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生气等于惩罚自己
2586200000009

第9章 遇事要学会宽容和三思(1)

放下后的快乐

要想采撷一束清新的山花,就得放弃城市的舒适;要想争做一名登山健儿,就得放弃娇嫩白净的皮肤;要想倾听永远的掌声,就得放弃眼前的虚荣;要想不为小事烦恼,就得放弃你“背囊”的小事、闲事。生活万象,人的能力和生命都很有限,你不可能什么都得到,所以生活中应该有所选择,有所放弃。我们应该选择让自己心情愉快的事,放弃让自己烦恼的小事、琐事。一旦放弃这些生活中的小事、琐事,你将获得别样的轻松、别样的快乐、别样的人生。

有一种虫子,长得十分弱小,它本来应该有自知之明,知足常乐,可是,却因为太贪婪给活活累死了。这种虫子在爬行时,只要是看到了自己的中意之物,就会将其驮在背上。它所喜欢的东西实在太多了,结果身体不堪重负,最后一命呜呼。虫子不愿舍弃,到头来为物所累,而丢了性命,岂不悲哉!

无舍弃即无幸福,此话一点不虚。舍弃可以宽松心境,滋润心灵,让精神得到冲刷、荡涤和革新,它能把人生的忧愁、痛苦化为乌有,使人变得坚强和超脱。所以放下是一种觉悟,更是一种心灵的自由。

只要你不把闲事常挂在心头,你的世界将会是一片风光霁月,快乐自然愿意接近你!

其实,生活原本是有许多快乐的,只是我们常常自寻烦恼,“空添许多愁”。许多事业有成的人常常有这样的感慨:事业小有成就,但心里却空空的。好像拥有很多,又好像什么都没有。总是想成功后坐豪华游轮去环游世界,尽情享受一番。但真正成功了,仍然没有时间没有心情去了却心愿,因为还有许多事情让人放不下……

对此,台湾作家吴淡如说得好:好像要到某种年纪,在拥有某些东西之后,你才能够悟到,你建构的人生像一栋华美的大厦,但只有硬体,里面水管失修,配备不足,墙壁剥落,又很难找出原因来整修,除非你把整栋房子拆掉。你又舍不得拆掉。那是一生的心血,拆掉了,所有的人会不知道你是谁,你也很可能会不知道自己是谁。

仔细咀嚼这段话,其中的味道,我们不就是因为“舍不得”吗?

很多时候,我们舍不得放弃一个放弃了之后并不会失去什么的工作,舍不得放弃已经走出很远很远的种种往事,舍不得放弃对权力与金钱的角逐……于是,我们只能用生命作为代价,透支着健康与年华。不是吗?现代人都精于算计投资回报率,但谁能算得出,在得到一些自己认为珍贵的东西时,有多少和生命休戚相关的东西像沙子一样在指掌间溜走?丽我们却很少去思忖:掌中所握的生命的沙子的数量是有限的,一旦失去,便再也捞不回来。

佛家说“要眠即眠,要坐即坐”,是多么自在的快乐之道啊,倘使你总是“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需索,睡眠时不肯睡,千般计较”,这样放不下,你又怎能快乐呢?

庄子云:“人生如白驹过隙。”哲人的结论难道不能使人有些启迪么?我们何不提得起,放得下,想得开,做个快乐的自由人呢?

知道自己“有限”的聪明是一件幸运的事。有一个聪明的男孩,有一天妈妈带着他到杂货店去买东西,老板看到这个可爱的小孩,就打开一罐糖果,要小男孩自己拿一把糖果。但是这个男孩却没有任何的动作。几次的邀请之后,老板亲自抓了一大把糖果放进他的口袋中。回到家中,母亲很好奇地问小男孩,为什么没有自己去抓糖果而要老板抓呢?小男孩回答得很妙:“因为我的手比较小呀!而老板的手比较大,所以他拿的一定比我拿的多很多!”默想:这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他知道自己的有限,而更重要的,他也明白别人比自己强。凡事不只靠自己的力量,学会适时地依靠他人,是一种谦卑,更是一种聪明。

