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巴顿(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2600100000037

第37章 激战塞纳河(2)

8月17日,巴顿的第15军从德勒向塞纳河方向长驱直入,狂奔了约40千米,一举攻占芒特。在西欧一望无际的原野上,巴顿的装甲部队好像插上了双翅,风驰电掣般地向前推进,所向披靡。德军兵败如山倒,一溃千里,西欧的各主要公路及其沿线挤满了溃逃的德军和各种军用车辆,他们一窝蜂似的退缩到了莱桑德利和奎恩之间的塞纳河的渡口附近。

为了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对溃逃中的德军实施围歼,布莱德雷果断地下令:巴顿部队兵分两路,一路向北攻打卢维耶,另一路出击埃尔本夫。接受指令后,巴顿马上拟订了作战方案,并准备从芒特渡过塞纳河,并把重装备和军事物资运过河去。当夜,心急如火的巴顿乘轻型飞机来到布莱德雷的司令部,汇报了他的方案。经过认真分析后,布莱德雷肯定了这一方案,并命令他抓紧时间,快速出击。

17日,芒特地区狂风大作,是攻敌不备的大好时机,攻击行动可达成突然性。是夜,第79师强渡塞纳河。部队乘坐舟船在河面上颠簸行驶,遇到了难以想象的艰险。由于风浪太大,行驶速度无法加快,直到下半夜大部分人马才渡河完毕。次日,他们出其不意地抢占了设在拉罗利的B集团军群指挥部,使其指挥系统陷于瘫痪,随后便向该地区的德军发起进攻。两天之后,巴顿部队的车辆和重装备全部渡河完毕。

第5装甲师于20日拂晓开始向西北推进,直指卢维耶。由于这一路段地形复杂,德国人集中了重兵防守,交叉的防御炮火极其猛烈,所以战斗打得十分残酷,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直至24日傍晚,第5装甲师才打通了这一道路。19军向埃尔本夫的推进更为艰难,激烈的战斗整整打了6天,双方都伤亡惨重,至25日,该城被攻破。

此时,德国人已经意识到了他们又一次面临着被围歼的危险,在整个8月下旬,他们拼命地往东撤退,像决了堤的潮水般向塞纳河对岸涌去。但由于巴顿迅速出击,占领了塞纳河上的大部分渡口,使德军重武器、车辆的撤退严重受阻,分别集中在几个渡口附近,造成了拥堵。就在这时,盟军的空军呼啸着铺天盖地而来,在这两个地区投下了成千上万吨炸弹。这场大规模空袭给德国人造成的损失是灾难性的,敌军死伤数万人,毁坏各种军车4000余辆,其中包括200辆坦克。但由于布莱德雷的总体作战部署出现了纰漏,未能完全封闭塞纳河上的缺口,结果,约有2~3万德军又一次逃脱了覆灭的命运。

这次围歼战充分体现了巴顿的作战风格,打得干净利落,巴顿果断指挥和第3集团军神速推进对战役的胜利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赢得了军事专家和各国舆论界的一致赞扬。但此时,巴顿并没有丝毫的轻松感,直觉告诉他,另一个更为重要的使命又要降临到他的身上,他已经看到了塞纳河以东广阔无垠的大战场。他的目光又一次远远地超过了其他人。

新一轮进攻浪潮又开始了。巴顿命令部队绕开有敌人抵抗的城镇,大踏步前进。这一战术收到了奇效。8月21日,第4装甲师在攻打穆塔吉斯时受到较强烈的抵抗,于是他们绕城而过,于当日攻克了桑斯,这又是一次违反常规的军事行动。由于该部队进展神速,使桑斯的敌军竟无察觉,以致当美军进城时,竟然遇到了许多身穿假日礼服前来参观圣艾蒂安大教堂的德国军官。而后该师跨越了约讷河,抵达特鲁瓦。由于穆塔吉斯成了一座腹背受敌的孤军,守军早已无心恋战,数日之后就自行瓦解了。

与此同时,巴顿的其他部队也进展神速:21日,攻破埃索讷河防线;22日占领了枫丹白露;23日,从蒙特罗渡过了塞纳河。

至25日,第3集团军又解放了大片法国领土,牢牢控制了巴黎附近的大小城镇,在几条大河的重要渡口处建立起了稳固的桥头堡,从而完成了对巴黎的半月形包围。被他们甩在身后的那些德军据点,不是主动投降就是自行瓦解了。

巴顿的第3集团军在广袤的欧洲平原上大踏步前进,他们正在创造着一个又一个令人振奋的奇迹和神话。胜利的喜悦激发出了更高昂的士气和英雄主义精神。他们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前进,再前进,一路上势如破竹,所向无敌。巴顿及其第3集团军的名字在欧美各国已经家喻户晓,他们的英雄业绩被人们竟相传颂。每到一地,欣喜若狂的法国人都载歌载舞,夹道欢迎,向他们送来无数鲜花、美酒和水果,人们高唱着雄壮的《马赛曲》和优美的《扬基小调》,挥舞着美法两国国旗,像孩子一样欢呼雀跃,甚至喜极而泣。

但不幸的是,就在法国人民欢庆解放的日子里,法国的心脏和骄傲——巴黎,仍处在法西斯军队的铁蹄之下,饱受压迫和蹂躏。解放巴黎,始终是压在巴顿心头的一桩大事。但出于战略和策略上的考虑,艾森豪威尔和布莱德雷都主张尽量推迟解放巴黎的时间。然而,一个意外的事件却使盟军司令部很快改变了主意。

