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高调理事 低调做人
2585200000033

第33章 做人低调是一种修为和高度(3)

东汉刘昆,字桓公,是陈留人,梁孝王的后代。小时候学习礼仪,学习施氏的《易》。光武帝时,先做江陵令。江陵县连年发生火灾,刘昆就向火叩头行礼,火就灭了。后来他做了弘农太守时,老虎都背着小老虎渡河跑了。光武帝听此事觉得很惊异,提拔他做了光禄勋。光武帝问刘昆:“你以前在江陵的时候,使风熄火灭;后来做弘农太守,老虎北渡逃走;你推行什么德政,而达到这样的结果?”刘昆回答说:“这不过是偶然碰上罢了”。皇帝身边的人都笑他老实愚讷不会自夸,而光武帝感叹道:“这才是长者的话呀!”回头叫人记在史册上,用来警醒世人。

居功自傲是成功的天敌。对于许多人来说,做出点成绩后,就会常常居功推过,成功让自己独享,而过错或是责任却让他人来承担,故这类人均无所大成,这是人性的一大弱点。

而推功揽过的人则以其谦让的胸怀表达出了一种真正的成功境界,这时,人即事业、事业即人,所以说他的成功是有目共睹,无法辞去的。即使他不在其位,其思想仍然指导整个事业的运作。

谦逊也好,不居功以免妒忌也好,都是立身处世的艺术。尤其是在人际关系复杂的环境下,不锋芒毕露,不居功自傲的确是非常高深的修养。

志当存高远,姿态要低矮

俗话说,退一步不为低。能够退得起的人,才能做到不计个人得失,才能站在更高的境界,才能与人和睦相处。

卓茂是西汉时宛县人,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当过郡首一级的地方官,自幼他就生活在书香门第。汉元帝时,卓茂来到首都长安求学,拜在朝廷任博士的江生为师。在老师的指点下,他熟读《诗经》、《札记》和各种历法、数学着作,对人文、地理、天文、历算都很精通。此后,他又对老师江生的思想细加揣摩,在微言大义上下苦功,终于成为一名儒雅的学者。在他所有的师友学弟中,他的性情仁厚是出了名的。他对师长礼让恭谦;对同乡同窗好友,不论其品行如何,他都能和睦相处,敬待如宾。

卓茂的学识和人品备受称赞,丞相得知后,特来征召,让他伺奉身居高位的孔光,可见其影响之大。

有一次卓茂赶马出门,迎面走来一人,那人指着卓茂的马说,这就是他丢失的。卓茂问道:“你的马是何时丢失的?”那人答道:“有一个多月了。”卓茂心想,这马跟我已好几年了,那人一定是搞错了。尽管如此,卓茂还是笑着解开缰绳把马给了那人,自己拉着车走了。走了几步又回头对那人说:“如果这不是你的马,希望到丞相府把马还我。”

过了几天,那人从别的地方找到了他丢失的马,便到丞相府,把马还给了卓茂,并叩头道歉。

《菜根谭》中说,立身如果不能站在更高的境界,就如同在灰尘中抖衣服,在泥水中洗脚一样,怎么能够做到超凡脱俗呢?为人处世如果不退一步着想,就像飞蛾投入烛火中,公羊用角去抵藩篱一样,怎么会有安乐的生活呢?一个人要做到像卓茂那样,的确是不容易的。

鹰立如睡,虎行似病

《菜根谭》中说:“鹰立如睡,虎行似病,正是它取人噬人手段处。故君子要聪明不露,才华不逞,才有肩鸿任钜的力量。”意思是说老鹰站立时双目半睁半闭仿佛处于睡眠之中,老虎行走时慵懒无力,仿佛处于病态,实际这些正是它们准备取食的高明手段。所以,有德行的君子要做到深藏不露,不炫耀自己的聪明,不显示自己的才华,才能够有力量担任艰巨的任务。

一般地说来,人性都是喜直厚而恶机巧的,而胸有大志的人,要达到自己的目的,没有机巧权变,又绝对不行,尤其是当他所处的环境并不如人意时,那就更要既弄机巧权变,又不能为人所厌恶,所以就有了鹰立虎行、如睡似病、藏巧用晦的各种做人方法。

李白有一句耐人寻味的诗,叫“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这句诗揭示了另一种意义上的深藏用晦的做人法。这是指在一些特殊的场合中,人要有猛虎伏林、蛟龙沉潭那样的伸屈变化之胸怀,让人难以预测,而自己则可在此期间从容行事。

病虎惑影动,瞠目听狂风。

雄鹰嗤雁从,侧首思凌云。

磊磊男儿胆,铮铮谁人问?

