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受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荣誉法学
博士学位的仪式上的讲话
宋庆龄1981年5月8日
《在接受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荣誉法学博士学位的仪式上的讲话》(1981年5月8日)是作者在逝世前不久发表的一篇演说。在演说中,她回顾了中加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高度赞扬了以诺尔曼·白求恩为代表的加拿大友好人士对中国人民的正义斗争所给予的一贯的支持和帮助,赞扬了两国友好关系的发展。继而切入一个重大的主题:中加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应该密切合作,反对超级大国的扩张主义、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演说以对中加友谊的美好祝愿作结。整篇结构起承转合,极为顺畅自然。
尊敬的维多利亚大学校长佩奇先生,加拿大大使高文阁下,朋友们,同志们:
我为接受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博士学位感到荣幸。
我接受这一学位,不是为了我个人,而是把它看作是你们对中国人民的尊敬和友谊的象征,看成是你们对中国人民长期革命斗争和在建设我们人民共和国的事业中所取得的成就的敬慕和友好的象征。同时,我也是把它看作是中加两国人民连接在一起的悠久而牢固的友谊的象征。
我们两国在太平洋两岸隔海相望。很久以前就有许多中国人在加拿大工作,他们在许多方面为加拿大的兴旺发达作出了贡献,受到当地其他血统的加拿大人的尊敬。他们一贯是加拿大的好公民。与此同时,他们并没有忘记自己祖先的故土,也从未停止过对故土进步事业的支援。在孙中山在世时,他们曾是孙中山事业的坚决支持者,孙中山本人也在他们中间生活了很长时间。他们不只是在财力上帮助孙中山的事业,而且还加入到他的行列。其中还有不少人返回中国,帮助实现这一目标。后来,在反抗日本军国主义者侵略,及至在以后的建立和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斗争中,他们继续给予了坚定的支持。
在加拿大人当中,站在我们一边的不只是这些人。无论是在孙中山领导的反对帝制的革命中,还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中,中国人民都得到了酷爱正义的欧裔加拿大人的帮助。他们最杰出的代表、最崇高的象征是诺尔曼·白求恩大夫。白求恩大夫于1939年在中国最艰苦的前线——解放区游击战前线——为抢救伤员献出了自己的生命。由于毛泽东主席著名的《纪念白求恩》一文中颂扬了白求恩大夫,全中国人民都知道他的名字。中国人民把他看作是在进步和正义事业中各国同甘共苦的最光辉的典范。全中国的男女老少,甚至我们辽阔国土的最偏僻地区的儿童,只要听到加拿大一词,他们就会想到白求恩,而听到白求恩的名字,又会想到他的故乡加拿大。白求恩大夫的遗骨,安葬在中国的土地上,他的名字深深铭刻在中国人民的心里。他将使中国和加拿大千秋万代连结在一起。从广义上讲,一个加拿大人能够在中国成为世界各国人民为反对一切企图奴役别人的人而团结战斗的国际性榜样,这是我们两国的光荣。
总的说来,无数加拿大人——政府官员、教育界人士和其他各界人士一直对中国争取和平和独立的斗争采取友好态度。这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尤为突出,那时我们两国是反抗法西斯轴心国的同盟军。今天仍然是如此。我愿在许多老朋友中特别提一下切斯特·郎宁和文幼章博士,像他们这样的老朋友还有很多很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特别是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之后,中加两国人民友谊之桥更加稳固、宽广和坚实。它包括我们两国良好的国家关系,互利的对外贸易以及学术和其他友好交流。
我们现在如同过去一样,不仅在继续发展我们的友谊方面,而且特别在维护世界和平的努力中有着共同的利益。中国人和加拿大人都从历史的经验中懂得了,保卫和平必须采取明确立场,反对一国对另一国的一切侵略行为,反对超级大国扩张主义者把他们的意志强加给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任何企图。
正像30年代一样,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两种抉择是严峻而明确的。一条是历史早已给我们留下痛苦教训的、导致世界大战的道路,这就是幻想、怯懦、不协调和妥协的道路。这只能怂恿和加速侵略者推行其全球霸权的步伐。另一条是现实主义的道路,也就是密切合作,决心抗击和阻止这种扩张势头的道路。目前,国际形势更加动荡和紧张,世界和平受到严重的威胁,其根本原因是霸权主义的扩张和侵略所致。因此我们应当坚定地面对这一现实。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对待当前危急的国际形势。
