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刀尖舞者
25534300000007

第7章 开训仪式

经过5天的休整,班上的最后一名新兵来报到。全班一共8名新兵,分别是:杨硕,大学生,来自江南省;谢潮,社会闲杂人员,打过N份工,川西人;张敏,偏内向,岭南的黑汉子;曾祥林,谢潮的川西老乡;李克明,篮球爱好者,岭南人;吕涛,山东汉子,豪爽好酒;袁飞,甘北人,耿直,朴实;蒋江,河西人。加上李东,全班就到齐了。

新兵开训在即。那天,晚饭集合时,指导员背着手,站在队列的一侧。唱歌完毕,值班员李上士跑到他跟前,问他有什么指示没?“晚上新兵搞开训动员,到时统一带过去,大家记得别在大型集会中丢脸。”说完,背着手晃荡晃荡地朝餐厅走去。

晚饭后,值班员一身哨响。所有人员戴帽子扎腰带向着大礼堂开进,边走着边唱着歌。礼堂分上下两层,最前面是舞台,那一般都是领导坐的地方。杨硕所在新兵排被安排在二楼第一排,前边是围栏,往下看正是一楼中间的座位。整个内景颇有人民大会堂的格局。

坐在座位上,杨硕两手自觉摆放在两腿之上,眼睛却不自觉地向下张望起来,寻找有没有熟识的校友或者老乡。只可惜,二楼的位置除了可以看到主席台上领导的面孔外,其他的却只能看个背影或者是侧面。唯一让他感到新奇的是,这密密麻麻的,集中了单位百分之九十的人。

“当兵不吃苦,不算尽义务。”“流血流汗不流泪!”会议开始,台上的领导除了一番大话套话外,就是号召新同志做好吃苦耐劳的准备,争取早日成为一个合格的战士。或许是第一次上大课的原因,很多新战士听得格外认真,老兵们却在自己的本子上画画写写,思绪早已飞到千里之外。

会议在一曲《爱军习武歌》中落下了帷幕。起立,往外走……或许是人比较多的缘故,不知自己的脚被谁拌了一下,杨硕身体一斜靠在了围栏之上,而头上稍微有点大的帽子飞流直下,落到了一楼人群丛中。

这可是自己的唯一军帽啊,怎么办?看了下楼底帽子的位置,杨硕扒开人群,向前挤去,绕到后面的楼梯就往下冲。一个新兵蛋子横冲直撞的,过道上的老兵明显就不乐意了,一个个投去责备的眼神。来到一楼,找到自己的帽子,杨硕才放心地跟着队伍往前走。

刚才入场前的连队集合位置,已经有队伍在整队,杨硕来不及细看,赶紧站到了队伍的尾侧。“1,2,3,……”“满伍。”“4×18=72,刚才带过来只有71,怎么多了个人呢?”队伍前地组织者算起了人数来,看人数不对:“重新报数。”还是18,满伍!

“蹲下。”各班查人。“一班,起立。应到8人,实到8人。”一直到“八班,起来。应到9人,实到……。”班长看了看站起来居然有10个。此刻,杨硕也感觉到,好像这个班长不是自己的黑脸班长。

“我们连队刚才不是在这集合的吗?”杨硕战战兢兢地说。“你是哪个连队的?”这个连队的值班员问道,其他的同志则在一旁哄笑起来。“五连。”杨硕的脸已经红到了脖子根。“五连,在那上面集合。”值班员给他指了指方向。此刻,杨硕真巴不得地上有条地缝,好钻进去。“对不起!”他说着向着自己连队集合的方向跑了过去,留下背后一片嬉笑声。

“报告!”重新看到李东熟悉的面孔,杨硕强压自己的羞愧,说:“我刚去找帽子了。”对走错连队只字未提,重新站回到了队伍中。

新训如期开始。操场上,李东组织着队列训练。第一科目,是军姿训练。太阳高照,寒风吹得脸上刺痛。李东一会走到队列前拉一拉吕涛的手,一会又弄弄别人的膝盖,看他们双手是否贴紧裤缝,膝盖是否挺直。余光中,看到班长离去,谢潮首先站不住了,搓了搓双手、跺了跺脚:“冷死我了。”其他人稍微地放松了下,不敢动作幅度弄大。

可好景不长,没过一会。李东就抱来了一大捆内务板。为什么叫它内务板呢,因为它是用一块用来叠被子时用的木板。一帮新兵瞪大了眼睛,不知道训练的时候拿着个干什么?“这能帮助你们矫正身形,让你们站得更直更挺更有精气神。”李东一边说一边给吕涛双脚和背部都绑上了一块,然后还从兜里掏出一幅扑克牌,让他夹在双手和额下。按照此造型,每个人都是如法炮制,人人都份。

