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夺隋
2522300000036

第36章 辽河之战(上)

大业十年农历七月初七,大隋皇帝杨广终于没等到高元的投降国书,当着一众藩属国的面下达了渡河指令。

他不能再等了,国内数股叛军蠢蠢欲动,需要尽早班师回朝稳定局面。现在是夏末,战争一旦拖入到秋冬季节,想要获胜便难上数倍。

当杨广的军令发出之后,两个时辰之内,五六十万的隋朝大军已然整装待发,浩浩荡荡开往辽河。

旌旗猎猎,马蹄霍霍,隋军已经遍布辽河西岸。

一望无边的旗海,在肃杀的北风中“猎猎”飘飞,随着移动的列队前行,显得是那般壮观。

杨广亲自乘坐观风行殿来到辽河西岸督师,命令大军对辽河东岸展开强攻。担任先锋的是左诩卫、右武卫、左御卫和左骁卫四路大军共计八万余众,清一色精锐府兵。

因为这次渡河战役关系着大隋国的脸面,所以四十万从兵皆未参与其中,只是远远地在辽河西岸列阵,等候进攻命令。

李玄身着银白色明光宝铠,外披水蓝色战袍,跨下千里一盏灯,手持擂鼓嗡金锤,威风凛凛地傲立在一处高坡上,凭高远眺。当他看到眼前这气象壮观的情景时,心中油然而生一股震撼,想到自己亲眼见证大隋第三次征辽战争打响,并且有机会参与其中,心中热血澎湃。他身后,苏烈、杨炎、张天宝以及麾下的三千将士莫不怀着同样的心情。

由于李玄这支兵马是先锋部队左骁卫的从军,而且还是清一色的骑兵,所以站的位置还算靠前,能清楚地将辽河上发生的一切尽收眼底。

“全军渡河!”观风行殿三层高台处,杨广右手扬起。大隋对高句丽的大战真正拉开帷幕。

此时虽然是夏末,但辽河水流量一向很大,最窄处宽度仍在两百米开外。

但这难不倒隋军,工部尚书何稠乃是一代工艺大师,亲自指挥数万民夫和工匠下水搭建浮桥。

这个何稠可谓大隋的国宝,心灵手巧,皇帝乘坐的观风行殿便是他设计出来的,朝廷前两次征辽时渡河的浮桥也是在他指挥下铺成。

在何稠的亲自指挥下,民夫们从河边灌木丛里推出早就准备好的一条条小舟,在河面上横排开来,而后一个个跳入水中将船固定住,不让水流冲走。

工匠们一拥而上,在船上面铺上木板、竹竿,用绳索加固,搭建浮桥。虽然是在水中,但一众工匠和民夫手上动作十分熟练,互相配合,工程一点一滴展开。

他们中有不少人都经历过前两次征讨高句丽的战争,都明白一个事实。越早搭好浮桥,活命的机会就越大。不仅是湍急的水流会带走他们的生命,河对岸的高句丽野兽也会随时露出它们的獠牙,将他们啃得皮都不剩。

即便民夫们配合默契,互相搀扶,在水中小心翼翼地活动,但辽河水流十分湍急,短短一炷香时间,仍然有数百个民夫被河水卷走,再也回不来。

以大量民夫的生命为代价,浮桥终于慢慢搭建起来,一尺尺艰难地向河对岸延伸。

在浮桥搭建到河中心的时候,河对岸的高句丽大军终于闻讯赶来。

高句丽的先锋部队一靠到岸边,看到隋人正在搭建浮桥心头皆是一慌,不等主将发令便齐刷刷蹲下,弯弓、搭箭、射击,行云流水般的动作完毕,数以万计的箭矢铺天盖地往辽河西岸袭去,声势惊人。

