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关系决定成就
2586800000035

第35章 经营好你的人际资源(8)

联想就这样迎来了第一桩大生意。500台计算机把两间小屋堆满了。由于场地小,排不开,只好腾出一问屋子验机,其他人便都挤在另一问小屋子办公。这笔业务做得非常不容易,做完之后,扣除3%的成本,只剩下1%的利润,但是,由于李勤他们服务、培训等工作做得非常出色,得到了用户的好评,最终把他们的服务费涨到了7%。于是终于挣到了公司的第一笔巨额利润——70万元。

赚这笔钱主要靠的是技术,是以验机、培训、维修机器等为主要服务内容,采取出卖技术劳动力的方式赚取的。

第一桶金的掘得是因为发挥了新技术公司的长处,利用自身的知识和技术,并且也是靠着中科院这个背景,这两点优势在中科院计算所新技术发展公司的创业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借力不容易,把借到的力用好更难。用好它就得仔细分析好双方的优劣,然后再优势互补,以发挥所借之力的最大功效。成功商人不仅是一个善借者,更将是一个善用者。

虽然人生得意、财源滚滚是每个人都梦寐以求的,然而,却不是每个人都能轻易得到的。这是因为个人的力量相对于社会整体而言实在太弱小了,以至于单凭一己之力几乎无法实现。但如果你懂得借路而行,就可以做到以小博大。

在生意场的打拼中,借力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其形式各种各样,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利用别人的力量优势达到自己的目的。

“草船借箭”的故事流传千古,成了借外力成功的经典,这是因为对方的箭正是己方所急需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任何人都需要借他人的力量成事。正如卡耐基墓碑上刻的一句话:“这里躺着一个人,他明白如何集合比他能干的人在他身边。”

大凡成功者必善于利用他人之力,从而使自己拥有一双能翱翔寰宇的羽翼,比别人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自己挖的“井”取水最方便

培植也是一种投资,想乘大树之凉,就得多植树苗。想借人之力,有时需要先舍得付出,把有潜力供自己借的人培植起来,这需要眼光,也需要魄力。

人们常说朝里有人好做官,我们说朝里有人好经商恐怕也没人反对。当然,我们所说的靠山,并非指政治靠山,而是指那些真正能帮助你成就事业的能人。但是人们往往会忽略一个事实,现成的靠山往往不那么可靠,一到紧要关头比如可能危及到靠山本人前途的时候,他可能就成了缩头乌龟,如果你硬往上靠,说不定会被闪一个嘴啃泥。所以借力最高明的手段是培植靠山,让他心甘情愿做你的靠山,任它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要达到这一境界,需要有极佳的商业眼光——一眼就能估出其价值几何;还要有破釜沉舟的魄力——总想着万一不成如何如何,永远不会成为商场上借力术的高手。另外,要有点点耐心。树苗长成根深叶茂的参天大树是需要时间的。

在培植靠山以资借用方面不能不提一百年前的徽商代表胡雪岩。胡雪岩自幼丧父,且家境贫寒。12岁那年他告别寡母,只身去杭州信和钱庄当了学徒。

胡雪岩生得一双八面玲珑的眼睛,一看就是个绝顶聪明的主儿。平时他不仅能吃苦肯学,而且能言善道,出手大方,外加他有一张常开的笑口,所以人缘极好,上上下下的人都喜欢他。由于这些因素,胡雪岩三年师满后立刻成了信和钱庄一名得力小伙计。

开始时,胡雪岩和其他伙计一样在店里站柜头,后来东家觉得这个小伙计顺眼,就派他出去收账,胡雪岩认真操办,从来不曾出过纰漏,深得东家赏识。

有年夏天,胡雪岩在一家名叫“梅花碑”的茶馆里跟一个叫王有龄的攀谈,知道他是一名候补盐大使,打算北上“投供”加捐。

清代捐官不外乎两种,一种是做生意发了财,富而不贵,美中不足,捐个功名好提高身价,可以与地方官称兄道弟,平起平坐。再有一种,本是官员家的子弟,书也读得不错,就是运气不好,三年大比,次次名落孙山,年纪大了,家计也艰难窘迫了,于是就走“做官”这条路,卖田卖地,托亲拜友,凑一笔钱去捐个官做。

