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出现灾难性沙尘暴
沙尘暴又叫黑风暴,是多发生在沙漠地区的自然现象。沙漠地区有大量的流沙,为沙尘暴提供了沙源。近百多年来,由于过度垦荒、过度放牧、乱砍滥伐森林,使得地球上的植被遭到了严重破坏,导致沙尘暴的范围扩大,危害加重。
百年前,广阔的北美大陆到处是茂密的森林、灌木和草原,野生生物资源十分丰富。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美国人开始大举开发中西部的无垠沃土。他们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开发规模越来越大,速度也越来越快。在这百多年里,美国人利用国土上丰富的自然资源获取了巨大财富,同时,差不多灭绝了平原上所有的美洲野牛,也几乎砍光了从大西洋畔一直延伸到大平原区的一望无际的森林。大片大片的自然植被消失了,土地裸露,风蚀加速,最终导致了一场灾难——1934年美国西部大平原的灾难性沙尘暴。风暴持续了整整3天,掠过美国2/3的土地,刮走3亿多吨沙土,半个美国被铺上了一层沙尘。仅芝加哥一地的积尘就达1200万吨。风暴过后,清洁工为堪萨斯州道奇城的227户人家清扫了阁楼,从每户阁楼上清除的尘土平均有2吨多重。
经科学家推算,在一块草原上刮走18厘米厚的表土约需2000多年的时间,如在玉米耕地上刮走同样数量的表土需49年,而在裸露地则只需18年时间。
世界上不少地方发生过沙尘暴。1993年5月5日,我国西北地区就发生了特大沙尘暴,造成85人死亡、31人失踪、96.6万亩耕地受灾。沙埋厚度达20厘米~150厘米,房屋倒塌,水井堵塞,农作物颗粒无收,给西北四省造成惨重损失。
目前,世界上有四大沙暴区:俄罗斯的中亚部分和我国的中亚沙暴区、澳大利亚中部的澳大利亚沙暴区、美国中西部的北美沙暴区、撒哈拉沙漠中的中非沙暴区。
从世界各沙暴区的起因和发展来看,人为破坏环境是沙尘暴的最重要起因,它占到所有起因的90%。因此,只有保护好植被,防止土地沙漠化,才能从根本上减少沙尘暴灾害。
撒哈拉沙漠曾经是一片绿洲
草原是维持地球自身生存与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生态系统,是获取畜牧产品的重要基础。然而,现在世界上的许多大草原都在退化,这是人们过度垦殖、过度放牧造成的后果。
撒哈拉大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总面积超过900万平方千米,约占非洲总面积1/3,差不多可以装下整个美国。这片壮阔孤傲的大漠和古老的非洲大陆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绽放过繁荣昌盛和远古文明的光芒。
撒哈拉大沙漠中分布着许多干涸的河床,河流侵蚀的痕迹依稀可辨。考古学家在撒哈拉大沙漠发现了许多包括恐龙在内的动植物化石以及石器时代的文物,印证了这里曾经是一片绿色的家园。令人惊奇的是19世纪、20世纪的考古探险队在沙漠深处发现了很多洞穴。洞穴的岩壁上,绘有大象、犀牛、长颈鹿、鸵鸟等只有在草原上才能见到的飞禽走兽,还有牧民们赶着牛群,孩子们在牛群间欢闹嬉戏的岩画,生动地再现了撒哈拉先民们的劳动、生活场景。科学家们判断,这些岩画绘于公元前6000年到公元前1000年。当时这里四季常青、牛羊成群、鸟飞兽走、百花争艳,人们过着安乐的农耕狩猎生活。从绿洲到沙漠,只用了短短不到6000年的时间,非常值得我们深思。
我国内蒙古阴山下的内蒙古大草原,由于近几十年的毁草开荒,而遭到严重的破坏。仅在20世纪60年代,被开垦的草原和牧草场就达到草原面积的1/10。开垦出来的农田,有的由于缺少灌水与劳力而成为荒漠,有的因土地贫瘠而无所收获。再加上牧民乱砍树木、乱挖草药,导致大片的草地被毁掉了,有的地方已成为不毛之地。
天然草原是许多种植物的平衡体,其中优质牧草占优势。如果在草原上过度放牧,草被过度消耗,这些优质牧草就不能通过再生来保持它在竞争中的优势地位,于是平衡被打破,牛、羊不能吃的多刺植物、有毒植物、有气味的植物就逐渐增多,草原便退化了。由于草原退化,牧草大量减少,致使放牧的牛、羊吃不饱,进而也导致肉产量和毛皮产量都下降了。
