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一生的忠告大全集(优秀青少年必读)
2584800000006

第6章 教养——追求精神与心灵的完美(2)

在上封信中,我对你零碎地谈了不少关于学习历史的问题,照理,对像你这样一个有自己思想的年轻人,我无须说得过多,其实我的意图你已经很清楚了,无非是想告诉你,对一个人来说,历史知识实在是太重要了,它是一个人教养的深刻体现,更何况你现在正在游历期间,正是近距离接触历史、学习历史的最佳时刻。

如何通过历史上一些大家都熟知的事件中获得真知灼见?唯一的途径就是阅读,而且要下工夫阅读那些学问严谨、可信性高的史学家的书。脑子里首先要树立一种信念,这种阅读是有益的,是在丰富自己的历史知识。

至于如何入门?你打算怎么入门?有的人为了省时省力,选择了偷懒的办法,只抽出一些大事件来读,其余的只走马观花地涉猎一下,或者干脆跳过去不读。另有一类人,恰恰相反,事无巨细,统统都要精研细读,死记硬背,把历史上的大小事件背得滚瓜烂熟。一个过分取巧,一个过于呆笨,两者都不可取。我要求你另辟蹊径,不要走这两种人的老路。下面我要着重同你谈的就是这点。

入门之先,先不必贪大求全,应该由小到大,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先分别读各国简史,这只要吃准梗概就可以了;接下来,从各国简史中提炼出要点,譬如疆土变更,朝代更迭,帝王起落等等这些你觉得最要紧的东西,然后再把这些你提炼出来的核心问题做一番梳理,根据这些核心问题,有目的性地参考与此相关的论文或书籍,尽可能把相关资料一网打尽,在反复咀嚼这些资料的过程中,力求有你自己的发现,这一点非常重要。

要透过历史的表象看隐蔽在深层的前因后果。拿法国历史来说,鲁羌特尔写的那本法国简史就是非常好的入门读物。这本书短小精悍、言简意赅;不少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大作都是不能跟这本书比的。如果你能把这本书读通读透,法国历史的概貌自然而然就在你脑子里了。

如果对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你还要进一步地了解,那么接下来,对你帮助更大的就数梅杰列写的史书了。除了这些,还有几本书和数篇论文也很有益,它们中有的对各个时代各种事件记述详尽,有的则以独到的眼光观察分析历史事件,资料和观点都有可取之处,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如果要读有关近代史方面的书,不妨从读法王菲利普二世的回忆录起步,从菲利普二世到路易十四,记载这段历史空间的史书可以说俯拾即是,如果选择得当,那么对某个时代或某个历史事件的通盘把握应该不是什么问题。

另外必须提醒你是:学习历史时千万不要“以古度今”。不要以为过去是那个样子,今天就必定也是这个样子,这万万要不得。当然,我们可以以史为鉴,用历史这面镜子来对照今天的问题。就算是这样做,也一定要小心谨慎,不管多么重大的事件,不管它引起了多大的轰动效应,只要它发生过了,我们就无法百分之百地破解它的真相,对它的真相,我们能说的,顶多就是“推测”而已。因为,现在的证言都会这样模糊不清,有时让人一头雾水,更何况是年代久远的事件呢?而且年代越是久远,可信度就越要打折扣。有些人不分青红皂白,只要抓着一点点与历史相类似的地方,就任意以古度今,发挥创造,洋洋洒洒,说得天花乱坠,而且这些人中还不乏“知名学者”,实在是误人子弟。他们这样做其实也够愚蠢的,偏偏有可能连自己也觉察不出来。要知道,自从耶和华上帝一手创造了世界以来,从来就没发生过一个同样的事件。所以说,一个历史学家不管他如何杰出、多么伟大,都无法为今人后人描绘完整的历史真面目,甚至可以说,就是连完全了解整个事件的人也找不到。如果我们只是根据书本上的一些东西就说三道四,哇啦哇啦地高谈阔论,这种议论可以说是一文不值。因此,我们千万不要认为前辈学者写的,前代诗人吟的,都是颠扑不破、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而奉为金科玉律、行动指南。各人有各人的面貌,各事有各事的特点,对人对事都应做个案处理。当然,在讨论个案的时候,应该而且也有必要把一些相似的事例拿来做综合考评,在这个过程中,应该牢牢记住,这类材料只配做参照,不能做依据。

如果你还想了解得更多,那么只要留心,处处有先生,处处都有学问。比如你在法国有机会同不同阶层、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在同他们的闲聊中,你可以不露声色,神不知鬼不觉地把那些枯燥乏味的历史话题当做你们的谈资,诱导他们不由自主地发表出自己的见解。这是因为,即便是个十足的门外汉,对自己祖国的历史也不会一无所知,或多或少都会知道一点儿,即使他只有这一点儿历史知识,但他还是会以此为荣,并且还会进而把他的见解毫无保留地对你和盘托出。这些在历史事件发生地得到的感性知识,都是你在书里找不到的,足以弥补书上的不足。

