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慧眼看透人心
2587000000002

第2章 从言谈举止看透人心(1)

闻声辨人

曾国藩说:“人之声音,犹天地之气,轻清上浮,重蚀下坠。始于丹田,发于喉,转于舌,辨于齿,出于唇,实与五音相配。取其自成一家,不必一一合调。闻声相思,其人斯在,宁必一见决英雄哉!”

声音与说话者当下的心理活动密切相关,声音大小、轻重、缓急、长短、清浊的变化,与人的特征息息相关,这就是闻声辨人的基础。

闻声辨人,一定要着重从人情的喜怒哀乐中去细加鉴别。欣喜之声,宛如翠竹折断,其情致清脆而悦耳;愤怒之声,宛如平地一声雷,其情致豪壮而强烈;悲哀之声,宛如击破薄冰,其情致破碎而凄切;欢乐之声,宛如雪花于疾风刮来之前在空中飞舞,其情致宁静轻婉。

春秋时期,郑国杰出的政治家郑子产就是一位闻声辨人的高手。

有一次,他外出巡察,突然听到山那边传来妇女的悲恸哭声。随从们面视子产,等候他的命令,准备救助,不料子产却命令他们立刻拘捕那名女人。随从不敢多言,遵令而行,逮捕了那位女子,当时她正在丈夫新坟前面哀哭。人生有三大悲:少年丧父、中年丧夫、老年丧子,可见该女子的可怜。以郑子产的英明,本应该不会对此妇动粗,其中缘由,是因为郑子产的闻声辨人之术。郑子产解释说,那妇女的哭声,没有哀恸之情,反蓄恐惧之意,故疑其中有诈。审问的结果,果然是该女子与人通奸,谋害亲夫之故。

《礼记·乐礼》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对于一种事物由感而生,必然表现在声音上。人的声音随着内心的变化而变化,所以说:“心气之征,则声变是也。”

声音平和,则内心平静;声音清亮和畅,则内心清顺畅达;声音偏向激越,则内心渐趋兴盛;声音迟缓低沉,则内心消极郁闷;声音沙哑浑浊,则内心紧张不安;声音清脆而节奏分明,则内心诚恳、坦然;声音如细水长流,不紧不慢,则内心宽宏柔和。

古人历来重视声音,认为声音是考察人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深入观察和研究的基础上,按照五行原理,把声音分为:

金声:特点是和润悦耳;

木声:特点是高畅响亮;

水声:特点是时缓时急;

火声:特点是焦灼暴烈;

土声:特点是厚实高重。

人的声音,由于生存环境、先天禀赋、后天修养以及健康状况等条件的不同而相异。

声音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表现着一个人状况,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表现着一个人的文化品格——他的雅与俗、智与愚、贵与贱(这里指人格修养)、富与贫。

声音沉雄厚重,韵致远响,这是肾水充沛的征象,由此可知其人身体健壮,能胜福贵。

发于喉头、止于舌齿之间的根基浅薄的声音,给人虚弱衰颓之感,显得中气不足,这也是一个人精神不振,身体虚弱,自信心不足的表现。

声音低粗,而音域很广的人,有作为,较现实,或许也可以说是比较成熟潇洒,有适应力。

声音洪亮,有穿透力的人,精力充沛,具有艺术家气质,有情趣、热情。

外带语尾音的人,精神高昂,若是男子,则有点女性化,具有艺术家的气质。

说话时叽叽喳喳,声音很高的人,其个性如同小孩子一样,是不知醒悟的人。

声音沙哑的人,性格一般比较粗野。

男性高音者,为人和善,具有慈悲心肠;女性高音者比较感性,大多属于罗曼蒂克型的人,是恋爱至上者。

男中音的个性比较冷酷,是属于慎重的务实型人。而女中音,是讲求情调的热情之人。男中音与女中音有相互排斥的倾向。

男性声音较低者可以说是人格圆满型的人。他们大都头脑清晰,虽然不太具有男子汉气概,但却非常诚实,不会结帮成派。女性声音较低者讲求技术,是能够抓住对方心理活动的现代型人物。

说话时声音好像被压抑住似的人好挖苦他人,不论看什么事物,均不会由正面去观察。

讲话时声音较低,口沫横飞的人是精力过剩,好浪漫的人。他们注重外表,爱好名声,同时还喜欢矫揉造作。

语气体现真实自我

语言和语气密不可分,语气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而语气比语言更具有个人感情色彩。个人的心态和精神状况直接影响着语气所表达的感情色彩浓淡。谈话者可以通过对发音器官的下意识控制和使用来体现不同的语气。所以我们就可以通过人们下意识体现的语气来透视一个人的性格和内心所想。

1.和声细气者

这一类型的男性多忠实厚道,胸襟开阔,有一定的宽容力和忍耐力,能够吸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为己所用,但同时又不失自己独到的见解。他们具有同情心,能够关心和体谅他人。而这一类型的女性则多比较温柔善良、善解人意,但有时候也因为喜欢多愁善感而显得过于软弱。