王有龄就属于后者,他的父亲是候补道,死在异乡,身后没有留下多少钱。王有龄与寡母寄居在异地,境况不好且又举目无亲。他虽然捐了官却无钱去“投供”。

在清代,捐官只是捐了一个虚衔,凭一张吏部所发的“执照”,取得某一类官员的资格,如果要想补缺,必得到吏部报到,称为“投供”,然后抽签分发到某一省候补。王有龄尚未“投供”,更谈不上补缺了。

胡雪岩了解了这些情况后,心头不由一亮,眼前的王有龄决非等闲之辈,若助他进京“投供”,日后定有出头之日,成为助己飞黄腾达的靠山!

胡雪岩虽然读书不多,却极有悟性,对“否极泰来”、“乐极生悲”这类社会哲理体会弥深。他身处钱庄,在钱眼里打斤斗,看惯了多少人在生意场上一夜之间暴富,改变命运;又有多少人万贯家产毁于一旦,沦为乞儿。

胡雪岩认定眼前这个落魄潦倒的王有龄必定会翻转过来,大富大贵,只是火候未到,还缺一位帮他的贵人罢了。他决定在王有龄身上下注。

他将500两银票送给王有龄进京“投供”。

当王有龄感知胡雪岩是真心实意,决非儿戏时,顿时感动万分,热泪滚滚,倒头便要下拜。胡雪岩慌忙扶住他,两人互换帖子,结拜为弟兄。胡雪岩预祝王有龄马到成功,衣锦荣归。两人如同亲弟兄一般,说不完的知心话,道不尽的手足情。

第二天,王有龄买舟启程北上,胡雪岩到码头相送,两人依依惜别。胡雪岩站在码头上,心想:官场犹如大赌局,不知王有龄能赢否?但有一点胡雪岩不会怀疑,那就是王有龄一旦发迹是绝不会忘记他的。

没有本钱或者没有足够的本钱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以为是,什么人也不放在眼里。没有本钱而谋求发大财的人,能够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倚重他人,依靠或者引导别人为自己出力出钱,才能赚到大钱。

借力并不一定能借到,即便成功也只能用于一时。而培植则不同,它根植于自身的力量,可以长久使用。商人把培植当做长远的投资,远比临时借用要有效得多。

因此,对于每一位身无分文的谋求发财者来说,要实现自己的宏伟计划,关键不在于自己有没有本钱,而取决于会不会倚重外界事物,倚重他人。即使你眼下没有本钱,但是如果你善于倚重他人,你与财富的距离就不远了。

古人云:“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多;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远。”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借取外界力量的重要。

因此,精明的商人应具备发现将来可能发迹的人的眼光,在这些人身上进行培植性的投资,为自己的将来谋取利益。

以诚信赢得顾客的信任

诚实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石,只有这样才能站得直、走得稳、行得正。小孩子不诚实,长大就会变坏;老年人不诚实,大半生的清名就会毁于一旦;年轻人不诚实,后面的漫漫长路就举步维艰。一句活,没有诚实的品德,你就会时时被人怀疑,处处遭遇排斥,无法在社会上立足,更别说赢得顾客的信任了。

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

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每天早出晚归,但还是一贫如洗。幸运之神怜悯他,决定帮他一把。

一天清早,农民拿上斧子到河对岸去砍柴,可是,他的斧头突然就掉到河里去了。农民不禁黯然泪下。这时,桥墩下的幸运之神冲他喊:“别伤心,我帮你把斧子捞上来!”