落落丈夫志,恹恹在承平。

三国时期的司马懿,就深谙“隐“的道理。他深藏爪牙,藏才隐志,终于把持了曹氏天下。

在曹爽执政期间,司马懿遭到排挤。于是司马懿趁原配夫人张春华病逝之机,上书皇帝称自己哀伤过度,得了重病,无法参与朝政。从此装病近两年。

但司马懿,一直在留意宫中动态,同时极力培养自己的势力。

在司马懿称病后,曹爽果然大失戒心。

魏正始九年(248年)十二月,司马懿从司马昭那里得知第二年曹芳帝及文武百官要祭扫高平陵(魏明帝墓,在洛阳南),顺便狩猎。他意识到这是个很好的机会。然而大司农桓范也意识到皇帝大举出城,京都一空是个危险,便劝曹爽说:“总领禁兵,不可兄弟三人同出以防城中变乱。”曹爽曰:“哪个敢反?”桓范曰:“大将军忘却城中尚有猛虎三只。”在一旁的李胜答道:“司马氏父子。”曹爽曰:“司马老儿老病缠身,死在旦夕,有何可忧?”桓范曰:“此事不可不防,李兄不是刚被任命为荆州刺史吗,就此为名前去探望虚实。”爽从其言。

李胜抵往太傅府,司马师引他进去。见司马懿躺在床上,两奴婢勉强将他扶起。

李胜曰:“久不见太傅,今来拜望,天子命胜为荆州刺史,特来拜辞。”

“咳!咳!”司马懿猛咳不止,曰:“君屈就并州,可惜可惜。并州近胡,好为之备!”

李胜以为司马懿听不清楚,大声曰:“是荆州刺史,非并州也。”

司马懿笑曰:“不赴并州,是从并州来?”

李胜曰:“是南边的荆州。”

司马懿大笑曰:“汝从荆州来啊?”

李胜回头与司马师曰:“太傅为何病得如此严重?”

司马师曰:“病得耳聋。”

李胜曰:“乞纸笔一用。”李胜写到:“赴荆州”三字。

司马懿看后曰:“年老意荒,不解君意,今君回本州(李胜是荆州人),好建功勋,我死在旦夕,见到大将军,千万代我求他照顾犬子,如得眷顾,我死也瞑目。”说罢,司马懿口渴,婢女拿汤喂他时流得满身都是,然后虚弱地躺下。

李胜回报曹爽,曰:“司马老儿尸居余气,形神已离,不足虑也。”“他喝了一口汤,弄得满身都是,狼狈至极。”曹爽喜曰:“此老一死,我再无忧矣。”于是曹爽一行人兴高采烈地投入告行准备,再不对司马懿有所防备。

司马懿抓住这个机会,发动政变,夺取兵权,控制洛阳,将曹爽兄弟及亲族诛杀殆尽,遂专魏政。

司马懿在对手面前,尽量收敛自己的锋芒,表面上百依百顺,装出一副为奴为婢的谦恭,使对方不再疑心,而一旦时机成熟,即一举闪电般地把对手消灭。这就是一种韬光养晦的心术,是一种做人的大智慧。

盛德若愚

曾国藩《挺经》中具体地阐释了《藏锋》之道。并且总结出“龙蛇之道”及“大凡人之君子,大都寂静藏锋”的观点。而中国的儒、道、释三家传统文化,至少有两家半都主张做人要喜怒不行于色,切忌锋芒太露。所以几千年来培养出无数玲珑圆滑、唯唯诺诺、谨小慎微、四平八稳的谦谦君子。

唐朝人苏味道,处世圆滑,模棱两町,从来不拿出自己的主见,含含糊糊,锋芒全无,人称“苏模棱”,居然能混到宰相高位。还是唐朝,娄师德身为宰相,却明哲保身,八面玲珑,从不露锋芒,不仅如此,他还教育将要赴任做官的弟弟:“假如人家唾你的脸,应当笑着接受。”这两位之所以能一路顺利,位居大臣,大概就与从不露锋芒有关。

相反,敢露锋芒者,一般都难得善终。

刘邦问韩信:“你看我能带多少兵?”

