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逍遥山村生活
2533400000062

第62章 修建乡村公路困难多

这个夏天雨水特别多,三天一小降,五日一大落,夹杂丝丝清风,让炎热的天气消消暑。

就在林梦语离开清溪沟几天之后,横淀峰与濛山之间的瀑布姗姗出现,于山腰飞流直下,给秀美的山间平添一幅动人画面,哗哗水声响彻整个村庄,让宁静的清溪沟里多了一分喧闹。

阳光明媚的上午,胡徕光着膀子站在屋侧竹林里,百无聊赖地哼起刚刚学来的几声鸟语,无奈很不成功,老半天功夫连一只麻雀都没来,全然不听使唤。

什么时候才能达到林梦语那般驾轻就熟呢,每每练习声音的时候,脑海里总是不经意浮现出林梦语召唤鸟儿的娴熟画面,以及鸟群中翩翩起舞的姣好身姿。

“儿子。”

温馨的呼唤打断思绪,秦碧秀站在屋檐下,手里端着一只小筲箕,装有不大一块肉,以及一把微微泛黄的空心菜,扬扬胳膊柔声吩咐道:“家里没多少肉菜了,去镇里买些回来吧。”

“……”胡徕皱起眉头一脸痛苦状,老不乐意了。

不是不愿跑路,而是泥泞的机耕道让他老郁闷了,没两天就是一场雨,路面还没干透又打湿,摩托车骑不出去,实在不想在高亢的气温里来回走八十里地,衣服被汗水浸湿几遍。

不单单他这样想,村里人无不怨声载道,如果没特别要紧的事,都不愿意去赶集了,一户村民家盖房子差两车瓦,愣是拉不回来,眼睁睁看着大好的房梁被烈日暴晒,遭雨水冲刷。

要是将村外的泥土机耕道改头换面,变成一条平整的水泥路就好了,胡徕不禁一阵美好的向往。

村里提出修乡村公路已经好多年,却一直没能成行,具体原因他不大清楚,以前也没怎么关心,现在却不得不关注了。

既然选择留在山里,如果连最基本的交通出行都成问题,又何谈无忧无虑地生活,渐渐的,修路的想法在心中愈加强烈。

想法很美好,真要实施却无比艰巨,修路是一件大事,得惊动沿途六个村,几十个小队,七千多口子人,就他一个要钱没钱的小年轻,连户主都不是,村里开会选举权都没有,想促成建设乡村公路无疑异想天开。

即便很困难,他还是想试试看,馒头坡上现在一切正常,没有太多事做,加之有父母帮忙照看,完全能腾出手来想想辙。

夏天穿雨靴太闷,光着脚丫去镇里一趟,把家里必需的食物买回来后,胡徕又马不停蹄赶往白石村村委会。

村委会办公室里,除了支书周怀生,村长、会计、妇女主任一行人都在,大热天的各自家里没太多事做,索性来这里喝茶聊天,吹吹电风扇。

刚刚走进办公室,周怀生率先看见了他,抬头热情地笑道:“小伙子,你馒头坡上的树咋样了,啥时候带我们参观参观?”

自打承包下馒头坡,胡徕还没来过村委会,倒是和周怀生偶然碰见过一两次,回村种树的举动似乎给这位村干部留下了挺深刻的印象,已经牢牢记住这张年轻的面孔,每当碰面都主动询问情况,挺关心村里的经济发展。

树还没长大,没什么可说的,更不愿随便带人参观,胡徕一笑而过,给旁边几位村干部一一客气点头招呼,走到周怀生办公桌前简单两句搪塞过去后,直接表明来意:“周支书,我今天来是想问问,咱们村说修乡村公路好多年了,为啥一直没动静?”

“咋,你又关心修路了?”周怀生取下老花镜呵呵笑道。

胡徕不逃避话题,微微笑笑直言不讳地说道:“咱们村不是只有我有愿望吧,相信大家都有这想法,周支书难道你就不想有好路走?”

周怀生露出一丝苦笑,轻叹一声摇头说道:“哎,想有啥用,上面不协调,下面不集资,这事成不了。”

简单一句话,道出了重重困难,想在贫穷的小山沟里建成一条水泥乡村公路,哪那么容易。

“咱们可以一步步解决啊,”胡徕帮忙出起了主意。

“你以为那么简单啊,”周怀生不以为然,耐心地解释道:“镇里一直推脱,说上面不拨款,这第一步就堵死了,咋解决。”

“这算哪门子理由?”胡徕皱起眉头一脸不解,修乡村公路可是国家大力支持的,如果没有特殊原因,不可能不拨款,分明就是敷衍搪塞。

周怀生自然明白这道理,摊开手掌无奈地抱怨:“当官的要这么讲能咋办,咱又没法直接找拨款部门,镇里不单单对我这样,咱们这条机耕道上其它几个村的人也先后去找过,得到的结果一个样。”

胡徕搞不明白了,昂头想了想提出建议:“要不你们几个村支书联合起来,一起去情愿,齐心协力威力大嘛,镇里一定会重视的。”

“干嘛,想造反啊,”周怀生并无恶意地笑呵呵斥责一句,毫不避讳地说道:“我也这样想过,咱们村最远,当然得最积极,可其它村不配合,生怕得罪了镇里,离得近的村索性凑合过了。”

周怀生一通毫不保留的解释,将迟迟修不了公路的原因说得再明白不过,上头不给钱,只能干瞪眼,胡徕无可奈何。

离开村委会,闷闷不乐地行走在回清溪沟的山道上,出师不利,难免心生不爽。

真不知道镇里那些当官的是怎么想的,明明可以申请拨款,却一再推脱不修路,这跟阻碍乡镇经济发展有什么区别,胡徕实在搞不懂。

也怪这条机耕道两旁的村民们不齐心,连村支书都带头畏首畏尾,不敢向镇里施加压力,这路是没法修起来了。

越想越觉得不甘心,一边赶路一边沉心思索,咬咬牙心一横,决定胡来一回。

既然那些个村支书不愿出面,那就变一种方式让镇里知道老百姓的心声。

至于会带来什么后果,他想不了那么多,只要能促成建设村外的乡村公路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