2.轻声小气者

这种人在为人处世各方面多比较小心谨慎,他们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说话措辞非常文雅,而且总是显得十分谦恭。一般情况下,他们对他人都相当尊重,所以反过来他们也会得到他人的尊重。他们比较宽容,从不刻意地为难、责怪他人,而是喜欢采用各种方式不断地缩短与他人之间的距离,密切彼此之间的关系,尽量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3.高声大气者

这种人性格多是比较粗犷和豪爽的。他们脾气暴躁、易怒,容易激动,为人耿直、真诚、热情,说话直截了当,有什么就说什么,从来不会拐弯抹角绕圈子。这一类型的人多容不得自己受一点点委屈,他们会据理力争,一直到水落石出为止。他们有时会在紧急情况下充当先锋,起召唤、鼓动的作用,但有时候也会在不知不觉当中被他人利用而浑然不知。

4.凝重深沉者

这种人才高八斗、言辞隽永,对人情世故理解得深刻而准确,对社会、对他人负责任,比较可靠。但由于人情事理的复杂性,这种人的能力往往得不到重用,抱负难以施展。

5.锋锐严厉者

这种人言辞锋锐犀利,爱好争辩。谈话时,他一旦逮住对方语言的漏洞就会不留情面地攻击,让对方无话可说。但由于急于找到对方的弱点,他们往往忽略从总体上把握问题的关键,从而陷入舍本逐末、顶牛抬杠的处境。

6.刚毅坚强者

这种人办事坚持原则,公正无私,是非分明。但是由于原则性太强让人觉得没有商量的余地,而显得不善变通,过于固执。不过,他还是会因为肯主持公道得到别人的尊敬。

他们在谈判他人的价值时,不会因个人恩怨而产生偏见,能够做到公正无私,达到一种别人难以达到的崇高境界。

7.温顺平畅者

这种人说话速度慢,语气平和,他们性格温顺,与世无争,易与人相处,但因为天性温和软弱,而使自己长期处于一种胆小怕事的状态,对外界事物采取逃避态度。如果他们能遇上一个肯提携他们的人,从旁边帮他们一把,教导他们磨炼胆气,知难而进,那么他们就会成为一个刚柔并济的人物,会做出一番令人刮目相看的大作为。

此外,说话语气平稳的人,具有正直的性格;说话有气无力,同时语气不甚明了的人,比较内向而且胆小;说话语气抑扬顿挫,像唱歌一样的人,是幻想家,特别讲究罗曼蒂克气氛;说话语气很冲,同时声音很大的人,是任性的人;语气低沉,说话时由牙缝深处出声的人,凡事都抱有怀疑态度;语气音色均不规则的人,性格轻率。

总之,语气能体现一个人的真实自我。只要我们仔细分辨就一定能从说话语气上揣度出一个人内心深处在说些什么。

从语速中窥视人心

我们说,语言是一套音义结合的复杂系统,是一个特别的装置,是交流思想的工具。人在说话时同时也是心理、感情和态度的流露,其中,语速的快慢、缓急直接反映着说话人的心理状态。

一个心理健康、感情丰富的人在不同的环境下会表现出不同的语速。

在平时生活、工作中,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特定的说话方式、语言速度,有的人天生属于慢性子,说话慢慢吞吞,再急的事情,他也照样雷打不动地用他那种独有的语速来叙述给别人听;有的人天生是个急性子,说话就像打机关枪,一阵儿紧似一阵儿,容不得旁人有插嘴的机会。大多数人介于二者之间,说话语速属于中速。这些是每个人长期以来形成的性格特征,客观固有的,而且长期存在。

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更微妙地领略语速中透露出的各种人的复杂的心理变化。我们可以根据一个人说话时的语速快慢,判断出他当时的心理状态。

一般而言,说话语速较慢的人比较厚道老实,性格内向,可能会有点木讷。

这种人往往会在无意识中跟对方保持一定的距离,而且还会采取内闭式的姿势,那意味着“我不希望对方知道我的心事”以及“不想让初次见面的人看穿我的心思”,当然,也就不会畅所欲言了。

内向型的人对他人的警戒心非常强烈,而且认为不必让对方知道多余的事情。但是他们的内心却很温和,为了使自己的发言不伤害到别人,总是经过慎重的考虑之后再说话,同时还担心自己发表的意见将造成自己跟他人的对立。因为胆怯又容易受到伤害,而且过度害怕错误以及失败,只好通过放慢语速来不断地调整思维、心态,也许他认为这种说话方式是最安全的。

在会议上的发言亦如此,因为他们并不想积极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以致欲言又止,变成了喃喃自语似的,声音很小,而且语速缓慢。说话时,往往不是明确而直截了当地说出来,总是喜欢绕圈子,使听的人感到焦躁不安。这种人即使是对于询问也不会做明确的答复,态度优柔寡断,给人一种索然无味的感觉。而说话飞快的人,比较精明,热情外向,偏向于张扬的性格。

这种人言语流畅,声音的顿挫富于变化,且能说善道,只要一想到什么事情,就会毫不考虑地说出来。

当对方的意见、想法等等跟他要说的意思相同时,他就会随声附和地说:“就是嘛……就是嘛……”