但我们更欣赏那种大聪明。

二战结束后,以美英法为首的战胜国几经磋商,决定在美国纽约成立一个协调处理世界事务的联合国。美国着名的家族财团洛克菲勒家族经商议,果断出资870万美元,在纽约买下一块地皮,无条件地赠给了这个刚刚挂牌、身无分文的国际性组织。同时,洛克菲勒家族也把毗邻这块地皮的大面积地皮全买下了。

对洛克菲勒家族的这一出人意料之举,当时许多美国大财团都吃惊不已。人们纷纷嘲笑说:“这简直是愚人之举!”

但是,奇怪的是,联合国大楼刚刚建成,毗邻它四周的地价便立刻飙升,相当于捐赠款数十倍、近百倍的巨额财富源源不断地涌进了洛克菲勒财团。

“将欲取之,必先与之”,洛克菲勒家族敢于在放弃中挣大钱之举,无疑是“大智若愚”的经典。

敢于放弃,取决于真正的聪明,绝大的智慧。而一切斤斤计较、机关算尽的聪明,归根结底都是“小聪明”,到头来往往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人生之路少有平坦,更多的是曲折、坎坷,能够留下坚实的足迹,走进“柳暗花明”的境界,靠的是意志和奋发。一个人要有所作为,不知要经受多少艰难险阻的考验。主动放弃,并不都是弱者和懦夫的表现。有时候主动放弃,是一种理性和智者的行为,是懂得放弃。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逞匹夫之勇,结果只能是碰得头破血流,以失败告终。

懂得放弃,就是打点行囊,清理出那些不必要的东西,轻装上路,这样你才有心情和时间来领略和欣赏人生路上的美景。懂得放弃,你就不会为名利所累,卸去心头之重负,活得一身轻松和自在。不懂得放弃的人和轻言放弃的人,是领略不到成功的喜悦的。

别为小事烦恼

生活在凡尘俗事中的我们,难免会遇到摩擦、做事不顺的时候,此时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让烦乱的小事影响生活、影响工作就是很重要的一件事。那么,如何才能让自己不为这些烦乱的小事破坏幸福与快乐呢?

《读者》2007年第二期的卷首语是《解忧轶书》,全文如下:

数年前,我和博学睿智的心理学家史米利共同负责一些书籍的编纂工作。一天,我因为一本书不能按期付印而心绪烦乱。“我无法帮你解决这个问题。”史米利先生微笑着说,“但我可以给你一个自制的小秘方,或许它能减轻一点你的烦恼。”

史米利先生告诉我这样一个小故事:“我在田纳西州长大,小时候我非常喜欢我的伊莱扎舅妈,每当我遇到烦心事需要安慰的时候,伊莱扎舅妈总是用‘尽管……但是……’这样的句式开导我。她让我意识到,不开心的事情总是有补偿的。‘尽管,’她说,‘野餐因为上午的一场大雨泡汤了,但是下午我们可以去看电影啊。每一次,伊莱扎舅妈总能让我从沮丧中解脱出来,甚至让我快乐起来。”

“直到今天,我依然认为‘尽管……但是……’句式是个非常有效的好药方。”史米利先生总结,“尽管,你编纂的书不能按期付印的确让人感到心烦,但是,一定有一些事情去补偿它,有时候,补偿甚至会超过你的失去。将你的眼光从眼前的悲伤转到将来的某种可能上,你的情绪就会变好。”

史米利先生说得不错。生活总是会呈现给我们无数个可以套用“尽管……但是……”句式的境况,倘若我们只将眼光盯在“尽管”那个阶段,我们的心情就会一直处在灰暗之中;倘若我们及时地将眼睛移向“但是”,积极寻觅、挖掘甚至创造某种潜伏着的补偿,心情自然就会开朗起来。

我决定将烦恼暂时抛下,做我应该做的事情。我打电话告诉书的作者,因为出版商的缘故,这本书将延期一个月才能出版。作者竟然很高兴地对我说:“尽管,不能早一天看到自己写的书的确有些遗憾,但是,一个月后,正赶上学生放寒假,他们有更多的机会逛书店,我专为他们而写的这本书不是可以卖得更多吗?”