但河对岸的大隋军民对此不屑一顾,仍是该干嘛干嘛,丝毫不予理睬。

辽河上北风很大,数以万计的箭矢刚到河中央被风一吹便纷纷坠落,没有一支箭矢能射到浮桥上。

“一群饭桶,谁让你们乱射的!浪费箭矢!”后排一个中年将军骑马赶来,冲着高句丽士兵大骂起来。

“陛下,河对岸的敌军主将乃是我朝叛逃过去的斛斯政!”虞世基眼神较好,指着河对岸的骑马将军大声道。

“渡河后谁能擒住斛斯政朕当重赏,要活的,朕要亲口问问他,朕哪点对不起他,他竟然要联合杨玄感乱朕的江山!”杨广脸色十分冷酷,望着河对岸那道身影厉声喝道。

很快,便有一众内侍将杨广的命令一层层传达下去,李玄所在的这支兵马也接收到这个指示。

“斛斯政是什么人,皇上竟如此恨他?”李玄扭头向苏烈询问。

苏烈咬牙切齿说道:“斛斯政曾是皇帝陛下的亲卫,因数次护驾有功深得皇帝陛下的信任,后逐渐升为兵部侍郎,在上一次征讨辽东即将获胜之际,连同杨玄感造反,导致征辽战争功亏一篑。不仅是皇帝陛下痛恨他,天下隋人莫不痛恨此人!”

李玄点了点头,目光逐渐变得阴冷,落在河对岸的那人身上。斛斯政造反李玄并无任何意见,可你造反失败了却倒向了中华人民的死敌高句丽,那就是你的不对了,多少中华儿郎埋骨辽东,尸骨未寒,身为隋人却倒向了敌方。李玄痛恨此人,有机会必杀之!

高句丽人显然早有准备,随着斛斯政一声令下,一辆辆巨型弩车从军阵中推了出来,在河滩上齐整地排列开来,共有数十辆之多。每辆弩车上都配备三名强壮的士兵,其中两人分立在弩车左右,推着弩车缓缓前进,另一人则驱着一辆装满巨型箭矢的平板车,跟在后面。

一支支长达七尺的巨箭被装上弩车沟槽之中,箭指辽河西岸,在阳光的映照下,那巨箭箭尖寒光闪烁,耀人眼目。

随着敌军主将一声令下,弩车上的两名士兵齐用力,拉紧弩车上的发条,紧跟着双手一松,数十支一人来长的巨箭腾空而起,迎风呼啸,电般射出,借着绞盘带来的强大扭力,直奔河对岸而来。

“保护陛下!”骁果校尉李世民大声喝令。

数百名身披重甲的骁果战士腾地冲到观风行殿前,用巨盾竖起一道铁墙,将皇帝陛下团团护住。

但这些弩车的目标并非是杨广,而是浮桥上那些手无寸铁的工匠和民夫。

滔滔水声很快就被弩箭破空带来的呼啸声所掩盖。浮桥上,立马有工匠和民夫被巨箭贯穿过胸腹,被巨力带起,飞飙出去,带起一道道血浪,狠狠撞在后排人员身上,砸倒一大片;有的则被当场轰烂头部,脑浆和鲜血迸流,死相凄惨,场面惨不忍睹。

如此惊悚的一幕落在其余工匠和民夫眼里,他们皆胆寒,一看到巨箭袭来,纷纷抱头鼠窜。但身边都是湍急的水流,离开了浮桥,顿时被激流席卷而走。有的人生出退意,但退路都被自己的同伴挡住,而浮桥的起端,几百名手持钢刀的士兵凶神恶煞地逼了上来。

一时间,浮桥和水面上到处都是哀嚎和惨叫声。

几轮齐射过后,浮桥上已经倒下一大片工匠和民夫,鲜血染红了滔滔辽水。

北风呜呜,似乎也在哭泣。

“不要乱,继续搭建浮桥,咱们的弩车上来了!”左诩卫大将军宇文述站在浮桥前端高呼,鼓舞士气。

“可恶!斛斯政连弩车技术也传授给了高句丽人,用来对付朕的子民!朕要将他千刀万剐!”看到浮桥上的惨状,杨广眼中怒火狂喷。

隋军士气低落,幸好这时他们的车弩也及时推了上来,足有数百辆之多,将士们士气大振。

“射!”随着鹰扬郎将宇文成一声令下,麾下将士纷纷绞紧轮盘朝着河对岸的高句丽人发射出巨型箭矢。

不得不说,大隋朝的弩车质量要比高句丽人所造的那些乡下玩意精良得多。数百支一人长的森寒巨箭在弩车的巨大推力下,腾空飞起,呼啸苍穹,直奔河对岸高句丽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