孙中山在他的遗嘱中号召我们,在我们国家要“求中国之自由平等”。他又写道“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今天,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中国人民空前觉醒。在这种基础上,中国坚信,她能够完成不断进步的任务。这种任务集中体现在当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上。为达此目的,我们同样需要和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加拿大和加拿大民族就是这样一种民族。
让我们一起来赞颂、培育和发展中加两国源远流长的友谊,正是本着这种精神,我愉快地接受你们的授赠学位。
获颁诺贝尔物理学奖时致辞
丁肇中1976年
丁肇中因发现了质量大、寿命长的J粒子而荣膺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在诺贝尔基金会等单位为获奖者举行的宴会上,按礼节,获奖者应致一个简短的答词。按照惯例,答词以获奖者本国的语言进行。此前,丁肇中曾翻阅过以往有关诺贝尔奖的材料,发现在众多获奖者答词中竟没有一份是用中文书写的,这使他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决定用中文书写自己的答词,以表达自己对祖国的无限眷恋之情。
但丁肇中的愿望遭到了美国官方的阻止。美国官员说,你已经是美国公民,就应当用英文书写答词。丁肇中理直气壮地说:“我确实加入了美国籍,但我是在瑞典而不是在美国领奖,用什么文字书写是我的自由。”负责颁发诺贝尔奖的人士又提出,我们这里没有中文打字机,你用中文书写我们不能打印分发。丁肇中说:“我用手书写,请你们代为复印。”丁肇中的这一片赤子之情,令世人为之感动。最后经协商,采用了一个折中的办法:丁肇中在致答词时先讲汉语,后用英语再复述一次。轮到丁肇中致辞了,他精神抖擞地走到讲台中央,用流利的汉语做了热情洋溢的演讲。
丁肇中这短短两百多字的演讲,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听着他的中国话,与会的人们因听不懂而纷纷交头接耳,当他用英语复述时,会场上的气氛平静下来,与会者有耳目一新之感。致辞完毕后,他们向丁肇中报以长时间的掌声。
丁肇中,1936年生于美国,美籍华人,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40岁。
国王、王后陛下,王族们,各位朋友:
得到诺贝尔奖,是一个科学家最大的荣誉。我是在旧中国长大的,因此,想借这个机会向发展中国家的青年们强调实验工作的重要性。
中国有句古话:“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种落后的思想,对发展中国家的青年们有很大的害处。由于这种思想,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学生都倾向于理论的研究,而避免实验工作。
事实上,自然科学理论不能离开实验的基础,特别是物理学更是从实验中产生的。我希望由于我这次得奖,能够唤起发展中国家的学生们的兴趣,而注意实验工作的重要性。
作家的孤独巅峰
厄尼斯特·海明威1954年
本文为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明威在授奖仪式上的演说词。海明威本人未出席这次授奖仪式,此文由当时美国大使约翰·C·卡波特代读。
这篇演讲虽语言寥寥,但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全篇语言平实朴素,感情真挚,毫无故作姿态的意思。
海明威(1899—1961),美国著名小说家,出生于一个医生家庭。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任红十字会救护车司机,在意大利前线受伤。后作为《多伦多明星日报》驻外记者赴法国,开始在报刊上发表作品。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在我们的时代里》于1925年出版。20世纪40年代出版成名作《太阳照样升起》,描写战后一批流落欧洲的青年的迷惘、彷徨和幻灭感,小说被称为“迷惘的一代”代表作。短篇小说集《没有女人的男人》(1927)和《胜者无所得》(1933)塑造了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硬汉性格”,确立了他短篇小说大师的地位。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1929),以他在意大利战场的经历为背景,描写一对恋人的幸福被战争摧毁的悲剧;《丧钟为谁而鸣》(1940)以反法西斯主义为主题,描写一名美国志愿兵在西班牙内战中的英勇牺牲精神。这两部反战小说被誉为现代世界文学名著。中篇小说《老人与海》(1952)描写一个古巴渔民面对失败时的顽强拼搏精神,此书获得普利策奖。其他作品还有《死在午后》(1932)、《非洲的青山》(1935)、《有的和没有的》(1937)、《过河入林》(1950)等等。
海明威的作品具有独特的风格,不仅文体简洁,而且语言生动明快,对美国文学界产生了很大影响。
