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武侠武天子
25873500000001

第1章 :逆天

崖山海战十年又十年,又过了二十年。

空气凝重,厚云笼罩,虽是中午,天色如晚。

一座不起眼的小镇,铺着青石板的道路早已经斑驳陆离,街道两边是年代久远的木制房屋,其中有些木椽上还保留着四十多年前战争遗留的痕迹。不难看出,这曾经是一座江南富庶繁荣的小镇,这里仍然没有复苏,萧条和落寞几乎将它完全遗忘在历史的长河中。

但就在前些日子,这个被遗忘的小镇上莫名其妙地多了一些陌生人的脸孔,平静悠闲的生活眼看又要被打乱了,四十多年前那场战争仿佛就在眼前,那场战争让整个镇上的人口少了三分之二。

这些陌生人并没有惹事生非,他们只是默默地坐在小镇上唯一的一个小酒馆里,哑巴一样地喝两壶绍兴老酒,吃点花生米或者是猪肘子,然后眼睛就会就转向小镇大门的方向。

镇的尽头,一座威严的石门不朽地站立着,门上刻着一个“镇”字,前面显然还有两个字,却是被人为地抹掉了,被人为抹掉的两个字是“赵恩”,传说,临安城破的时候,逃难的南宋小皇帝从这里路过,镇上的居民在这里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抗元战争。

四十多年过去了,赵恩镇的人从大宋的子民变成了大元的子民,对于很多人来讲,王朝的变迁跟他们没有多大的关系,哪个皇帝让他们安居乐业,他们就是哪个皇帝的臣民,赵恩镇的居民会不会也是这样呢?

空气愈发凝重,顷刻间,天降倾盆,暴雨将行走在街道上不多的行人也赶进了两边的房子。那些陌生人看了看外面地上溅起的雨花,叹了口气说:“看来,今天她们是不会来了。”

石门外是通往外界的一条小路,道路的两边便是悲凉静肃的荒野,此刻却因为一场暴雨打破了多年来的沉寂。于此同时,打破这种沉寂的还有两个人,一个年轻貌美的少女手里牵着一个孩子,少女看上去也不过二十上下,那孩子也不过才四五岁,少女身上的衣着虽然颇为讲究,但在暴雨的侵袭之下,也变得狼狈不堪,两个人深一脚浅一脚地踩在泥浆中,不知道怎的,那孩子突然“哇”地一声大哭起来。

“不许哭,再哭,把你扔在这里喂狼。”那少女捋了一下被雨水淋散的头发,厉声喝道。

“哇哇,”那孩子哭得更厉害了,他突然一屁股坐在泥浆里,打了个滚,瞬间变成了个小泥人。

那少女看了看孩子,没有再发怒,弯腰将那孩子抱起,那孩子虽已经在她的怀中,却不住地拍打着她的肩膀,嘴里哭喊着:“姨娘,放我下来,放我下来,我们为什么不呆在河间,为什么不呆在杭州,我娘亲到底在什么地方?”

那少女并没有说话,而是死死地抱紧他,任凭他的小拳头捶打她的肩膀,随即迈开大步朝小镇方向疾走,从河间到这里已经走了千数里地,就算身死力竭,她也要把这个孩子带到锦绣坊。

又行几里,那孩子显然哭累了,便不再哭泣,少女舒缓了一口气,倔强坚毅的脸上挤出一丝笑容,她轻轻拍了两下孩子的背,柔声说道:“青云,还记得姨娘教你的词吗?不如念几句给姨娘听。”

那孩子姓赵,名青云,现在一听姨娘让他念几句词,立刻有些高兴了,他在少女的怀里转过身来,就坐在了那女子的肩头,凝视前方,摇头晃脑,瓮声瓮气念了起来,正是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可惜语气稚嫩,与这首词的大气昂然相差甚远,加上暴雨凌厉,更是多了一些悲情。

赵青云念完词后,抬头仰视天空,张着嘴巴喝那雨水,突见一道闪电从地平线升起,直刺天空,那闪电形状极为怪异,到了赵青云头顶的时候,一声巨响将天空割裂的支离破碎。

赵青云立刻伸手捂住了那少女的耳朵,然后自己的脑袋后仰,这才看到身后不远的地方有四个身影,他们身上紫色斗篷在暴雨中尤其鲜艳。

“姨娘,我们后面有四个人,说不定他们身上带有吃的东西,我们等他们上来,找点吃的吧。”赵青云看到后面的人影后,立刻迫不及待地告诉那少女,他刚才显然是饿得厉害,实在忍受不住才哭泣的。

那少女一听,头也不回,淡淡地说道:“前面不远的地方就是赵恩镇了,镇上有很多好吃的,到了镇上我们也有了躲雨的地方。”她的语气很淡,说话的速度却不慢,话音刚落,她的脚步已经滑出,瞬间前行了数百米,她的武功并不弱,原来刚才行走的不快,只是为了节省体力以应付随时可能发生的不测。