8月19日,巴黎爆发了民众起义,法国爱国人士用武力控制了巴黎的部分地区。在四面楚歌声中,德军司令迪特里希·冯·肖里茨将军被迫同意与起义者谈判,以和平的方式结束冲突。但由于仍有不少顽固的法西斯分子在制造混乱,法国抵抗力量人士担心控制不住局面,遂派人向盟军求援。

面对这种情况,艾森豪威尔和布莱德雷不得不认真考虑进驻巴黎的问题。

如果从当时战场上的形势来看,指挥进入巴黎行动的最好人选非巴顿莫属。此时,巴顿的几路大军已经形成了对巴黎的半月形包围圈,个别部队已兵临巴黎城下,而且,巴顿又是整个盟军高层指挥员中惟一能流利地讲法语的人,他对法国和法国人民的热爱之情,对解放巴黎的急切心情是众所周知的,他被法国人看作最好的朋友。巴顿属下的勒克莱尔第2装甲师是一支英勇善战的法国部队,由它来完成对巴黎的解放,无论在军事上还是政治上都是十分适宜的。

然而,艾森豪威尔和布莱德雷却不想让巴顿介入解放巴黎这件事,在这一点上,他们早已达成了共识。他们主要是从军事和政治两方面考虑这一问题的。在军事上,巴顿及其第3集团军是盟军强有力的先锋部队,其快速突击的作用是任何人勒克莱尔指挥的法军第2装甲师攻入巴黎,向死守国会大厦的500名德军发起最后的攻击。1944年8月25日,德军投降,巴黎解放。都无法替代的,眼下他必须集中全力向前推进,完成盟军的战略计划;在政治上,他们认为巴顿在政治上十分幼稚,加上性格直率鲁莽,很容易惹出麻烦,因此,最好让他远离大都市的政治漩涡。总之,艾森豪威尔和布莱德雷都不愿意卷入政治斗争之中去。当然,从某种不便启齿的方面来讲,他们也不愿过分突出巴顿的地位和作用,在他们看来,巴顿得到的荣誉已经够多的了。

其实,巴顿早已从与艾森豪威尔和布莱德雷的接触中得到了这一信息。艾森豪威尔多次“吹风”:必须由法国军队去解放巴黎。而布莱德雷则命令巴顿部队在沙特尔一夏特敦一线驻防,准备抵御敌装甲部队可能发动的强大反攻。巴顿立即感到某种不祥之兆,然而他仍然寄予一线希望。但就在同时,布莱德雷把勒克莱尔的第2装甲师从巴顿那里抽调出来,编入第1集团军的第5军。艾森豪威尔和布莱德雷决定由第5军军长杰罗来担负这一神圣的使命。到此时,巴顿的一切希望都不复存在了。巴顿的部下对此事都感到十分震惊,认为这是艾森豪威尔和布莱德雷企图再一次剥夺巴顿荣誉的阴谋。巴顿心里也愤愤不平,但他并没有发过多的牢骚,只是以一种妒忌的目光注视着事态的发展。

8月25日。勒克莱尔的第2装甲师八面威风地开进了法国的千年古都巴黎,随即便被淹没在欢迎人群的鲜花、彩带和气球的海洋之中。这座蒙尘数载的千年古城再次焕发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她终于回到了法国人民的怀抱。

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巴顿为它的到来做好了一切准备工作,而当它到来之际,巴顿却被完全排除在外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极大的讽刺。历史的悬机可能正在于此。巴顿心中的不平和痛苦是不言而喻的。

但是,法国人民没有忘记巴顿,代表盟军凯旋进入巴黎的勒克莱尔将军也没有忘记巴顿,他们分别用不同的方式向这位为解放法国立下汗马功劳的骁勇战将表达了尊敬和仰慕之情。

8月26日,奉命出任巴黎首位军事长官的法国将军皮埃尔·约瑟夫·柯尼希将军特意前来拜访了巴顿,他代表法国人民对巴顿为巴黎解放所做的贡献表达了最诚挚的感谢。勒克莱尔将军没有忘记巴顿对他的知遇之恩,虽然他的第2装甲师已被编入第1集团军,但他在进入巴黎时仍骄傲地向世人宣称:“我们是巴顿的第3集团军!”以致当时的许多新闻媒体也纷纷报道了这一消息,这使巴顿感到了极大的安慰和满足。但巴顿仍有几分伤感,他颇为感慨地说:“如果不是有人阻止,第一个进入巴黎的人确实应该是我。”

巴黎的解放实际上标志着诺曼底战役正式结束了。在1944年8月的战斗中,巴顿及其第3集团军向前推进了800多千米,解放了约12.4万平方千米土地,打死打伤和俘虏敌军10万余人,摧毁和缴获敌坦克500余辆,火炮600多门,而他们所付出的伤亡代价仅仅为1.6万人。这虽然还不能说是决定性的胜利,但它表明德军主力已开始全面瓦解了,自此以后,他们很少再采取重大的军事行动。而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都欢欣鼓舞,因为他们已经从中看到了胜利的曙光。此时,第3集团军的全体将士正以更加高涨的热情和百倍的信心等待着最高司令部的命令:向德国的心脏地区发起伟大的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