一会儿,幸运之神浮上来,举着一把金斧头,农民伤心地说:“这不是我的。”一会儿,幸运之神又举出一把银斧头,农民看了看,说:“虽然这两把斧头很值钱,但都不是我的铁斧子。”幸运之神只好拿出铁斧子,农民说:“这把才是我的!真是太谢谢你了!”幸运之神高兴地把三把斧子都送给了那位农民。

农民的邻居知道这件事后,也想去碰碰运气。第二天。他到集市上花了一大笔钱特意定做了一把大斧子。他信步走到桥上,把斧头扔到河里,然后就蹲在桥上拼命号哭。过路人都以为他是个疯子,从早到晚,没有一个人帮他捞斧子。无奈之中,他只好自己下河去捞,斧子没有找到,还差点被淹死。回到家中就病倒在床上,休养了整整一个月。田里的庄稼也因此耽误了,这一年他颗粒无收。

“别人的东西不要随便拿”。如果那位农民没有诚实的品质,他能得到幸运之神的垂青吗?而那位贪婪的邻居想通过欺骗的手段获得更多的财富,结果把自己也赔了进去。

做人需要诚实,做生意更要以诚为本。虽然人人都说“无商不奸”,但是又有几个奸商能把生意经营得红红火火、维持得天长地久呢?做生意需要精明,但精明不等同于欺骗。商家纷纷掩饰自己商品的缺点,却把优点说得天花乱坠,但是殊不知,当他们的钱包鼓胀一点的时候,他们的人格也随之降低了一分。如果商人决定把欺骗作为挣得财富的策略,迟早有一天,他就会原形毕露!

翻阅商业历史,真正存活下来的老字号商家,没有哪一家是靠欺骗而长久不衰的,而且可以肯定的是他们都讲求诚信。也许有人会说,那是他们的招牌大、名字响,广告做得好,但实际上,诚实是最好的广告!

虽然诚实的人常常被人当做“老实巴交”的农民来嘲笑,但是这种人最后一定会得到奖赏,而欺骗的最终结果只能是自己害自己。别人会因为你真诚的言行、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信誉愿意和你合作,顾客被你的诚信打动,也会乐于光临。只有这样你才能挖掘出周围所有的“钱”能,才能有长远的“钱”途。

要赚钱先赢得顾客的心

如果说世上什么东西最难捉摸,那就是人心。但对商人来说,生意要成功就必须赢得顾客的心。

20岁的艾丽莎·巴伦在一家超市卖糖果,在所有店员中,她是最受顾客欢迎的店员。许多顾客宁愿多等一会儿,也要让她给自己售货。同事很好奇,艾丽莎长得并不是最漂亮的,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你是不是给的特别多?”有人好奇地问她。

“那是不可能的,我的秤向来很准,不会多也不会少。”艾丽莎摇摇头。

“那为什么顾客都喜欢找你买东西呢?”

艾丽莎笑着说:“别的服务员起初都拿得多,然后一点点地往下拿,而我总是先拿少点,然后再一点点地往上加。顾客们可能以为我给得多,也许是这个原因他们才喜欢我的吧。”

这个平凡的店员就是后来拥有30亿美元资产的好乐公司的副总裁。

顾客都希望自己购买的东西多一点,一点点地往上加总比一点点地往下拿让人心里舒服,感觉别人给得多。艾丽莎就是因为准确地抓住了顾客这一微妙的心理,才招揽了源源不断的顾客。这样一个懂得“攻心为上”的聪明女子,没有一番作为那就奇怪了。

钱包在别人兜里,要让别人心甘情愿地掏腰包,就必须先打动别人。因为没有人会毫无理由地把钱交给你。只有让别人打心眼儿里认同你的产品、你的理念和你的服务,你的生意才有可能成功。

顾客往往是挑剔的,现在商家林立,他们自然会货比多家,只有那些质量和服务让他们信得过,而且在感情上容易亲近的商家才能消除他们的戒备,乐于与之打交道。现在有很多大公司会在过年过节的时候,给客户寄送贺卡,写上祝福的话语,这也是一种心理战术。