见那少女行走的速度突然加快,后面跟着的四位大汉仍不紧不慢,那少女从河间动身不久,他们已经在杭州路得到枢密院的密令,当然枢密院的密令是给整个江浙行省的,杭州路统管府夏忠堂接到密令时,几乎是吓瘫在地,当他继续往下看,了解到要他抓捕的对象是一名少女和一个四五岁孩子的时候,仍然是诚惶诚恐,但又不敢违背枢密院的命令,后来知道长生天也派出了几名高手,这才硬着头皮布置了数支精兵安插在周边的各个小镇,同时派出了四名武学高手伺机擒拿。

元朝时期的武学品阶划分出自“天下第一反贼”姜克元之口,当时临安城破,元军重臣伯颜大为高兴,遂上书建议所占之城应速建立武院,隶属枢密院,为大元帝国培养足够多的武学之才,以期将来更好的统治中原和江南。书中同时建议凡习武之人,须从武院进阶,为朝廷效力,其余人等,一律不得习武,是为禁武令。实际上,禁武一说自宋辽金一直都有,也都只针对平头百姓,对于真正的江湖人士却无法禁止。

姜克元不但是江湖人士,更是武学家传源远流长的武学修炼者,姜克元自说修兵谷始于五千年前华夏之始,五千年来兵器,兵法,武学一直进阶不断,他们已经达到了天子阶。姜克元知道伯颜不过是想控制武林人士为朝廷所用,不但骂伯颜愚蠢之极,还开玩笑讽刺说:“武学高低,应按朝中官职分为九品,八品,七品,六品,五品,四品,三品,二品,一品,然后进天子阶,一战天下,为武天子,与皇帝平起平坐。”

当这话当时传到元廷之中,让忽必烈大为震怒,但由于当时忙于消灭盘踞于崖山的南宋政权,姜克元的事情也就拖了几年,直到帮派崛起,武学兴盛,俨然是按照姜克元所说武学品阶进行修炼进阶时,元廷才后悔莫及,他们确实低估了修兵谷在武学上的影响力,自此之后,每个练武之人都想练到天子阶,以达到推翻元廷之目的。

姜克元也由此被元廷称为:“天下第一大反贼。”

对于朝廷来讲,姜克元是心头大患,只有灭了达到天子阶的修兵谷,才可以打消这些练武之人的造反之心。当然锦绣坊也并不是省油的灯,江湖传言,锦绣坊的创始人叶紫娘是南宋临安府文绣院执掌叶震海的孤女,元军大破临安之际,叶震海战死,母亲被辱后自杀身亡,年仅十二岁的叶紫娘死里逃生,在修兵谷谷主姜克元指引下,修炼武学,颇有造诣。

武学修炼功法不同,武学品阶却难出天子阶,据说,叶紫娘的武学应该不下于三品,至于她到底修炼的什么功法,无人得知。

公元1280年,元廷第一勇士张弘范暴病身亡,据宫里太医讲他其实是死于噬魂针,噬魂针正是修兵谷谷主姜克元用三年时间为叶紫娘精心打造的杀人利器。

修兵谷打造的兵器向来神秘,一个三品的武学修炼者能用噬魂针杀死一个一品的武学高手,让元廷不但为之震惊,也震动了整个江湖。

“文练气,武练器”,文武之争历来有之,噬魂针的出现,让那些重兵器而轻内力的武学修炼者大为振奋;文官们则认为,也有可能叶紫娘的武学品阶应该已经达到了天子阶。

从那以后,提到锦绣坊无不让人胆寒,当然,原因并不是如此的简单,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叶紫娘的报仇决心,叶紫娘曾经放话出去:“得罪锦绣坊者,虽远必诛。”从临安城破,到张弘范被杀,历时五年,叶紫娘从未放弃过这种心愿。多少年以后,叶紫娘为姜克元生下了一对双胞胎儿女,女儿为叶倾城,儿子为叶倾天,甚至有些人以为,叶子娘为了复仇,用自己的身体和姜克元做了一笔交易,因此更加坚信叶紫娘是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女人。之所有有这样的猜测,也并不是没有理由,因为叶紫娘和叶倾城母女很快就被姜克元赶出了修兵谷,也才有了后面锦绣坊的创建。

这还不是众人害怕锦绣坊的主要原因,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无人知道锦绣坊到底在什么地方。南宋灭亡后,元廷迅速组建了长生天,邀请武学高手,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他们攻进了修兵谷,姜克元和叶倾天生死未卜,传说中的修兵谷三十六大神兵利器从此也下落不明,收藏的兵法和武学宝典也悄然消失了,这些本来是元廷承诺给这些高手们的礼物,如今一个都找不见了,元庭曾派数万士兵将整个谷底挖地三尺,却连跟毛都没有。于是,元廷和那些江湖门派怀疑这些东西就在锦绣坊,可是二十年过去了,没有一个人知道锦绣坊到底在什么地方,如那些神兵利器和武学宝典一样,这的确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