肃然起敬。他对诸葛亮说:“我,子瑜友也。”此句话,对诸葛兄弟的敬慕之情溢于言表。二人遂相“定交”,一直保持着深厚的友谊。在共同抗曹的斗争中,二人都为维护、巩固和加强“孙刘联盟”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他们为“孙刘联盟”所做的积极努力,反映了他们对时局观察的深刻和认识的正确。二人不愧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
长坂会面后,孙刘联合取得了积极的进展,鲁肃随刘备向东南斜趋汉津(汉水古津渡名,在今湖北荆门东南),在此与关羽军会合,接着向江夏进发。江夏太守刘琦闻刘备军到来,率军前去迎接,将刘备军迎到夏口。在此之后,鲁肃返回江东复命,刘备进至樊口(今湖北鄂城西),以便进一步与孙吴联合。
曹军南下铁骑,像一支利剑,从新野穿过襄阳直插江陵,实现了曹操对荆州的部分占领。
曹军南下铁骑,又像一支催化针剂,注入荆州,使局势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以蔡氏、蒯氏为首的降曹主张终于得到实现;
荆州主刘琮与荆州客刘备彻底分道扬镳;
刘备与刘表长子刘琦合势,取得了另一部分荆州主人的地位;
孙吴从进攻荆州的对头,转而变成了联合荆州刘备势力的盟友。
这一系列变化,又为诸葛亮“隆中对”提出的第一阶段方针初步实现提供了有利条件,它证实了“隆中对”英明的预见性。
三
滚滚长江从夏口东流,蜿蜒几百里,便到了樊口。
一叶小舟从樊口沿江东下,江风鼓满了船帆。
坐在船上的鲁肃和诸葛亮,一个是告辞刘备,回去复命;一个是临危受命,前去结盟。此刻他们的心就像这风帆一样,对结盟充满了希望和信心。
自从到达樊口后,刘备几乎每天都引颈东眺,盼望着东来的消息。然而日复一日,只见大江东去,不闻喜讯东来。刘备不由暗自心焦,难道鲁肃热心的联合事宜在江东遇到了什么麻烦?
鲁肃还真遇到了麻烦。
想当初鲁肃自告奋勇去荆州时,向孙权描绘的图景是这样的:去荆州看看情况,如果刘备与刘琮、刘琦兄弟同心同德,荆州上下齐心协力,就与他们结成同盟,如有违离,则别作他图。而且,鲁肃表示,此去荆州,尽力说服刘备,让他安抚刘表的部众,同心协力,共拒曹操。孙权满以为,鲁肃此去定会给他带回一个拥有荆州八郡、十几万军队的强大盟友回来。
然而,事实却让孙权非常失望。
曹操大军南下,刘琮举州投降,荆州八郡,大部分归曹操所有;十几万军队,多归曹操麾下。鲁肃倒也不虚此行,带了一个盟友回来。然而这是多么弱的一个盟友啊!他并没有做到与刘氏兄弟同心协力,使荆州上下翕然相从;他也未能抵住曹兵的南下铁骑,反而在当阳被打得大败。如今,他只是一个借寓于江夏,与江夏太守刘琦共有两万余军队的盟友。
这一切,与孙权所期望的相差太远了。
孙权不仅是失望,更重要的是担心。与曹操直接交锋这个看来似乎是很远的事情,在两三个月内竞迫在眉睫了。曹操已经占领了荆州的大部分领土,正屯兵于江陵,若顺江东下,很快就会进攻吴国。能不能抗拒曹操的大军,怎样抗拒,孙权心里实在没底。偏偏在这紧要关头,又有一些人公开提出投降曹操的主张,其首领人物不是别人,正是老臣张昭。张昭惧怕曹操由来已久,建安七年(202),曹操给孙权下书,要求孙权送儿子到许昌为质,以控制东吴。孙权与臣下商议,张昭、秦松等人就心怀犹豫。如今,面对雄据上游的二十余万曹兵,张昭等又主张迎降。
对刘备力量的怀疑,对曹兵威胁的担心,再加上降曹主张的影响,这一切使得孙权对鲁肃提出的与刘备联合的主张不是那么感兴趣了。
面对孙权的冷淡,鲁肃也十分着急。对于联刘抗曹,鲁肃是非常坚决的,他亲自见过刘备、诸葛亮,认为他们都是雄才大略的杰出人物,若要有效地抵抗曹操,非得与他们联合不可。但鲁肃觉得,目前的当务之急,不是动员孙权与刘备联合,而是应该排除投降言论对孙权的动摇和干扰,坚定他的抗曹信心与决心,这是与刘备联合的基础。若没这一点,怎能谈得上联合呢?
