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西点军校是一所军纪严酷、教育和训练水平极高的军事院校,被人们誉为“将军”的摇篮,曾造就出格兰特、罗伯特·李等一大批可以载入军事史册的杰出将领,是美国一代代热血青年向往的地方。一心想当军官的巴顿当然也不例外。
西点军校是美国最早的军事学院——1802年根据国会立法创建。该校位于哈得逊河西岸,距纽约市约80千米。殖民地时期为英国军事据点,是控制哈得逊河航道的战略要地,独立战争期间被美军占领后一直是军事用地。建校后成为培养陆军军官的主要基地,学生一毕业即可授予学士学位和少尉军衔。
由于是为军队培养栋梁之材的高等学府,是青年学子们趋之若鹜的神圣殿堂,所以该校对考生的要求很高,每位考生都必须有一位国会议员或政府要员的推荐,否则不予考虑。一个普通的青年学子要想得到这些大人物的推荐,绝非易事。
为了使巴顿获得进校深造的机会,父亲做了周密的调查,他最终把希望寄托在代表加州的国会参议员托巴斯·巴德身上。因为巴顿家族及其亲友与参议员巴德有一些私人关系,巴顿的舅舅威尔逊曾是巴德的合伙人,交情非同一般;巴德的儿子是巴顿的同学兼挚友,等等。而且,有几个因素对儿子是有利的。巴顿的父亲在当地人缘极好,其中不乏军政界要人,他们愿意为巴顿上学一事出力。然而,父亲的信心主要还是建立在对儿子的了解的基础上的,他相信:巴顿本人的学业、人品以及他对军事生涯的渴望,都使他有资格进入这所军校。但父亲也看到了一个很不利的因素,即他与巴德分别属于共和党和民主党,而且都是积极的活动家。但父亲相信,只要想办法努力,这一难题并不是不能解决的,在美国,两党的界线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权衡各种因素之后,父亲开始积极行动起来。他动员了各种关系向巴德施加影响,请求他提名巴顿。此时,各方面的来信像雪片一样飞向巴德家。当时巴德正巧不在家中,由他的妻弟处理了这些来信。他秉公办事答复说,巴顿必须参加竞争考试。
这一下可急坏了巴顿父母。他们知道巴顿的发音和拼写均有缺陷,万一通不过考试怎么办?于是他们又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各个大学的后备军官学习科目等情况,计划先送儿子到一般的军校学习一年,为考试做准备。最后,他们选中了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因为巴顿家族中的许多人曾在此就读,父亲在该校还有不少熟人。他的如意算盘是,假如巴顿明年春通过了考试并能进入西点,就算在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多学一年也是值得的,因为巴顿独立生活一年可能会变得更加成熟,而这正是他们所希望的。假如未被巴德选中,那么就让他在该校继续深造,由此进入军界。
1903年9月,在父母、姑姑、妹妹的簇拥下,17岁的巴顿第一次离开家乡。此时巴顿身高约1.8米,长得匀称挺拔,面容英俊,时常摆出一副成人才具有的严肃的表情。但他实际上仍是父母护事占下的一个孩子,稚气未脱,面对陌生的新生活,心理很容易产生波动。巴顿曾就此咨询过一位牧师,而这位牧师则告诉他:“巴顿家没有胆小鬼。”他反复揣摩这句话,父亲对此解释说:神圣的血统使巴顿家族的人“能够面带微笑、视死如归地对待真枪实弹的生死考验”。巴顿没有马上回答父亲,但他的内心受到了一次震撼,此刻,他更强烈地感受到自己身体里流着高贵的血液,祖先们开创的事业有多么神圣。他牢牢地记住了父亲的话。
位于纽约附近的西点军校,即美国陆军军官学校,主要培养初级军官。立志继承其家族尚武精神的巴顿,更加渴望到那里深。1904年6月,他终于圆了西点梦。十分有趣的是,巴顿在订做制服时意外地发现:他的制服尺寸,无论是高度还是三围,都与祖父、父亲从前的军校制服惊人地一致。这给了巴顿一个惊喜,认为这是一个好兆头,同时也更坚定了他的一个信念:自己确实是巴顿家族的传人。
巴顿是怀着一种“朝圣”般的心情来到学校的,但刚到校门口就遇到了一件令他不快的事,几个姑娘不屑一顾地看着他,其中一个还尖叫道:“瞧!又来了一只老鼠。”后来他才知道,“老鼠”是对一年级新生的蔑称。在军校里,新老生之间按不成文的惯例是存在“等级”的。老生常常充当新生的教官,不仅指挥他们从事训练,还常常指使他们做这做那,而新生对老生则毕恭毕敬,否则就会受到训斥,老生欺负、体罚新生的情况也是存在的。
把巴顿安顿好后,姑姑安妮留了下来,她执意要陪伴巴顿,帮助他适应新的生活。巴顿在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就读期间,姑姑一直住在莱克星顿,不仅照料他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在精神上温暖他,鼓舞他,使他全身心地融入新的集体中去。
虽然有亲人照料,但巴顿的老毛病仍时常发作,经常听错了老师授课的内容,遭到了同学的耻笑。他把满腔的烦恼都倾诉在给爸爸的信中。父亲在回信中告诉他要加强这方面的锻炼,并教给他一些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比如推荐一些范文叫他阅读,不仅要弄懂每一个段落的意思,而且要把精彩的部分背诵下来。父亲还告诉他,最重要的还是要磨炼自己的意志力和韧劲,充分发挥主动精神,而不要太介意那些风言风语。他还重提以前对儿子的忠告:要做家族的传人,首先要做一个具有优良意志品质的优秀军人。