《解忧轶书》一文短小精悍,但容纳了太多的人生哲理,很值得认真思考和学习。

此文中,作者“因为一本书不能按期付印而心绪烦乱”,和他一起负责编纂书籍的心理学家史米利把“尽管……但是……”这个好药方告诉了他。结果,作者的心情开朗了起来,甚至那本书的作者也用“尽管……但是……”这个句式高兴地回答此文的作者。

由此文来看,如果一个人真的能够同史米利那样,用句式来剖析人生,那么生活又多一种平和,少了一些烦忧。

“尽管”使我们的心情处在灰暗之中,“但是”使我们积极挖掘失意之中的某种补偿,使我们的人生态度变得积极起来。

由“塞翁失马,焉知祸福”的故事可知,我们的祖先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任何好的事情可能潜伏着不好的因子,而任何不好的事情也往往潜伏着好的因子,祸福可以在旦夕之间互相转化。

而现代人的竞争观念,使大多数人有了“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心理,使我们只能心安理得、理所当然地接受成功,而不能坦然接受失败。

于是,在没有“常胜将军”的考场、职场、商场、股场……我们看到一个个昔日的赢家,在面对突如其来的失败时,变得疯疯癫癫,甚至极端到选择跳楼自杀。

人需要活得潇洒一点,轻松一点。只有理解了“尽管……但是……”这一句式真谛的人,才能在任何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所以,不要为小事烦恼,不要患得患失,要让自己更争气。

如果一直想着“尽管”,你会为每天做不完的工作心烦意乱;如果一直想着“尽管”,你会为同事不公平待你而怨声载道……但就是“尽管……但是”这个简单的关联词,足可以让大家学会换个角度去看待问题,学会自制,学会婉转。

“尽管……但是”这个词很简单,可富含的内容不简单,理解了它,学会了它,就远离了忧伤,远离了烦恼!

从逆境中奋起

大仲马说:“烦恼与欢欣,成功与失败,仪系一念之间。”生活中不如意的事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在于我们如何对待它。不要让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占据我们的心,影响我们的情绪,干扰我们的生活,要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这时候,就要求我们鼓起勇气,不要气馁,不要中途自暴自弃,只要我们锐意进取,用百折不回的精神向前进,终有一天会摆脱逆境的困扰,成为一个成功的人。

鲁迅曾经说过:“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淋漓的鲜血和惨淡的人生。”华罗庚也曾说过:“只有在逆境中挣扎过、奋争过的人才可以说无愧于人生。”知难而上,挑战挫折,是人应该具备的精神精髓。

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头驴不小心掉进一口枯井里,农夫千方百计想救出驴子,但一切都是徒劳。最后,农夫觉得这头驴子年纪大了不值得大费周章去把它救出来。不过无论如何,这口井还得填起来。于是农夫便请人帮忙一起将井中的驴子埋了,以免除痛苦。

当人们把泥土铲进枯井中,这头驴知道了自己的处境,便哭得很凄惨。过了一会儿,驴子就安静了下来,原来驴子找到了求生的办法——当泥土落到驴子的背部时,驴子就将泥土抖落在一旁,然后站到铲进井里的泥土堆上面。就这样,驴子将大家铲倒在它身上的泥土全数抖落在井底,然后再站上去。很快地,这头驴子便得意地在众人惊讶的表情中快步地跑开了!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所遭遇的种种困难挫折就是加诸在我们身上的“泥沙”,然而,换个角度看,它们也是一块块的垫脚石。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将它们抖落掉,然后站上去,那么即使是掉落到最深的井里,我们也能安然地脱困。

