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夺隋
2522300000042

第42章 兵临辽东

在辽河东岸扎营休整了三日后,大隋皇帝杨广下达了攻打辽东城的号令。

一队一队的精锐铁骑,一辆一辆的铁甲战车,一个一个的剽悍战士,将大地踏得轰隆隆响,犹如决堤的大潮般向辽东城奔涌而去。

旌旗猎猎,日出发兵,日落便抵辽东城外,一日之内,隋军已经将高大的辽东城如铁桶般围得水泄不通。

一望无边的旗海,在肃杀的寒风中“猎猎”飘飞,攻城的队伍一直从城外连绵到天际,显得是那般壮观。

辽东城城主兼褥萨渊世荣率领斛斯政以及一众高句丽将领登上城楼,凭高远眺,当他们看到眼前这气象壮观的情景时,无不在心中油然而生一股震撼,惊惧莫名。

灰蒙蒙的天空中,下起了小雨。

数十万黑压压的大军巍然不动,只有那扬起的刀枪闪烁寒芒,那随风翻动的各色旗幡,带着一种赫然的威势,仿佛如排山倒海的巨浪,望着令人心悸。

“斛斯将军,你诚不欺我,大隋有此精兵,辽水一役败得着实不冤,我差点错怪你啦!”望着城外兵锋逼人的大军,渊世荣倒吸一口冷气,双手扶住城墙,稳了稳身子说道。

“城主大人严重了,辽水一役末将确实有负重托!”斛斯政左肩膀包着一圈厚厚的纱布,脸色有些惨白。

“你肩膀有伤,以后若无大事便好生静养,以免伤势恶化。”渊世荣笑了笑,轻声叮嘱。

渊世荣来自高句丽渊氏家族,渊家一门连着出了三个宰相,从其祖父开始,到他的父亲渊子游都曾担任过莫离支,兄长渊太祚更是现任莫离支。

如今的渊家在高句丽可谓一个一等一的大家族。身在这样的家族,渊世荣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他从来不相信在这个世上会有无敌的军队,即使有,也只是实力悬殊,没有遇到旗鼓相当的对手而已。所以当他闻听大隋雄师百万来征讨高句丽时,只是淡淡一笑,并不将它当一回事。

直到此时,当他面对城外这数十万隋军的赫赫威势,才真正明白了中原王朝能够凌驾于番外诸国之上的原因。

的确,这是一支精锐之师,中原王朝能令四海臣服,绝非侥幸。

思及此处,渊世荣的眼芒从身后诸将身上一扫而过,从他们脸上皆看到了一种畏怯的情绪。

未战而先怯,这是兵家之大忌,渊世荣当然不想让自己的将士抱着这种情绪去迎战隋军,所以他很快便稳定了自己的情绪。

不经意间他看到斛斯政脸上十分淡然,不由露出一丝淡淡的笑意朝斛斯政问道:“斛斯大人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莫非已经有了退敌之策?”

众将闻言,无不将好奇的目光投射向斛斯政的脸上。

“众所周知,隋军擅长的乃是阵地战,而我高句丽最擅长的则是守城。隋军前两次征辽,无不在辽东城外耽搁数个月之久,最后拖到粮草不济,又或是国内出现变故,最终仓皇撤军,大败而回。隋军虽号称百万,其实际兵力不过五六十万人,尽管与我军六万大军相比,人数占优,但辽东城高大坚固,地势险峻,属于易守难攻之地。根据孙武兵法,就算隋军真有十倍于我的兵力,一时间也难以攻克辽东城。而且,我辽东城内屯有粮草一百万石,足够城内二十万军民吃个一年半载;而隋军携百万大军远道而来,其粮草最多撑不过半年。因此,只要我军坚守不出,隋军就会无计可施,一旦形成僵持之局,事态的发展就会大大有利于我。末将认为,这一次我军也当凭此坚城据守,不出数月,隋军必退!”斛斯政抱了抱拳,一脸平静地说道。

渊世荣还未表态,他身后众将却已发出阵阵嗤笑。

“斛斯大人果然继承了中原人的能言善辩,不过你这番话说了等于没说。若隋军久攻不下,必定会分兵绕过辽东城,深入我高句丽腹地,我们难道就眼睁睁地看着国内百姓受难吗?”一名大模达冷笑道。

“将军有所不知,围城的六十万大军中,精锐府军只占了二十万左右,其余皆是各地抽调上来充数的从兵。与府兵相比,从兵人数虽多,却不足为虑。有府军压阵,这些从兵或许还会发挥些战斗力,而一旦脱离府军,这些从兵将不堪一击!所以,隋军即便能分出兵力绕过辽东城攻打其余诸城,兵力也十分有限。而且……”说到这里,斛斯政故意卖了个关子。

“而且什么?”渊世荣却听出了些端倪,喜道。

“而且隋军若真的分兵,分走的必定是精锐府兵。依杨广的性格,分走这支府兵的人数定然在十万以上,甚至有可能高达十五万。如此一来,城下隋军精锐尽去,便是我军发起反击的时刻!”

“妙!若果真如大人所说,那么我一定率兵杀出城去,生擒大隋皇帝,为我渊家立此不世之功!”

“传令下去,全军固守城墙,不准出城迎战,违令者斩!”渊世荣挥手制止了诸将的异议,大声喝令。

“是!”底下将领齐声回答。

辽东城下,随着前线总指挥,左诩卫大将军宇文述一声令下,全军号角吹响,隋军对辽东城的进攻拉开了帷幕。

雨幕之中,黑压压的隋军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在高速中渐渐逼近辽东城墙,犹如一朵朵庞大的黑云逼压而来。那黑压压的阵形动而不乱,拥着密匝匝的刀枪,翻动着各色的旗幡,那种赫然的威势让人见之胆寒。

“吼!”士兵们齐声一吼,响彻云霄,震动大地。

远处,一队队精锐甲士推着投石车、弩车等远距离攻城器械在辽东城下摆开,骑兵紧跟在后随时待命,替攻城战友掠阵。

弩车、投石机准备就绪,巨箭和巨石如飞蝗似的飞向城墙,直将城墙砸得千创百孔。守城士兵有的被巨箭贯穿过胸腹,被巨力带起,飞飙出去,狠狠撞在城墙上,粉身碎骨!有的则被巨石当场轰烂头部,脑浆和鲜血迸流,死相凄惨,惨不忍睹。

如此惊悚的一幕落在守城将士眼里,他们皆胆寒,一看到巨箭和巨石袭来,纷纷抱头鼠窜,躲入墙角。

面对威力如此惊人的巨箭和巨石,即便是手持盾牌也会被砸飞,没人再敢露头。

几轮齐射过后,城墙上已经倒下一大片守兵,而城门上方更是被扫荡一空。

机会来了!步兵一手持盾一手拥着木板和云梯等攻城器械冲向护城河,迅速铺上木板,然后一窝蜂地越过护城河,架着云梯冲向高大的城墙。

“快,射箭!阻止隋军上墙!”趁着隋军装填巨箭和巨石的空档,一名大模达站在墙头大声喝令。

成千上万的高句丽士兵重新冒出墙头,纷纷弯弓搭箭,往下射杀。

“啊……”

凄凉的哀嚎声不断响起,不断地有人从高高的云梯上坠落,跌得粉身碎骨,又不断地有人重新向上攀爬。

一场艰难的攻城战在雨幕中轰轰烈烈进行,但这一切都与李玄无关了。

根据杨广的指示,承担攻城的部队是少部分的府军以及那四十万从军,李玄这支曾经立下赫赫战功的骑兵奇迹般地被所有人给遗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