父亲的教诲和姑姑的关照给了巴顿无形的精神力量,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和训练之中,异常刻苦努力,因此大有进步,他的成绩和表现很快就名列前茅了。在这一时期,巴顿最突出的成绩表现在严格遵守军容风纪和规章制度方面——这一点对他后来的军旅生涯发生了很大影响。不久,他就被评为内务整洁、着装规范和军姿优美的标兵,成了新生中的佼佼者。课余时间,他积极参加各类文体、娱乐活动,有时也搞一点恶作剧,借以放松一下紧张的神经。由于巴顿在军事训练中表现优异,军姿标准,男子汉气味十足,很快,就连高年级学员也对他刮目相看了,他成了新生第一个被吸纳进兄弟会的人,但巴顿本人对此并不感兴趣。
巴顿在弗吉尼亚军事学院从没有感受到离乡之苦,他觉得自己在这里生活很充实。尽管如此,他还是念念不忘上西点军校学习的事。每次写信都提醒父亲催促那位参议员。巴顿已经下定决心了,因为在他眼中,只有这个神奇的军校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军人。
考试于1904年1月在洛杉矶举行,共有十几名考生参加,巴顿的成绩名列前茅。但是,巴德却迟迟不公布他选择的结果,原因是他对于是否应推荐一位民主党人的儿子而犹豫不决。父亲赶紧四下活动,敦促朋友们向巴德施压。经过多方面考虑和优中选优,巴德最后做出了推荐巴顿的决定。
全家人像过圣诞节一样兴奋,最激动的当然是父亲。长期以来,他始终在为自己未能实现“军人梦”而遗憾,甚至感到自己愧对祖先。如今,自己含辛茹苦培养出来的儿子替自己圆了这个梦,他喜不自禁,感到自己终于可以告慰祖先们的在天之灵了。他在给巴顿的信中抒发了对这件事的感受,并祝愿巴顿一切顺遂,实现自己的诺言和理想。他写道:“你身上具备优秀军人的血统,要正直、勇敢、整洁,那么你将得到应有的报答。”
西点梦终于实现了,这是巴顿人生旅途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必将对他的一生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同学们纷纷向他表示祝贺,比阿特丽丝也从家乡写来了一封情意绵绵的长信,衷心祝贺她的“白马英雄”。
在弗吉尼亚军校的一年是巴顿人生中的一个重要时期。这里是他军人生涯的起点,他也从此踏入了军事科1903年,身着弗吉尼亚军校服装的巴顿。学的神圣殿堂。通过刻苦的学习和锻炼,他的学识不断增长,身体和心理也更加成熟了。同时,他的各门功课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虽然不能算尖子生,但这是他克服了巨大困难取得的,他不仅为此感到骄傲,而且从中看到了自己所拥有的巨大潜力,从而更坚定了献身军队的信念。他被告知:如果第二学年继续在该校学习的话,他将被提拔为第一下士,这是二年级学生中的最高军衔。
1904年6月,不满19岁的巴顿来到西点军校报到,开始了新的生活。
初来乍到,巴顿是用一种新鲜和神奇的眼光看待这里的一切的:一切都是严格的军事化和程式化,从餐厅、课堂到卫生间,几乎每一个地方都一尘不染。井井有条,就连学员们的饮食起居,甚至一举一动,都循规蹈矩。但不久他就觉察到,并非这里的每个人都具有他所欣赏的那种南方绅士风度,许多学员胸无大志,碌碌无为,没有超凡脱俗的“远大志向”。巴顿认为:“我则不同。我属于一个可能快要灭亡或者从来就没有存在过的阶级,与那些懒散、声称爱国而又爱好和平的军人之间差距甚大,如同天堂与地狱之别。”从刚入学起,巴顿就下定决心:绝不做平庸度日的凡夫俗子,要为成为一名伟大的军人而努力。
为此,巴顿一入学就为自己定了一个初期目标:在学年末当上一名下士学员。但是不久他就发现,实现这一目标并不容易,由于患过“阅读症”,他的文化课一直跟不上趟,与同学之间的沟通也有一些困难,并因此而产生了一定的自卑感。他始终没有放弃努力,但事倍功半,成绩总是不理想。有的时候,他真的想放弃了,认为自己是在浪费时光。他常常扪心自问:“为什么有的同学轻轻松松就能得高分,而自己却要付出这么多?自己能够实现那些远大的理想吗?”巴顿的自信心一度发生了动摇,他只能把心中的苦闷向亲人们倾诉。
父母非常理解巴顿的苦衷,也了解他的性格,知道他已经尽了全力,并且还取得了了不起的进展。父亲经常来信鼓励他,并向他指明他已经取得的成绩。他告诉儿子,一个人只要尽了最大努力,不管结果如何,都算是赢家,是强者。母亲、安妮姑姑和妹妹经常来看望他,照料他的生活,随时给他以帮助和支持。在这一时期,阅读恋人比阿特丽丝的来信是最令巴顿欣慰的一件事情。她在一封信中告诉巴顿:眼下他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并非学业上的压力,而是学会如何接受命运的考验。
巴顿在第一学年十分重视队列训练,在这一时期,他似乎觉得只有站在整齐威武的军阵中,自己才是强大的。他曾公开讲过:队列训练最能体现军人的气质和整体素质,培养军人钢铁般的纪律和亲密的团队精神。但有一点他从未公开提及:如果他能成为一个下士学员,他就能率领学员们进行队列训练,甚至接受长官们的检阅,那将是一个多么威风、荣耀的角色!据他的同学戈塞尔回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