第15封信哲学修养是品位的标志

孩子,有许多次你来信都要跟我探讨一些哲学上的问题,这说明你对哲学问题引起了足够的重视。要探讨哲学,首先必须明白哲学是什么吧!人生活在世界上,不能仅满足于知道眼前的各种事物“是什么”,还要有一种想知道“为什么”的强烈愿望。哲学能让人想得深一点儿,看得远一点儿。对困扰人们的一些问题进行终极思考,如:世界是什么?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物质和精神的关系究竟是谁决定谁?人的本质是什么?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解决,成就了许多哲学家、思想家。

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的“普遍规律”。在现实生活当中,任何一件事情里都有哲学的影子。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一切文化的核心,是民族精神的体现,是文明成熟的标志。哲学是文明人类对自身命运的思考,这种思考能指引人类理智地选择自己的道路。

一个人的哲学修养标志着他的文化品位;一个政党的哲学思想关系着它的事业成败;一个民族的哲学理论关系到她的前途命运。作为一个人,就要增加哲学修养,学习哲学的目的是使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学习哲学能让我们成为人,学习其他知识能让我们成为某种人。我们首先要做的是要成为人,再成为某种人。音乐大师贝多芬曾经说:“哲学是带电本质的结晶,哲学的目标是寻求一个具有基本原理的基础,头脑是需要借助于哲学才能达到崇高境界的。”崇高的人就要摆脱平庸。有人问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你和平庸人有什么不同?”他回答说:“他们活着是为了吃饭,而我吃饭是为了活着。”一个以吃饭为人生目的的人并不需要哲学,一个平庸的人并不需要哲学。

要成为一个优秀的男人,一定要有深刻的思想。所谓深刻,就是指你在观察事物和思考问题时,看得透彻,想得全面,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追寻到真理。要做到这一点其实很困难,有的人需要穷其一生,甚至献出生命。探索真理的道路并不平坦,到处都布满荆棘,但这挡不住探求真理的人的脚步。一个头脑清晰、见解深刻的人的灵魂是快乐的,这种内心的快乐是其他东西无法比拟的。

事业上的成功是需要有智慧的大脑去完成的。哲学的智慧能够为你提供理解人生的新思路或新视角。倘若没有哲学的智慧,也就没有人能够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哲学的智慧是人们的寓所,在这样的寓所之中,人们能得到幸福的生活,能享受真正的自由带来的欢乐。在这样的寓所中,我们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智慧谁都可以拥有,只要你掌握了哲学,把智慧渗透于哲学的洞察之中。人都具有追求智慧的自然倾向。其实,一部人类文明发展史确凿无疑地告诉了我们,如果人类没有追求智慧或哲学思想的无穷的激情和坚强的毅力,世界就不可能繁衍生息至今,或者说人类根本不可能有什么历史。所以,是历史告诉了人们,智慧和对智慧的追求使世界发展至今。

“我爱吾师,但更爱真理”。我希望你永远保持对哲学的浓厚兴趣,对真理永远执著。通过学习哲学,让自己拥有一个充满智慧的大脑。

第16封信在大自然中汲取生命养分

当你被喧嚣的城市所围绕,被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所困扰,当你觉得已被生活所抛弃时,不要忘了还有一样东西是永远不会抛弃你的,那就是大自然。大自然是所有人的精神家园,它敞开胸怀,把日月星辰,把美丽的山水风景,把迷人的花草树木和各种神奇的飞禽走兽无私地献给了我们人类。不管大自然以何种方式出现,它都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更为奇妙的世界。而我们在与大自然接触的过程中,会使我们自身变得更加充实、更加丰富。

印度著名的哲学家奥修说过:“当你看着一朵花、一朵玫瑰花的时候,你感到快乐——你的快乐是玫瑰花创造的。而当你快乐的时候,玫瑰花也感到快乐。它依赖着你,它等着你来。如果你不来的话,它就像一个爱人似的感到难过……如果你爱玫瑰花丛,它就会长得更快,它就会开出更大的花来,因为有人在关心它,在看它;有人在等着它,它怎么可能辜负你呢?”我们爱着大自然,大自然也就会爱着我们,为我们呈现出它最美的一面。生命的整体是互相依存的,每一样东西都依赖于其他一样东西。