不善于演讲的我,只想在这里感谢诺贝尔奖委员会的委员们慷慨授予我这项荣誉。
任何作家,当他知道还有许多伟大的作家都没有获得此项奖的时候,都不可能心安理得领奖而不感到受之有愧。这里我们不必一一列举这些伟大作家的名字。因为在座的各位都可以根据他的知识和良心列出自己的一份名单来。
我在这里要求自己国家的大使,代我宣读这篇演说,而又想把一个作家心中所感受到的一切都说尽,可能是不容易的。一个人作品中的一些东西可能不会马上被人理解,在这点上,有时他是幸运的;但是久而久之,他们终究会十分清晰起来,根据他们以及作家所具有的点石成金本领的大小,作品会使作家不朽或被遗忘。
写作,在其处于巅峰状态时,是一种孤独的生涯。各种各样的作家组织固然可以减轻作家的孤独,但我怀疑他们未必能促进作家的创作。一个在众人簇拥之中成长起来的作家,固然可以摆脱他的孤寂之感,但他的作品往往就会流于平庸。而一个在孤寂中独自工作的作家,假如他确实超群出众,就必须每天面对永恒,或面对缺少永恒的状况。
对于一个真正的作家来说,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应该是他继续探索那些尚未到达领域的一个新的起点。它应该永远去尝试那些从来没有人做过或别人没有做成的事,这样他才有获胜的机会。
如果是将已经写好的作品换一种方式来重新诠释,那么文学创作就显得太轻而易举了。我们的前辈大师们留下了伟大的业绩,正因为如此,一个普通作家常被他们逼人的光辉驱赶到远离他可能到达的地方,陷于孤立无援的境地。
作为一个作家,我讲的已经太多了。作家应当把自己要说的话写下来,而不是说出来。
再一次谢谢大家。
美丽的微笑与爱心
特蕾莎修女1979年
特蕾莎修女(1910—1997),印度著名的慈善家,印度天主教仁爱传教会创始人,她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慈善机构网,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尊敬。1979年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
本文即她在领取该奖项时的演讲词,语言简洁质朴而感人至深。诺贝尔奖领奖台上响起的声音往往都是文采飞扬、热烈、激昂。特雷莎修女的演说则朴实无华,其所举事例听来似平凡之至,然而其中所蕴含的伟大而神圣的爱感人至深,使我们的心灵受到震撼。
感谢上帝给我们在这里聚会的机会,为我们带来诺贝尔和平奖,我想我们在这里共同用圣芳济一章祷文来祈祷一定是非常适宜的。我们每天接受圣餐后,都要用这段祷文来祈祷,因为它适合于我们每一个人。我总想弄明白的是,四五百年以前当圣芳济撰写这段祷文时,当时的人们一定遇到了和我们今天一样的困难,我们将这段祷文修改得更加适合今天的状况。我想在场的大多数人都已经有了这份祷文,让我们共同来祈祷:感谢上帝给我们机会,让我们大家今天聚在一起,和平奖的获得告诉我们,我们生来就是要为和平而生存,它也告诉我们,基督除了没有原罪外,他和我们简直没有两样,他明确地告诉大家,他给众人带来了一个喜讯。
这个喜讯就是所有善良的人所期盼的和平的愿望,也是我们都欲得到的——一颗维护和平的心。上帝是如此热爱我们这个世界,他不惜将自己的儿子都贡献出来,当然,这对他是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上帝是忍受何等的痛苦,才将自己的儿子贡献给我们这个世界啊。然而,当他将自己的独生子送给少女玛利亚时,她又是如何对待基督呢?当他闯入她的生活中时,她厌恶将这个喜讯传播给世人。当她走进她的表兄家时,这个未出世的孩子已经在她的腹中欢跃。这个孩子便是第一个为我们带来和平讯息的使者。他,这个名叫基督的人认识和平王子,他把和平带给你,带给我。但是作为男子汉的他仍嫌做得不够,他用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悲壮行动,来向我们表示他对我们伟大的爱。他是为你,为我,为那些身患麻风病,为那些因饥饿而将死的人,为那些赤裸着身体横卧在加尔各答和其他城市的大街上的穷人,为在非洲、纽约、伦敦和奥斯陆的穷人而献身。他用他的死来劝告我们相互同情、互相爱戴。福音书中讲得非常清楚:“像我爱你们一样去爱;像我的父亲爱我一样去爱。我爱你们。”他的父亲正是因为深深地爱着他,才把他贡献出来。我们彼此间也应该互相爱戴,应该像上帝对待他的儿子那样,彼此将爱心贡献出来。如果我们说“我爱上帝,但是我不爱我的邻居”这是远远不够的。圣约翰说:“如果你说只爱上帝,不爱邻居,那么你就是一个说谎的人。”如果连每日相见,彼此接触,和你住在一起的邻居都不爱的话,那你怎么能爱一个看不见的上帝呢?所以,对我们来说,重要的是去认识爱的含义。爱是实实在在的,是痛苦的。
基督忍受了极大的痛苦来爱我们,爱使他受难。我们一定要牢牢地记住他的爱。他将自己变成面包来让我们充饥,就是让我们满足对上帝的饥渴,因为我们生来就是要体验这种爱,我们生来就是要爱别人,被别人爱。基督之所以变成一个男子汉来爱我们,就是要我们尽可能地像他爱我们那样去爱别人。他故意把自己扮成一个饥饿的人、一个衣不蔽体无家可归的人、一个病人或者一个犯人,或者一个孤独的人、被遗弃的人。他对我们说:“是你们拯救了我。”他渴求我们对他的爱,就如同穷人们渴求我们对他们的爱是一样的。我们一定要了解这种饥渴,也许这样的饥渴恰好发生在我们自己的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