答曰:“十万。”

再问:“你能带多少兵?”

答曰:“多多益善。”

瞧,一点也不客气,丝毫不知收敛锋芒,虽说刘邦几年后才收拾他,其实这会儿已经对他起了戒心。宋高宗是个无能的皇帝,秦桧又是个卖国宰相,人家一门心思求和自保,岳武穆却要“直捣黄龙”,却要“还我河山”,却要“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如此锋芒毕露,义怎能躲过“风波亭”之劫?

武将锋芒太露固无好处,文人太露锋芒也难成善果。李太白潇洒飘逸,恃才傲物,终因锋芒太露而难见容于官场,纵是明皇赏识,贵妃垂怜,也无法弄个一官半职,只好一生浪迹天涯,与酒作伴,自慰“天生我才必有用”。苏东坡一生豪放不羁,却屡遭磨难,不仅官场受挫,险遭杀头之祸,就是在文化圈里,也是非议四起,其弟苏辙一语道破:“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的确,正因为他“太出色,太响亮,能把同代的人比得有点狼狈,引起一部分人酸溜溜的嫉恨,然后你一拳我一脚地糟践,几乎是不可避免的。”苏东坡,又一个锋芒太露的牺牲品!

锋芒,既然使那么多的人身败名裂,家破人亡,于是就有“聪明人”去研究怎样才能远离锋芒。

明代有个官员叫张干,四朝元老,人称不倒翁。有人向他请教,怎样平息诽谤?答曰:无辩。怎样制止怨恨?答曰:不争。再问如何明哲保身?答曰:去锋。这的确是一个很好的自保之术,不争不辩,无怨无怒,玲珑圆滑,与世无争,果如此,官运不衰、荣华富贵都是可以预期的。

如果你想证明什么,别让任何人知道,要不留痕迹,很有技巧地去做。你要是比别人聪明,不必张扬,时间会证明一切的。收敛锋芒,韬光养晦,使你与人共事时有较大的转圜余地。所以,在庄子的名篇《庖丁解牛》中,解完牛后,虽“踌躇满志”,但不露锋芒,随即“善刀而藏之”的这种心理上的警觉和行为上的收敛,应该是每一位“人世”者应铭记在心的。

大辩不言,故能胜物而不伤

一个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言语交流是必不可少的。拥有好口才,能言善辩,应对如流,确实能够展示自己的风度、才干,获得交往的预期效果。

但是,在许多场合,好口才却不能派上用场,甚至还存在“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风险,对交往不利。这时,保持缄口不言——闭着嘴巴不说话,反倒更利于与人打交道,更能收到交往的预期效果。这就是不该说的场合。

在一个人情绪失控的场合下,任何情况的安慰都难以使当事人接受,不如等对方冷静下来,恢复了理智,再同他交谈为好。

有些人在遇到麻烦的时候,常常喋喋不休,唠叨不止,殊不知这样正好暴露了自己的弱点。处在尴尬情况下,与其聒噪不停,甚至说错话,倒不如保持沉默。宋代词人黄升在他的词中这样说:“风流不在谈锋盛,袖手无言味正长。”这是不无道理的。

庄子曾经说过:“大辩不言,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意思就是,最有口才的人,往往表现在善于闭着嘴巴不说话。其心像镜子一样明亮,虽然清晰地映照着事物,却由任何事物来去而不加以迎送。因此能够自若地应接事物而不劳心神,最终战胜事物而自己却无任何损伤。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管是哪一种“说”——聊天、座谈、辩论、询问、质疑、发言、讲课等等。对言者来讲,都是以声音这一物质形式对听者施加刺激。这种刺激被听者感知以后,会迅速产生理解的反射,继而作出决断,促成自己应对的行为。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你有来言,我有去语”就是这种应对行为。于是俗话中就有了“听话听声,锣鼓听音”之说。