“谁要是扑克牌掉了,掉一次加10分钟。”李东此话一出,新兵们彻底不敢有丝毫动弹了。半天训练下来,腰酸背痛成常事。训练结束,一群新兵懒懒散散地回到班里,谢胖子首先抱怨起来:“这样下去,我的腰都要废了,不知道以后怎么过?”“胖子,这是给你免费上减肥课,你该庆幸省了好多减肥钱。”曾祥林一说,其他人也哄笑起来。

在五连有一个不成文的传统:新兵入连,都要晒一次旗。冬日的暖阳刚刚升起,指导员杨云光刚吃完早饭从饭堂出来,看到山顶上初升的太阳,自言自语道:是时候让新兵晒晒旗了。作为五连的指导员,杨云光内心深处来讲,既感荣光无限又觉得压力山大。因为这是一支英雄的连队,他不想连队的光荣传统在自己手上传没了。

五连诞生于炮火纷飞的战争年代,其前身是抗敌决死纵队的一支工兵小队,曾先后参加过不少著名战役,经历了大小战斗千余次。特别是在某次大会战中,五连在统一号令下,配合炮兵、步兵,铲除敌之一切顽抗,英勇奋战1个小时就歼敌一个师。此役第二天,总司令员签署记功令,表彰各参战部队,并奖给工兵连全体同志“无坚不摧”锦旗一面。

回想起连队的光辉历程,杨指导员总是脸上藏不住喜悦。刚到连队楼下,他就扯起嗓门喊了起来:三排长,三排长。“到!”三楼走廊里,伴随着一声长拖音,三排长张义探出了个脑袋,问:指导员,有啥指示?

“连队的旗子快发霉了,赶紧让新兵蛋子拿出去晒一晒。”指导员一说完,张排长赶紧说是。并拿起手中的哨子,吹了起来。“所有新同志,10分钟后在连队荣誉室集合。”

10分钟后,张排长提前让文书把荣誉室的门打开。这是20多平米的房间,走进去就能让人感到一股威严。正中央,是一面留有战争印记、已经残缺的“无坚不摧”锦旗,上面烧焦的旗面,依然能让人仿佛回到了那个年代。四周墙壁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旗帜,从战争年代到21世纪的都有,有战斗嘉奖、有比武奖杯,还有各类锦旗,挂满了整个墙壁。房间一角的收藏柜,整整齐齐还叠着一米多高的旗帜。连队获得的荣誉,让人肃然起敬。

来到荣誉室,张排长对这一面面光荣的旗帜敬了个标准的军礼。“进来之后,不得大声喧哗,任何东西都要轻拿轻放。”随后,转身对门口翘首以盼的新兵说。进了荣誉室的门,新兵们一个接着一个,依次标准得敬着礼。似乎这时候的大家默契度高了许多,大家一下就安静了下来。敬礼完毕后,大家沿着展示框,一个奖杯、一面锦旗的看了起来。

参观完,张排长组织大家把锦旗往操场上搬。杨硕此时却站在那面“无坚不摧”的锦旗前,呆住了,他仿佛又看到了那一段烽火岁月。70多年前,日寇预大调兵力攻占江浙某地,将采取火车运送大批人员和装备。几名工兵受命在一开阔平原地带阻击敌火车,让其暴露在我炮兵之下。深夜,老工兵带几个人匍匐到铁路沿线,静候时机,趁敌人不注意,将炸药安装在铁轨内侧,共计10多个点,随后隐藏在草丛中。来日,敌车如期而至。工兵前辈引爆炸药,将火车炸毁多节。随后,远处高山上的炮兵对着开阔地上的敌人疯狂炮火,仅一个多小时就歼敌上千人。

“荣誉都是前辈们用血和汗换来的。”杨硕小心翼翼地拿着锦旗来到操场上,在地上铺上了一张塑料薄膜,然后再把锦旗轻轻地铺开。尽管锦旗已是残缺不堪、破破烂烂,他还是像对待刚出生的孩子一样对待着他。一面一面,锦旗奖状整整铺满了大半个球场。

张排长看大家都整理得差不多了,就说:“大家都过来。我给大家讲讲这些旗帜和奖状背后的故事。”整队集合完毕,他大声地问到:“我们的连魂是什么?”“无坚不摧!”“大声点。”所有新兵又齐声喊到:无坚不摧。

“什么是无坚不摧?这里有一面锦旗,它就是最好的见证。”张排长弯着腰指着锦旗对大家说了起来。“石头再硬,没有我们的骨头硬;困难再大,没有我们的决心大。我们的前辈们就是凭借无所畏惧的精神取得了这么多荣誉。”听着排长讲故事,新兵们备受震惊和鼓舞。杨硕心里默默地想:什么时候我也给连队争面锦旗回来,那就自己的名字都会留在连史上了。

当天夜里,熄灯后,杨硕趴在被窝里打着手电写着信:亲爱的丹,今天我到连队的第10天,连队老兵用血和汗换来的荣誉,让我深受震撼。我们现在幸福的和平生活,都是前辈们用生命换来的,我一定要在部队好好干……“在干什么?几点了,赶紧睡觉。”李东掀开被子一角,手电照了进来。杨硕答道:马上就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