一切的困难、一切的挫折对我们都很重要,都有价值,千万不要暴殓上天所赐给我们的这些宝贵资源,只要我们把它们视为盟友、老师、教练,它们将会指引我们走出人生的低谷,攀上高原。

黄生是早年留学美国的清华学子。他在回国期间给清华的学子们讲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

那天,他有事要到乔治亚州大西洋城一家旅馆。在黄生踏入电梯的时候,注意到一个断掉两条腿的人,这个人看上去非常开心,坐在一张放在电梯角落里的轮椅上。当电梯停在他要去的那一层楼时,他很开心地问黄生是否可以往旁边让一下,让他转动他的椅子。“真对不起,”他说,“这样麻烦你。”——他说这话的时候脸上露出一种非常温暖的微笑。

黄生非常欣赏他的坦然,有一次他专门去拜访这位了不起的残疾人,请他讲讲自己的故事。

“事情发生在1929年,”他微笑着说道,“我砍了一大堆胡桃木的枝干,准备做菜园里豆子的支撑架。我把那些胡桃木枝干装在我的车上,开车回家。恰好是在车子急转弯的时候。一根树枝滑到车下,卡在车轮里,车子冲出路外,把我撞在树上。我脊椎受了伤,两条腿都麻痹了。那年我才24岁,从那以后就再也没有走过一步路。”

黄生问他怎么能够这样勇敢地接受这个事实。这个乐观的残疾人说他当时充满了愤恨和难过,抱怨他的命运。可是时间仍一年年过去,他终于发现愤恨使他什么也做不成。“我终于了解,”他说,“大家都对我很好,很有礼貌,所以我至少应该做到的是,对别人也有礼貌。”

后来,这个了不起的残疾人告诉面前的黄生,当他克服了震惊和悔恨之后,就开始生活在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里。他开始看书,对好的文学作品产生了喜爱。他说,在14年里,至少念了1400多本书,这些书为他带来崭新的境界,使他的生活比他以前所想到的更为丰富。可是最大的改变是,他现在有时间去思想。“我能让自己仔细地看看这个世界,有了真正的价值观念。我开始了解到,以往我所追求的事情,大部分其实一点儿价值也没有。”

看书的结果,使他对政治有了兴趣。他研究公共问题,坐着他的轮椅去发表演说,由此认识了很多人,很多人也由此认识了他。他成了一个受人尊重的演说家。

黄生——这个在海外打拼过多年的清华学子,回国后第一件事就是给学弟学妹们讲了这个故事。是啊,逆境是人生难以避免的,假如我们遇上了,不应惧怕,而应欢喜,因为它很可能就是锻造你性格的熔炉。

无论是走路还是做事,大部分人都喜欢直线,不喜欢走曲线。但是现实环境有时要求我们遭受挫折,走一段弯路。人身处逆境也许是一种不幸,但不幸却可充分锤炼人的意志、自信。

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

人的一生绝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有成功的喜悦,也有无尽的烦恼;有波澜不惊的坦途,更有布满荆棘的坎坷与险阻。但是当苦难的浪潮向我们涌来时,我们不能责怪命运的不公,不能让生气的情绪压制了自己的斗志,要坚定让自己更争气的信念,才有希望看见成功女神高擎着的橄榄枝。苦难只不过是我们人生中的小插曲,是考验我们意志的试金石,我们不能让自己为这种小事烦恼。

穷困与逆境是锻炼豪杰的一座熔炉,能受其锻炼者,则身心受益,不能承受其锻炼者,则身心受损。作家巴尔扎克所说:“世界上的事情永远不是绝对的,结果完全因人而异,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人生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人生旅程中,如同穿越崇山峻岭,时而风吹雨打,困顿难行,时而雨过天晴,鸟语花香。当苦难当道时,有的人自怨自艾,意志消沉,从此一蹶不振;而有的人则不屈不挠,与困难做斗争,他们是生活的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