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在打工中积累资本
2586300000039

第39章 发展中创造企业生命力

八年前,我们创办的“吉尔”(上海生化有限公司)号“小舢板”以六万美金从张江起航了。

八年后,“小舢板”变成了几百万美金的“大航母”。为什么“小舢板”会变成“大航母”?我们的体会是:不断地运用高科技来发展我们的产品,提高产品的质量,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发展,才会有生命力。

从国外到国内

1996年,我们夫妇俩放弃在美国的优裕生活,口以说是“夫妻双双把家还”,把在美国建立的吉尔生化公司带回了中国,并开始了“二次创业”。为什么回国?这是因为,一方面,“三年大变样”中的上海对于我们这群漂泊的游子来说有着无可比拟的感召力,与上海前进的链条重新挂上钩,我们无法迟疑!而且在大洋彼岸的中国,多肽尚属新兴领域,其数倍于美国的广阔市场前景吸引着我们回来闯出一番天地;另一方面,在国外先进实验室的多年实践使我们积累了雄厚的技术“资本”。目睹国内新药研发由于缺少合适的国产试剂而不得不被昂贵的进口货牵着鼻子走的现状,我们渴望尽早弥补国内的空白,改变多肽类产品完全依赖进口的窘境,骄傲地生产出纯正的“中国制造”。虽然当时张江只有少许厂房,大多是广阔的田野,却开通了龙东大道,离建设中的浦东机场近在咫尺,这是初具雏形的“药谷”,完全符合我们的创业意向。尤其是园区内已建立的创业基地更为留学生回国创业提供了发展空间。周敏回忆道:“当年祖国的召唤,浦东开发开放的美好蓝图,使我们开始重新思考人生的选择。我们意识到,作为一名留学生,只有把自己的才能、抱负、理想和追求融人到祖国的改革开放大业中,个人才能有所作为、有所成就。而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祖国发展的需求紧密结合,是我们一直不懈为之奋斗的目标。”后来事实证明:张江是我们回国创业的沃土。

记得公司成立伊始,仅仅只有两间100多平方米的实验室和八名员工,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如今的吉尔已拥有自己的近5000平方米的研发大楼和4000平方米的生产基地,员工总数现已增至300多名;1998年公司创立伊始时产品册里仅有一个品种“撑门面”,而经过几年来的不懈努力,今天的吉尔已成为国内最大的多肽及多肽试剂生产商,产品品种已达千余种,并累计创造了超过几千万元以上的出口产值。值得一提的是,吉尔生化创业至今没有从银行贷过一分钱,公司资产从20多万元发展到2004年的2400多万元,完全是靠自有资金滚动发展起来的。

由于公司业绩出色,2001年吉尔生化被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认定为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2000-2002年连续三年获双优企业殊荣。而周敏总经理也于2001年荣获“浦东新区第八届十大杰出青年”、2004年荣获“上海人才”称号。

建立多肽王国

创业的路,是一步步艰难地走出来的。我们对已有的一切并不满足,而且经常告诫自己要越做越好,不要轻易放弃。周敏常说:“我相信每个人都有很大的潜力,就看你怎么挖掘,千万不要以为自己不会做,只要勤奋、肯做、肯吃苦,每个人都能达到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例如,吉尔在创办初期,我们就瞄准国际市场需求,致力于多肽类、核酸类产品的研究开发。多肽类产品主要是指多肽以及和多肽相关的一类生化产品,包括人工合成的非天然氨基酸、多肽、蛋白质以及合成多肽所用的缩合剂、保护剂等等。目前,多肽主要应用于新药开发、食品加工等领域。筛选和合成生物活性肽是国际新药开发的重要手段之一。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开发的新药中大多数都是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而核酸类产品主要是指核酸DNA片段及合成试剂。近年来,由于多肽、核酸类产品广泛应用于新医药领域,该领域正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同时也得到我国政府的积极关注,更成为上海市浦东新区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但是目前我国的许多多肽产品,特别是成品和核酸类产品完全依赖进口。尽管近年来国内兴起了众多的生物技术公司,但新药(一类药)的创制能力不强,主要以仿制为主的现状仍未有突破性变革。吉尔生化正是看到了国内市场上的这一严重缺陷,制定出公司的发展方向,有计划地实施多肽、核酸类产品的研发工作,从简单的合成试剂,到复杂的成品生产。

八年里,我们的产品从多肽到多肽试剂,从单一化到多元化;研究领域已涉及到用于合成多肽醛、多肽醇和多肽酰胺的新型链接剂的研制,高效多肽缩合剂的开发,多肽化学等。目前,吉尔已成为中国多肽合成及纯化规模最大、品种最齐全的企业。

从海归人到五湖四海人

公司创建之初不到十人,周敏既是总经理,又身兼销售员、仓库管理员、出纳员、出口报关员等数职,辛苦地为“吉尔”这艘刚刚出港的小船掌着舵。慢慢的,留学美国、德国、日本的优秀技术骨干和高级管理人才陆续来到公司,同时也吸引了国内各地的优秀人才加盟吉尔。现在吉尔员工中90%以上都是年轻人,90%以上来自外省外市,公司用一套有效的沟通机制把吉尔打造成员工们理想中的“大家庭”,员工们笑言,公司平等、宽松的文化氛围似乎使他们又回到了学生时代,这样的环境让他们觉得有奔头!

在一个不断发展、充满活力的公司里,朝气蓬勃的青年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金先生是第一批走进公司的大学生之一。他说,在这里.最怕的就是自己不进步。几年来,公司设备越换越先进,特别是引进美国Varian公司价值24万美金大型高效液相色谱仪,使吉尔在大规模高纯多肽生产能力方面上了新的台阶,而我们每个员工所肩负的责任也就更大了。

以开放的心态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才,五湖四海各种文化背景的人才的融会、碰撞,为公司创新注入了新的动力,公司也在整合各方人才资源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壮大。我们的体会是:人才支撑企业,人要不断发展,适应企业的发展。陈旧的思想不会找到新鲜的奶酪,思想陈旧的人也不会为企业带来新鲜的奶酪。正是有这样一个不断发展的年轻的团队,才有企业美好的发展前景。

除了人才支撑企业外,浦东开发“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发展势头,也给了我们很大的机遇。浦东新区给予我们留学生的是支持、是关心,为我们公司创造了巨大的无形资产,借光的是我们,感激的也应该是我们。因为在这块土地上工作、创业是一份光荣和自豪!还需要指出的是,吉尔生化公司从其创业之初,就一直受到国家各级领导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总书记等在上海考察工作时,曾热情接见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上海市市委、市政府也鼎立支持公司的发展,市领导曾到公司考察、慰问。这对我们都是极大的鼓励和鞭策。

现在,吉尔的成绩有目共睹。八年来,这艘稳健的“大航母”立足张江,正乘风破浪,绕过一个个险滩,驶向更远、更壮阔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