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棒球少年
2495100000004

第4章 重生红利

柳光武突然这么叫了一声,打击练习场这种只用铁丝网分隔开的地方,声音当然是远远的传了出去,友纪和小笠原修都赶紧跑了过来。

“怎么了、怎么了?阿武你伤到手了吗?”虽然柳光武没有受到什么伤,好好的站在那里,但是他看着手掌的动作让友纪可是吓了一跳。

毕竟是时速100多公里的球往打者身边砸,有时候也是会有球打到身体,比赛中这就是触身球,得要保送打者上一垒,当然打者看到球往身上飞,当然会闪躲,身上挨一下换个上一垒算不上多划算,职业棒球中140、150公里的球常常有,打到淤青都算是好的,所以从小的训练都是先躲球,这样算一记坏球,实在避不开了才选择用屁股啊、背的去接球。投球机偶尔也会有几颗飞歪了的,友纪就怕柳光武是没闪开,让球给砸到手指了。

“没事、我的手没事,真的没事!今天第一支长打开张,庆祝一下而已。”说着挥手著给友纪和小笠原修看了一下。小笠原修看一看真没事,也就回去他的位置了,友纪却还是走了过来,就站在柳光武身后的铁丝门外。

“真的没事吗?”友纪还是不太放心,“一支长打你才不会这样呢。”

“我刚才看得超清楚的,就是那个动态视力有没有,我刚才感觉球好像停了一下,然后就打了一颗完美的球,真的轻飘飘的一点感觉也没有,传说是真的。”柳光武就直接跟清原友纪说了。

“真的吗,那太好了,你那个特训真的有用呀。”友纪说的特训就是他每次搭电车都会盯着窗外看的举动,柳光武是在试着把飞速后退的景物看清楚,这个习惯就算受伤了之后他也没改,就这样又持续了十五年。初中的毕业游行搭时速300公里的新干线高速列车时,他都还想试着去看窗外的电线杆,所以友纪才会以为是柳光武的特训的结果。

“应该是吧。”其实他觉得那种训练虽然有效果,但是不会这么明显,因为他可是一直持续到三十岁,但这么强悍的眼力他之前可是没有在自己身上发现,柳光武是个正选捕手,就是比赛中蹲在打击者后面负责接投手球的那个,也就是说每一颗球他都要处理,所以能看清楚球对他来说特別有用。

“阿武,你能看清楚球的话打击率不就能上升了吗?”

“应该是可以吧。”打击算是柳光武的短板,以往的打击率通常都只有三成多一点,就是上去打十个打数才有三次能上垒,其他不是被直接三个好球--三振出局,就是高飞球直接被接到--接杀出局,或是球落地然后被守备方野手接到传向一垒--封杀出局,这种打击率在青少棒中不算是太好。

“那你不要老是想那种感觉喔,不然你的打击率反而会下降的喔。”这种说法是真的,在职业比赛中比较少见。

因为职业选手球龄都是二三十年了,大多都知道不能过度追寻这状态,但是青少棒中天赋较好的选手就常会有‘再来一次‘、‘如果能再打一次这种球‘、‘让人上瘾’这类的想法,反而平常能保证上垒的安打就会因此消失,老是想打能一举扩大比分的全垒打,再来因为打不出来就越打越没有信心,接下来的就是打击荒了,要是想通,那以后就会持续进步,终有一天可能会成为职业选手,不然就是泯灭於人群了。

“我知道,能看清楚球不一定能打得到嘛。”柳光武怎么可能不了解这种情况,又不是真的是15岁。

接下来柳光武就一边打球一边和友纪说话,同时检验他的眼力。他发现这大概是他的重生红利,毕竟怎么想也不会差异这么大,昨天晚上读档前他也是在训练和现在可是完全两个样子。

但是接下来柳光武也发现,虽然他能看得球,要是他蹲补的话接这种球不要太容易,但是打击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毕竟接球是把手套相準落点就好,但在打击时,球就只会在一瞬间通过打者的身前,这个时候打才能打好,其余的效果都不会太好。

而柳光武因为习惯了他那副三十岁的身体,现在这具青春的肉体,他反而享用不了,属于有力无心,不是太早就是太晚,抓到球时推球姿势不太理想。

打球时其实可以分解成几个动作:

‘1’投手开始投球动作、打者準备启动

‘2’投手球出手完成投球动作、打者启动

‘等’打者等球由投手丘过来

‘3’出棒打者挥棒完成击球动作

而出棒时则是要前脚踏出,接下来后腿发力同时利用腰的转动把棒子推出去,口号上也就是1、2、等、3,这样一套动作。现在柳光武就是因为对挥棒速度不能掌握,所以在‘等’时有所误差。

“我就说叫你不要想,你还想。”友纪还以为柳光武还在回味之前那支完美的打击,“又不是在比赛中打出满垒全垒打!”

满垒全垒打是指三个垒包上均有一个跑者,这时打出全垒打,造成守备方没有球可以杀掉进攻方,只能放任进攻方回本垒得分,一支全垒打就能把三个跑者送回本垒,加上打者自己一个人次,一次性就能得到4分,是棒球比赛中单人次最高的得分。在棒球比赛中能以1:0终结比赛的情况下,可谓比赛中的大杀器。而且后续还会让投手产生不自信,对整场比赛的影响力十分巨大。另外,如果球出了球场的围墙进入观众席又跳回被守备方接到,这样也还是算全垒打。

“没有,我就是不习惯而己,过几球就好。”柳光武解释了一下。

接下来几球慢慢的让他抓到感觉,清原友纪才没那么担心。等到球数用完他也比较有信心,準备接着打110公里,直到最后还叫小笠原修帮他调整到150公里。

稍微习惯了身体状况后柳光武发现整体打击率比同时期的他大有提升,只是到了140、150公里时,他的挥棒速度就跟不上了,因为挥棒速度不够快所以不能放球过来再打,必须提前出棒,这样球后续的走向和变化他就跟不到了。