草原退化以后,地表的植被减少,容易造成水土流失,这样再过一段时间后,草原就会渐渐退化成了沙漠。这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生态系统必将遭到严重破坏。要防止草原退化,就要注意保护好草原这个生态系统,做到不随意垦殖、不过度放牧,让牧草有充分的时间“休养生息”。这样,牛、羊和牧草等就能共同生长、繁衍了。
水土流失引发的灾害
1987年,在我国大兴安岭发生的森林火灾吞噬了70万顷森林,损失难以估量。森林火灾、乱砍滥伐、病虫害等原因,导致我国森林面积逐年减少。地表失去森林等植被覆盖,最严重的后果是水土流失。水土流失所带来的危害也是巨大的。
泥石流是水土流失最常见的危害之一,可淹没人畜、毁坏土地,甚至造成村毁人亡的灾难。如2010年8月7日至8日,甘肃省舟曲爆发特大泥石流,造成1270人遇难、474人失踪,舟曲5000米长、500米宽区域被夷为平地。除此之外,泥石流还可淹没公路,摧毁路基、桥涵等设施,致使交通中断。
水土流失破坏了自然界的相互依赖、平衡发展的基础,使自然环境恶化。最新科研成果还表明,水土流失与疾病、人体健康之间具有一定联系,因为水土流失会引起环境中的化学元素含量发生变化,从而干扰人体的生理功能,诱发某些疾病。
在正常农业生产条件下,需要100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形成一寸厚的表土层。而严重的水土流失,每年可使每亩耕地的土肥流失达2吨以上。大量泥沙冲进农田,使良田变沙、变黏、酸变、毒变、瘦变,农作物减产;泥沙冲入水库和渠道,会降低蓄引水的效能,危及防洪安全;泥沙冲入江湖河海,会使河床淤塞、航道受阻。水土流失会大大降低水库、河湖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一旦遇到集中降水便会导致洪水泛滥。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每年仅陕西省流失到黄河中的泥沙就有将近8亿吨,而陕南山区流失到长江中的泥沙也有1亿多吨,成为长江泥沙的主要来源之一。严重的水土流失给当地的农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带来严重的灾难,是导致贫困的根源。
防止水土流失,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要减缓和制止水土流失,就应使坡地梯田化、荒坡荒沟绿化、农田水利化、大地园林化。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宣布已实现了森林资源总生长量和总消耗量持平,消灭了森林资源赤字,为进一步制止水土流失奠定了基础。
给渔业造成重创的赤潮
说起大海,人们自然会想到是蔚蓝色,但是这里我们要讲赤潮。海面上如同铺上了一层带着颜色的毡子,非常漂亮。在漂亮的外表之下,隐藏着巨大的灾难,尤其是对渔业带来的重创。为什么要这样说呢?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赤潮。
赤潮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的生态现象。根据引发赤潮的生物种类和数量的不同,海水有时也呈现黄、绿、褐等不同颜色。
可别小看这些赤潮生物,它的危害可不小,可使大量的鱼虾死亡,也可使海洋正常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具体危害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当赤潮发生以后,海水的pH值就会比以前升高,同时粘稠度也增加。因此,非赤潮藻类的浮游生物就会死亡、衰减。
第二,一片片赤潮生物往往会令鱼类呼吸不畅,进而使鱼类因缺氧而死亡。此外,赤潮生物也会因大量的增殖、过度聚集而死亡。因此,藻类在分解过程中就会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与鱼类争夺氧气,本来就变少的氧气进而变得更少。可藻类在分解的过程中也会释放出大量有害气体和毒素,势必严重污染海洋环境,破坏海洋正常的生态系统。
赤潮不仅仅可以导致鱼类大量死亡,同时也会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当一些鱼、贝类处于有毒赤潮区域内,摄食这些有毒生物,虽不能致死但毒素却在体内积累。而一旦不慎被人类食用,就会引发中毒,严重时可直接引起死亡。
那么,赤潮是如何形成的呢?