他们跟别人碰面时,只要彼此交谈,就能够使他们的性格更为鲜明。因此,话说到投机处,就无法控制、不断地涌出话题,好像有取之不尽的“话源”似的,有时话题变得支离破碎,无法再度接合,他仍然会喋喋不休。

语速可以很微妙地反映出一个人说话时的心理状况,留意他的语速变化,你就留意到了他的内心变化。

如果一个人平时伶牙俐齿,口若悬河,当他面对某个人时,却突然变得吞吞吐吐,反应迟钝。这时候一定是他有些事情瞒着对方,或者做错了什么事情,心虚,底气不足。有些时候,也有一些特例,比如,某男偷偷地暗恋某女,他在别人面前都能够谈笑自如,幽默风趣,保持着平常惯有的语速。可是,一旦面对着那个他喜欢的女生,他马上变得不知所措,不知道要说什么,说起话来也仿佛嘴里含着东西,含含糊糊,一点都不连贯流畅。这样的信号就给了我们以暗示:他喜欢她。

我们经常看到的情况是,一位平常说话慢慢悠悠,不着急的人,面对一些人对他说出不利的话的时候,如果他用快于平常语速大声地进行反驳,那么很可能那些人的话都是对他的无端诽谤;如果他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话来,那么很可能这些指责就是事实,他自己心虚、中气不足。当一个平时说话语速很快的人,或者说话语速一般的人,突然放慢了语速,就一定是在强调着什么东西,想引起别人的注意。

然而,当有些人在面对别人伶俐的口舌、独到的见解、逼人的语势的时候,或缄口沉默,或支吾其词,一副笨嘴拙舌、口讷语迟的样子,很可能这个人产生了卑怯心理,对自己没有信心,也可能被对方说中了要害,一时难以反驳。出现此类窘境,不仅有碍自身能力的发挥,也增长了对方的气焰。

在现实生活中,大家可能通过不同的渠道观看过辩论赛,甚至还亲身体验过辩论中的紧张气氛,我们不难发现,每个辩手都保持着尽可能快的语速,尽可能快速且流利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果能够在语速上胜对手一筹,不仅可以锉锉对方的锐气,也是增加信心的砝码。

另外,控制语速还可以达到调节心气的目的。

美国经营心理学家欧廉·尤里斯教授提出了能使人平心静气的三法则:“首先降低声音;继而放慢语速;最后胸部向前挺直。”降低声音,因为声音对自身的感情将产生催化作用,从而使已经冲动起来的表现更为强烈,造成不应有的后果;放慢语速,因为个人感情一旦掺入,语速就会随之变快,说话声音高,容易引起冲动;胸部向挺直,因为情绪激动、语调激烈的人通常都是胸前倾,一旦胸部挺直,就会淡化冲动紧张的气氛,而当身体前倾时,就会使自己的脸接近对方,这种讲话姿势将人为地造成紧张局面,这样会更增加怒气。这三点是颇有见地的经验之谈。

从话题触及对方真意

任何一件事物都可以成为我们谈论的话题。在谈话中,虽然谈话者不是非常直观地说出自己、透露自己,但随着谈话的进行,谈话者会在不知不觉、有意无意当中暴露出内心的秘密。

与人交谈时,常常谈起自己,包括曾有的经历、自我的个性、对外界一些事物的看法、态度和意见等的人性格比较外向,感情色彩鲜明而且强烈,主观意识较浓厚,爱表现和公开自己,多少有点虚荣心。他们渴望自己处于众人的视线焦点上。

与此相反,如果一个人不经常谈论自己,包括曾有的经历、自我的性格、对外界一些事物的看法、态度和意见等,则表明这个人的性格比较内向,感情色彩不鲜明也不强烈,主观意识比较浅薄,不太爱表现和公开自己,比较保守,多少有自卑心理。另外这种人可能有很深的城府。

在谈话中,当一方突然以另一个人来做为话题时,多半是想探测对方的真意、想法或是对自己的感情。但是有很多人在这时提出来的,往往是对方的敌手。这种行为可能是想借着辱骂或损伤敌手来问接地夸奖对方,以为这样一来,对方就会放松警惕,说出真心话,其实事情并不是这么简单。因为如果对方对他的敌人有强烈的反感或憎恶时,不但不会表现出来,反而会隐瞒。这种想利用第三者以探测对方心思的手段,会使对方产生更高的警觉。

不论谈论什么话题,都会不自觉地将金钱扯人话题中的人,往往缺乏梦想,而这个缺乏梦想的缺点很有可能会成为其人格上的致命伤。他们太过于倾向现实主义,只知道赚大钱是自己人生唯一的梦想,忽视了人生中其他重要的东西。他们的心中潜伏着深深的不安全感,并试图用金钱来驱走这种感觉,却往往不能如愿,使心灵更加空虚。

对方与你交谈时满腹牢骚,对什么都报怨,多属于追求完美的人。他们有自信,凡事要求高水平、高理想,并时时在脑海中描绘完美的蓝图,由于达不到理想,自然也就开始牢骚不断了。他们成天沉迷于幻想的世界中,对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则采取回避漠视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