反过来,交往之中如果本该说时却偏偏不说,这就等于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完全掩藏起来,让对方觉得高深莫测,也就无从产生理解的反射。并且还会让对方在心理上造成一种无形的压力,引起一系列的疑问和猜测:对方是默许、赞许、同情、反对、胆怯、恐惧、轻视、尊重、怀疑、动摇、铁心、抗拒?由于对方的不说,自己什么都无法知道,于是引起自身的不安、惶恐、烦躁,导致自信的丧失,情绪的低落,意志的动摇,斗志的锐减。

思想观念的迥异,或追求利益的不同,往往在社会上形成一定势力的团体或派别。这些团体和派别之间不时发生摩擦或争斗,甚至是针锋相对,你死我活的斗争。在这种复杂多变的形势中,要想尽可能地避于其外,就不能轻易地表露态度和心迹。否则,就很容易卷入其中,惹火烧身,自食后果。

因此,在特定的环境中,你完全可以不必说那么多的话,用沉默表达的不满,会让对方感到不安,从而反省自己。通过这种毫不费力而又不伤和气的方法来达到目的,是真正明智的选择。

法国有句谚语:“雄辩是银,沉默是金。”在我们的生活工作中,有些时候确实是沉默胜于雄辩。与得体的语言一样,恰到好处的沉默也是一种语言艺术,运用好了常会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适时的沉默像乐曲中的休止符,它不仅是声音上的空白,更是内容的延伸与升华。它是一种无声的特殊语言,是一种不用动口才的“口才”。

在生活中,我们有时故作“迟钝”未必不是聪明的做法,“迟钝”的背后隐藏着过人的精明。有人推崇一种“大智若愚”型的艺术——意在活动时多听、少说甚至不说,显示出一种“迟钝”。其实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最大的利益。少开口不做无谓的争论,对方就无法了解你的真实想法,你还可以探测对方动机,逐步掌握主动权。这时候的沉默,实际是“火力侦察”。

老一辈人总是谆谆教导我们:“话到嘴边留半句,不可全抛一片心。”自古我们中国人就恪守着“言多必失,语多伤人”的古训,把缄默奉作练达的安身处世之道。今天,我们也应谨记这些古训,该沉默时一定要三缄其口。沉默,是一种态度;沉默,是一种特殊语言;沉默,也会为你赢得无数财富。

徐图而自强

清人傅山说过:愤怒达到沸腾时,就很难克制住,除非“天下大勇者”,否则便不能做到。中国古语讲:“小不忍则乱大谋。”如果你想和对方一样发怒,你就应想想这种爆发会产生什么后果,你就应该结束愤怒、克服自己,无论这种自制是如何吃力。

汉初名臣张良外出求学时曾遇到一件事。一天,他走到下邳桥上遇到一个老人,穿着粗布衣服,在那里坐着,见张良过来,故意将鞋子掉到桥下,冲着张良说:“小子,下去给我把鞋捡上来!”张良听了一愣,本想发怒,因为看他是个老年人,就强忍着到桥下把鞋子捡了上来。老人说:“给我把鞋穿上。”张良想,既然已经捡了鞋,好事做到底吧,就跪下来给老人穿鞋。老人穿上后笑着离去了。一会儿又返回来,对张良说:“你这个小伙子可以教导。”于是约张良再见面。这个老人后来给张良传授了《太公兵法》,使张良最终成为一代良臣。

老人考察张良,就是看他有没有遇辱能忍,自我克制的修养。有了这种修养,“孺子可教也”,今后才能担当大任,才能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承担艰巨的任务,才能遇事冷静,知道祸福所在,不意气用事。我们在平时要注意这种修养,克制,忍耐,处理好所遇到的人和事。

在法国发生了这样一则故事:

阿兰·马尔蒂是法国西南小城塔布的一名警察,这天晚上他身着便装来到市中心的一间烟草店门前。他准备到店里买包香烟。这时店门外一个叫埃里克的流浪汉向他讨烟抽。马尔蒂说他正要去买烟。埃里克认为马尔蒂买了烟后会给他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