这一天,孙权又召集众人商议如何确保江东之事,结果还是老样子,主张降曹的人仍喋喋不休地重弹着老调,惟一的不同,是力主抗曹的鲁肃坐在那里一言不发。聪明的孙权立即察觉到了这个变化,他觉得鲁肃的表现里大有文章。
果然,散会以后,孙权起身回后宫更衣,刚走到屋檐下,就觉得被人拉了一下,回头一看,原来是鲁肃。孙权立刻拉住鲁肃的手,问道:“卿有什么话要对我说?”
鲁肃说:“刚才我仔细听了那些主张降曹人的议论,想来想去,觉得他们除了误将军大事外,实在没有别的内容。这些人是不值得与他们共议大事的。”
孙权问:“既如此,卿为何刚才不发一言呢?”
鲁肃回答:“刚才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
“我在想将军的前程。”鲁肃说:“我们江东所有的人,包括我鲁肃在内,都可以投降曹操,只有将军您一人不能。”
“为什么呢?”孙权问。
鲁肃答道:“如果我鲁肃投降了曹操,曹操会让我回到家乡,给我安排官位。根据我的声名及以前的职务,我依然会担任州府的中下曹从事,外出可以坐牛车,身后有办事人员和士兵随从,在士大夫当中交游。如果功劳积累得多了,还有可能当上刺史、郡守一类的大官。而将军您就不同了。您一旦投降了曹操,能到什么地方安身呢?什么样的待遇能像您今天的样子呢?希望您早点下定决心,定下抗曹大计,不要听那些降曹者的议论了。”
鲁肃这番话,强烈地震撼着孙权的心灵,那些主张降曹的人,有谁能像鲁肃这样关心着他人的前途呢?想到这里,孙权不由长叹一声,说:“那些降曹人的议论,真是使人失望;而您今天所阐明的道理,正与我的想法相同。我有您这样的人,真是上天所赐予的啊。”
鲁肃见自己这番话起了作用,心里觉得宽慰了许多,主公终于下决心抗曹了。但又转念一想,主公的决心到底有多大呢?会不会再受降曹派言论的影响呢?自己这番话,只是从主公前程方面阐述了降曹的危害,若要让他下更大的决心,还需要从军事力量方面阐述我方的优势。在这方面,前部大督周瑜的分析更有说服力,可惜他正在鄱阳(治今江西波阳)。于是,鲁肃建议孙权急速把周瑜召回来。
在建议召回周瑜的同时,鲁肃又极力主张让孙权与诸葛亮会面。在鲁肃的安排下,诸葛亮与孙权会面了。在整个三国历史中,这都可以称得上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会面。当时,诸葛亮二十八岁,孙权二十七岁。这两位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刚一见面,就展开了一场唇枪舌剑的交锋。
仅谈了一会儿,诸葛亮便敏锐地察觉到孙权内心的矛盾:一方面他不愿拱手让出父兄打下的江东六郡,向曹操俯首称臣;另一方面又担心敌不过曹操。针对孙权这种矛盾心理,诸葛亮说:
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据有江东。刘豫州亦收众汉南,与曹操并争天下。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遂破荆州,威震四海。英雄无所用武,故豫州遁逃至此。将军量力而处之: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不能当,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