有些商家富有激情,扯着嗓子在门口吆喝,这样是否真的能吸引顾客呢?实际上强拉硬拽是做不了什么大生意大买卖的。这一点和谈恋爱有点像,只有你和对方在心灵上有所融合,对方才会信任你,喜欢你,不由自主地走近你。相反,花言巧语获得的只能是暂时的利益,一旦对方对你产生不信任感,那有可能是永恒的。

简单地说,懂得了赢得人心就是掌握了赚钱的技术。赢得了多少消费者的心,你就占领了多大的市场,就会赚取多少利益。

你可以急大家之所需,为顾客“雪中送炭”。在瘟疫横行的时候,一个社区的医疗卫生站想方设法运回大量口罩、药品和体温计,方便病人购买。从此以后,这家医疗卫生站得到了人们的信任,利润也随之增长了许多。

另外,你也可以在顾客喜庆的时候,为他们“锦上添花”。你这种充满了人情味的举动会让别人心生感动,留下深刻的印象,很有可能就因此多了一位老主顾。如果你经营一家饭店,当你知道有顾客过生日,你为何不依照习俗免费赠送一碗鸡蛋寿面呢?这样别人感受到了你们之间的温情,以后还能不常来吗?

当然,抓住别人的心理没有这么简单,还需要你在实践中仔细摸索,要善于举一反三,活学活用。相信你掌握了这一点后,肯定能寻找到你的宝藏。

赚钱与顾客满意完全可以兼得

顾客是商人赚钱的对象。然而,商人不能把目光仅放在顾客的钱上,更要放在顾客身上,让顾客被你赚了钱还满意。

你赚了钱顾客却不满意,这种生意做不长,只能是一锤子买卖,做一回是一回。你赚了钱顾客又满意,生意便绵绵不绝。要达到这种效果,取决于你优秀的服务能力。服务能力即等于赢利能力。

一年夏天,威尔逊带着妻儿驾车去华盛顿,预备在那里度过一个愉快的假期。旅行途中,他们好不容易才找到一家稍微像样的旅馆。这家旅馆和许多其他旅馆一样,都是“二战”时的产物,主要供过往军人住宿,一切因陋就简,房间的陈设破旧简陋,用品又脏又旧,让人恶心,甚至连个洗澡的地方也找不到,价格还特别贵。住在一个如此糟糕的地方,威尔逊一家子的好心情全没有了。假期尚未结束,他们便匆匆结束了度假。

没想到,这次遭遇激发了威尔逊的创业灵感。他想:现在开车出外度假的人越来越多,找旅馆又如此之难,我为什么不办一家服务优良、能为游人提供方便的旅馆呢?

他说干就干,办起了一家汽车旅馆。他还为旅馆取了一个别致的名字——“假日客栈”。

“假日客栈”的硬件设备和服务条件都非常好:房间光线明亮,空气畅通,色调柔和,给人一种舒适感。每间房里都有电视机和电话,还安装了当时尚未普及的空调。

“假日客栈”还有漂亮的餐厅,提供各种精美食物,且价格适中。到处有冰淇淋机和自动饮料售货机,要吃自己动手,十分方便。

“假日客栈”还有一个供孩子们使用的游泳池,安排了照顾孩子的服务员,甚至还设计了为旅客的小狗居住的免费狗舍……总之,凡旅客需要的服务,这里几乎应有尽有。

由于“假日客栈”充分满足了日益增多的旅游者的需求,一开业便生意兴隆。此后,威尔逊将“假日客栈”开到了美国各州和其他许多国家。

争市场即争人心。能动人心者,无非满足人的切身利益而已。反之,如果损害人的切身利益,那就不得人心了。因此,做生意一定不要有“赚顾客的钱”这种想法,而要有“以提供服务获得回报”这种理念。两者看起来是一回事,其实有本质不同。“赚顾客的钱”,着眼点在钱上,具体做起来,难免动作变形,生出许多欺诈的事情;“以提供服务获得回报”,着眼点在如何满足顾客的切身需要,这才是做生意的正道。

台湾商界风云人物王永庆少年的时候,在台湾嘉义开了一家小小的米店。他本钱小,根基浅,店面位置也不好,开业后,生意相当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