第一,由于城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大量排入海中,造成海域水域中氮、磷等营养盐类,铁、锰等微量元素以及有机化合物的含量大大增加。这些给赤潮生物的大量繁殖提供了营养条件。
第二,海水温度一般在25℃~28℃时,就给赤潮生物提供了繁殖的温度条件。
第三,海水养殖业的过度发展,也是赤潮发生的一个诱因。
赤潮是许多沿海国家所面临的一种新的海洋灾害,目前已引起沿海国家的高度重视和监控,并纷纷禁止向海水中排放污水和污染物,尤其要严格监管各种排污工厂。
美国储油罐泄漏污染地下水
1986年美国环保局宣布,这个国家79.6万个钢制地下储油罐中有1/3因结构缺陷和腐蚀而泄漏,在2000个需清理的危险废物处置场中有一半存在危险废物向地下渗漏的问题。纽约长岛约300万居民生活主要依赖地下水,但是,当地的地下水已经受到工业污染、化粪池泄漏和土地废水处理以及海洋咸水入侵的严重影响。
在现实生活中,地下水是城市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和农田灌溉的一个重要供水资源。地下水不同于地表水,它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地下水在地下不声不响地流动,不直接受大气降水的影响。二是地下水潜藏在地下,不接触外界环境,不接触阳光,曝气净化和生物净化的过程难以进行。因此,地下水一旦受到污染,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恢复到原来的清洁状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激增以及城市化的扩展,地下水的污染日益严重。地下水被污染后,反过来对工业生产又造成危害,并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据统计,中国80%的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1/3河段受到污染,2400千米河段的鱼虾绝迹,90%以上城市水污染严重。
有机合成化学物质造成的污染,对世界各地的地下水都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地下水污染来自危险废物处置场、化粪池、地下污水管泄漏、地下油库、农业径流中携带的杀虫剂和化肥残留物、城市和高速公路的废物(如化雪用盐)、地下或露天矿场,以及受市政和工业污染物影响的地表水。
化肥中的硝酸盐已经成为地下水的严重污染源。随着化肥在发展中国家的广泛使用,这将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在美国,通过对10多万口水井的调查发现,有6%的水井硝酸盐含量超标,20%的水井氨态氮含量超标。
因此,我们一定要摒弃造成水污染的不良行为与活动,不要随意丢弃可能造成水与土壤污染的废弃物,进一步控制地下水环境持续恶化的趋势。保护地下水,就是保护我们自身的生存环境。
我们的地球正在遭受大气污染
在自然界,洁净的空气成分比较简单,通常氮气占78%,氧气为21%,氩气占0.93%,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和一些微量气体。但是,人类生活的自然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地球自转运动、气象条件改变都会使空气发生运动,这就使得空气的成分发生变化,当大气中某些气体异常增多,或者增加了一些新的气体成分时,就形成了大气污染。
自然界常常会发生大规模运动,这时也会形成大气污染。火山在爆发时,喷出无数的灰尘和二氧化硫;森林起火时则会产生烟尘、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空气污染物。尽管自然界的活动异常频繁,混入大气中的杂质也不计其数,但由于自然界本身具有净化能力,天然污染物对人类并不构成很大的威胁。
现在人们所说的大气污染,主要是由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所造成的。科学家发现,至少有100种大气污染物对环境造成危害,其中对人类威胁较大的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氟氯烃等。
空气是维持人类生产的重要的环境因素,一个成年人每天的呼吸量很大,约为每天所需要食物和饮水量的10倍。因此,大气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极大,它常常引发肺气肿、哮喘、支气管炎、肺癌等疾病。
人类的许多活动,尤其是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已经给大气环境带来了严重污染。不仅如此,人类排放的污染物还在大气环境中发生各种化学反应,生成更多的污染物而形成二次污染。空气中天然存在的二氧化硫总质量不过1100万吨,而人为活动排入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已经超过这个量的10倍。全世界因燃烧煤而排放的硫氧化物已达2亿吨,会引起全球温室效应,导致海平面上升,气候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