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你会变得更加健康,也会更加快乐,同时你也会从大自然中学到许多宝贵的知识。法国著名的小说家乔治·桑说:“我有时逃开自我,俨然变成一棵植物,我觉得自己是草木、是飞鸟、是树顶、是浮云、是流水、是天地相接的那一条黄线;觉得自己是这种颜色或那种形体,瞬息万变,来去无碍。我时而走,时而飞,时而潜,时而露。我向着太阳开花或栖在叶背上安眠;云雀飞时我也飞翔,蜥蜴跳时我也跳跃,萤火虫和星光闪耀时我也闪耀。总而言之,我所栖息的天地仿佛是由我自己伸出来的。”这种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心胸是何等的空灵,又是何等的舒心。

事实上,人类是属于大自然的一部分,我们每个人都来自于大自然。在人还没有成为人之前,人就是动物,和其他物种没有什么差别。但是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人有一颗比其他物种聪明一点儿的大脑,人类开始懂得学习。起初,没有任何已有的经验或教训,人一直都是从大自然中学习,在与恶劣的生存环境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渐成长起来的。可以说,人类的进步是从大自然学习的结果。从大自然身上,人们取得了生命继续所需的各种养分。人类是永远不能独立于大自然之外而存在的,任何人都无法离开大自然。即使科学技术再发达,它还是以大自然为基础的。

当你疲惫时,当你烦恼时,我亲爱的孩子,走出空气污浊的房间,走到大自然中去,放松心情,体会大自然带给你的智慧启迪。幸福与健康属于那些接近自然的人们,成功属于那些善于从自然中学习的人们。

第17封信科学是最高贵的花蕊

孩子,你一定注意到,最近我跟你谈了许多关于历史、哲学等问题,那是因为我觉得,你现在是多学习以提高自己修养的年龄段,同时也是对这些知识领域的强化学习阶段,我希望你能够认真地听取我的每一个建议,并照着去做,这对你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极为重要。接下来,让我们开始关于科学的话题。

要知道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几次革命式的进步都是由于科学发明而发生的。虽然,我们应该对人文科学有足够的重视,但不可否认的是当今社会越来越成为一个以自然科学为主导的社会。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依赖于科学技术。我认为这是一种不太正常的状况。对此,我希望你有自己的见解。但我要强调的一点是:不管你喜不喜欢,一定要掌握足够的自然科学知识,因为现在许多自然科学知识已经像生活常识一样是一个人所必须掌握的。

我们要反对“科学至上”、“科学万能”的科学主义,但绝对要坚持科学精神。科学主义与科学精神是相对立的两种思想。我无法说出科学精神的全部内容,但我要强调其中两点:求真精神和批判精神。科学活动的基本特征就是永无止境地探求未知,追求真理。这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纯粹的追求真理,强调为知识而知识,即“爱智”精神;另一种是求得对自然的征服和改造,以造福人类。科学在本质上不是一旦建立就不变的知识体系,而是在不断地探索中完善修正。这就要求人们具有批判精神。批判精神首先源于怀疑的勇气,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没有不可以怀疑的对象。

科学精神是一种自由精神,是“唯真理是从”的精神。无论你所掌握的科学知识的程度如何,你一定要有科学精神。敢于怀疑一切,否定一切,并大胆求证。

通常,许多人都只把科学当成工具。其实,科学同时也是一种价值。科学具有智育价值。这种价值来源于科学中“真”的本质。科学的真理性和在追求真理过程中的一切求真活动,都是与人类追求自由一样是同样可贵的人文精神的必然内涵。不仅“真”的知识使人终生受益,更重要的是,为“求真”而必须获得的科学与逻辑思维能力使人区别于一般动物而展示人的无与伦比的伟大。如果说思维是人的智慧中最美丽的花朵,那么科学思维就是这朵花里最高贵的花蕊。

苏格拉底曾经说:“智慧是唯一的美,无知是唯一的恶,其他东西都无关紧要。”人类文明发展史已经证明,没有科学认知的“真”,就谈不上道德伦理上的“善”。科学有助于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对自然和社会的科学认识有助于人们理性地把握周围的世界和自己的人生。

科学当中也含有美的价值。科学当然不是艺术,但科学中却无疑包含有美的意义。科学研究的对象是美的:自然界的各种植物、动物、天气现象等,本身就是一幅美妙无比的图画;即使是同样作为研究对象的人类社会,其波澜壮阔的发展演变也有一种内在的崇高美和悲剧美。科学家在实验室中的操作技术之精湛、娴熟、灵巧,都有美好特性。同样,科学研究的成果也是美好的,哥白尼的理论就被誉为“天体的音乐”。

现代社会存在着诸多亟须解决的问题,这其中有许多问题就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副产品。掌握科学知识,了解科学原理,同样有助于这些问题的解决。

第18封信在文学与艺术中净化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